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弯曲输送带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根据法典37C.F.R.§1.57,与本申请一起提交的其国外或国内优
先权要求在申请一览表中被确定的所有申请,通过引用而并入于此。
至少根据法典35U.S.C.§119,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1月29日提交
的印度专利申请号为3396/MUM/2012的优先权,其整体通过引用而并
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通常涉及用于移动物品的输送机,且具体地涉及能够
在一个或多个侧面方向上弯曲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可用于沿着轨道从一个位置向一个或多个其它位置输送
产品。一些输送机被构造为在一个或多个侧面方向上弯曲,从而改变
在输送机上移动的产品的行进方向。某些输送机包括产品被设置在其
上的带或链。可使用驱动装置移动输送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或
多个链齿轮和电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各种说明性的输送机、输送机模块和输送机系统,
以便说明用于获得一个或多个优点的各种示例。这些示例只是说明性
的,而不用于以任意方式限制所提供的一般公开和公开的各个方面和
特点。
根据一些实施例,适于经过直线和曲线路径行进的输送机包括多
个模块。每个模块可具有宽度、高度和厚度。宽度可在模块的第一侧
面和模块的第二侧面之间延伸。高度可在模块的顶面和模块的底面之
间延伸。厚度可通常平行于输送机行进的方向,在模块的前部和模块
的后部之间延伸。
在特定实施例中,每个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在一些实
施例中,每个模块具有从模块的第一侧面向模块的第二侧面延伸的脊
部。脊部可具有从前边缘向后边缘延伸的厚度。在特定实施例中,脊
部包括连续的(例如,不间断的)直线部分。连续的直线部分可从第
一侧面向第二侧面延伸。例如,在一些变型中,连续的直线部分沿着
脊部的厚度内第一侧面处的第一点和脊部的厚度内第二侧面处的第
二点之间绘制的线条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在一些实
施例中,每个模块包括多个前联接件。前联接件可以相对于脊部呈角
度延伸,诸如大体上垂直于脊部而延伸。多个前联接件的每一个可具
有与脊部的前边缘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可
终止于前顶端。第二端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前联接件在第一端处的宽度
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不包括球形头部分。每个前联接件
可具有前联接件长度。可从脊部的前边缘至对应的前顶端测量前联接
件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前联接件的前联接件长度大体上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前顶端接触平行于脊部并从第一侧面至第二侧
面绘制的线条。在一些变型中,前顶端被对齐。每个模块可包括多个
前间隔。多个前间隔的每一个可以脊部的前边缘的一部分和相邻的前
联接件的侧面为边界。每个模块可包括多个第一前孔。多个前联接的
每一个可包括一个第一前孔。
在特定实施例中,每个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在一些实
施例中,每个模块包括多个后联接件。后联接件可以相对于脊部呈角
度延伸,诸如大体上垂直于所述脊部延伸。多个后联接件的每一个可
具有与脊部的后边缘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
可终止于后顶端中。第二端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后联接件在第一端处的
宽度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不包括球形头部分。每个后联
接件可具有后联接件长度。可从脊部的后边缘至对应的后顶端测量后
联接件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后联接件的后联接件长度大体上
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后顶端接触平行于脊部并从第一侧面至
第二侧面绘制的线条。在一些变型中,后顶端被对齐。每个模块可包
括多个后间隔。多个后间隔的每一个可以脊部的后边缘的一部分和相
邻的后联接件的侧面为边界。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模块具有多个后
孔。多个后联接件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后孔。后孔可以具有细长的截
面形状、圆形截面形状、矩形截面形状或其它形状。每个前间隔可被
构造为容纳向前相邻模块的一个后联接件。每个后间隔可被构造为容
纳向后相邻模块的一个前联接件。
在特定实施例中,每个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在特定的
变型中,每个模块包括多个杆。每个杆可被构造为延伸经过第一模块
的每个前孔并延伸经过第二模块的每个后孔。这样可以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和第二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模块均被构造为在输
