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收式帐篷架.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85447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225800.0

申请日:

2002.02.09

公开号:

CN2522543Y

公开日:

2002.11.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15/46申请日:20020209授权公告日:20021127终止日期:20100209|||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46

主分类号:

E04H15/46

申请人:

刘福田;

发明人:

刘福田

地址:

523657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收式帐篷架。其技术方案为:帐篷之立柱上活动套接有一下巢,且立柱的上端固连有上巢,大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上巢,另一端与小支撑杆枢接,小支撑杆的另一端枢接于顶巢上,支顶杆的一端枢接于大支撑杆的中段,另一端枢接于下巢上,相邻两上巢及下巢之间分别有若干支杆连接,且各连接支杆间相互交叉铰接后构成可活动伸收的平行四边形之支架。这样一来,只需将下巢上下滑动即可通过大小支撑杆、支顶杆及支杆相互的连贯动作而实现帐篷架的打开及收合,使用很方便,而且收合后帐篷架的体积较小,携带极为轻便。

权利要求书

1: 折收式帐篷架,包括有若干立柱、顶巢、小支撑杆、大支撑 杆、上巢及下巢,立柱下端连接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下巢活动 套接于立柱上,立柱的上端与上巢连接,大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上 巢,另一端与小支撑杆枢接,小支撑杆的另一端枢接于顶巢上,支 顶杆的一端枢接于大支撑杆的中段,另一端枢接于下巢上,相邻两 上巢及下巢之间分别有若干支杆连接,且各连接支杆间相互交叉铰 接后构成活动四边形之支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收式帐篷架,其特征在于:大支撑 杆与小支撑杆枢接的一端上设有容纳槽与小支撑杆之枢接部相配 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收式帐篷架,其特征在于:小支撑 杆之枢接部与小支撑杆可为一体制作或分开制作后接合为一体,小 支撑杆与大支撑杆折收后有一间隙与折收的篷布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收式帐篷架,其特征在于:立柱可 制作为伸收式二段或多段柱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收式帐篷架,其特征在于:大支撑 杆、小支撑杆及支杆可为各种形状之实体杆体或空心杆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收式帐篷架,其特征在于:上巢之 上端面为一斜面,上巢上设有若干枢接槽与大支撑杆及支杆枢接。

说明书


折收式帐篷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收式帐篷架。背景技术:

    帐篷可为出外旅游、野炊或从事其它户外作业的人们提供一个临时性遮阳挡雨的环境,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帐篷有两种结构:一种为组装式,该类帐篷使用时先将各帐篷骨架组装好,再将篷布覆盖其上并系牢方可使用。这类帐篷组装及拆卸均很麻烦,且骨架零散,不好携带。另一种为折叠式,该类帐篷之各骨架连为一体,可折叠收放,安装及拆卸较为方便,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折叠帐篷由于其顶蓬骨采用空间桁架结构,导致折叠帐篷的整体重量较大,携带不是很方便,而且由于空间桁架的结构较为复杂,因而这种折叠帐篷的顶蓬骨的稳定性也不好,稍一遇风就容易出现左右摆动的现象。有些帐篷的顶蓬骨采用的是可拆卸式横梁,这种结构降低了安装的难度,但横梁拆下后由于其宽度或长度较大,在运输时需要占据相当的空间,又给携带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及拆卸均很方便,且折收后体积较小,携带更方便的折收式帐篷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帐篷之立柱上活动套接有一下巢,且立柱的上端固连有上巢,大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上巢,另一端与小支撑杆枢接,小支撑杆的另一端枢接于顶巢上,支顶杆的一端枢接于大支撑杆的中段,另一端枢接于下巢上,相邻两上巢及下巢之间分别有若干支杆连接,且各连接支杆间相互交叉铰接后构成可活动伸收地平行四边形支架。

    所述大支撑杆与小支撑杆枢接的一端上设有容纳槽与小支撑杆之枢接部相配合;而小支撑杆之枢接部与小支撑杆可为一体制作或分开制作后接合为一体,小支撑杆与大支撑杆折收后有一间隙与篷布配合折收;大支撑杆、小支撑杆及支顶杆可为各种形状之实体杆体或空心杆体。

