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8372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2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24859.5

申请日:

2003.12.31

公开号:

CN1635718A

公开日:

2005.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B7/26

主分类号:

H04B7/26

申请人:

创冠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文奇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文琦;钟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该方法,将通过基地台与公众电话交换网络送出一信息信号至另一个被要求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通讯装置,而由接收信息信号的无线通讯装置进行辨识与确认是否同意进行信息传递的工作模式,之后,回传确认的信号至原无线通讯装置,而于此两无线通讯装置间建立虚拟专属网络,开始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本发明可以提升无线通讯的效能,不仅运用虚拟专属网络来提高传输速度,更可减少传统通讯中所需占用的公众电话交换网络的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联机方法,通过无线通讯网路协议于 复数个无线通讯装置间建立一虚拟专属网络,以传输信息,其方法包 括: 开始连结; 取得通讯地址,一第一无线通讯装置自所属的第一基地台取得一 第一地址码与一第一网关码,一第二无线通讯装置自所属的第二基地 台取得一第二地址码与一第二网关码; 选择工作模式,由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选择接续执行的工作模 式,包括有电路交换模式与信息传送模式; 执行信息传送模式,于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内产生一第一信息传 送码,且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内亦产生一第二信息传送码; 传送识别信息,由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将取得的该第一信息传送 码通过公众电话交换网络传送至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无 线通讯装置与该公众电话交换网络间的通讯通过该第一基地台执行传 输信息,而该公众电话交换网络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间的通讯则通 过该第二基地台执行传输信息; 确认识别信息,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将接收的第一信息传送码与 该第二信息传送码作比对,以决定是否执行信息的传输;如是 建立虚拟专属网络,通过该虚拟专属网络直接传输信息,其中该 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与该虚拟专属网络间的通讯通过该第一基地台执行 传输信息;该虚拟专属网络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间的通讯则通过该 第二基地台执行传输信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其中第一 无线通讯装置所产生的第一信息传送码更包括有: 第一识别码,其由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产生,并作为执行该选择工 作模式中判断所选择的工作; 第一机码,其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 第一地址码,其由该第一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使 用的辨识地址; 第一网关码,其由该第一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使 用的网关地址; 第一传送机码,其为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码; 预设码,其由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产生之一预设码; 预设网关码,其由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产生的空白(null)网关 地址。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其中第二 无线通讯装置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传送码更包括有: 第二识别码,其由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产生,以响应该第一无线 通讯装置于执行该选择工作模式中是否同意其所选择的工作模式; 第二机码,其为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 第二地址码,其由该第二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 使用的辨识地址; 第二网关码,其由该第二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 使用的网关地址; 第二传送机码,其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 回传码,即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地址,其辨识地址为 该第一地址码; 回传网关码,即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使用的网关地址,其 网关地址为该第一网关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其中于执 行确认识别资料的步骤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将回传该第二信息传 送码至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且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将更新该第一信 息传送码的内容,其更新处理将该默认值的内容更新为该第二地址 码,该预设网关码则更新为该第二网关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其中于执 行该选择工作模式的步骤中,于选择电路交换模式时,该第一无线通 讯装置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将分别通过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第二基地 台建立一通讯信道,并通过该公众电话交换网络进行通讯。
6: 一种无线通讯连结装置,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内所设置的微处 理器与内存执行下列步骤: 开始连结; 取得通讯地址,由至少一基地台配置地址码与网关码给复数个无 线通讯装置; 选择工作模式,由一第一无线通讯装置选择接续执行的电路交换 模式或信息传送模式; 当执行信息传送模式时,由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传送识别信息至 一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其中识别信息为一第一信息传送码; 确认识别信息,其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确认所接收的该第一信 息传送码后,回传识别信息至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其中所回传的识 别信息为一第二信息传送码,其中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与一公众电话 交换网络间的通讯通过该第一基地台执行传输信息,而该公众电话交 换网络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间的通讯则通过该第二基地台执行传输 信息; 建立虚拟专属网络,通过一虚拟专属网络直接传输信息,其中该 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与该虚拟专属网络间的通讯通过一第一基地台执行 传输信息;该虚拟专属网络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间的通讯则通过一 第二基地台执行传输信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讯连结装置,其中该第一信息传 送码更包括有: 第一识别码,其提供执行该选择工作模式中判断所选择的工作; 第一机码,其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 第一地址码,其由该第一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使 用的辨识地址; 第一网关码,其由该第一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使 用的网关地址; 第一传送机码,其为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 预设码,其由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产生之一预设码; 预设网关码,其由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产生的空白网关地址。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讯连结装置,其中第二无线通讯 装置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传送码更包括有: 第二识别码,其为响应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于执行该选择工作模 式中是否同意其所选择的工作模式; 第二机码,其为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 第二地址码,其由该第二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使 用的辨识地址; 第二网关码,其由该第二基地台所配置给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使 用的网关地址; 第二传送机码,其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 回传码,即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地址,其辨识地址为该 第一地址码; 回传网关码,即为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使用的网关地址,其网 关地址为该第一网关码。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讯连结装置,其中于执行确认识 别资料的步骤后,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将回传该第二信息传送码至该 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且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将更新该第一信息传送码 的内容,其更新处理将该默认值的内容更新为该第二地址码,该预设 网关码则更新为该第二网关码。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讯连结装置,其中于执行该选择 工作模式的步骤中,于选择电路交换模式时,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与 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将分别通过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第二基地台建立一 通讯信道,并通过该公众电话交换网络进行通讯。

