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8093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2919.3

申请日:

2004.05.27

公开号:

CN1573521A

公开日:

2005.02.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3B21/16; G03B21/00; G02F1/13

主分类号:

G03B21/16; G03B21/00; G02F1/13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北林雅志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05.30 JP 154617/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段承恩;杨光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冷却装置5具备框架51及台座部52,其中框架51是作为内部具有风扇本体511的框体的部件,台座部52被形成在该框架51的上面,且所述的框架51及台座部52由热传导性材料形成。冷却对象44被固定在台座部52上,来自冷却对象44的热被传导到还作为散热部的台座部52上,台座部52将所传导的热散发掉。另外,设在冷却装置5上的风扇本体511对冷却对象吹送冷却空气以进行冷却。由此,冷却对象44的热,通过从风扇本体511吹送冷却空气而被冷却,同时还通过被传导到冷却装置5的散热部上进行散热而被冷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冷却装置,该装置是具备枢转支撑在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轴上的具有叶片部件的风扇本体、和收容该风扇本体的框体的,向被加热的冷却对象吹送冷却空气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体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并具备通过热传导将在上述冷却对象上产生的热散放到外部的散热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由金属材料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体上形成有与上述冷却对象相触接的触接面。

4.
  一种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具备:对多个色光按每一色光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的多个光调制装置;具有与各光调制装置相对向的多个光束入射端面的、合成经各光调制装置调制的各色光的色合成光学系统;配置在各光调制装置及各光束入射端面之间的多个光学变换元件;以及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是具备枢转支撑在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轴上的具有叶片部件的风扇本体、和收容该风扇本体的框体的,向被加热的冷却对象吹送冷却空气的冷却装置,上述框体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并具备通过热传导将在上述冷却对象上产生的热散放到外部的散热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光束入射端面上,设有与该光束入射端面对向配置的、传导在上述光调制装置及/或上述光学变换元件上产生的热的热传导板;
该热传导板与上述冷却装置的上述框体的上述散热部相触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由金属材料构成。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体上形成有与上述冷却对象相触接的触接面。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传导板为蓝宝石玻璃或水晶。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却装置的框体上,在与上述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支撑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台座。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台座的支撑面上,形成有调整相对于上述框体的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姿势的鼓出部。

10.
  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具备沿上述冷却装置的送风方向延伸出的、安装对从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射出的光束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透镜的投影透镜安装部。

11.
  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是具备光源、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该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装置、放大投影由该光调制装置形成的光学像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是具备枢转支撑在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轴上的具有叶片部件的风扇本体、和收容该风扇本体的框体的,向被加热的冷却对象吹送冷却空气的冷却装置,且上述框体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并具备通过热传导将在上述冷却对象上产生的热散放到外部的散热部。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由金属材料构成。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体上形成有与上述冷却对象相触接的触接面。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包括上述光源及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光学系统的外装框体;