    所述立柱可制作为伸收式二段或多段柱体;上巢之上端面为一斜面,上巢上设有若干枢接槽与大支撑杆及支杆枢接,以便制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帐篷架。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只需将下巢上下滑动即可通过大小支撑杆、支顶杆及支杆相互的连贯动作而实现帐篷架的打开及收合,使用很方便,而且收合后帐篷架的体积较小,携带极为轻便。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收合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收合示意图;

    附图4为大小支撑杆对折收合后示意图;

    附图5为大小支撑杆完全撑开后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形态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形态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形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5,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若干立柱1、顶巢2、小支撑杆3、大支撑杆4、上巢5及下巢6,立柱1可制作为伸收式二段或多段柱体,以便将帐篷架的体积进一步的缩小;立柱1下端连接一固定座7,下巢6活动套接于立柱1上,立柱1的上端与上巢5固定连接,上巢5的上端面为一斜面,这样,覆盖于其上的帐篷布有一斜度,方便雨水滑落。大支撑杆4的一端枢接于上巢5,另一端设有容纳槽41与小支撑杆3之枢接部31相配合,并与小支撑杆3枢接,小支撑杆3的另一端枢接于顶巢2上,小支撑杆3与其枢接部31可为一体制作或分开制作后接合为一体,支顶杆8的一端枢接于大支撑杆4的中段,另一端枢接于下巢6上,相邻两上巢5及下巢6之间分别有若干支杆9连接,且各连接支杆9间相互交叉铰接后构成可活动伸收的平行四边形支架。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下巢6向上推移,这时连接于下巢6上的支顶杆8及支杆9均往外展开,支顶杆8的一端作用于大支撑杆4使其绕上巢5之枢接点向上撑开,大支撑杆4的另一端上移的同时作用于小支撑杆3,小支撑杆3的另一端撑起顶巢2,直至小支撑杆3与大支撑杆4展开为同一轴线上,这时下巢6内的扣槽与立柱1上的扣勾11扣合连接,从而扣住下巢6,防止下巢6下滑,进而支撑住大支撑杆4,最终将整个帐篷架撑开。对于支杆9往外展开的同时,若干根相互铰接的支杆9相互作用,活动平行四边形变化而撑开相邻立柱1,使帐篷架展开为一正方形。最后通过立柱1下端上的固定座7,将各立柱1固定于地面或其它适当位置,即帐篷安装完成。当使用完后,拆卸时先将固定座7上锁固钉拆卸,再按下下巢6上按钮61使立柱1上的扣勾11退出下巢6的扣槽,拉动下巢6沿立柱1下滑,这时枢接于下巢6上的支顶杆8拉动大支撑杆4往立柱1方向向下收合,大支撑杆4的外端也作用于小支撑杆3使其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大支撑杆4对折收合,小支撑杆3另一端顺带顶巢2下移,至四立柱1将其包笼于内部,小支撑杆3与大支撑杆4收合后有一间隙可容纳篷布,以免帐篷架不能完全收合或收合时将篷布压坏和刮破;而支杆9在下巢6下移的同时,其构成的活动平行四边形发生变化,而收拢到一起,既有伸收的功能。这样帐篷即可收折为一束,携带非常方便。

    如附图6、7、8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制作为六边形或长方形。同样,本实用新型还可制作为其它不同形状的多边形,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折收式帐篷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折收式帐篷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折收式帐篷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收式帐篷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收式帐篷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收式帐篷架。其技术方案为:帐篷之立柱上活动套接有一下巢,且立柱的上端固连有上巢,大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上巢,另一端与小支撑杆枢接,小支撑杆的另一端枢接于顶巢上,支顶杆的一端枢接于大支撑杆的中段,另一端枢接于下巢上,相邻两上巢及下巢之间分别有若干支杆连接,且各连接支杆间相互交叉铰接后构成可活动伸收的平行四边形之支架。这样一来,只需将下巢上下滑动即可通过大小支撑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