说明书


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该方法通过运用虚拟专属网络的建立,于复数个无线通讯装置间进行信息的传输。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的使用,不但带给人们生活上的便利,甚至,导致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往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协调,在如今功能强大的无线通讯运用下,可迅速地确定决策,对问题加以响应处理,因此,在强调速度的现代生活中,无线通讯的使用可以说是与现代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通讯的联机结构,其中包括有两个无线通讯装置20、21,当第一无线通讯装置20要求第二无线通讯装置21与之联机时,向第一基地台10发出请求讯号,之后,由第一基地台10通过公众电话交换网络1向第二无线通讯装置21所属的第二基地台11进行通讯连接,而在第二无线通讯装置21接受第一无线通讯装置20所送出的联机要求后,即建立起一通讯信道,开始联机通话,此时,通讯信道将占用公众电话交换网络的资源。

    上述为现有技术中无线通讯装置间的通话联机,至于信息传递地部分,虽然无线通讯的演进逐渐将由第二代全球无线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过渡到第三代的分频多任务接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通讯模式,然而,不论是第二代的通讯模式或是第三代的通讯模式,包括名义上为过渡时期的产品—封包无线资料服务(General Package Radio Service,GPRS),其中,当然以第三代的分频多任务接取的通讯模式在通讯信号的处理上最为快速。尽管如此,第三代的通讯协议模式在信息传递于两无线通讯装置间的部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需要解决与改进。

    第三代分频多任务接取的通讯协议最为人们担心的问题在于其不稳定性;虽然第三代的传输在理想状态下有可能达到百万的位(Megabit)速度,但实际上,由于传输媒介的影响,在天候不佳或用户数的过量下,真正能达到的传输速度将远远小于兆位,而可能仅有几千位(kilobit)而已。

    由前述所提到即使目前市面上最新的通讯技术在传输速度上仍有待改进,更何况其它较为低阶的第二代或过渡时期所使用的2.5代GPRS的传输速度,当然更为缓慢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实际上第三代的通讯协议仅能达到几千位的传输速度,在运用上似乎勉强足够,但对于使用者而言,仍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改进,为提升传输速度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发明乃运用虚拟专属网络的通讯协议,于目前现行的通讯系统结构下实际可提升通讯装置间信息传递的速度需求。

    其中,当两无线通讯装置在开始进行联机的工作时,先以一般传统的通讯协议方式作通讯连结,而在确认进行信息传递的工作模式后,建立二者间的虚拟专属网络,而通过所建立的虚拟专属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

    更具体而言,在确认两无线通讯装置间执行信息传递的工作模式中,其中发出要求的无线通讯装置将通过基地台与公众电话交换网络送出一信息信号至另一个被要求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通讯装置,而由接收信息信号的无线通讯装置进行辨识与确认是否同意进行信息传递的工作模式,之后,回传确认的信息信号至原无线通讯装置,而于此两无线通讯装置间建立虚拟专属网络,开始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

