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以卷曲的方式盘绕收纳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业的兴盛,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已非少数人所能拥有的商品,而普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体而言,数据处理设备由计算机主机、输入装置与显像装置所组成。其中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CRT)在早期曾是市场主流,然此类产品的体积大具有相当厚度、画面会有闪烁情形,且屏幕平面具有弧度而难以做到完全真平等缺陷。拜半导体技术先进之赐,液晶显示器(LCD)具有轻薄短小不占空间,画面稳定不闪烁,且耗电量低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软性液晶显示屏幕,其工作原理是结合物理与化学技术以生成画面,并具有以下特性:
(1)低耗电:无论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或一般的液晶显示器相较之下,软性液晶显示屏幕其耗电量远低于前述两者,更为特别的是软性液晶显示屏幕在持续显示静止画面之时,几乎不消耗任何电能;这对手持式数据处理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或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等,低电能的消耗将大幅增加待机使用时间。
(2)厚度薄:以一般液晶显示器而言,虽然厚度相较于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体积,已缩小许多;但是仍占有一定地体积空间,使用者携带也需格外背负承受一定的重量;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厚度相当薄,大约只有几张纸的厚度,这对时常出门在外而需携带数据处理设备的使用者而言,重量与体积的减轻无异是一大突破。
(3)可折叠弯曲: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重要优势,除了上文述及的低驱动电能、厚度薄之外,更具有如同一般纸张的折叠弯曲特性。这是市面上显示器所绝对无法拥有的强大优势,这意味者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点,随时阅读液晶显示屏幕的显示画面等各类信息数据,并于阅览完毕之后折叠弯曲收藏。
目前日本Sharp公司与Nec公司有合作开发的反射式液晶显示技术,Toshiba公司则研发低温高分子硅液晶的相关技术技术,Minolota公司发展出反射式胆固醇液晶材料。另外,美国的Iridigm公司以微机电为主要架构,搭配薄膜液晶显示屏幕的制备技术,在玻璃基板上做加工处理,并利用干涉调幅器(Interferometric Modulator,iMod)技术,在亮度、彩度上亦有令人满意的表现。上述公司各自拥有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专业制作技术,并已有原型样品(Prototype)出现而接近成熟阶段,相信相关产品无须多时即可在市面上贩售。
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相关发展与产品特性简单描述如上,然数据处理设备需有对应的改良设计,以搭配凸显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产品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可依据数据处理设备所传递的影像讯号而产生画面,并具有便于收纳且利于携行的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可依据一数据处理设备所传递的影像信号而产生显示画面,是包含有: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一侧开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长槽;一轴柱,以可活动旋转的关系装配于该容置空间内;一软性液晶显示屏幕,为可卷曲的平板体,盘绕贴附于该轴柱的外表周围,并收纳于该容置空间内;一挡固件,设于该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一侧,可供使用者施力于该挡固件以牵引该液晶显示屏幕,并连动轴柱产生正向旋转,致使该软性液晶显示屏幕呈现自该长槽伸展出该容置空间的一使用位置;一弹性组件,一端连接于该壳体,另一端连设于该轴柱,是提供一拉伸回复弹力而连动该轴柱产生反向旋转,使处于该使用位置的该软性液晶显示屏幕,可受力回复盘绕贴附于该轴柱的外表周围的一收合位置;及一连接端口,是用以接收该影像信号,而传递至该软性液晶显示屏幕以生成显示画面。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主要是由壳体、轴柱、软性液晶显示屏幕与弹性组件所构成。其中壳体具有容置空间,以供可活动旋转的轴柱容设其内。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盘绕贴附于轴柱的外表周围,而一并收纳于壳体之内。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一侧连设有外露于壳体的挡固件,可供使用者施力牵引软性液晶显示屏幕,而连动轴柱产生正向旋转,致使软性液晶显示屏幕可自壳体身展出一预定的距离而至使用位置,再通过壳体一侧的连接端口接收由数据处理装置所传递的影像信号,即可生成显示画面而供使用者浏览观看。弹性组件装配于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可提供拉伸回复的弹力,藉以连动轴柱产生反向旋转,遂使软性液晶显示屏幕可受力回复盘绕贴附于轴柱外表面的收合位置而埋藏于壳体之内,便于使用者携带。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可施力将软性液晶显示屏幕自壳体内拉出至使用位置,并依据数据处理设备传递的影像信号而生成画面,更可选择地收合于壳体之内。换言之,产品无须配合显示画面所需的可视范围,仅需考虑容置运作所需的电子零件的空间即可,利用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弯曲特性将使得数据处理设备的整体体积更为缩小,且方便携带使用,实乃兼顾创意且实用的优良设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壳体;11-准位件;12-扩充插槽;13-电能模块;