送机的行进平面内相互滑动和扭转,由此有助于输送机经过曲线路径
的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在特定的变
型中,多个模块排列成砖砌图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脊部的厚度在模
块顶面上大体上恒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前联接件在顶面和底面
之间大体上连续。在一些变型中,每个前联接件不包括大体上垂直的
延伸经过模块的顶面和底面的孔。在特定实施例中,脊部的厚度在模
块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大体上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输送机也可
包括多个第二前孔。多个前联接件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第二前孔。在
一些变型中,第一和第二前孔相交。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前孔
的均被设计成阻止杆进入第二前孔。在一些变型中,在每个前联接件
中,前孔和第二孔一起形成锁孔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前联接
件的每一个包括一个第二前孔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前孔可被构造为减
少模块的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孔与第一前孔分隔开。在一
些变型中,第二前孔的一部分被设置在脊部中。
在特定实施例中,输送机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在一些变型
中,脊部的顶面的至少大部分大体上平坦。在一些实施例中,脊部沿
着垂直于顶面的横截面不对称并平行于输送机的行进方向。在一些实
施例中,第一前孔为圆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在特定实施
例中,至少一个模块包括具有开口的杆固定联接件,所述开口被构造
为容纳一个杆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前联接件的端部朝
向前顶端逐渐变细。在一些变型中,前联接件的大部分包括相同的形
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后联接件的端部逐渐变细。在一些实
施例中,后联接件的大部分包括相同的形状。
根据特定实施例,适于沿着直线和曲线路径行进的输送带可包括
多行带模块。带模块可从输送机的第一侧面延伸至输送带的第二侧
面。输送带也可包括多个杆。每个杆可具有凸缘并被构造为与带模块
相邻的行可转动地互锁。在一些实施例中,带模块的每一行具有第一
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第二模块可与第一模块的第一侧侧向相
邻。第三模块可与第一模块的第二侧侧向相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可包括一个或多个
以下特点。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均包括在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的脊
部。脊部可包括从模块的第一侧面延伸至模块的第二侧面的连续的直
线部分。脊部可具有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大体上带行进的方向上延
伸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均包括与脊部的
前边缘连接的多个前联接件。前联接件可从脊部延伸,比如大体上垂
直于脊部。多个前联接件的每一个可具有前端。在特定实施例中,第
一、第二和第三模块均包括多个前孔。前孔可被构造为容纳一个杆。
多个前联接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前孔。前孔可具有伸长的横截面形
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或
多个以下特点。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均包括多个后联接件,所述多
个后联接与脊部的后边缘连接并从脊部延伸,比如大体上垂直于脊
部。多个后联接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后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
第二和第三模块均包括被构造为容纳一个杆的多个后孔。所述多个后
联接件中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后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联接件还包括杆固定前联接件。杆固定前
联接件可位于输送机的第一侧面。在一些变型中,杆固定前联接件大
体上平行于所述多个前联接件延伸。杆固定前联接件可具有开口,所
述开口被构造为容纳一个杆。开口可具有与前孔的横截面形状不同的
横截面形状。例如,开口可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形状。杆固定前联接件
可被构造为有助于相对于第三模块固定杆,由此防止所述杆相对于带
模块的行侧向移动。
在特定实施例中,输送带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脊部的厚度
可以在顶面和底面的至少一个处或附近大体上恒定。脊部的厚度可在
顶面和底面处大体上恒定。前端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对应的前联接件宽