在该外装框体上形成用于吸取外部空气的吸气用开口部;
上述冷却装置被配置在离开该吸气用开口部的位置上;
在上述吸气用开口部上,为了将所吸取的空气导引至该冷却装置,设有通过旋转而将所吸取的空气沿旋转切线方向吹出的西洛克风扇。

说明书

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带有框架的风扇的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在会议、学会、展览会等中进行演示、或在家庭中实现家庭影院,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并进行放大显示的投影机被广泛采用。作为这种投影机,所谓的三板式的投影机已被公众所知。这种三板式的投影机,具备光源、将从该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成多种色光的色分离光学系统、对经该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的每一色光进行光调制的多个光调整装置、对经各光调整装置调整后的调制光束进行合成的色合成光学系统、以及将从该色合成光学系统射出的光束放大投影的投影透镜。
在此,多个光调制装置必须相互保持位置固定,以免在各光调制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像素间产生像素偏差。为此,将各光调制装置在相互进行了位置调整之后固定在色合成光学系统上而形成一体化的光学装置被广泛采用。另外,若光调制装置的像素形成区域没有位于投影透镜的后焦点位置则不能形成鲜明的图像。因此,在以往采用的结构是利用侧面视呈L字形状的构造体,在构造体的水平部的L字内侧的面上设置光学装置,并在与该水平部垂直设立的垂直部的L字外侧的面上组装上投影透镜。根据这种光学装置,因为可以与投影机的组装分离地另外制造光学装置,所以能够实现投影机的组装工序的简洁化。
但是,这样的光学装置除了光调制装置以外还一体地设有偏振板等光学元件,光调制装置、光学元件大多都不耐热,必须高效地对这些光学部件进行冷却。为此,以往所采用的结构,是在构造体的水平部下面侧配置冷却风扇,并预先在水平部上开孔,由冷却风扇吹送空气,由此对光学装置进行冷却(例如,特开2001-100185)。
但是,在这种结构的光学装置,因为仅是通过从冷却风扇吹出的空气来对光学装置进行冷却,所以存在有不能高效率地冷却伴随光源的高亮度化而增大的光学装置的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冷却对象的冷却的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是具备枢转支撑在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轴上的具有叶片部件的风扇本体、和收容该风扇本体的框体的,向被加热的冷却对象吹送冷却空气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并具备将在上述冷却对象上产生的热通过热传导散放到外部的散热部。
根据本发明,在冷却对象上产生的热,被传导到冷却装置的框体上,并通过冷却装置的散热部而被散热。由此,可通过从风扇本体吹送冷却空气的冷却、和热传导到冷却装置的框体上由散热部进行散热的冷却这样的两种冷却系统来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从而,能够高效率地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中,上述框体优选由金属材料构成。
根据本发明,因为金属与合成树脂等材料相比热传导率高,所以与具备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框体的冷却装置相比,能够提高从冷却对象传出的热传导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向散热部的热传导效率,高效地进行散热部的散热。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在上述框体上形成与上述冷却对象相触接的触接面。
根据本发明,在冷却对象上产生地热,可经由形成在框体上的触接面而被传导到框体上,并在散热部被散热。从而,能够使冷却对象的热直接传导到冷却装置的框体上,因此能够提高热传导效率,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通过散热实现的冷却对象的冷却。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装置,其具备:根据图像信息对多个色光按每一色光进行调制的多个光调制装置;具有与各光调制装置相对向的多个光束入射端面的、合成经各光调制装置调制过的各色光的色合成光学系统;配置在各光调制装置及各光束入射端面之间的多个光学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光束入射端面上,设有与该光束入射端面对向配置的、传导在上述光调制装置及/或上述光学变换元件上产生的热的热传导板;该热传导板与构成上述冷却装置的框体的散热部相触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起到与上述冷却装置大致相同的效果。即,光学装置所具备的光调制装置及/或光学变换元件的热,经由热传导板,被传导到冷却装置的散热部上进行散热。从而,能够通过由风扇本体吹送冷却空气的冷却、和向冷却装置的散热部进行传导及散热的冷却这样的两个冷却系统,高效率的对光学装置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热传导板为蓝宝石玻璃或水晶。
根据本发明,因为蓝宝石玻璃或水晶热传导性高,所以在光调制装置及/或光学变换元件上产生的热,能够被快速地传导到热传导板上。由此,能够防止光调制装置及/或光学变换元件温度急剧上升,可抑制热变性。另外,因为借助蓝宝石玻璃及水晶的高热传导性,能够快速地进行向散热部的热传导,所以能够提高通过散热进行的冷却效率。能够更加高效率地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进而,蓝宝石玻璃及水晶,与通常的玻璃相比,因为入射的光束的透过率高,所以能够防止照射到光学装置上的光束的光量减少。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在上述冷却装置的框体上,在与上述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支撑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台座。
