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2249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5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107425.3

申请日:

2016.10.09

公开号:

CN206110346U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343; E04B1/348

主分类号:

E04B1/343

申请人:

黄世海

发明人:

黄世海; 黄世良

地址: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扶新镇永塘村沙地屋组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邓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涉及活动板房领域,该集装箱包括顶盖、底盖以及中空的本体,该顶盖和/或该底盖设置有凹槽,该本体的两端分别包括有第一开口,该顶盖盖设于该本体的一端的第一开口处,该底盖盖设于该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一开口处,该本体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可折叠侧板以及两个位置相对的翻折侧板,每个可折叠侧板的一端与该顶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可折叠侧板的另一端与该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翻折侧板的一端与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翻折侧板的另一端与顶盖的边沿可拆卸连接。该集装箱折叠后,用户的生活用具可置于该凹槽内,从而无需拆卸生活用具就实现了折叠的功能,更加方便快捷,使用户的体验感更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底盖以及中空的本体,所述顶盖和/或所述底盖
设置有凹槽,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包括有第一开口,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的第
一开口处,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一开口处,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两个位置
相对的可折叠侧板以及两个位置相对的翻折侧板,每个所述可折叠侧板的一端与所述顶盖
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可折叠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翻
折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翻折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的边沿
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折叠侧板包括上侧板与下侧
板,每个所述上侧板的一端与所述顶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上侧板的另一端与一个
所述下侧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下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均设置有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翻折侧板设置有第二开口,
所述翻折侧板的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与所述翻折侧板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转动门的边沿设置有遮
雨板,所述遮雨板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靠近所述转动门的边沿设置有阳
台板与护栏,所述阳台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盖转动连接,所述阳台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栏转
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板,每个所
述内板均设置有第三开口,每个所述内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内
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的内壁可拆卸 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板,每个所
述内板均与所述底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内板、所述可折叠侧板以及所述翻折
侧板围成一空间,至少一个设置所述内板有第四开口。
9.一种集装箱板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活用具与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装
箱,所述生活用具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生活用具用于在所述集装箱板房折叠后置于
所述顶盖和/或所述底盖的所述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用具包括空调、床以及排风
扇中的至少一种。

说明书

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动板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与包括该集装箱的集
装箱板房。

背景技术

随着物价的不断飞涨,商品房的出售与租赁价格都非常高,所以,人们迫切地希望
能有一种更加便宜的房子供大家购买与租赁,集装箱板房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集装箱板房指以集装箱为基础材料稍经改造而成为有窗有门的房子。这种集装箱
板房常见于建筑工地作为工人的宿舍使用,也有人当做出租房屋使用,坚固耐用,搭建方
便。但是,由于建筑工地的工人需要经常更换工作地点,所以,供工人作为宿舍使用的集装
箱板房也必须随着工人的搬迁而搬迁。但传统的集装箱板房体积很大,运输非常不便,所以
目前使用的集装箱板房大多为折叠式集装箱板房。

折叠式集装箱板房是一种新型集装箱板房,目前使用的折叠式集装箱板房是由传
统的集装箱板房改造而来的,在原有的集装箱板房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折叠的功能,在运输
时大大减小了空间,方便了运输。但是,目前使用的这种折叠式集装箱板房在运输时需要先
将各种生活用具拆下来,只剩下一个集装箱,然后将集装箱折叠后进行运输,操作过程十分
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并且用户体验感差。如何改善这种问题,是本
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以实现集装箱 板房不拆
卸生活用具即实现折叠的功能,使用户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装箱,包括顶盖、底盖以及中空的本体,所述顶盖和/或所述底盖设置有凹
槽,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包括有第一开口,所述顶盖盖设于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的第一开
口处,所述底盖盖设于位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一开口处,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两个位置
相对的可折叠侧板以及两个位置相对的翻折侧板,每个所述可折叠侧板的一端与所述顶盖
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可折叠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翻
折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翻折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的边沿
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可折叠侧板包括上侧板与下侧板,每个所述上侧板的一端与
所述顶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上侧板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下侧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每个所述下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均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翻折侧板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开口处
设置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靠近所述转动门的边
沿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靠近所述转动门的边沿设置有阳台板与护栏,所述阳台板的
一端与所述底盖转动连接,所述阳台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栏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板,每个所述内板均设置有第三开口,每
个所述内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的内壁
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板,每个所述内板均与所述 底盖的内壁
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内板、所述可折叠侧壁以及所述翻折侧壁围成一空间,至少一个设
所述内板设置有第四开口。