度的宽度。后端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对应的后联接件宽度的宽度。第一、
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每一个的前联接件进一步可包括第二前孔。前孔可
具有锁孔形状。
附图说明
为说明性的目的,在附图中描绘了各种实施例,并且不应被解释
为限制实施例的范围。另外,可结合不同的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特征,
以形成作为本公开的部分的附加实施例。
图1示出了具有直线结构的侧弯曲输送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侧弯曲输送机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3示出了具有弯曲结构的侧弯曲输送机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侧弯曲输送机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5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侧弯曲输送机的模块行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模块行的平面图。
图7A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模块行的第一模块的透视图。
图7B示出了图7A中所示的第一模块的端部。
图7C示出了图7A所示的第一模块的另一端部。
图8A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模块行的第二模块的透视图。
图8B示出了图8A中所示的第二模块的端部。
图8C示出了图8A中所示的第二模块的另一端部。
图9A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模块行的第三模块的透视图。
图9B示出了图9A中所示的第三模块的端部。
图9C示出了图9A中所示的第三模块的另一端部。
图10示出了具有直线结构的另一侧弯曲输送机的部分的透视
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所示的侧弯曲输送机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12示出了图10中所示的具有弯曲结构的侧弯曲输送机的部分
的透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侧弯曲输送机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14示出了图10-13中所示的侧弯曲输送机的模块行的透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模块行的平面图。
图16A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模块行的模块的透视图。
图16B示出了图16A中所示的模块的端部。
图16C示出了图16A中所示的模块的另一端部。
图16D示出了图16A中所示的模块的穿过线16D-16D的横截面。
图17A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模块行的另一模块的透视图。
图17B示出了图17A中所示的模块的端部。
图17C示出了图17A中所示的模块的另一端部。
图18A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模块行的另一模块的透视图。
图18B示出了图18A中所示的模块的端部。
图18C示出了图18A中所示的模块的另一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描述的输送机系统示出了可被应用以实现一个或多个优
点的各种示例。这些示例只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所
提出的一般公开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点。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都实
现此处所描述的优点。另外,此处使用的措辞和术语用于描述的目的
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在一个示例中的任何结构、特征或步骤被
认为是用于对任何其它示例的任何结构、特征或步骤的替代或附加。
此处公开的特征、结构或步骤不是必要的或不可缺少的。
输送机系统通常包括轨道和沿着轨道可移动的输送机。在一些实
施例中,输送机包括带或链。轨道的形状、路径和/或方向可根据有
效的占地面积或将在产品上执行的期望的程序以及被输送产品期望
的末端位置而变化。例如,轨道可包括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在一些
实施例中,通过当需要跟随曲线时侧向弯曲,输送机在直线部分和弯
曲部分中都能够行进。这样的输送机可被称作“侧弯曲输送机”。
一些侧弯曲输送机具有低的输送机强度并比被构造为只在直线
轨道上行进的输送机易于更快地磨损。当要求输送机经过更严格的曲
线行进时可加剧这些问题(例如,随着轨道的转动半径减小,问题会
增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期望至少在输送机弯曲时增大输
送机的强度。在特定实施例中,可期望减少制成输送机的材料总量和
/或减少输送机的重量。这样可以降低制造输送机的成本和移动输送
机所需的能量。
图1至4示出了侧弯曲输送机2的实施例。侧弯曲输送机2可包括通
过杆8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模块6。每个杆8结合至少两行模块行