    其中,两无线通讯装置间于开始进行确认选择工作模式的信息信号格式包括有复数个辨识码,而复数个辨识码则包括工作模式识别码与两无线通讯装置的机器号码及由通讯系统所配置给两无线通讯装置使用的通讯网关码、地址码等;其中,工作模式识别码为通知两无线通讯装置目前所要值得工作模式为何。

    另外,于进行确认选择工作模式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信号更可做更新的处理,以达到两无线通讯装置间完成确认的工作,接续执行信息传递的数据处理。

    由于本发明运用到无线通讯技术中虚拟专属网络的结构,在信息资料的处理上较传统现有的无线通讯协议更为快速,且当于正式执行信息传递的工作时,并未使用到公众电话交换网络的资源,因此,更可降低一般无线通讯系统的负担,在提升效能与降低资源的耗用下,本发明乃具备专利申请的要件,有关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技术,兹配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无线通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装置信号连结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装置间连结时,信号辨识工作中所传输的信息传送码格式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公众电话交换网络

    2     虚拟专属网络

    10    第一基地台

    11        第二基地台

    20        第一无线通讯装置

    21        第二无线通讯装置

    100       开始连结

    101       取得通讯地址

    102       工作模式的选择

    110       电路交换模式

    111       建立通讯信道

    112       进行通讯

    120       信息传送模式

    121       传送识别信息

    122       确认识别信息

    123       建立虚拟专属网络

    124       传输信息

    200       第一信息传送码

    201       第一识别码

    202       第一机码

    203       第一地址码

    204       第一网关码

    205       第一传送机码

    206       预设码

    207       预设网关码

    300       第二信息传送码

    301       第二识别码

    302       第二机码

    303       第二地址码

    304       第二网关码

    305       第二传送机码

    306       回传码

    307       回传网关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无线通讯装置信号连结工作步骤示意图,当工作开始进行时,亦即如图2一开始所揭示的执行步骤一开始连结100,之后,需取得通讯地址101,亦即由无线通讯装置自所属的基地台取得所配置的地址,此地址包括地址码与网关码,而在无线通讯装置取得所配置的地址后,进行工作模式的选择102步骤,其通过一无线通讯装置选择接下来所要执行包括电路交换模式或信息传送模式的工作模式。

    一般现有的语音通话模式,即采用电路交换模式,而于本发明中当工作模式的选择102步骤经一无线通讯装置确定所要执行的工作模式为电路交换模式110后,则执行建立通讯信道111的步骤,接着则通过基地台与公众电话交换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进行通讯112;此电路交换模式的处理为语音通讯的现有技术,于此仅说明本发明同样可执行的,实际上,本发明的技术重点乃为以下的说明。

    当工作模式的选择102在一无线通讯装置确认执行另一工作模式时,亦即执行信息传递模式120,则由前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内产生一信息传送信号,并通过此信息传送信号传送识别信息121至另一无线通讯装置,而于此另一无线通讯装置内所产生的另一信息传送信号进行确认识别信息122,当此另一无线通讯装置于确认识别信息122后,则在前述两个无线通讯装置间建立虚拟专属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VPN)123,因此信息则通过此虚拟专属网络的建立于两无线通讯装置间进行传输。

    再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送示意图,其当工作开始进行时,第一无线装置20将送出信息传送信号至第一基地台10,而由第一基地台10通过公众电话交换网络1与第二基地台11将信息传送信号送至第二无线通讯装置21,之后,于第二无线装置21中进行确认信息传送信号内含的识别资料,当第二无线通讯装置21于确认且同意进行信息的传输模式时,则由第二无线通讯装置21通过第二基地台11经公众电话交换网络1与第一基地台10回传其所确认的另一信息传送信号,并于第一基地台10与第二基地台11间另外建立起一虚拟专属网络2,之后,便通过此虚拟专属网络2进行信息的传递。