根据本发明,因为光学装置的色合成光学系统被支撑在冷却装置的台座上,所以可以将冷却装置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台座来利用。由此,不必重新设置支撑色合成光学系统的部件,因此能够使光学装置的结构简洁化,削减制造工时,从而削减制造成本。另外,因为台座部被形成在冷却装置的框体上、与旋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所以能够相对于支撑在台座上的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热传导板、均等地吹送冷却空气。从而,能够通过对各个热传导板吹送冷却空气而大体均等地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台座的支撑面上形成调整相对于上述框体的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姿势的鼓出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鼓出部调制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姿势,从而将色合成光学系统配置在相对于照明光轴的适当的位置上。从而,即便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存在倾斜,也能够相对于冷却装置将色合成光学系统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上述框体优选具备沿上述冷却装置的送风方向延伸出的、安装对从上述色合成光学系统射出的光束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透镜的投影透镜安装部。
在此,投影透镜安装部既可以是一体地形成在冷却装置上的结构,也可以是作为另一部件安装而成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投影透镜被安装在设于冷却装置的框体上的投影透镜安装部上,因此,能够将色合成光学系统高精度地配置在投影透镜的后焦点位置上。另外,因为通过冷却装置而将光学装置和投影透镜连结,所以不必再重新设置使两者连结的连结部件,能够实现部件数目的削减。进而,在与冷却装置一体地形成投影透镜安装部的情况下,能够削减用于将投影透镜安装部安装到冷却装置上的安装部件及作业工时。另一方面,在将投影透镜安装部作为与冷却装置分离的部件形成、并将其安装在冷却装置上的情况下,能够将投影透镜安装部从冷却装置上拆下,而将冷却装置应用于其它的冷却对象,例如用于对光源装置的冷却等。从而,能够提高冷却装置的通用性。
另外,本发明的投影机,是具备有光源、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该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装置、以及放大投影由该光调制装置形成的光学像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冷却装置、或上述的光学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起到于上述的冷却装置或上述的光学装置大致同样的效果。即,不仅是光学装置,在投影机的构成部件、例如光源装置等中,也可以应用该冷却装置,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能够通过冷却装置高效率地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另外,因为能够对在光学像的形成中最为重要的光学装置高效率地进行冷却,所以,能够使投影机的功能稳定化,能够防止因投影机的构成部件的热变性引起的过早老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具有收容包括上述光源及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光学系统的外装框体;在该外装框体上形成用于吸取外部空气的吸气用开口部;上述冷却装置被配置在离开该吸气用开口部的位置上;在上述吸气用开口部上,为了将所吸取的空气导引至该冷却装置,设有通过旋转而将所吸取的空气沿旋转切线方向吹出的西洛克风扇。
根据本发明,由冷却装置产生的用于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通过西洛克风扇而被吹送。在此,在冷却装置被应用于光学装置、且在冷却装置中采用了轴流风扇的情况下,因为冷却装置必须对安装在色合成光学系统上的多个光调制装置同时吹送冷却空气进行冷却,所以优选采用送风面积大的轴流风扇。另一方面,西洛克风扇即使转速小也能够具有较大的吹出压力,且于轴流风扇相比静音性良好。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将冷却装置配置在离开吸气用开口部的位置上,从而能够防止冷却装置的轴流风扇的风切音泄漏到投影机外,能够以静音性优良的西洛克风扇吸取外部空气,并以较高的吹出压力将外部空气吹送到轴流风扇,可靠地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从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光学装置等冷却对象的冷却,且能够提高投影机的静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投影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该第一实施形态的光学单元的光学系统的图。
图3是表示该第一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及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第一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及冷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表示该第一实施形态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该第一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及冷却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及冷却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形态
(1)外观构成
图1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投影机。投影机1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并放大投影到屏幕等投影面上。该投影机1,如图1所示,具有外装壳体2和自该外装壳体2露出的投影透镜3。