4,由此增加输送机2在行进方向上的长度。每行模块行4可模块根据
输送机2期望的侧向宽度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6。行4中的模块6诸如在
尺寸、形状或其它方面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根据单独一个模块6
相对于行4中其它模块6的位置,单个模块可与其它模块6的一个或多
个相同和/或可与其它模块6的一个或多个模块不同。在不同实施例
中,可将杆8固定至至少一个模块6。在2009年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
利号7,699,160和2008年6月1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公开号2009/0308716
中描述了用于将杆8固定至模块6的一些结构,所述两个申请的每一个
均通过引用方式整体并入于此。
图1和图2示出了呈直线结构的多行模块行4。当输送机2呈直线结
构时,模块行4以在两个侧面上基本相同的距离x分隔开。在第一模块
行的第一端和第二模块行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与第一模块行
的第二端和第二模块行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相同。随着输送机2移动
经过直线轨道部分,应力通常沿着模块行4的宽度均匀分布。不论输
送机的宽度如何,模块行4中的每个联接件可运载大体上相等的载荷。
图3和4示出了成弯曲结构的多个模块6,使得输送机可转动,从
而沿着曲线或非直线路径输送产品。随着输送机2弯曲,第一模块行
的第一端和第二模块行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x与第一模块行的第二端
和第二模块行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y不同。如所示出的,在弯曲期间,
多个连续行在一侧方向上比在另一侧方向上行进得更长。沿着行的聚
集的边缘具有更短长度的侧面通常是输送机发生侧面弯曲的一侧。例
如,在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沿着四个连续模块聚集的左边缘的距离
小于沿着模块聚集的右边缘的距离,由此输送机为左弯曲。当输送机
2弯曲时,运载的载荷在贯穿输送机的宽度上一般是均匀的,并且输
送一般朝着在行进方向上具有模块行之间更大间隔的输送机区域侧
向移动(例如,一般与弯曲方向相对的侧面),而不管输送机的宽度
如何。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弯曲带的最大曲率半径可以是大约带宽度的
尺寸或与其相等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曲率半径可以大于带
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曲率半径可以是至少大约带宽度的相
等尺寸和/或小于或等于大约三倍的带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
曲率半径可以是至少大约相等尺寸的带宽度和/或小于或等于大约二
倍的带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曲率半径可以是至少大约相等尺
寸的带宽度和/或小于或等于大约1.5倍的带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
最大曲率半径可以是至少大约1.5倍的带宽度和/或小于或等于大约
2.5倍的带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曲率半径可以是至少大约1.8
倍的带宽度和/或小于或等于大约2.2倍的带宽度。
图5和图6示出了模块行4。如前面所述,模块6可以通过延伸经过
模块孔的杆(见图1-4)而被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行4
包括多个模块6。例如,所示的模块行4包括第一模块6a、第二模块6b
和第三模块6c。如所示的,所述行4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6a、
6b、6c的每一个中的一个。然而,模块行4可包括任意数量和组合的
模块6a、6b、6c。例如,所述行4可包括任何或所有模块6a、6b、6c
的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4包括仅第一和第二模块6a、6b的
一个或多个;仅第一和第三模块6a、6c;或仅第二和第三模块6b、6c。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行4包括仅第一模块6a、仅第二模块6b或仅第
三模块6c。
模块6a、6b、6c均具有侧向宽度。例如,第一模块6a可具有至少
约3英寸、4英寸、5英寸、6英寸、7英寸、8英寸、9英寸、10英寸、
11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15英寸、介于上述值之间的值和
其它值的侧向宽度。第二和/或第三模块6b、6c均具有至少约3英寸、
4英寸、5英寸、6英寸、7英寸、8英寸、9英寸、10英寸、11英寸、12
英寸、13英寸、14英寸、15英寸、介于上述值之间的值和其它值的侧
向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6a具有至少约6英寸的侧向宽度,
而第二和第三模块6b、6c的每一个分别具有至少约3英寸的侧向宽度。
在特定变型中,第一模块6a具有至少约9英寸的侧向宽度,而第二和
第三模块6b、6c的每一个分别具有至少约4英寸的侧向宽度。在一些
实施例中,第一模块6a具有至少约12英寸的侧向宽度,而第二和第三
模块6b、6c的每一个分别具有至少约6英寸的侧向宽度。在一些实施
