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409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4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98346.6

申请日:

2004.12.03

公开号:

CN1637882A

公开日:

2005.07.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1.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1B7/085; G11B21/08

主分类号:

G11B7/085; G11B21/08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发明人:

小岛训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12.22 JP 2003-42496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丽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备:读取照射在光盘(D)上的光速点(72)的反射光,输出读取信号的读取单元(15);基于读取信号检测当前的光束点(72)的地址信息的检测单元(12);保持由检测单元(12)检测出的地址信息的保持单元(59);在光盘(D)的内周或者外周方向上移动光束点(72)的移动单元(20,38);用检测单元(12)检测移动单元(20,38)完成了光束点(72)的移动后的地址信息,和保持单元(59)保持的移动前的地址信息相比较,判定光束点(72)的移动的可靠性的判定单元(6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照射在光盘(D)上的光束点(72)的反射光,输出读取信 号的读取单元(15); 基于上述读取信号检测当前的上述光束点(72)的地址信息的检 测单元(12); 保持由上述检测单元(12)检测出的上述地址信息的保持单元 (59); 在上述光盘(D)的内周或者外周方向上移动上述光束点(72) 的移动单元(20,38); 用检测单元(12)检测上述移动单元(20,38)完成了上述光束 点(72)的移动后的地址信息,和上述保持单元(59)保持的移动前 的上述地址信息相比较,判定上述光束点(72)的移动的可靠性的判 定单元(6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单元(59)不管上述光束点(72)有无移动都始终保持 现在的地址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单元(61)判定可靠性时的上述光束点(72)的移动是 1磁道的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单元(61)判定可靠性时的上述光束点(72)的移动是 1磁道的移动,上述判定单元(61)判定移动前的磁道号码和移动后 的磁道号码是否相差1磁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单元(12)基于与上述光盘(D)的摆动变化相对应的 摆动信号(W)从上述读取单元(15)读取的读取信号中检测上述地 址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单元(20,38)在上述判定单元(61)判定为上述光束 点(72)的移动失败时,再次进行上述光束点(72)的移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单元(61)在上述光束点(72)向上述光盘(D)的外 周侧移动时,判断包含在地址信息中的磁道号码是否按移动量部分相 应增加,在上述光束点(72)向上述光盘(D)的内周侧移动时,判 断上述磁道号码是否按移动量部分相应进行了减少。
8: 一种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光盘装置读取照射在光盘(D) 上的光束点(72)的反射光,输出其读取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上述读取信号检测现在的上述光束点(72)的地址信息的第 1步骤(12,S11); 保持被检测出的上述地址信息的第2步骤(59,S11); 在上述光盘(D)的内周或者外周方向上移动上述光束点(72) 的第3步骤(20,38,S12); 检测完成了上述光束点(72)的移动后的地址信息,和移动前的 地址信息相比较,判定上述光束点(72)的移动的可靠性的第4步骤 (61,S13~S15)。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步骤(59,S11)中,不管上述光束点(72)有无移 动,都始终保持现在的地址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步骤(61,S13~S15)判定可靠性时的上述光束点(72) 的移动是1磁道的移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步骤(61,S13~S15)判定可靠性时的上述光束点(72) 的移动是1磁道的移动,在上述第4步骤(61,S13~S15)中判断移 动前的磁道号码和移动后的磁道号码是否相差1磁道。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单元(12,S11)基于与上述光盘(D)的摆动变化相 对应的摆动信号(W)从上述读取信号中检测上述地址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3步骤(20,38,S12)中,当在上述第4步骤中判定 为上述光束点(72)的移动失败时,再次进行上述光束点(72)的移 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4步骤(61,S13~S15)中,在上述光束点(72)向上 述光盘(D)的外周侧移动时,判断包含在上述地址信息中的磁道号 码是否按移动量部分相应增加,在上述光束点(72)向上述光盘(D) 的内周侧移动时,判断上述磁磁道号码是否按移动量部分相应减少。

说明书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涉及在进行其磁道转移时确认地址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最近作为数字数据的记录介质DVD(Digital VersatileDisc:高密盘)等光盘正在普及。而且,在再生这些光盘的光盘装置中,希望高可靠性。

    在这样的光盘中,设置记录区域为螺旋状形成的磁道,在地址信息中包含磁道号码。而且,在再生时的快进快退等的处理时,在用电机送拾取器后,通过用传动器使镜头适宜倾斜进行每一磁道的微调整(磁道转移)。因而,当在磁道转移时也判断是否正确地转移到目标地址的情况下,判断磁道号码是否是所希望的号码。

