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858107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71917.3

申请日:

2016.12.14

公开号:

CN206360281U

公开日:

2017.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5/022

主分类号:

E04F15/022

申请人: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文钊; 周东珊; 武鹏; 步挺; 李梦珺

地址:

310008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章镇工业新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

赵步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所述地板限位框包括背向地面设置的限位面、以及与所述限位面邻接的多个限位端面;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横筋和限位槽,其中,所述凸起横筋的两端与所述限位端面连接,并且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界定形成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包括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两个所述槽壁上分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施工简单,定位快速准确,施工周期短,不会污染施工现场,有利于后期维修更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向地面设置的限位面、以及与所述限位面邻接
的多个限位端面;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横筋和限位槽,其中,所述凸起横筋
的两端与所述限位端面连接,并且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界定形成垂直于所述
限位面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包括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两个所
述槽壁上分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在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方向上,所述
凸起横筋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在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
横筋与所述限位槽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
限位槽和所述凸起横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
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位于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凸
起,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上开设有圆柱孔,所述
限位面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圆柱孔固定在所述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孔位于所述限位面的几何
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为镂空状。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板限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限位框由塑料
制成。
9.一种限位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铺在地面上的至少两块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包
括背向所述地面设置的限位面、以及与所述限位面邻接的多个限位端面;每块所述限位框
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横筋和限位槽,其中,所述凸起横筋的两端与所述
限位端面连接, 并且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界定形成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第
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包括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两个所述槽壁上分
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
在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横筋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
在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对齐;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框通过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插接,其中一个限位
框上的所述凸起横筋插入另一个所述限位框上的所述限位槽中,使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
第二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限位孔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位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
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位于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之间;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
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

说明书

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地面装饰行业中,一般是通过湿铺法来实现石材和瓷砖的铺装。其中一种典
型的工艺如下:先将基层清理干净,将按照一定比例兑好的水泥砂浆铺在基层上,将饰面砖
平铺在水泥砂浆上面;然后,用皮锤将饰面砖敲平敲实;待水泥砂浆干透后,饰面砖就会牢
固地固定在基层上。

这种传统的铺砖方法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对于传统的铺砖方法,在饰面砖的定位
过程中,是通过工人凭借经验来完成,经常会出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第二,施工难度大,对
施工技术要求高,无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工人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第三,工艺
复杂、施工周期较长,从铺设前的准备工作到最后的养护工作,需要经历各种繁杂的工序才
能完成,由于水泥砂浆的养护时间一般在七天以上,所以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环境恶劣,
无法实现快速铺设;第四,这种铺设方式不利于后期维修更换,即使仅有其中一块损坏,也
需要大面积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旨在克服现有技术
中所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板限位框包括背向地面设置的限位面、以及与所述
限位面邻接的多个限位端面;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横筋和限位槽,其中,所
述凸起横筋的两端与所述限位端面连接,并且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界定形成
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包括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
壁,两个所述槽壁上分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在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方
向上,所述凸起横筋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在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方向上,
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对齐。

如上所述的地板限位框,进一步,每个所述限位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槽和所
述凸起横筋。

如上所述的地板限位框,进一步,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所述第一
卡接凸起位于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之间。

如上所述的地板限位框,进一步,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二
卡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

如上所述的地板限位框,进一步,所述限位面上开设有圆柱孔,所述限位面通过螺
钉穿过所述圆柱孔固定在所述地面上。

如上所述的地板限位框,进一步,所述圆柱孔位于所述限位面的几何中心。

如上所述的地板限位框,进一步,所述限位面为镂空状。

如上所述的地板限位框,进一步,所述地板限位框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限位框组件包括平铺在地面上的至少两块限位框,所述限位
框包括背向所述地面设置的限位面、以及与所述限位面邻接的多个限位端面;每块所述限
位框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横筋和限位槽,其中,所述凸起横筋的两端与
所述限位端面连接,并且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界定形成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
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包括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两个所述槽壁上
分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在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横筋
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在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横筋与所
述限位槽对齐;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框通过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插接,其
中一个限位框上的所述凸起横筋插入另一个所述限位框上的所述限位槽中,使所述第一限
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限位孔对齐。