14-连接端口;16-容置空间;20-轴柱;30-软性液晶显示屏幕;
40-挡固件;41-穿孔;42-配重块;43-吸盘部;50-弹性组件;
60-无线传输单元;70-输入模块;71-轨迹球;100-桌体;
110-定位柱;120-通讯插槽;200-数据处理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可依据数据处理设备所传递的影像信号而产生显示画面,请参考图1至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主要包含有壳体10、轴柱20、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与弹性组件50,其中壳体10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6。壳体10具有连通容置空间16的长槽17,且壳体10的背侧装设有无线传输单元60,实际上无线传输单元60为天线装置,可接收外部的无线通讯信号,并相接于壳体10底侧的连接端口14,而与数据处理设备200(图4)互传数据。壳体10的底侧还配备有电能模块13,其中电能模块13可提供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运作所需的驱动电能。当然,电能模块13的设置是选配的,也可经由连接端口14接收来自数据处理设备200(图4)的电能。壳体10外部隆起有一定区域,并于此区域上配设输入模块70,输入模块70电性相接于连接端口14,包含有轨迹球71与功能按键72,以供使用者通过此输入模块70而操控数据处理设备200(图4)。另外,壳体10还开设有扩充插槽12可通过连接端口14而与数据处理设备200(图4)电性连接,以供给外部的存储卡(图中未示)插置,并与数据处理设备200(图4)互传数据。
轴柱20以可活动旋转的关系设置于容置空间16内,实际上轴柱20盖呈中空筒状,于此将轴柱20内部的中空区域定义为容置槽21,壳体10与轴柱20的对应处固设有准位件11,穿伸进入容置槽21内。弹性组件50为一螺旋弹簧,套设于准位件1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轴柱20与准位件11。弹性组件50是通过固设于该壳体的该准位件11而连接于该壳体10。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为可卷曲的平板体,如图3所示,盘绕贴附于轴柱20的外表周围,而与轴柱20一同收纳于容置空间16。为方便说明,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盘绕贴附于轴柱20外表周围的状态,定义为收合位置。请留意,弹性组件50主要作用在于提供轴柱20一拉伸回复的弹力,因此弹性组件50必须分别与壳体10与轴柱20有连结关系,所以符合上述条件的弹性组件50有多种连接的方式,本发明仅揭露一实施方式如上,但并未局限实施的方式。
挡固件40连设于液晶显示屏幕30的一侧,并外露于壳体10的长槽17邻近处,挡固件40于适当处开设有穿孔41,另外其底侧配置有配重块42与吸盘部43。
续请配合参考图4,本发明的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装置可组配于桌体100上,并于桌体100上选择地设置定位柱110以及对应连接端口14的通讯插槽120,通讯插槽120连接于数据处理没备200,当壳体10组装于桌体100时,连接端口14将插置于通讯插槽120,而与数据处理设备200相连以互传数据。
然后,使用者可施力于挡固件40而拉动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并一同牵引转柱20产生正向旋转,使得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自壳体10的长槽17伸展出一预定的范围,而脱离与轴柱20盘绕贴附的关系,再利用定位柱110上的凸柱抵扣入挡固件40的穿孔41而使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维持伸展的状态,为方便说明在此将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伸展状态定义为使用位置。即便是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可受力拉动,而自盘绕贴附于轴柱20的收合位置,转变为身展出壳体10的使用位置。另外,配置于挡固件底侧的配重块42与吸盘部42亦可辅助定位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维持在使用位置。相同的,壳体10底侧可装设吸盘部(图中未示),辅助壳体10定位的辅助定位效果。
完成上述动作后,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通过连接端口14传送数据处理设备200的影像信号,即可生成显示画面而供使用者浏览观看。使用者还可经由输入模块70来进行数据处理设备200的操控作业,且设置于壳体10背侧且电性相接于连接端口14的无线传输单元60,可旋转至信号接收位置而使数据处理设备200与外界互传无线通讯信号而经由连接端口14而传递至数据处理设备200,甚或是接收广播电视的无线通讯信号,而直接生成显示画面以供使用者观看。
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的收合作动非常简单,使用者仅需施力于挡固件40解除与定位柱110的卡扣状态,如图3所示,先前使用者施力于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而伸展出壳体10,并连动牵引轴柱20正向旋转,此时将使配置于准位件11与轴柱20之间的弹性组件50受力变形。一旦挡固件40与定位柱110相互卡扣的关系消失后,弹性组件50将提供拉伸回复的弹力,连动轴柱20产生反向的旋转,此时处于使用位置的软性液晶显示屏幕30将一并受到轴柱20的连动至收合位置,盘绕贴附于轴柱20外表周围,而再度收合埋藏于壳体10的容置空间16内,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充分凸显软性液晶显示屏幕的产品特性,在使用后可收埋于壳体内,创建出一种全新的影像浏览观看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