例中,第一模块6a的侧向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和第三模块6b、6c的每
一个的长度。在特定变型中,第一模块6a的侧向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
和第三模块6b、6c的组合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6a的侧向
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和第三模块6b、6c的组合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
模块6a、6b、6c的每一个的侧向宽度大约相等。
在各种实施例中,模块6a、6b、6c的每一个的侧向宽度以及模块
6a、6b、6c的布置和组合可以被调节以实现各种行宽度。例如,为了
实现大约15英寸的行宽度,所述行4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两个6英寸长形
式的第一模块6a和一个3英寸长形式的第二模块6b。在特定实施例中,
为了实现大约15英寸的行宽度,所述行4可包括一个6英寸长形式的第
一模块6a,两个3英寸长形式的第二模块6b,和一个3英寸长形式的第
三模块6c。进一步的实施例可取得具有两个3英寸长形式的第二模块
6b和三个3英寸长形式的第三模块6c的组合的约15英寸的行宽度。当
然,上述模块和行尺寸只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意图进行限制。
不同侧向宽度的模块6可被错开以改进输送机2的强度。例如,如
图1-4所示,第一模块行和第三模块行可包括第一数量的模块6,而第
二模块行和第四模块行可包括第二数量的模块6。另外,在第一和第
三模块行中的每个模块6的宽度可与在第二和第四模块行中的每个模
块6的宽度不同。如所示出的,两个或多个模块6沿着行侧向邻接的区
域在连续的行中可以不同。
模块6可包括金属材料,比如碳钢或不锈钢。在一些实施例中,
模块可包括聚合物,比如热塑性聚合物(例如,UHMW聚乙烯)。模
块可包括多于一个种类的材料。例如,模块可包括在运输更大载荷的
模块区域中更高强度的材料。
图7A-7C示出了第一模块6a的不同视图。图7B示出了如图7A所示
的第一模块6a的第一端,而图7C示出了如图7A所示的第一模块6a的
第二端。模块6a包括中部28(也称为脊部)、一个或多个前联接16和
从中部28延伸的后联接件14。模块6a还包括在前联接件16之间的前间
隔和在后联接件14之间的后间隔。间隔具有大体上与联接件相同的形
状(例如,间隔的宽度一般大约为与联接件的宽度相同的尺寸,而间
隔的长度一般大约为与联接长度相同的尺寸),使得当连续模块行沿
着行进方向被推到一起或压紧时,相邻行中的联接件被构造为基本完
全填充相邻行中的间隔。这种在联接件和间隔之间的紧密对应提供了
在输送机上用于接触和支撑被输送物品的高的表面区域,并减少了被
输送物品会卡入或嵌入边缘或间隔内或行之间过宽的开口区域的风
险。
前联接件16和间隔可与后联接件14和间隔错开。这种交错的构造
容许第一模块行与如图1-4所示的第二模块行的相对侧上的联接件相
连。
第一模块6a包括被输送产品典型地设置在其上的顶部承载面,和
面向支撑面的底面(例如,轨道)。模块6a的高度从顶面延伸至底面。
模块6a具有在模块输送机运行方向上的模块侧面上的前部区域或边
缘,和在背离模块输送机运行方向的方向上的模块侧面上的后部区域
或边缘。模块6a的厚度从前边缘延伸至后边缘。模块6a也具有从模块
的第一侧边缘延伸至模块的第二侧边缘的宽度(也称为长度)。
第一模块6a的高度沿着模块6a长度的至少大部分大体上恒定或
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恒定或均匀的高度通过在同一平面中提
供几乎所有或至少大部分的顶部区域的表面面积和在同一平面中提
供几乎所有或至少大部分的底部区域的表面面积而实现,而在这种平
面之下或之上延伸的大的伸出的支撑、支柱、连接件或其它结构。在
一些实施例中,这种恒定或均匀的高度可以沿着模块6a的基本上整个
长度、模块6a的几乎整个长度、或模块6a的整个长度产生。模块6a的
高度H可以沿着模块6a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或沿着模块6b的基本上
整个宽度、模块6a的几乎整个宽度、或模块6a的整个宽度大体上恒定
和均匀。模块6a的最大长度可沿着模块6a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大体上
恒定和均匀。例如,在包括具有其间间隔的两个前面方向的联接和具
有其间的间隔的两个向前定向的联接的模块的重复部分中,从沿着前
联接件的前边缘的虚线至沿着后联接件的后边缘的虚线的距离,沿着
模块行的宽度或沿着模块行宽度的大部分大体上均匀或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部28被构造为当输送机没有弯曲时,大体上
与输送机行进方向正交。中部28包括顶部承载面和面向支撑面的底面
(例如,轨道)。中部28的高度H从顶面延伸至底面。中部28具有面
向输送机的行进方向的前侧12和背离输送机的行进方向的后侧10。中
部28的厚度T从前侧12延伸至后侧10。中部28也具有从模块的第一侧
边缘延伸至模块的第二侧边缘的宽度W(也称为长度)。在一些实施
例中,中部28的宽度W小于或等于模块6a的宽度。
中部28的顶面和底面均具有大体上均匀恒定的长度。长度可沿着
中部28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大体上均匀和恒定。长度可沿着中部28的基
本上整个宽度、中部28的几乎整个宽度、或中部28的整个宽度大体上
均匀和恒定。
中部28的高度H可大体上均匀(例如,恒定)。例如,高度H可沿
着中部28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大体上均匀和恒定。高度H可沿着中部
28的基本上整个宽度、中部28的几乎整个宽度、或中部28的整个宽度
大体上均匀和恒定。高度H可沿着中部28的厚度T的至少大部分大体