如上所述的限位框组件,进一步,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所述第一
卡接凸起位于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槽之间;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凸起,所
述第二卡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可以提前将饰面砖预
制粘贴在所述安装板上,在铺装过程中,将与安装板配套的限位框铺设在毛坯地面上,然后
将集成有饰面砖的所述安装板垂直插接在所述限位框中即可完成铺设。首先,在铺装定位
过程中,只需要依次插接就可以完成定位,不需要工人凭借经验来完成,不会出现定位不准
确的问题;第二,施工难度小,对施工技术要求低,无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工人也很容易实
现铺装;第三,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不会污染施工现场,能够实现快速铺设;第四,这种铺
设方式有利于后期维修更换,若某块饰面砖损坏,只需要用吸盘将损坏的饰面砖吸起,再次
插接一块新的饰面砖即可,不需要大面积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
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地板限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地板限位框的安装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地板限位框配套使用的一种安装板;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地板限位框的安装细节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装配细节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区域的装配细节剖视图;

图7是图4中C区域的装配细节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限位框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
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
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8所示,为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下文中通
过包括该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的地板组件来具体介绍,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
板限位框在下文中为限位框3,该地板组件除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板限位框之外,还
包括:饰面砖1和安装板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限位框组件包括两个或多个水平插接的所
述限位框3。

总体而言,所述限位框3平铺在地面上,所述限位框3之间通过水平插接的方式进
行插接固定,所述饰面砖1预制粘贴在所述安装板2上,在铺设时只需要将所述饰面砖1与所
述安装板2的总成垂直插接在已经铺装好的限位框3上即可。

所述地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限位框3、以及与所述限位框3一一对应的安装板2和
饰面砖1。在具体使用时,所述限位框3的数量以铺满待施工地面为宜。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所述限位框3平铺在毛坯地面上,所述限位框3具体包括背
向所述地面设置的限位面38、以及与所述限位面38邻接的多个限位端面39。在实施例中,所
述限位面38可以是所述限位框3的上表面,所述限位端面39可以是所述限位框3的多个侧
面。每块所述限位框3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39上设置有凸起横筋31和限位槽33。优选
地,每个所述限位端面39上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槽33和所述凸起横筋31。为了实现多个所述
限位框3的拼接,每个所述限位框3的形状是相同的,例如图中所示的底面为正方形的立方
体,并且立方体的四个侧面(四个所述限位端面39)上均设置有所述凸起横筋31和限位槽
33,所述凸起横筋31和所述限位槽33分布在所述限位端面39的两端。

所述凸起横筋31的两端与所述限位端面39连接,并且所述凸起横筋31与所述限位
端面39之间界定形成垂直于所述限位面38的第一限位孔37。所述限位槽33包括平行于所述
限位面38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331,两个所述槽壁331与所述限位端面39共同界定形成所
述限位槽33。两个所述槽壁331上分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35和第三限位孔。具体地,在
垂直于所述限位面38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横筋3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33的宽度;
在平行于所述限位面38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横筋31与所述限位槽33对齐,以保证相邻两个
所述限位框3的顺利插接。

在铺装过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框3可以通过所述凸起横筋31与所述限
位槽33配合插接。具体地,其中一个限位框3上的所述凸起横筋31插入另一个所述限位框3
上的所述限位槽33中,使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框3上的所述第一限位孔37与另一个所述限位
框3上的所述第二限位孔35和所述第三限位孔对齐。所述第一限位孔37、所述第二限位孔35
和所述第三限位孔对齐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插接通孔,该插接通孔可以用于插入相应的插接
件。一方面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限位框3进行限位,保证所述限位框3之间的相对位置
固定;另一方面可以将插接件固定在该插接通孔中。例如:可以将下文所述的安装板2插接
到该插接通孔中实现固定安装。

安装板2的数量可以与所述限位框3的数量一致,并且一一对应地垂直插接。所述
安装板2具体包括用于粘贴饰面砖1的粘贴面26、以及背向所述粘贴面26的安装面27;所述
安装面27贴合在所述限位面38上;所述安装面27的边缘设置有挡墙21,所述挡墙21的末端
沿远离所述安装面27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挡墙21的末端依次延伸穿入对齐设置的所述第
二限位孔35、所述第一限位孔37和所述第三限位孔中(即穿入上文所述的插接通孔中)。