    烦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装置间连结工作开始进行时,两无线通讯装置所传输的信息传送信号内含的传送码格式示意图,其中由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传送的信息传送信号为第一信息传送码200,其包括有第一识别码201、第一机码202、第一地址码203、第一网关码204、第一传送机码205、预设码206与预设网关码207。

    其中第一识别码201由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产生以作为执行该选择工作模式中判断所选择的工作,其可有不同的形式态样以提供无线通讯装置选择所要执行的工作模式;第一机码202则为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亦即可为一般所谓的电话号码;第一地址码203则由第一基地台所配置,并配合由第一基地台所配置给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使用的第一网关码204,以提供给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于之后当虚拟专属网络建立后作为地址辨识之用;第一传送机码205则为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即可谓为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的电话号码;预设码206与预设网关码207则由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产生,使第一信息传送码200于开始传送信号时得以完整地传送至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以上为第一信息传送码200的格式内容。

    与第一信息传送码200类似,第二信息传送码300由第二无线通讯装置所产生,其内涵的格式内容则包括有第二识别码301、第二机码302、第二地址码303、第二网关码304、第二传送机码305、回传码306与回传网关码307,现针对每个格式内容加以说明如下:

    第二识别码301由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内部所产生,以检视确认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于执行该选择工作模式中是否同意其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并响应给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第二机码302为该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亦即类似一般的电话号码;第二地址码303由第二基地台所配置,并配合由第二基地台所配置给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使用的第二网关码304,以提供给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于之后当虚拟专属网络建立后作为地址辨识的用;第二传送机码305为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号码;回传码306与回传网关码307则为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的辨识地址,其为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在接收第一信息传送码200经内部处理后所更新产生的地址码,亦即第二无线装置在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传送的第一信息传送码200内部所含的第一地址码203与第一网关码204后,将第二信息传送码300内所含的回传码306与回传网关码307作更新而产生相同的地址;以上即为第二信息传送码300的格式内容。

    前述第一信息传送码200与第二信息传送码300的格式内容,虽于之前作了说明,然而,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乃配合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加以说明,其中第一信息传送码200与第二信息传送码300分别通过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与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内所设置的微处理器与内存经运算处理程序所产生,且其中运算处理程序内建于机体体中,而当工作开始进行时,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在接收第一信息传送码200后,将执行第二信息传送码300的更新处理,而在执行完确认识别资料的步骤后,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将回传更新后的第二信息传送码300至该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接续由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更新该第一信息传送码200的内容。

    如之前说明第二信息传送码300的格式内容中,曾提到回传码306与回传网关码307的内容与第一地址码203与第一网关码204相同,此即为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内通过微处理器与内存执行运算处理程序后所更新的结果,同样,第二传送机码305的所以与第一机码202在内容上相同亦同样通过微处理器与内存执行运算处理程序后所更新的结果;另外,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亦将通过其内部所设置的微处理器与内存对所接收由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回传的第二信息传送码300作处理,而更新接续传送的另一个第一信息传送码200,而其更新的内涵将第一信息传送码200内的默认值206与预设网关码207的内容更新而与第二地址码303与第二网关码304相同。

    第一信息传送码200与第二信息传送码300在通过微处理器与内存经运算处理程序执行更新内容后,将持续分别通过第一无线通讯装置与第二无线通讯装置来传送,而如之前图3中所说明,配合第一基地台与第二基地台的无线通讯完成虚拟专属网络的建立,之后,便通过所建立的虚拟专属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讯。

    综上所述,充份显示出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在目的及功效上均深富实施的进步性,其中不但同样可进行电路交换模式的通话功能,更可通过虚拟专属网络的建立,提高两无线通讯装置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因此,在实际的运用上,有其方便性与实用性,且极具产业的利用价值,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见的新发明,完全符合发明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无线通讯装置间的连结方法,该方法,将通过基地台与公众电话交换网络送出一信息信号至另一个被要求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通讯装置,而由接收信息信号的无线通讯装置进行辨识与确认是否同意进行信息传递的工作模式,之后,回传确认的信号至原无线通讯装置,而于此两无线通讯装置间建立虚拟专属网络,开始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本发明可以提升无线通讯的效能,不仅运用虚拟专属网络来提高传输速度,更可减少传统通讯中所需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