上均匀和恒定。高度H可沿着中部28的基本上整个厚度T、中部28的
几乎整个厚度T、或中部28的整个厚度T大体上均匀和恒定。
如上所述,厚度T可在前侧12至后侧10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例
中,中部28的顶面和/或底面可包括大体上均匀(例如,恒定)的厚
度。例如,中部28的顶面和/或底面处或附近的厚度T可沿着中部28的
长度的至少大部分大体上均匀。厚度T可沿着中部28的基本上整个长
度、中部28的几乎整个长度、或中部28的整个长度大体上均匀。厚度
T可沿着中部28的高度H的至少大部分大体上均匀和恒定。厚度T可沿
着中部28的基本上整个高度H、中部28的几乎整个高度H、或中部28
的整个高度H一大体上均匀和恒定。
在各种实施例中,中部28包括以直线、非扭曲路径延伸的主要区
域。这可以增大沿着输送机的宽度的刚性,其可增大输送机随着输送
机弯曲的强度和/或能够减少输送机在运转时的变形。在特定实施例
中,中部28沿着模块6a的基本上整个长度连续(例如,不间断)。中
部28可包括从第一侧边缘至第二侧边缘延伸的直线部。例如,如图7A
所示,连续的直线部可沿着在第一侧边缘的脊部的厚度T内的第一点
和在第二侧边缘的脊部的厚度T内第二点之间绘制的线条L延伸。直
线的非扭曲区域可沿着中部28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延伸。直线的非扭
曲区域可沿着中部28的基本上整个宽度、中部28的几乎整个宽度、或
沿着中部28的整个宽度延伸。
在特定实施例中,如在图6中可见,当从顶部观看时,中部28具
有基本上矩形外围的形状。如所示出的,联接件14、16可与矩形外围
形状的中部28连接。成角度或倒角的部分可提供在中部28和联接件
14、16之间的连接处的额外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从顶部观看时,
中部28具有非波纹状的形状。
在一些变型中,中部28没有凹槽或孔,比如大体上垂直延伸的开
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部前边缘的所有部分位于中部后边缘的前面。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所示出的,每个前间隔的后部形成中部的
至少一部分的主要前边缘,且每个后间隔的前部形成中部28的至少一
部分的后边缘,并且每个前间隔的每个后部位于每个后间隔的每个前
部的前面。
中部28的顶面可包括大体上平直或平坦的部分。平直的平坦部分
可沿着中部28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延伸。平直的平坦部分可沿着中部
28的基本上整个宽度、中部28的几乎整个宽度、或沿着中部28的整个
宽度延伸。类似地,底面可包括沿着中部28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为平
直和平面的部分。可期望平直的承载面,因为其提供了传递产品的平
直表面并可更易于清洁并不太可能积累碎片。
中部28的前侧12或中部28的后侧12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大体上凹
入的区域。例如,如图7B和7C所示,中部28的前侧12可以是平坦的,
而中部28的后侧10可以是凹入的。凹面可容许当输送机弯曲时第一模
块6a朝着相邻的模块行4进一步移动,其有助于为输送机提供较低的
转动半径。凹面还减少了制造输送机所需的材料总量,并由此降低了
输送机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部2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大体上为圆顶形。例
如,中部28的前侧12或中部28的后侧12的至少一个可大体上凹入,而
另一侧可大体上凸出。在特定变型中,中部28的前侧12可大体上平坦,
而中部28的后侧10可大体上凸出。大体上为圆顶形的中部28可减小输
送机2的转动半径并提高中部28的刚度。当输送机弯曲时,这种改进
的刚度可帮助保持输送机2的强度。中部128的凸面也可减小模块4的
相邻行之间的开口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6a包括从中部28的后侧10延伸的多个
后联接件14和从中部28的前侧12延伸的多个前联接件16。前联接件16
和后联接件14可以与中部28形成为一体。第一模块6a也包括在任意两
个相邻后联接件14之间的后间隔和在任意两个相邻前联接16之间的
前间隔。多个联接件可以至少大约为:两个联接件、三个联接件、六
个联接件、十二个联接件或任何其它数量的联接件。
如图7A所示,前联接件16和后联接件14可以在大体上垂直于中
部28的中轴的方向延伸,所述中部28的中轴沿着中部28的宽度延伸。
前联接件16和后联接件14可在大体上垂直于中部28的直线非扭曲部
分的方向上延伸。前联接件16可与后联接件14错开。
前联接件16和后联接件14可包括顶部承载面和朝向轨道的底面。
联接件的高度从底面延伸至底面。前联接件16具有面向输送机行进方
向的前边缘,而后联接件14具有背离输送机行进方向的后边缘。前联
接件16的长度从中部28的前侧12延伸至前联接件16的前边缘。后联接
件14的长度从中部28的后侧10延伸至后联接件14的后边缘。
联接件具有从联接件的第一侧边缘延伸至联接件的第二侧边缘
的宽度。在各种实施例中,联接件具有大体上恒定的宽度。在一些实
施例中,每个联接件具有与中部28和相对端(例如,自由端)连接的
连接端。在特定实施例中,位于相对端的给定联接件的宽度小于或等
于该联接件在连接端处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联接件不包括位于
相对端的球形头部分。
后联接件14和前联接件16的顶面可包括基本上平直和基本上平
坦的区域。基本上平直的平坦区域可沿着前联接件16或后联接件14
的长度的至少大部分延伸。基本上平直的平坦区域可沿着联接件的基
本上整个长度、联接件的几乎整个长度、或沿着联接件的整个长度延
