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反应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8363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4578.1

申请日:

2003.12.31

公开号:

CN1634645A

公开日:

2005.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J8/24

主分类号:

B01J8/24

申请人: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高斌; 董凤波; 王朝进; 毛春玲; 马长友

地址:

25510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般阳东路2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和与其气体循环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内增设一圆筒,圆筒与反应器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本发明通过在原来的反应器内加设了一个圆筒,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液固相的反应在内圆筒和内圆筒与反应器内壁的环隙间形成内循环,促进了反应速度,克服原来的气液或气液固反应器反应效率低、传质阻力过重的缺点,省去了加搅拌装置后带来的密封问题,大大强化了相内和相间传质,把我国气液或气液固反应器设计水平带到一个新的境界,本发明是用于高中低压反应,对于高压反应器更有意义,也适用于轻质碳酸钙反应中的碳化反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循环流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1)和与其气体循环的压缩机(2),其特征在 于:在反应器(1)内增设一圆筒(3),圆筒(3)与反应器(1)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筒(3) 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与压缩机(2)连通的气体喷 嘴(4)设置在反应器(1)位于圆筒(3)的底部,反应器(1)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与压缩机 (2)连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1)内位于圆筒(3) 上方的气液分离区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斜板(8)。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与压缩机(2)连通的气体喷 嘴(4)设置在反应器(1)位于圆筒(3)的底部,气体喷嘴(4)的顶部封堵以圆锥形导流 板(7),导流板(7)的四周倾斜向上延伸到圆筒(3)与反应器(1)的内壁之间,出气孔 (9)设置在气体喷嘴(4)的侧壁上,在反应器(1)内位于圆筒(3)上方的气液分离区设 置有倾斜向上的斜板(8),反应器(1)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与压缩机(2)连通。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与压缩机(2)连通的气体喷 嘴(4)经管道(10)从反应器(1)的顶部插入到圆筒(3)的底部,气体喷嘴(4)的四周 设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7),与其对应反应器(1)内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导流块(11),导流 板(7)与导流块(11)构成的气体通道倾斜向下延伸到圆筒(3)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 在反应器(1)内位于圆筒(3)上方的气液分离区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板(8),反应器(1) 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与压缩机(2)连通。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环绕反应器(1)的外壁设置 有夹套(5)。

说明书


循环流化反应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反应器,属于化工反应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长碳链尼龙(例如尼龙1010、1012、1212、1313)等的制备过程中,要涉及到气液固三相或气液两相反应,如氨气与二元酸反应制备二元腈的气液反应、氢气与二元腈反应制备二元胺的气液固反应,反应均有一定的压力,但目前所使用的反应器均十分落后,其技术方案多为一根管子插入一个罐子而已,反应传质阻力大,反应时间长,反应效果差,产品收率低,若为了提高传质效果加搅拌装置,那么一则制造麻烦,另外密封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致使生产成本高,不能顺利把产品推向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能强化相内和相间传质、反应效果好的循环流化反应器。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反应器和与其气体循环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内增设一圆筒,圆筒与反应器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为实现上述目地,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与压缩机连通的气体喷嘴设置在反应器位于圆筒的底部,气体先由圆筒内向上行走反应,然后在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回流,反应器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为加快气液分离,在反应器内位于圆筒上方的气液分离区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斜板,它对液体有阻挡、分离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与压缩机连通的气体喷嘴设置在反应器位于圆筒的底部,气体喷嘴的顶部封堵以圆锥形导流板,导流板的四周倾斜向上延伸到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出气孔设置在气体喷嘴的侧壁上,在反应器内位于圆筒上方的气液分离区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板,它对液体有阻挡、分离的作用,气体先在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向上行走反应,然后由圆筒内回流,反应器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或者与压缩机连通的气体喷嘴经管道从反应器的顶部插入到圆筒的底部,气体喷嘴的四周设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与其对应反应器内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导流块,导流板与导流块构成的气体通道倾斜向下延伸到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同样实现气体先在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向上行走反应,然后由圆筒内回流,在反应器内位于圆筒上方的气液分离区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板,反应器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的循环流化反应器,环绕反应器的外壁设置有夹套,根据具体反应,通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原来的反应器内加设了一个圆筒,将反应器内的反应截面积间隔成圆筒内、外两部分,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液固相的反应在内圆筒和内圆筒与反应器内壁的环隙间形成内循环,大大强化了相内和相间传质效果,克服原来的气液或气液固反应器反应效率低、传质阻力过大的缺点,省去了加搅拌装置后带来的密封问题,使表观反应速率大大提高,把我国气液或气液固反应器设计水平带到一个新的境界,本发明用于高中低压反应,对于高压反应器更有意义,也适用于轻质碳酸钙反应中的碳化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反应器  2、压缩机  3、圆筒  4、气体喷嘴  5、夹套  6、连接筋  7、导流板  8、斜板  9、出气孔  10、管道  11、导流块  12、单向阀  13、排液阀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圆筒3设置在反应器1内中下方并经连接筋6与反应器1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筒3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与压缩机2连通的气体喷嘴4设置在反应器1位于圆筒3的底部,气体先由圆筒3内向上行走反应,然后在圆筒3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回流,反应器1内位于圆筒3的上端为气液分离区,经出气口与压缩机2连通,为加快气液分离,在气液分离区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斜板8,它对液体有阻挡、分离的作用。环绕反应器1的外壁设置有夹套5,可根据具体反应通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反应器1内中下方并经连接筋6与反应器1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筒3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与压缩机2连通的气体喷嘴4设置在反应器1位于圆筒3的底部,气体喷嘴4的顶部封堵以圆锥形导流板7,导流板7的四周倾斜向上延伸到圆筒3与反应器1的内壁之间,出气孔9设置在气体喷嘴4的侧壁上,保证气体经气体喷嘴4喷出后先进入圆筒3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向上行走反应,然后液体由圆筒3内回流。反应器1内位于圆筒3的上端为气液分离区,经出气口与压缩机2连通,为加快气液分离,在气液分离区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板8,它对液体有阻挡、分离的作用。环绕反应器1的外壁设置有夹套5,可根据具体反应通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

    实施例3基本同实施例2,只是与压缩机2连通的气体喷嘴4经管道10从反应器1的顶部插入到圆筒3的底部,气体喷嘴4的四周设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7,与其对应反应器1内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导流块11,导流板7与导流块11构成的气体通道倾斜向下延伸到圆筒3与反应器1的内壁之间,同样实现气体先在圆筒3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向上行走反应,然后液体由圆筒3内回流。

    本发明主要是用于间歇装置,但把内循环改成外循环,就可以适用于连续反应,圆筒3的直径根据需要可大可小,也可以在圆筒3的内、外侧壁上设置多个翅片。本装置大大强化了传质效果,使反应速率大大提高,提高反应器的效率。

循环流化反应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循环流化反应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循环流化反应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流化反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流化反应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和与其气体循环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内增设一圆筒,圆筒与反应器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本发明通过在原来的反应器内加设了一个圆筒,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液固相的反应在内圆筒和内圆筒与反应器内壁的环隙间形成内循环,促进了反应速度,克服原来的气液或气液固反应器反应效率低、传质阻力过重的缺点,省去了加搅拌装置后带来的密封问题,大大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