    在特开平2002-109756号公报中,揭示了如果命令磁道转移则进行转移,基于地址信息判定转移是否成功的光盘装置。在此,如果判断为不是目标磁道,则再次重复转移。

    在上述地特开平2002-109756号公报的技术中,根据转移后的地址判定转移是否成功。但是,此方法因为是在1磁道转移后检测物理地址,所以不知道是否检测出1磁道转移后的相邻磁道的物理地址,也可以认为有可能检测出其它磁道的物理地址。因而,在1磁道转移后,如果不第2次检测物理地址进行比较,因为不知道物理地址是否正确,所以在有可靠性的物理地址检测上需要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光束点的磁道转移时,通过比较转移处理前的地址和转移处理后的地址,可以迅速进行转移处理的可靠性确认的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包含:读取照射在光盘上的光束点的反射光,输出其读取信号的读取单元;基于上述读取信号检测当前的上述光束点的地址信息的检测单元;保持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地址信息的保持单元;在上述光盘的内周或者外周方向上移动上述光束点的移动单元;用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移动单元完成了上述光束点的移动后的地址信息,和上述保持单元保持的移动前的上述地址信息相比较,判定上述光束点的移动的可靠性的判定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读取照射在光盘上光束点的反射光,输出此读取信号的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基于上述读取信号检测现在的上述光束点的地址信息的第1步骤;保持被检测出的上述地址信息的第2步骤;在上述光盘的内周或者外周方向上移动上述光束点的第3步骤;检测完成了上述光束点的移动后的地址信息,和移动前的地址信息相比较,判定上述光束点的移动的可靠性的第4步骤。

    【附图说明】

    图1展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展示用于说明光盘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的拾取器详细构成的图。

    图3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的摆动PL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详细的方框构成图。

    图4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的摆动PL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的信号读取时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图5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处理的光盘记录磁道周边布局的图。

    图6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处理的光盘的摆动信号的下一代DVD物理地址格式的图。

    图7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转移时不读取地址时的磁道转移的图。

    图8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转移时读取地址时的磁道转移的图。

    图9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转移时读取地址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展示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图2是展示该光盘装置拾取器的详细构成的图。图3是展示该光盘装置的摆动PL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的方框图。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装置>

    (构成和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光盘装置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构成。在此,光盘D是可以记录用户数据的光盘或者读出专用的光盘,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可以记录的光盘进行说明。作为可以记录的光盘,有DVD-R,DVD-RAM,CD-R,CD-RW等光盘。

    在光盘D的表面上螺旋状形成槽脊道和沟道。此盘D由主轴电机13驱动旋转。对光盘D的信息记录以及再生由拾取器15进行。

    拾取器15经由齿轮和主轴电机30联结。此主轴电机30由连接在数据总线39上的主轴电机驱动器31控制。在主轴电机30的固定部分上设置未图示的永久磁铁,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线圈励磁,拾取器15在光盘D的半径方向上移动。

    在拾取器15上如图2所示设置物镜22。物镜22可以由驱动线圈21驱动向聚焦方向(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另外,物镜22由驱动线圈20驱动可以在跟踪方向(和透镜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通过移动激光的光束点,如后述那样,可以进行磁道转移。

    调制电路19在信息记录时对从主装置44经由接口电路43所提供的用户数据进行8-14调制(EFM),提供EFM数据。激光控制电路18在信息记录时(标记形成时),基于从调制电路19提供的EFM数据,把写入用的信号提供给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另外,激光控制电路18在信息读取时把比写入用信号小的读取用信号提供给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对应于从激光控制电路18提供的信号发生激光。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发生的激光经由视准透镜25、半棱镜24、光学系统23以及物镜22照射在光盘D上。来自光盘D的反射光经由物镜22、光学系统23、半棱镜24以及聚光透镜27被引入光检测器26。

    光检测器26由4分割的光检测单元组成,把检测信号A、B、C、D提供给RF放大器12。RF放大器12把作为(A+D)-(B+C)的跟踪错误信号TE提供给跟踪控制单元38,把作为(A+C)-(B+D)的聚焦错误信号FE提供给聚焦控制单元37。

    另外,RF放大器12把作为(A+D)-(B+C)的摆动信号W提供给摆动PL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36,把作为(A+D)+(B+C)的RF信号提供给数据再生单元35。

    另一方面,聚焦控制单元37的输出信号被提供给聚焦驱动线圈21。由此,对激光进行始终在光盘D的记录膜上正确聚焦的控制。另外,跟踪控制单元38对应于跟踪错误信号TE生成磁道驱动信号,提供给跟踪方向的驱动线圈20。

    通过进行上述聚焦控制以及跟踪控制,光检测器26的光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的和信号RF反映与记录信息对应的来自被形成在光盘D的磁道上的坑等的反射率的变化。此信号被提供给数据再生单元35。