具体地,所述安装板2的形状可以与所述限位框3的形状一致,例如上文所述的底
面为正方形的立方体,所述粘贴面26和所述安装面27分别为所述立方体的顶面和底面。所
述挡墙21在所述安装面27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5在所述限位框3上的位置相匹配,
即:当所述安装板2安装在所述限位框3上时,所述挡墙21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35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可以提前将饰面砖1
预制粘贴在所述安装板2上,在铺装过程中,将限位框3铺设在毛坯地面上,限位框3之间可
以通过凸起横筋31和所述限位槽33配合实现水平插接,在铺好所述限位框3后,只需要将集
成有饰面砖1的所述安装板2垂直插接在所述限位框3中即可完成铺设。首先,在铺装定位过
程中,只需要依次插接就可以完成定位,不需要工人凭借经验来完成,不会出现定位不准确
的问题;第二,施工难度小,对施工技术要求低,无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工人也很容易实现
铺装;第三,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不会污染施工现场,能够实现快速铺设;第四,这种铺设
方式有利于后期维修更换,若某块饰面砖1损坏,只需要用吸盘将损坏的饰面砖1吸起,再次
插接一块新的饰面砖1即可,不需要大面积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与所述限位板3配合使用的所述安装板并不仅限于本文中所描述
的结构,例如:所述安装上可以设置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配合实现
竖直限位的插接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第二卡接凸起配合实现水平限位的卡接
结构,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的安装使用。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端面39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32,所述第一卡接
凸起32位于所述凸起横筋31与所述限位槽33之间。所述第一卡接凸起32可以是沿着所述限
位端面39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接条。所述安装面27上设置有第一卡扣22,所述第一卡扣
22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32配合卡接。所述限位端面39上还可以设置第二卡接凸起34,所述
第二卡接凸起34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7中;所述安装面27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3,所述第二
卡扣23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34配合卡接。这种设计可以进一步在竖直方向上(即垂直于地
面的方向)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限位框3分离脱落,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可
选地,对于所述安装面的任意一条边沿,所述挡墙与该边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卡扣与该
边沿的距离,所述第一卡扣与该边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卡扣与该边沿的距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38上开设有圆柱孔36,所述限位框3通过螺钉穿
过所述圆柱孔36固定在所述地面上。所述安装面27上设置有圆柱筋24,所述圆柱筋24穿设
于所述圆柱孔36中。所述圆柱孔36位于所述限位面38的几何中心,所述圆柱筋24位于所述
安装面27的几何中心。

在这种设计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螺钉与圆柱孔36来实现所述限位框3的固定,使
所述限位框3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均进行了限位,增加了
强度;另一方面,通过以下多个特征的配合定位,能够进一步保证所述限位框3与所述安装
板2之间的水平定位:所述圆柱孔36与所述圆柱筋24的配合定位、所述第一卡接凸起32与所
述第一卡扣22之间的配合定位、所述第二卡接凸起34与所述第二卡扣23之间的配合定位、
以及所述挡墙21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5之间的配合定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所述限位框3为镂空状。例如,可以通过多条相互交叉
设置的肋条形成镂空状结构。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轻所述限位框3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
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框3和所述安装板2均可以由塑料制成。例如
以下的具体实例,所述饰面砖1可以通过石材或瓷砖来实现,所述安装板2可以通过塑料板
来实现,所述限位框3可以通过塑料框来实现。

所述石材或饰面砖1通过胶粘接在安装板2上,经过24小时固化保证粘接效果。

使用过程中,所述的安装板2与限位框3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板2四边
均设有卡扣结构,每条边两个卡扣在装配后使得安装板2相对限位框3完全约束,每条边另
设有一条挡墙21在装配后约束相邻安装板2的水平自由度,安装板2中心有圆柱型结构与限
位框3中心装配起到辅助定位及限制安装板2的水平自由度。

所述限位框3整体结构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四边均有卡扣结构与安装板2相互连
接,同时四边有水平槽与相邻安装板2装配后限制彼此垂直自由度,另外,限位框3中心圆柱
加强筋内有沉头孔用于打入螺钉与地面完全固定。

通过螺钉固定限位框3,从而固定安装板2,最终实现石材或饰面砖1的固定。

这种结果的优点在于:塑料的安装板2本身材料成本较低,工艺施工操作简单方
便,石材或饰面砖1与安装板2复合后可实现垂直地面方向安装,这样也有利于后期局部维
修拆卸的操作,同时限位框3的任意两边均可相互装配,安装板2的任意边均可与限位框3任
意边装配,因此对于有图案拼接要求的石材或饰面砖1,在安装之前无需对已复合好石材或
饰面砖1的安装板2进行编号处理,另外施工周期短,工时成本低,且施工环境良好。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的安装方法,具体
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a),将饰面砖1粘贴在安装板2的粘贴面26上。

