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82150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39963.3

申请日:

2016.09.06

公开号:

CN206070728U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00

主分类号:

E04B1/00

申请人:

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宏伟; 柳芳芳; 安豪赫; 朱亚培

地址:

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冠云东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代理人:

常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包括带有凹槽(3)的收缩部分与带有凸起部(6)的伸出部分,所述收缩部分中所述凹槽(3)的位置与所述伸出部分中所述凸起部(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凸起部(6)扣合在所述凹槽(3)中以使所述收缩部分与所述伸出部分构成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伸出部分与收缩部分采用搭扣的连接方式以装配成建筑物整体,具有拆装方便,简单快速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的拆装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凹槽(3)的收缩部分与带有凸起部(6)
的伸出部分,所述收缩部分中所述凹槽(3)的位置与所述伸出部分中所述凸起部(6)的位置
相对应,所述凸起部(6)扣合在所述凹槽(3)中以使所述收缩部分与所述伸出部分构成建筑
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分由带有所述凹槽
(3)的立柱a、与固定在其一侧、且用于装配横梁(8)的立柱a`(2)所构成,所述凹槽(3)开设
于所述立柱a(1)的顶部表面,在所述凹槽(3)的底部表面还开设有一延伸凹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a(1)与所述立柱a`
(2)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分由用于装配横梁
(8)的立柱b(5)、与固定在其外壁面上的所述凸起部(6)所构成,在所述凸起部(6)的底部表
面还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凸起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b(5)与所述凸起部
(6)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6)的顶部表面
与所述立柱b(5)的顶部表面处于同一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6)的横向截面尺
寸和纵向截面尺寸均是与所述凹槽(3)的横向截面尺寸和纵向截面尺寸相同;
所述延伸凹槽(4)的结构与深度和所述延伸凸起部(7)的结构与厚度相同。

说明书

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是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现有的建筑结构进行组装时,较多采用的还是搭接方式或拼接方式。然
而,上述两种组装方式的组装效率较低,并且在搭接处或者拼接处还需要通过固定件进行
二次固定,才能使搭接处或者拼接处具有稳定的连接性能,导致拆装不便,且无法有效提高
拆装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拆装方便,简单快速
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拆装效率的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包括带有凹槽(3)的收缩
部分与带有凸起部(6)的伸出部分,所述收缩部分中所述凹槽(3)的位置与所述伸出部分中
所述凸起部(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凸起部(6)扣合在所述凹槽(3)中以使所述收缩部分与
所述伸出部分构成建筑结构。

上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中,所述收缩部分由带有所述凹槽(3)的立柱a、与固定
在其一侧、且用于装配横梁(8)的立柱a`(2)所构成,所述凹槽(3)开设于所述立柱a(1)的顶
部表面,在所述凹槽(3)的底部表面还开设有一延伸凹槽(4)。

上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中,所述立柱a(1)与所述立柱a`(2)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中,所述伸出部分由用于装配横梁(8)的立柱b(5)、与
固定在其外壁面上的所述凸起部(6)所构成,在所述凸起部(6)的底部表面还设有向下延伸
的延伸凸起部(7)。

上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中,所述立柱b(5)与所述凸起部(6)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中,所述凸起部(6)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立柱b(5)的顶部
表面处于同一水平。

上述的搭扣式建筑结构,其中,所述凸起部(6)的横向截面尺寸和纵向截面尺寸均
是与所述凹槽(3)的横向截面尺寸和纵向截面尺寸相同;

所述延伸凹槽(4)的结构与深度和所述延伸凸起部(7)的结构与厚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伸出部分与收缩部分采用搭扣的连接方式以装配成建筑物整体,
具有拆装方便,简单快速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的拆装效率;

由于延伸凹槽与延伸凸起部相配合,从而增加伸出部分与收缩部分之间的连接性
能,可防止凸起部与延伸凸起部分别在凹槽与延伸凹槽中发生位移,进一步保证了装配后
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缩部分与伸出部分的分解图;

图2为由收缩部分与横梁构成的框架;

图3为由伸出部分与横梁构成的框架。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立柱a;2-立柱a`;3-凹槽;4-延伸凹槽;5-立柱b;6-凸起部;7-延伸凸起部;8-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包括带有凹槽3的收缩部
分与带有凸起部7的伸出部分。其中,收缩部分中凹槽3的位置与伸出部分中凸起部7的位置
相对应,凸起部7扣合在凹槽3中以使收缩部分与伸出部分构成建筑结构。

收缩部分由带有凹槽3的立柱a1、与固定在其一侧、且用于装配横梁8的立柱a`2所
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a1与立柱a`2为一体式结构。

其中,凹槽3由立柱a1的顶部表面向下进行凹陷所形成,因此,凹槽3的底部表面就
是立柱a1的顶部表面。

在凹槽3的底部表面还开设有一延伸凹槽4。

其中,延伸凹槽4的截面形状为倒立的梯形结构。

伸出部分由用于装配横梁8的立柱b5、与固定在其外壁面上的凸起部7所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b5与凸起部7为一体式结构。

凸起部7的顶部表面与立柱b5的顶部表面处于同一水平。凸起部7的横向截面尺寸
和纵向截面尺寸均是与凹槽3的横向截面尺寸和纵向截面尺寸相同。

由于在凹槽3的底部表面还开设有延伸凹槽4,因此,在凸起部7的底部表面还设有
向下延伸、且与延伸凹槽4相配合的延伸凸起部7。

其中,延伸凹槽4的结构与深度和延伸凸起部7的结构与厚度相同。

延伸凹槽4与延伸凸起部7相配合,从而增加伸出部分与收缩部分之间的连接性
能。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增加伸出部分与收缩部分之间的连接性能,在凹槽3、延伸凹
槽4、凸起部7与延伸凸起部7的壁面上还可以设置摩擦层,凹槽3、延伸凹槽4、凸起部7与延
伸凸起部7在摩擦层的作用下,以防止凸起部7与延伸凸起部7分别在凹槽3与延伸凹槽4中
发生位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
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
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搭扣式建筑结构,包括带有凹槽(3)的收缩部分与带有凸起部(6)的伸出部分,所述收缩部分中所述凹槽(3)的位置与所述伸出部分中所述凸起部(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凸起部(6)扣合在所述凹槽(3)中以使所述收缩部分与所述伸出部分构成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伸出部分与收缩部分采用搭扣的连接方式以装配成建筑物整体,具有拆装方便,简单快速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的拆装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