    数据再生单元35基于来自PLL电路16的再生用时钟信号,再生记录数据。另外,数据再生单元35具有测定信号RF的振幅的功能,该测定值由CPU40读出。

    在用上述跟踪控制单元38控制物镜22时,为了使物镜22处于光盘的最佳位置,通过控制主轴电机30,来控制拾取器15。

    另外,电机控制电路14、激光控制电路18、PLL电路16、数据再生单元35、聚焦控制单元37、跟踪控制单元38等可以作为伺服控制电路构成在1个LSI芯片内。这些电路经由总线39由CPU40控制。

    CPU40按照经由接口电路43从主装置44提供的动作指令,对此光盘装置进行全面控制。另外,CPU40把RAM41作为作业区域使用,按照被记录在ROM42上的程序进行规定的动作。

    另外,如图3所示,摆动PP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36具有:摆动PLL电路51;同步信号检测单元56;地址区域起始检测单元57;地址保持单元58;1磁道转移前地址保持单元59;地址比较单元60;可靠性判定单元61。

    在此,摆动PLL电路51具有:提供摆动信号的A/D电路52;将其输出进行积分的积分电路53;变换将其输出进行D/A的D/A电路55;基于变换的信号把发振信号提供给A/D电路52的VCO电路54。摆动PL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36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基于摆动信号W判断磁道转移时的可靠性,与磁道地址输出AD一起把可靠性标志F输出到数据总线39。

    (磁道转移)

    具有上述构成,进行再生处理以及记录处理的光盘装置如以下所述,进行磁道转移,还确认此磁道转移的可靠性。

    图4是展示涉及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摆动PL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36的信号读取时的信号波形的图,图5是展示同一光盘装置处理的光盘的记录磁道周围布局一例的图。图6是展示同一光盘装置处理的光盘摆动信号的下一代DVD物理地址格式一例的图。图7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光盘装置转移时不读取地址时的磁道转移的图。图8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光盘装置转移时读取地址时的磁道转移的图。图9是展示用于说明同一光盘装置转移时的地址读取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信号读取时的信号波形图,作为光盘记录介质的寻址方法,展示在用摆动调制对应记录磁道时的各信号关系。从蛇行的记录磁道再生数字数据(或者,记录数字数据),此时所记录的数据被记录在指定的位置上。

    而后,物理地址信息通过由摆动PLL单元/地址检测单元36读出并解调与记录磁道的摆动71相应的摆动信号W来得到。图4展示磁道上的读取光束72、检测出的摆动信号W、在摆动调制中埋入信息时的调制规则。把摆动信号W的正弦波(NPW)作为坑信息“0”,把余弦波(IPW)作为“1”使用,记录地址信息。

    另外,图5是展示对光盘记录介质的记录磁道在脊/沟中都使用的构造的物理地址信息的布局的图。采用摆动调制的寻址因为在沟道中进行,所以必须构成即使在脊道上记录再生也正确的寻址。

    因而,采用分区方式这一构造,把光盘记录介质在半径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各区内记录容量构成一定的段信息包,向其中用沟道的摆动调制埋入作为物理地址信息的“区号码”、“磁道号码”、“段号码”。如果区改变,则以记录密度大致相等的单位改变构成段的分割角度,将记录容量进行最佳化。

    如果设置成图5所示的构成,则在脊/沟方式中,采用沟摆动的地址信息除去磁道号码在相邻磁道之间是相同的值,即使在脊道中也能读出物理地址信息。磁道号码通过配置脊用和沟用,因为其构成是无论是脊还是沟都可以得到信息,所以不存在问题。

    (物理地址信息)

    另外,图6是用全体的关系图展示物理地址的数据构造的图。在被称为用WDU(Wobble Data Unit)17组(81~83)构成的WAP(Wobble Address Periodic Position)的集合体84~86中埋入物理地址信息。因为此WAP联结可以完成磁道摆动,所以用WAP确定的周期成为物理地址数据的埋入周期。

    物理地址数据85用39位构成,如各信息87所示,有“段信息(Segment information)”、“段地址(Segment address)”、“区地址(Zone address)”、“奇偶地址(Parity address)”、“沟地址(Grooveaddress)”、“脊地址(Land address)”。物理地址数据85被分割为每3位一组由分配给各WDU的调制处理进行埋入。即,在此,存储器区号码89、磁道号码90、段号码91。

    埋入地址信息的WDU82是3位,1位用4个摆动对应。因此,WDU的起始4个摆动作为IPW构成,是使WDU的起始识别变得容易的构成。作为结果WDU82的地址信息埋入以后68个摆动被规定为NPW。

    因此,由于地址数据全体是39位,所以需要的WDU82为13单元,起始WDU被配置WAP的同步信号84,后方WDU83的3个单元用无调制单元(Unity field)86构成。