伸。类似地,底面可包括沿着前联接件16和后联接件14的长度的至少
大部分基本上平直的平坦区域。可以期望基本上平直的承载面,因为
其提供了平直表面,从而传递产品并能够更易于清洁,且不太可能积
累碎片。
至少一个后联接件14的后端部可以大体上沿着后联接件14的第
一侧面和/或后联接件14的第二侧面逐渐变细。大体上逐渐变细的表
面可以一般为圆形的或一般为平坦的。如图7A所示,后联接件14的
大体上逐渐变细的侧面一般为平坦的。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可包
括逐渐变细的后端部。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可以是基本上所有的
后联接件14、几乎所有的后联接件14、或所有的后联接件14。随着输
送机弯曲,逐渐变细的后端部可朝着相邻的模块行4进一步移动,并
减小输送机的转动半径。逐渐变细的后端部还减小了模块行4之间的
摩擦。
每个后联接件14的长度沿着后联接件14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可
以基本上相同。后联接件14的长度沿着后联接件14的基本上整个宽
度、沿着后联接件14的几乎整个宽度、或沿着后联接件14的整个宽度
可基本上相同。
每个后联接件14的长度可以大于中部28的长度。每个后联接件14
的长度沿着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宽度、沿着后联接件14的几乎整
个宽度、或沿着后联接件14的整个宽度可以大于中部28的长度。
后联接件14的高度可以沿着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宽度基本
上相同。后联接件14的长度可以沿着后联接件14的基本上整个宽度、
后联接件14的几乎整个宽度、或后联接件14的整个宽度基本上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后联接件14的宽度可以沿着后联接件14
的至少大部分长度基本上相同。后联接件14的宽度可以沿着后联接件
14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后联接件14的几乎整个长度、或后联接件14
的整个长度基本上相同。
后联接件14的至少一部分的后端部可以沿着后联接件14的顶面
和/或后联接件14的底面大体上逐渐变细。大体上逐渐变细的表面可
以为圆形的或平坦的。如图7A所示,后联接件14的大体上逐渐变细
的顶面和底面一般为圆形。后联接件14可包括沿着后联接件14的至少
大部分、沿着几乎所有的后联接件14、或沿着所有的后联接件14大体
上逐渐变细的后端部。逐渐变细的后端部减小了模块行4之间的摩擦
力。
后联接件14的长度可以沿着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高度基本
上相同。后联接件14的长度可以沿着后联接件14的基本上整个高度、
后联接件14的几乎整个高度、或后联接件14的整个高度基本上相同。
每个后联接件14的高度可沿着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长度基
本上相同。后联接件14的高度可以沿着后联接件14的基本上整个长
度、后联接件14的几乎整个长度、或后联接件14的整个长度基本上相
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
形状和/或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后联接件14、基本上所有
的后联接件14、或几乎所有的后联接件14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和
/或尺寸。模块6a的至少大部分后联接件14的高度可以基本上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上所有的后联接件14、几乎所有的后联接件14、
或所有的后联接件14可以大体上相同。
每个后联接件14可包括孔18。后联接件孔18被的形状和尺寸为容
许后联接件14相对于杆8移动。例如,后联接件孔18可以是细长的孔。
后联接件孔18可包括当不弯曲时,沿着输送机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长
度。后联接件孔18的长度可以基本上大于后联接件孔18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6a可包括在任意两个后联接件14之间
的后间隔。后间隔包括沿着中部28的后边缘并且与两个相邻后联接件
种的每一个共享侧边缘的前边缘。间隔的前边缘可以大体上垂直于间
隔的侧边缘,如所示出的。后间隔的侧边缘可以比后间隔的前边缘更
长。
后间隔包括沿着中部28的后侧10并与两个相邻后联接件14中的
每一个共享侧面的前侧。后间隔的长度从后间隔的前侧延伸至第一模
块6a的后侧。后间隔的宽度从后间隔的第一侧面延伸至后间隔的第二
侧面。后间隔的宽度可基本上相同或稍微大于联接件的宽度。在一些
实施例中,如所示出的,间隔的前侧的面可以大体上垂直于输送机的
行进方向和/或大体上垂直于间隔的侧面,而无垂吊在间隔的侧面之
间的悬伸表面。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后间隔的宽度可沿着后间隔的至少大部
分长度、或沿着后间隔的基本上整个长度、或沿着后间隔的几乎整个
长度、或沿着后间隔的整个长度基本上相同。
后间隔的长度可沿着后间隔的至少大部分宽度、或沿着后间隔的
整个宽度、或沿着后间隔的几乎整个宽度、或沿着后间隔的整个宽度
基本上相同。
后间隔的长度可沿着相邻后联接件的至少大部分高度基本上相
同。长度可沿着相邻后联接件的基本上整个高度、几乎整个高度、或
整个高度基本上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相邻的前联接件对之间存
在多个前间隔,在相邻的后联接件对之间的多个后间隔。从中部的前
边缘至模块的前边缘的每个前间隔的长度可沿着相邻前联接件的基
本上整个高度、从模块的顶面至模块的底面基本上相同,且从中部的