外装壳体2是合成树脂制的外装框体,用于收容投影机1的本体部分。在该外装壳体2的上面设有操作面板21,该操作面板21设有用于实施投影机1的启动、调整操作的多个开关21A。在外装壳体2的前面,从前方看在左侧部分形成有排气口22。在该排气口22的内部配置有图未示的排气风扇,对投影机1内部进行了冷却之后的空气通过该排气风扇而被从该排气口22向投影机1外部排出。在排气口22上,安装有百叶窗22A,该百叶窗22A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分别平行的排列的多个叶片22B。该百叶窗22A可对排出的空气进行整流,同时具有投影机1内外间的遮光功能。另外,在外装壳体2的前面右侧部分,从前面向上面形成切口23,在该切口23上,露出投影透镜3的前端部分及操纵杆3A。
投影透镜3,放大投影由投影机1的本体部分根据图像信息调制后的光学像。该投影透镜3,作为在筒状的镜筒内收容有多个透镜的组透镜而被构成,并具有用于对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进行变更的操纵杆3A。该操纵杆3A被构成为可进行投影图像的焦距调整、及倍率调整。
(2)内部构成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收容在投影机1的本体部分中的光学单元4的图。光学单元4,是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装置411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并经由投影透镜3在屏幕上形成投影图像的装置。
光学单元4,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色分离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将光调制装置及色合成光学装置一体化而成的光学装置44、收容配置这些光学部件41、42、43、44的光导45(见图7)。
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是用于使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在照明光轴正交面内的照度均匀的光学系统。该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包括光源装置411、第一透镜阵列412、第二透镜阵列413、偏振变换元件414、叠加透镜415及场透镜416。
光源装置411具备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7、反射镜418、覆盖该反射镜的光束射出面的防爆玻璃419。从光源灯417射出的放射状的光束,被反射镜418反射而成为略平行光束,向外部射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中,作为光源灯417采用高压水银灯,作为反射镜418采用抛物面镜。在此,作为光源灯417,不限于高压水银灯,例如也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卤素灯。另外,虽然作为反射镜418采用了抛物面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由椭圆面镜构成的反射镜的射出面上配置平行化凹透镜的结构。对于光源装置411的结构如后详述。
第一透镜阵列412被设成从照明光轴方向看具有略矩形形状轮廓的小透镜被排列成矩阵状的结构。各小透镜将从光源灯417射出的光束分割成部分光束,并沿照明光轴方向射出。
第二透镜阵列413具有与第一透镜阵列412大致相同的结构,被设成呈矩阵状地排列有小透镜的结构。该第二透镜阵列413与叠加透镜415一起,具有使第一透镜阵列412的各小透镜的像成像在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上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414,是将来自第二透镜阵列413的光基本变换成一种偏振光的元件,由此以提高在光学装置44中的光的利用效率。
具体地说,经偏振变换元件414变换成基本一种偏振光的各部分光束,通过叠加透镜415最终几乎都被叠加在后述的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上。在使用了偏振光调制型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投影机中,因为仅有一种偏振光可被利用,所以来自发出随机偏振光的光源灯417的光束的几乎一半都无法被利用。为此,通过使用偏振变换元件414,将从光源灯417射出的光束变换成大体一种偏振光,可提高光学装置44的光的利用效率。另外,这样的偏振变换元件414例如在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中有所介绍。
色分离光学系统42,具备2枚分色镜421、422、和2枚反射镜423、424。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被2枚分色镜421、422分离成红(R)、绿(G)、蓝(B)三种颜色的色光。
中继光学系统43,具备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反射镜432、434。该中继光学系统43具有将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所分离的作为色光的蓝色光导引至后述的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B的功能。
此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42的分色镜421上,经由反射镜424而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光束中,绿色光和蓝色光透过,红色光反射。由分色镜421反射的红色光,由反射镜423反射,通过场透镜416到达红色用的液晶面板441R。该场透镜416是将从第二透镜阵列413射出的各部分光束相对于其中心轴(主光线)变换成平行光束的装置,其它的液晶面板441G、441B的光束入射侧所设置的场透镜416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透过分色镜421的蓝色光和绿色光中,绿色光被分色镜422反射,通过场透镜416而到达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11G。另一方面,蓝色光透过分色镜422而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进而透过场透镜416而到达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11B。
此外,之所以对蓝色光使用了中继光学系统43,是因为由于蓝色光的光路的长度比其它色光的光路长度长,所以需要防止因光的扩散等引起的光的利用效率的下降的缘故。即,是为了使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31的部分光束无损失地传递到场透镜416的缘故。另外,虽然是设成了在中继光学系统43中使三种色光中的蓝色光通过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成使红色光通过的结构。