进一步地,包括生活用具与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的集装箱,所述生活用具设置
于所述集装箱的所述顶盖和/或所述底盖的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生活用具包括空调、床以及排风扇中的至少一种。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与
集装箱板房,该集装箱包括顶盖、底盖以及中空的本体,顶盖与底盖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凹
槽,当顶盖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本体的可折叠侧板可相对顶盖与底盖实现折叠。该集装箱折
叠后,用户的生活用具可置于该凹槽内,从而无需拆卸生活用具就实现了折叠的功能,更加
方便快捷,使用户的体验感更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
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在第一视角下的 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板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100-集装箱;101-顶盖;103-上侧板;104-下侧板;105-可折叠侧板;106-翻
折侧板;107-本体;108-第一侧壁板;109-第一底壁板;110-底盖;111-第一窗户;112-第二
开口;113-第一转动门;200-集装箱;201-第二底壁板;202-第二侧壁板;203-顶盖;204-遮
雨板;205-上侧板;206-下侧板;207-可折叠侧板;208-翻折侧板;209-本体;210-第一底壁
板;211-第一侧壁板;212-底盖;213-阳台板;214-护栏;215-第一转动门;216-第二开口;
217-第一窗户;220-第一内板;221-第三开口;222-第二内板;223-第二转动门;224-第二窗
户;225-第四开口;226-第三转动门;300-集装箱板房;301-床;302-空调;303-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
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
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
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100,该集装箱100包括顶盖101、
本体107以及底盖110,顶盖101盖设于本体107的一端,底盖110盖设于本体107的另一端。

具体地,本体107为一中空的柱体,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7为一中空的长方体,但
在实际应用中,本体107也可以为其他美观的中空的柱体,如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五棱柱、
六棱柱。本体107的两端分别包括有第一开口(图中未标出),顶盖101盖设于本体107的一端
的第一开口处,底盖110盖设于本体107的另一端的第一开口处。本体107包括两块相对设置
的可折叠侧板105与两块位置相对的翻折侧板106,两块可折叠侧板105的一端分别与顶盖
101转动连接,两块可折叠侧板105均可通过可折叠侧 板105与顶盖101的连接处实现相对
于顶盖101的转动;两块可折叠侧板105的另一端分别与底盖110转动连接,两块可折叠侧板
105均可通过可折叠侧板105与底盖110的连接处实现相对于底盖110的转动。两块翻折侧板
106的一端分别与顶盖101可拆卸连接;两块翻折侧板106的另一端分别与底盖110转动连
接,两块翻折侧板106均可通过翻折侧板106与底盖110的连接处实现相对于底盖110的翻
折。当需要将集装箱100折叠时,将两块翻折侧板106与顶盖101的连接处拆卸下来,并向两
块翻折侧板106均施加朝本体107内的压力,使两块翻折侧板106均置于本体107内,再向顶
盖101施加向下的压力,使集装箱100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为卡扣连接,转动连接为铰链连接,卡
扣连接与铰链连接均为是常见的连接方式,并且卡扣与铰链的制作工艺简单,是本领域技
术人员常用的集装箱配件。

具体地,两块可折叠侧板105均包括上侧板103与下侧板104,每个上侧板103的一
端与顶盖101转动连接,每个上侧板103的另一端与一个下侧板104的一端转动连接,每个下
侧板104的另一端与底盖11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该集装箱100更加牢固,可折
叠侧板105与翻折侧板106相接触的一侧均采用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翻折侧板106设置有第二开口112,且第二开口112处设置有第一转动门
113,第一转动门113与翻折侧板106转动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开口112实现自由进出该
集装箱100的目的。除此以外,为了使集装箱100内部能接收到更多的光照并且更加美观,翻
折侧板106还设置有第一窗户111。

具体地,顶盖101为长方形板,顶盖101包括四个边沿,两块可折叠侧板105分别与
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沿转动连接,两个翻折侧板106分别与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沿转
动连接。

具体地,底盖110包括有凹槽,底盖110包括第一底壁板109与四块 第一侧壁板
108,第一底壁板109为长方形板,第一底壁板109包括四个边沿,每块第一侧壁板108的一侧
分别与第一底壁板109的一个边沿连接。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板108的每个第一侧
壁板108的另一侧分别与一块下侧板104的一侧转动连接,另外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板
108的每个第一侧壁板108的另一侧分别与一块翻折侧板106的一侧转动连接。

