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
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
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
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共同沟建设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
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
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
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
由于共同沟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由
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由于架空管线一起入
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
但是,传统桥架安装时焊接在预埋件上,在管廊内焊接施工,管廊内有毒气体容易
造成人员伤害,施工效率低,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速度,
降低施工成本的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包括:
设置在管廊墙体内的预埋直螺纹套筒以及与直螺纹套筒相连接的桥架组件;
所述直螺纹套筒外侧端部表面与管廊墙体表面在同一个平面;
所述直螺纹套筒的内端与锚固钢筋的外侧端部相连接;
所述锚固钢筋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锚固钢筋的外侧端部通过螺纹与直螺纹套筒相连接;
桥架组件包括桥架以及与桥架相连接的桥架底座;
所述桥架底座设置有椭圆形安装孔;
所述桥架底座通过螺栓与直螺纹套筒相连接。
锚固钢筋呈L型。
锚固钢筋远离直螺纹套筒的一端呈米字型。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预埋直螺纹套筒的外端面与墙体模板相贴
合,从而保证了预埋直螺纹套筒的外端面既不会伸出墙体之外也不会深入墙体内,并且预
埋直螺纹套筒位置精度高,保证了墙体的施工质量,可以快速将桥架安装完毕,并且保证桥
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管廊内通过螺栓安装桥架,降低了由于焊
接所产生的毒气,降低了对人员的伤害,保证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的直螺纹套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1-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的直螺纹套筒与桥架安装结构示意
图;
图4是图3的2-2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的直螺纹套筒与墙体模板安装结构示
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的锚固钢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的锚固钢筋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直螺纹套筒 2、墙体模板
3、螺栓 4、管廊墙体
5、矩形底座 6、锚固钢筋
7、桥架 8、桥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7可知,一种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绑扎地下综合管廊墙体钢筋;
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桥架安装埋位置图放出直螺纹套筒1预埋位置线;
直螺纹套筒1内端用套丝的钢筋拧紧固定;
将直螺纹套筒1外端进行封堵;
直螺纹套筒1垂直于墙体模板2;
安装墙体模板2;
直螺纹套筒1外端的端部与墙体模板2内表面贴合;
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墙体模板2;
找出直螺纹套筒1并且抠出封堵,安装桥架3。
每组直螺纹套筒1按照桥架底座安装孔间距布置。
桥架包括矩形底座5,矩形底座设置有椭圆形安装孔。
桥架底座通过螺栓3与直螺纹套筒1相连接。
一种管廊组装式桥架安装装置,包括:
设置在管廊墙体内的预埋直螺纹套筒1以及与直螺纹套筒1相连接的桥架组件;
所述直螺纹套筒1外侧端部表面与管廊墙体4表面在同一个平面;
所述直螺纹套筒1的内端与锚固钢筋6的外侧端部相连接;
所述锚固钢筋6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锚固钢筋6的外侧端部通过螺纹与直螺纹套筒1相连接;
桥架组件包括桥架7以及与桥架7相连接的桥架底座8;
所述桥架底座8设置有椭圆形安装孔;
所述桥架底座8通过螺栓3与直螺纹套筒1相连接。
锚固钢筋6呈L型。
锚固钢筋6远离直螺纹套筒的一端呈米字型。
桥架由加工厂在工厂加工完毕,带底座,且焊接完毕,桥架底座的螺栓眼开成椭圆
形的圆孔,桥架可上下进行微调,保证桥架整体平整度。
每组直螺纹套筒按照桥架底座安装孔间距布置。
桥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椭圆形安装孔。桥架可上下进行微调,保证桥架整
体平整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