光学装置44,将所入射的光束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彩色图像。该光学装置44,具备入射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所分离的各色光的3个入射侧偏振板442、配置在各入射侧偏振板442的后段的3个视角修正板443、配置在各视角修正板443的后段的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及射出侧偏振板444、以及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445。
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将经由入射侧偏振板442及视角修正板443入射的光束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然后射出。这些液晶面板441R、441G、441B,虽然简略了图示,但分别具有液晶面板本体和将该液晶面板本体收容在内部的保持框446(图3及图4)。液晶面板本体,例如,是以多晶硅TFT为开关元件而使用的元件。在相对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内密封地封入有液晶。另外,保持框446的结构在后详述。
作为光学变换元件的入射侧偏振板442及射出侧偏振板444,是仅使一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过、而将其它的光束吸收的元件,是在由蓝宝石玻璃(サフアイアガラス)构成的基板上贴附有偏振膜而成的元件。其中,入射侧偏振板442,使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3所分离的各色光中一定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另外,射出侧偏振板444,仅使从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射出的光束中、规定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在射出侧偏振板444中透过的偏振光的偏振轴以相对于在入射侧偏振板442中透过的偏振光的偏振轴垂直的方式进行设定。另外,对于射出侧偏振板444的结构,在后详述。
视角修正板443是在基板上形成由光学变换膜的元件,该光学变换膜具有修正在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中形成的光学像的视角的功能。该视角修正板443,补偿在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中产生的多次折射。并且,通过该视角修正板443,扩大投影图像的视角,并提高投影图像的对比度。
十字分色棱镜445,是将从射出侧偏振板444射出、并按每一色光调制后的光学像合成而形成彩色图像的装置。在十字分色棱镜445中,沿着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大致呈X字形状地设置有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色光的电解质多层膜,通过这些电介质多层膜来合成3种色光。
以上所说明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射出侧偏振板444以及十字分色棱镜445,被一体单元化而形成一个单元。
(3)光学装置
图3表示光学装置44的立体图。另外,图4表示光学装置44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3及图4所示,光学装置44,除了液晶面板441、射出侧偏振板444以及十字分色棱镜445以外,还具备固定部件447、散热部件449、冷却装置5。另外,在图3及图4中,3枚液晶面板441之中仅图示出液晶面板441G为代表,而省略其它液晶面板441R、441B的图示。
保持框446,如前所述,是构成液晶面板441G的部件,被构成为沿矩形板的外周具有竖立设置的侧壁的金属制的容器状,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内部收容有液晶面板本体,容器开口部由固定板堵塞。该保持框446由铝等热传导性的金属制成。
在保持框446的上面穿置形成有多个信号线的柔性电缆446D,该柔性电缆446D的一侧的端部被连接在收容在保持框446内部的液晶面板本体上,而另一侧的端部被连接在控制投影机1的工作的图未示的控制基板上。
在保持框446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大致中央处,与液晶面板本体的大小相对应地形成有用于使光束入射到液晶面板本体上的开口446A。即,开口446A形成了向十字分色棱镜445入射的光束的光路。另外,在该开口446A的上下,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槽446B。该槽446B,是确保在从液晶面板本体传导出的热的散热中暴露在冷却空气下的表面积较大,以便于提高冷却效率的结构。在槽446B的两侧、即保持框446的4个角处,形成4个安装孔446C。经由该安装孔446C,保持框446被安装在固定部件447上。
固定部件447是用于将保持框446安装到热传导板448上的部件。该固定部件447由呈对称形状的一对板状部件构成,是由可透过紫外线的透明材料构成的。
在各个固定部件447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纵长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前端圆形的销447A。该销447A,在呈圆柱状地突出的基部447A1的前端,形成有比该基部447A1直径小的圆柱状的接合部447A2。该接合部447A2的直径被形成为多少比前述的保持框446的安装孔446C的直径小一点,接合部447A2贯穿接合在安装孔446C中。这样,在将保持框446安装到固定部件447上之后的情况下,就会在保持框446和固定部件447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是用于进行相对于十字分色棱镜的焦点设定的间隙,另外,也是用于流通冷却空气的间隙。此外,该间隙的长度,可在将保持框446安装到固定部件447上时自由调整。
另外,在各个固定部件447上,在相互对向的面的略中央处,形成有与射出侧偏振板444的位置相对应的切口447B。这样的固定部件447,通过紫外线固化性的粘接材料而将各个固定部件447以相互略呈平行的状态安装到热传导板448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