当该集装箱100需要折叠时,将两块翻折侧板106沿着翻折侧板106与顶盖101的连
接处拆卸下来,并向两块翻折侧板106均施加压力,使两块翻折侧板106分别沿着翻折侧板
106与第一侧壁板108的连接处向集装箱100的内部转动,并将翻折侧板106翻折至底盖110
的凹槽内,然后再向顶盖101施加压力,使两块可折叠侧板105分别沿着上侧板103与下侧板
104的连接处折叠。由于底盖110设置有凹槽,所以当集装箱100折叠后,底盖110还留有一个
可以容纳生活用具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顶盖101为长方形板,底盖110包括有凹槽,但在实
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为底盖110为长方形板,顶盖101包括有凹槽,在此仅仅是举例说明。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集装箱200,该集装箱200包括顶盖203、本体209
以及底盖212,顶盖203盖设于本体209的一端,底盖212盖设于本体209的另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体209的结构与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本体107相同,故在本实
施中将不再赘述。

具体地,底盖212包括有凹槽,底盖212包括一块第一底壁板210与四块第一侧壁板
211,第一底壁板210为长方形金属板,第一底壁板210包括四个边沿,每块第一侧壁板211的
一端分别与第一底壁板210的一个边沿连接。其中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板211的另一端
分别与两块可折 叠侧板207的下侧板206的一端转动连接,另外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
板2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翻折侧板208的一端转动连接。

具体地,顶盖203包括有凹槽,顶盖203包括一块第二底壁板201与四块第二侧壁板
202,第二底壁板201为长方形金属板,第二底壁板201包括四个边沿,每块第二侧壁板202的
一端分别与第二底壁板201的一个边沿连接。其中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板202的另一端
分别与两块可折叠侧板207的上侧板205的一端转动连接,另外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板
20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翻折侧板208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户达到自由进出集装箱200的目的,翻折侧板208设置有
第二开口216,且第二开口216处设置有第一转动门215,第一转动门215与翻折侧板208转动
连接。为了使集装箱200内能接收到更多的阳光,设置有第一转动门215的翻折侧板208还设
置有第一窗户217。顶盖203靠近第一转动门215的一端设置有遮雨板204,遮雨板204与顶盖
203的第一底壁板210靠近第一转动门215的边沿转动连接,当集装箱200需要折叠时,遮雨
板204可以沿遮雨板204与第一底壁板210的连接处实现折叠,从而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当
下雨时,由于设置了遮雨板204,雨水不会飘进集装箱200内,除此以外,遮雨板204也能起到
遮挡阳光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212靠近第一转动门215的一端设置有阳台板213与护栏214,
阳台板213的一端与底盖212的第一底壁板210的靠近第一转动门215的边沿转动连接,阳台
板213的另一端与护栏214的一端转动连接。阳台板213以及护栏214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增
加了用户的活动区域,用户可在阳台板213上饲养花草,晾衣服等,而且当集装箱200折叠
时,护栏214也可以相对于阳台板213折叠,不会增加额外的占用空间,非常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集装箱200用于制作集装箱板房,集装箱板房在使用过程中很
容易造成火灾,所以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200的材 料均为防火材料。

实施例1所提供的集装箱100仅仅是底盖110包括有凹槽,集装箱100折叠后,仅仅
是底盖110留有一个可以容纳生活用具的空间,只能放置床或箱子等置于底盖110上的生活
用具。而本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200的顶盖203与底盖212均包括有凹槽,所以当集装箱200
折叠后,底盖212与顶盖203均可留有一个可以容纳生活用具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生活
用具,空调、排风扇等生活用具可置于顶盖203的凹槽内,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图3所示,该集装箱200内设置有一块第一内板220,第一内板220为长方形板,包
括四个边沿。第一内板220的一个边沿与第一底壁板210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内板220的另
一端与第二底壁板20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第一内板220设置有第三开口221,第一内板220
的第三开口221处设置有第二转动门223,第二转动门223与第一内板220转动连接。通过设
置第一内板220,将集装箱200分隔成了独立的两个房间;通过设置第三开口221与第二转动
门223,使用户可以通过第三开口221与第二转动门223随意进出分隔出的两个房间。并且,
由于第一内板220的一端与第一底壁板210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内板220的另一端与第二
底壁板20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以当集装箱200折叠时,可先将第一内板220与第二底壁板
201拆卸开,使第一内板220与第二底壁板201分离,然后对第一内板220施加压力,使第一内
板220与第二底壁板201完全分离开,并使第一内板220平放于第一底壁板210上,最后再使
集装箱200折叠。