    在用这样的磁道摆动调制埋入了物理地址的记录磁道中,记录信息数据,但这种情况下的记录数据92对于77376字节的数据,在起始记录71字节的VFO(再生动作时,用于容易生成数据解调用信道时钟的一定频率信号),在后方记录用于进行数据块连接处理的“PA区域(PA field)”、“保留区域(Reserved field)”、“缓冲区域(Bufferfield)的合计22字节。

    总计在7个物理段(9996摆动)上记录77469字节。通过这样的限制使用“物理段”地址数据在指定的地方记录信息数据,物理段的地址数据读出变得很重要。

    在光盘的摆动上用以上那样的构成记录物理地址。当从这样的光盘摆动中读出物理地址的情况下,从摆动信号W检测同步信号,生成与此同步信号相应的定时信号,对应于此定时信号从摆动信号中将地址信息抽出、解调并取得。

    (地址信息的求得方法)

    以下,对于在上述的摆动信号的基础上取得地址信息的定时,分别说明不使用此实施例的方法的情况下,和使用此实施例的方法的情况。

    首先,使用图7说明不使用此实施例的地址信息的取得方法的情况。在图7中,当从现在的磁道点P1向相邻的磁道点P2进行1磁道转移的情况下,物理地址的检测从磁道点P2开始。

    在此,当磁道点P2是物理地址区域外的地方的情况下,从磁道点P3开始进行物理地址检测。而后,应该确认物理地址的可靠性,进一步检测图中的磁道点P4的物理地址,通过和磁道点P3比较,可以确认磁道点到达点的正确。

    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为了确保物理地址检测的可靠性,需要检测磁道点P3或者磁道点P4的物理地址的时间。

    另一方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的取得方法。光盘的摆动信号的下一代DVD物理地址格式如图6所示,物理地址由“区号码”、“磁道号码”、“段号码”构成,用1个WAP构成1个物理地址。其中的磁道号码通过利用在同一段内相邻的磁道号码的汉明距离=1这一性质,可以确认1磁道转移时的物理地址的可靠性。

    即,在此实施例中的地址信息的取得方法中,用图3的地址检测单元36如图8所示那样进行,这些顺序同时用图9的流程图说明。

    首先,现在的记录磁道点PA的各个物理地址用寄存器等始终保持在地址保持单元58中(S11)。以下,作为一个例子根据用户的快进和快退等的操作在由主轴电机30等使拾取器15移动后,当需要磁道转移的情况下,从CPU40等向地址检测单元36的1磁道转移前地址保持单元59提供1磁道转移命令J的指令,把被保持在地址保持单元58中的转移前的地址保持在1磁道转移前地址保持单元59(S11)。

    与此同时,通过由CPU40等给予跟踪控制单元38位置磁道转移命令J的指令,由跟踪控制单元38把跟踪控制信号提供给驱动线圈20。由此,物镜22进行变位,光束点从磁道点PA向磁道点PB进行磁道转移(S12)。

    而后,取得1磁道转移后的点PB的物理地址,保持在地址保持单元58中(S13)。其后,地址比较单元60通过比较来自1磁道转移前地址保持单元59的1磁道前的地址,和来自地址保持单元58的1磁道转移后的地址,比较磁道号码(S14)。

    此时,在光束点向光盘的外周侧转移时,判断包含在地址信息中的磁道号码是否只增加移动量部分,当光束点向光盘的内周侧移动的时,判断磁道号码是否只减少移动部分。

    而后,把地址比较单元60的判断结果提供给可靠性判定单元61,可靠性判定单元61如果确认磁道号码变化1磁道,则把可靠性标志F例如设置为“1”,提供给CPU40或者跟踪控制单元38。由此,当转移成功的情况下结束转移处理,当转移不成功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1,再次进行磁道转移处理(S15)。

    即,如果采用磁道转移的磁道点PB是物理地址区域,则通过检测在磁道点PB中的地址信息,可以判断为磁道转移正确进行。另外,如果采用磁道转移的磁道点PB是在物理地址以外,则通过检测在磁道点PC中的地址信息,可以判断为磁道转移正确进行。

    即,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的取得方法,则比图7的不使用本实施例方法的情况相比,可以更迅速地确认磁道转移的可靠性,进而,可以确认1磁道转移位置正确。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自身,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构成要素可以有各种变形并具体化。另外,通过适宜地组合被公开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的多个构成要素,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还可以从实施例展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进而,也可以适宜地组合涉及不同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备:读取照射在光盘(D)上的光速点(72)的反射光,输出读取信号的读取单元(15);基于读取信号检测当前的光束点(72)的地址信息的检测单元(12);保持由检测单元(12)检测出的地址信息的保持单元(59);在光盘(D)的内周或者外周方向上移动光束点(72)的移动单元(20,38);用检测单元(12)检测移动单元(20,38)完成了光束点(72)的移动后的地址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