热传导板448是上下方向较长的略矩形形状的基板,由比无色透明平板玻璃(白板ガラス)热传导性高的蓝宝石玻璃形成。在该热传导板448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略中央处,贴附有偏振膜444A,由偏振膜444A及热传导板448构成了射出侧偏振板444。
这样的热传导板448的光束射出侧端面,被安装在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热传导板448是由蓝宝石玻璃形成的,但也可以使用水晶。这种情况下,可以形成与由蓝宝石玻璃形成的热传导板448同样的热传导板。即,由水晶可以形成热传导性较高的热传导板。另外,因为与通常的玻璃相比软化点高且热膨胀系数小,所以能够使热传导板保持较高的耐热冲击性。进而,水晶与通常的玻璃相比,因为杂质的含有量少,所以没有光的吸收,光的透过率高。因此,能够防止因透过贴附在中央的偏振膜444A的光束被吸收而使光量下降。
散热部件449,经由热传导性的橡胶7而被安装在十字分色棱镜445的上下面(与光束入射端面大体垂直的一对端面)之中的上面445上。该散热部件449,由铝等热传导性金属形成为将四棱锥沿水平方向切除而成的大致棱台体形状,且被形成为下底部分449A的纵横尺寸比上面445A的纵横尺寸大,另外,上底部分449B的纵横尺寸比上面445A的纵横尺寸小。散热部件449以其上底部分449B被触接在十字分色棱镜445的上面445A上的那样上下倒置。
另外,散热部件449在与十字分色棱镜445触接的同时,经由热传导性的橡胶7而与热传导板448的上端部分接触。因此,热传导板448的热,经由橡胶7而被传导到散热部件449上进行散热。
在此,橡胶7虽然如图所示大体为三角柱状,但实际上是,橡胶7被制成了在散热部件449被定位在十字分色棱镜445的上面445A上、且橡胶7以与上面445A和散热部件449的侧面相触接的那样被装设时,由安装热传导板448的位置鼓出来那样的形状。当对该橡胶7的突出的面安装了热传导板448时,橡胶7被压缩并形成为大致三角柱状,同时可确保热传导板448和散热部件449的紧密接触。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使用了热传导性的橡胶7,但也可以使用热可塑性、热传导性的粘接剂等。
冷却装置5,是在内部具有风扇本体511(参照图5),从形成在冷却装置5的上面的送风口513向光学装置44吹送冷却空气,从而对光学装置44进行冷却的装置。该冷却装置5,被安装在十字分色棱镜445的下面445B上,并且与散热部件449同样,经由橡胶7而与热传导体448相触接。
图5表示冷却装置5的侧面图。
如图5所示,冷却装置5具备由铝等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形成的框架51。
框架51作为将风扇本体511收容在内部的框体而被形成为平面看略矩形。风扇本体511具备作为旋转驱动源的风扇马达516、和作为在该风扇马达516的旋转轴511A的周围沿径向方向形成的叶片部件的风扇叶片511B。该风扇马达516借助从设置在投影机1内的图未示的电源单元经由电源线(電源コ一ド)提供的电力,使旋转轴511A旋转,借助该旋转,风扇叶片511B将冷却空气向上方吹送。
在框架51的底面上,形成有由风扇本体511吹送的冷却空气的吸气口512。
在框架51的上面,形成台座部52、4个送风口513、用于安装设置在投影透镜3上的垂直板3B的凸部514以及螺纹槽515。
台座部52是支撑十字分色棱镜445的、侧面看略呈棱台状的台座,且与框架51一体地形成在框架51的上面的略中央、即与风扇马达516的旋转轴511A相对应的位置。在该台座部52上,如前所述,触接着热传导板448。因此,射出侧偏振板444的热经由该热传导板448而被传导到台座部52上而被散热。即,台座部52是传导射出侧偏振板444的热、并对所传导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部。
台座部52的上面52A是安装十字分色棱镜445的支撑面,如图5所示,形成为中央部分向面外方向鼓出的形状。该鼓出部521是用于在支撑固定十字分色棱镜445时,调整十字分色棱镜445相对于入射光束的姿势的部分。
另外,台座部52的侧面,作为与热传导板448的下端相触接的触接面522而被形成。该触接面522,以越向下方、台座部52的水平方向上的截面积越大那样的方式被倾斜地形成,且虽然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尺寸多少会产生一点误差,但仍构成为安装在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的热传导板448与触接面522相触接。
送风口513是对来自风扇本体511的冷却空气进行送风的开口,以将台座部52包围的那样形成有4个。即,这些送风口513被形成为,相对于在被支撑于台座部52上的十字分色棱镜445上形成的3个光束入射侧端面及光束射出侧端面,从风扇本体511大体均等地吹送冷却空气。
凸部514,是在十字分色棱镜445被支撑在台座部52上的情况下的光束射出侧的框架51上面、呈凸状地形成的。该凸部514,可与形成在作为设于投影透镜3上的板状的投影透镜安装部件的垂直板3B的下端的凹部3C配合。
螺纹槽515,在与形成在从垂直板3B的下端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出的延伸部3D上的孔3E相对应的位置,被形成在框架51的上面。在该螺纹槽515中可螺纹接合穿过孔3E后的螺钉3F。
因此,通过凸部514和垂直板3B的凹部3C的配合,垂直板3B被定位在框架51的上面。在该垂直板3B定位之后,将穿过孔3E后的螺钉3F螺锁固定在螺纹槽515中,由此,垂直板3B被固定在冷却装置5上。另外,凸部514及螺纹槽515可以在框架51的上面形成适当、必要的个数。
图6表示安装有光学装置44的在冷却装置5附近的投影机1的剖面图。
如图6所示,在作为光学设备收容用框体的光导45的底面、和投影机内部的外装壳体2的底面之间形成通道46。该通道46,虽然图示省略,但对投影机1外部形成开口,且与位于离开冷却装置5的位置的吸气用开口部连通,通过设在该吸气用开口部上的西洛克风扇,所吸入的投影机1内部的空气,在通道46内流通。在冷却装置5的底面上形成的吸气口512,与通道46相对而开口,由冷却装置5的风扇本体511,从吸气口512将在通道46内流动的外部空气沿箭头A方向吸入,并从送风口513向光学装置44沿箭头B的方向送风。所吹送的冷却空气,一边对经由热传导板448及热传导性橡胶7从射出侧偏振板444传来了热的台座部52进行冷却,一边沿箭头C的方向上升。沿箭头C方向上升后的冷却空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沿着保持框446的光束入射侧端面,沿箭头C1的方向流动而对保持框446的前面进行冷却。另外,另一部分在两个固定部件447之间、即沿着箭头C2方向流动,对射出侧偏振板444及保持框446的背面从下方开始冷却。冷却空气随后沿箭头D方向进一步上升,对传来了热的散热部件449进行冷却。对光学装置44的冷却所提供的冷却空气,从排气口22(图1)通过图未示的排气风扇排出到投影机1外部。