步骤b),在地面上平铺至少两块限位框3,使相邻的所述限位框3之间通过水平插
接进行连接;所述限位框3包括背向所述地面设置的限位面38、以及与所述限位面38邻接的
多个限位端面39;每块所述限位框3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39上设置有凸起横筋31和限
位槽33,其中,所述凸起横筋31的两端与所述限位端面39连接,并且所述凸起横筋31与所述
限位端面39之间界定形成垂直于所述限位面38的第一限位孔37,所述限位槽33包括平行于
所述限位面38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331,两个所述槽壁331上分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
35和第三限位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框3通过所述凸起横筋31与所述限位槽33配合
插接,其中一个限位框3上的所述凸起横筋31插入另一个所述限位框3上的所述限位槽33
中,使所述第一限位孔37、所述第二限位孔35和所述第三限位孔对齐。

步骤c),将粘贴有饰面砖1的所述安装板2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限位框3上;所述
安装板2上背向所述粘贴面26的表面为安装面27,所述安装面27贴合在所述限位面38上;所
述安装面27上设置有挡墙21,所述挡墙21的末端沿远离所述安装面27的方向延伸,并且所
述挡墙21的末端依次延伸穿入对齐设置的所述第二限位孔35、所述第一限位孔37和所述第
三限位孔中。

优选地,上述安装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d),在所述饰面砖1之间的缝隙涂填缝剂。

其中,上述安装方法中所提到的各种部件的结构合连接方式在上文中已经详解介
绍,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施工过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
组件的安装方法。

如图1-8所示,可以先将饰面砖1与安装板2使用胶水粘合,静置24小时保证干胶。

在施工过程中,地面铺装施工时先找准地面中心位置,放置一块限位框3,用螺钉
由限位框3中心圆柱孔36打入地面固定限位框3,再采用十字形的方式在第一块限位框3的
相邻四边均装配一个限位框3,限位框3的装配方式是采用水平插接的方法,每块限位框3的
凸起横筋31均可与相邻限位框3任意边的限位槽33相互插入装配。

然后取一块复合板(已复合饰面砖1的安装板2),扣装在第一块限位框3上,安装板
2上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3均与第一块限位框3上第一卡接凸起32和第二卡接凸起34装
配(任意边均可相互装配),以约束安装板2相对地面的垂直自由度;同时,安装板2上的挡墙
21与限位框3的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装配,起到限制安装板2及相邻限位框3的水平自由
度;最后安装板2上圆柱筋24与限位框3的圆柱孔36装配,进一步限制安装板2的水平自由
度;

接着以中心为基准向四周扩散,先铺上限位框3,然后再铺复合板,直到最后铺满
整个区域。

由于安装板2的四边有一条挡墙21结构,该结构同时用于固定正下方限位框3与其
相邻限位框3之间的水平移动,因此,安装板2的铺装动作可以在对应限位框3的四边均已铺
好相邻限位框3后执行,收边区域除外。

完成铺装工艺后,在饰面砖1之间细小的缝隙内涂上填缝剂,待填缝剂干燥后即完
成了整个地面铺装。

以此方式将预先已复合饰面砖1的安装板2铺装在地面上,从而实现饰面砖的快速
铺装,整个过程可单人操作也可多人操作,工艺简单,后续维修更换也可以使用吸盘类工具
直接取出某一块需要更换的饰面砖。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可以提前将饰面砖预
制粘贴在所述安装板上,在铺装过程中,将限位框铺设在毛坯地面上,限位框之间可以通过
凸起横筋和所述限位槽配合实现水平插接,在铺好所述限位框后,只需要将集成有饰面砖
的所述安装板垂直插接在所述限位框中即可完成铺设。首先,在铺装定位过程中,只需要依
次插接就可以完成定位,不需要工人凭借经验来完成,不会出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第二,
施工难度小,对施工技术要求低,无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工人也很容易实现铺装;第三,工
艺简单、施工周期短,不会污染施工现场,能够实现快速铺设;第四,这种铺设方式有利于后
期维修更换,若某块饰面砖损坏,只需要用吸盘将损坏的饰面砖吸起,再次插接一块新的饰
面砖即可,不需要大面积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板限位框和限位框组件。所述地板限位框包括背向地面设置的限位面、以及与所述限位面邻接的多个限位端面;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横筋和限位槽,其中,所述凸起横筋的两端与所述限位端面连接,并且所述凸起横筋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界定形成垂直于所述限位面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包括平行于所述限位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两个所述槽壁上分别开设对齐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采用本实用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