应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只设置了一个第一内板220将该集装箱200分隔成了两
个房间,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设置多个第一内板220将该集装箱200分隔成多个房间,如可
设置两个第一内板220强集装箱200分隔成三个房间,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分隔成不同的
房间,使得用户有多种选择,体验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第一内板220将该集装箱200分隔成了两 个房间,并且
设置有第一转动门215的翻折侧板208设置有第一窗户217,使得设置有第一窗户217的房间
有充足的光照,而没有设置第一窗户217的房间光线不足,为了使没有设置第一窗户217的
房间也能接收到充足地光照,在没有设置第一转动门215的翻折侧板208上设置有第二窗户
224,使两个房间都能接收到充足的光照,是用户感觉更加舒适。

在本实施例中,该集装箱200还包括另外两块第二内板222,两块第二内板222均为
长方形板,两块第二内板222、其中一块可折叠侧板207以及其中一块翻折侧板208首尾相连
围成一空间,并且两块第二内板222、第二内板222与可折叠侧板207以及第二内板222与翻
折侧板208均为可拆卸连接,两块第二内板222的一个边沿均与第一底壁板210转动连接。并
且第二内板222设置有第四开口225,第二内板222的第四开口225处设置有第三转动门226,
第三转动门226与第二内板222转动连接,用户可通过第三转动门226自由进出该空间。该空
间可作为用户的卫生间,使用户的体验感更好,并且,由于这两个第二内板222与第一底壁
板210转动连接,当集装箱200折叠时,两个第二内板222也可以翻折地放置于底盖212的凹
槽内,从而达到不拆卸第二内板222即实现集装箱200折叠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板房300,该集装箱板房300包括第二实施
例介绍的集装箱200与生活用具,该生活用具设置于集装箱200内。

在本实施例中,生活用具包括床301、空调302以及排风扇303。床301设置于第一底
壁板210上,空调302与排风扇303均设置于翻折侧板208远离第一底壁板210的一端,且床
301、空调302以及排风扇303在集装箱板房300折叠后均置于顶盖203或底盖212的凹槽内。

具体地,在翻折侧板208远离第一底壁板210的一端设置有排风扇 303,当用户感
觉集装箱板房300内的空气不流通时,用户可以打开排风扇303的开关,从而使集装箱板房
300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在翻折侧板208的远离第一底板壁的一端还设置有空调302,
用户可通过控制空调302以此控制集装箱板房300内的温度,使用户更加舒适。在本实施例
中,排风扇303与空调302安装在翻折侧板208上,但在实际应用中,排风扇303与空调302也
可安装在集装箱板房300内的其它位置,使空调302与排风扇303在集装箱板房300折叠后均
置于顶盖203或底盖212的凹槽内。集装箱板房300内还设置有床301,在本实施例中,床301
为可折叠的双层床301。当集装箱板房300折叠时,可先将床301折叠,并置于该集装箱板房
300的底盖212的凹槽内,然后再将集装箱板房300折叠。由于该集装箱板房300的顶盖203也
设置有凹槽,当集装箱板房300折叠后,空调302与排风扇303均可不用拆卸就直接置于顶盖
203的凹槽内,使用户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只列举了床301、空调302以及排风扇303折三种生活用
具,但在实际应用中,该集装箱板房300可包括这三种生活用具的任意组合,当然,也可以包
括其它的生活用具,例如衣柜,在此仅仅是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该集装箱包括顶盖、底盖
以及中空的本体,顶盖与底盖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凹槽,本体的可折叠侧板可相对顶盖与底
盖实现折叠。当本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板房需要折叠时,集装箱板房内的用于分隔成多个
房间的第一内板与围成卫生间的第二内板均可折叠,并且,集装箱板房内的空调、排风扇以
及床等生活用具均可随着集装箱板房的折叠而置于顶盖和/或底盖的凹槽中,由于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集装箱板房具有这种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所以用户无需将生活用具、第一内板
以及第二内板拆卸后再进行折叠,节省了用户大量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使用户的体验
感更好。

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与集装箱板房,涉及活动板房领域,该集装箱包括顶盖、底盖以及中空的本体,该顶盖和/或该底盖设置有凹槽,该本体的两端分别包括有第一开口,该顶盖盖设于该本体的一端的第一开口处,该底盖盖设于该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一开口处,该本体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可折叠侧板以及两个位置相对的翻折侧板,每个可折叠侧板的一端与该顶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可折叠侧板的另一端与该底盖的边沿转动连接,每个翻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