(4)实施形态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形态,具有以下那样的效果。
(1-1)光学装置44的十字分色棱镜445被支撑在一体地形成在冷却装置5的框架51上的台座部52上。射出侧偏振板444被安装在装设于该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的热传导板448上,在该射出侧偏振板444中产生的热,经由与形成在台座部52上的触接面522相触接的热传导板448及热传导性橡胶7,被传导到台座部52上进行散热。由此,射出侧偏振板444的热,通过来自风扇本体511的送风的冷却、和传来了热的台座部52的散热的冷却这样的两个冷却系统而被冷却,因此,与仅通过对射出侧偏振板444吹送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率地冷却射出侧偏振板444。
(1-2)冷却装置5是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由此,因为金属与合成树脂等相比热传导率高,所以冷却装置5能够使射出侧偏振板444的热,从热传导板448经由触接面522快速地传导到冷却装置5的台座部52上。从而,与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冷却装置相比,能够将热高效率地传导到台座部52上。另外,通过扩大保持热的面积,能够提高冷却装置5的冷却效果。进而,因为框架51为金属制,所以能够确保支撑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必要的强度。
(1-3)组装了射出侧偏振板444的热传导板448,被触接在台座部52的触接面522上。由此,热传导板448的热,被从与热传导板448相触接的触接面522直接传导到台座部52。因此,能够提高从热传导板448向台座部52的热的传导效率,能够高效率地冷却热传导板448。
(1-4)组装有射出侧偏振板444的热传导板448,由蓝宝石玻璃形成。在此,蓝宝石玻璃因为热传导性高,所以在射出侧偏振板444上产生的热可被迅速地传导到热传导板448上。由此,能够抑制射出侧偏振板444的温度急剧上升,能够抑制射出侧偏振板444热变性。另外,由于蓝宝石玻璃的高热传导性,向冷却装置5的热传导可快速地进行,因此通过向台座部52的散热以及从风扇本体511吹送来的冷却空气,能够高效率地冷却射出侧偏振板444。另外,蓝宝石玻璃与普通的玻璃相比,入射光束的透过率高,因此在采用了由蓝宝石玻璃形成的热传导板448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照射在光学装置44上的光束被热传导板448吸收、光束的光量减少的现象。此外,即便在代替蓝宝石玻璃而使用了水晶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获得与上述大致相同的效果。
(1-5)十字分色棱镜445被支撑在冷却装置5的台座部52上。由此,可以将冷却装置作为光学装置44的台座来利用。从而,不必重新设置支撑十字分色棱镜445的部件,所以能够使光学装置44的构造简洁化,削减制造工时,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台座部52被形成在冷却装置5的框架51中与风扇本体511的旋转轴511A相对应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对安装在被支撑于台座部52上的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的热传导板448均等地吹送冷却空气。从而,能够通过对各个热传导板448吹送冷却空气,均等地冷却热传导板448及射出侧偏振板444。
(1-6)在冷却装置5的台座部52上,形成有用于调整所支撑的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姿势的鼓出部521。由此,通过调整大多会产生微小的尺寸误差的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姿势,可以相对于从射出侧偏振板444射出的光束将十字分色棱镜445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从而,即便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倾斜,也能够相对于冷却装置5将十字分色棱镜445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1-7)在冷却装置5的框架51上形成有对设置在投影透镜3上的垂直板3B进行安装的凸部514及螺纹槽515。由此,在对光学装置44进行冷却而使用冷却装置5时,在将投影透镜3安装到冷却装置5上时,可通过凸部514及螺纹槽515将投影透镜3的垂直板3B安装到冷却装置5上。另外,在对光源装置等其它的投影机1的构成部件进行冷却而使用冷却装置5时,可以不使用所述凸部514及螺纹槽515而安装冷却装置5,从而对该构成部件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提高冷却装置5的通用性。另外,如果由金属材料形成垂直板3B,则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热传导冷却。
(1-8)在投影机1内部的外装壳体2底面和光导45底面之间形成有通道46。在该通道46中,流通有从在外装壳体2上、在离开冷却装置5的位置上形成的图未示的吸气用开口部、由设在该开口部上的西洛克风扇从投影机1外部吸入的外部空气。该外部空气,由在通道46上开口而成的冷却装置5的吸气口512被吸入,用于光学装置44的冷却。由此,因为冷却装置5离开吸气用开口部,所以能够防止冷却装置5的风切音等噪音泄漏到投影机1的外部。另外,因为西洛克风扇即使转速低也具有较大的吹出压力、且静音性高,所以通过采用由西洛克风扇向冷却装置5吹送外部空气的结构,可以提高投影机1的静音性,且通过借助西洛克风扇的较高的吹出压力向冷却装置5吹送外部空气,可以由冷却装置5可靠地进行光学装置44的冷却。进而,在投影机1的外装壳体2上,没有必要在冷却装置5附近设置开口。从而,能够防止冷却装置5的风扇本体511的声音泄漏到投影机1之外,另外,能够提高投影机1的外观的设计自由度。
2.第二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投影机进行说明。第二实施形态的投影机具有与第一实施形态中所示投影机大体相同的结构,只是在安装投影透镜的安装部被一体地形成在对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上这一点,与第一实施形态具有不同点。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既已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部分,附以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7表示在第二实施形态的投影机1上所设置的冷却装置5A。该冷却装置5A呈与冷却装置5大体相同的结构,具有作为在内部收容有风扇本体511的框体的框架51,和一体地形成在该框架51上的、支撑光学装置44的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台座部52。另外,冷却装置5A,代替冷却装置5的凸部514及螺纹槽515,具备形成在框架51的上面的作为投影透镜安装部的安装部53。该安装部53是对投影透镜53进行定位、支撑的部件,被形成为从光学装置44的光束射出侧的框架51的上面端部略垂直地竖立起来的板状体。通过该安装部53,投影透镜3被配置在从光学装置44射出的光束的光轴上。
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除了能够起到与上述的(1-1)~(1-8)大致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如下的效果。
(2-1)因为在冷却装置5A上形成有定位支撑投影透镜3的安装部53,所以能够将十字分色棱镜445高精度地配置在投影透镜3的后焦点位置上。进而,因为通过台座部52及安装部53,能够使光学装置44及投影透镜3连结在冷却装置5A上,所以不必重新设置用于使两者连结的连结部件,能够实现部件数目的削减。
3.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其它的结构等的、如以下所示那样的变形等,也被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冷却装置5、5A被设成了对光学装置44进行冷却的结构,但也可以用于其它构成部件的冷却。例如,也可以应用于投影机中的作为上述以外的热源的光源装置411及电源单元等。另外,不限于投影机,在对配置在电气设备的控制基板上的IC等进行冷却时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冷却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虽然冷却装置5、5A、保持框446及散热部件449是由铝等金属制材料构成的,但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由镁、钛、铜等金属制构成,另外也可以由铝、镁、钛、或以它们为主要材料的合金等金属构成。即,只要是由热传导性高的材料构成即可,故由其它的材料构成也可以。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冷却装置5、5A的台座部52被与框架51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是将作为另一部件形成的台座部安装在框架上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在对设在框架51内部的风扇本体511形成障碍的情况下,可以将框架51部分拆下,进行修理及更换。另外,如果与框架51一体地形成台座部52,怎能够省略将台座部52安装在框架51上的工时。另外,因为并没有将粘接剂等介设在框架51和台座部52之间,所以传导到台座部52上的热,能够很容易地传导到框架51上,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热传导板448是由蓝宝石玻璃或水晶形成的,但也可以由其它的玻璃材料或合成树脂等形成。即,只要是能够使从射出侧偏振板444射出的光束透过、并能够将在射出侧偏振板444上产生的热传导到冷却装置的台座部及散热部件上的材料即可。另外,如果用蓝宝石玻璃或水晶形成,则能够制成光束的透过性高、热传导性高的热传导板。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在将冷却装置5、5A及散热部件449安装在光学装置44上时,使用了热传导性橡胶7,但也可以使用热传导性的粘接剂等。即,只要是能以将冷却对象的热传导到冷却装置上形式将冷却对象安装在冷却装置上的就可以。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固定部件447是由2个板状部件构成的,但也可以是由1个板状部件构成、并在该板状部件的四角处形成销447A的结构。另外,如果是由2个板状部件构成固定部件447,则能够确保由冷却装置5从下方吹送来的冷却空气的流通路径,可靠地对射出侧偏振板444进行冷却。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仅列举了利用了3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1的例子,但也可适用于仅使用1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使用了2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或者使用了4个或4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
另外,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液晶面板441,但也可以使用运用了微镜的装置等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
进而,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使用了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不同的透过型的光调制装置,但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为相同的反射型的光调制装置。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仅列举了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前投式的投影机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从与观察屏幕的方向相反的一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式的投影机。

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冷却装置5具备框架51及台座部52,其中框架51是作为内部具有风扇本体511的框体的部件,台座部52被形成在该框架51的上面,且所述的框架51及台座部52由热传导性材料形成。冷却对象44被固定在台座部52上,来自冷却对象44的热被传导到还作为散热部的台座部52上,台座部52将所传导的热散发掉。另外,设在冷却装置5上的风扇本体511对冷却对象吹送冷却空气以进行冷却。由此,冷却对象44的热,通过从风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