后边缘至模块的后边缘的每个后间隔的长度可沿着相邻后联接见的
整个高度从模块的顶面至模块的底面基本上相同。
至少大部分的后间隔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和/或尺寸。具有
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和/或尺寸的后间隔的比例可以是基本上所有的后
间隔、几乎所有的后间隔、或所有的后间隔。例如,第一模块6a的至
少大部分的后间隔的宽度和/或长度可以一般大体上相同。
前联接件16的至少一个的前端部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第一侧面
和/或前联接件16的第二侧面大体上逐渐变细。大体上逐渐变细的表
面可以是圆形的或平坦的。如图7A所示,大体上逐渐变细的前联接
件16的侧面为平坦的。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可包括大体上逐渐变
细的前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上所有的前联接件16、几乎所有
的前联接件16、或所有的前联接件16可包括大体上般逐渐变细的前端
部。随着输送机2的弯曲,大体上逐渐变细的前端部可朝着相邻的模
块行4进一步移动,并减小了输送机的转动半径。大体上逐渐变细的
前端部还减小了模块行4之间的摩擦。
每个前联接件16的长度沿着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宽度基本
上相同。前联接件16的长度沿着前联接件16的基本上整个宽度、前联
接件16的几乎整个宽度、或前联接件16的整个宽度基本上相同。
每个前联接件16的长度可以大于中部28的厚度。每个前联接件16
的长度可以沿着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宽度、沿着前联接件16的基
本上整个宽度、沿着前联接件16的几乎整个宽度、或沿着前联接件16
的整个宽度大于中部28的厚度。
前联接件16的高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宽度基本上
相同。前联接件16的高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基本上整个宽度、前联
接件16的几乎整个宽度、或前联接件16的整个宽度基本上相同。
前联接件16的宽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长度基本上
相同。前联接件16的宽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前联
接件16的几乎整个长度、或前联接件16的整个长度基本上相同。
至少一个前联接件16的前端部可以沿着前联接件16的顶面和/或
前联接件16的底面大体上逐渐变细。大体上逐渐变细的表面可以一般
为圆形的或一般为平坦的。如图7A所示,前联接件16的逐渐变细的
顶面和底面为圆形的。大体上逐渐变细的前端部可以设置在前联接件
16的至少大部分上、在基本上所有的前联接件16上、在几乎所有的前
联接件16上、或在所有的前联接件16上。大体上逐渐变细的前端部减
小了模块行4之间的摩擦。
每个前联接件16的长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高度基
本上相同。前联接件16的长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整个高度、前联接
件16的几乎整个高度、或前联接件16的整个高度基本上相同。
每个前联接件16的高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长度基
本上相同。前联接件16的高度可沿着前联接件16的整个长度、前联接
件16的几乎整个长度、或前联接件16的整个长度基本上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联接件16的至少大部分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
形状和/或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上所有的前联接件16、几乎
所有的前联接件16、或所有的前联接件16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和
/或尺寸。例如,第一模块6a的至少大部分前联接件16的长度大体上
相同。基本上所有前联接件16、几乎所有前联接件16、或所有的前联
接件16可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长度。第一模块6a的至少大部分前联接件
16的宽度可相同。基本上所有前联接件16、几乎所有前联接件16、或
所有的前联接件16可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宽度。第一模块6a的至少大部
分前联接件16的高度可基本上相同。基本上所有前联接件16、几乎所
有前联接件16、或所有的前联接件16可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高度。
每个前联接件16可包括孔20。如图7A所示,前联接件孔20可包
括一般为圆形的部分和一般为狭槽的部分。前联接件孔20可以任意方
式成形和设计尺寸,以将前联接件16相对于杆8固定。孔20的形状可
帮助前联接件16相对于杆8定位,同时使模块材料的数量最小化。前
联接件16相对于杆8的固定可有助于随着输送机2的弯曲而控制和/或
引导输送机2。
第一模块6a包括任何两个前联接件16之间的前间隔。前间隔包括
沿着中部28的前边缘并与两个相邻前联接件16的每一个共享侧边缘
的后边缘。前间隔的后边缘大体上垂直于前间隔的侧边缘。前间隔的
侧边缘可以比前间隔的后边缘更长。
前间隔可包括沿着中部28的前侧12并与两个相邻前联接件16中
的每一个共享侧面的后侧。前间隔的长度从前间隔的后侧延伸至第一
模块6a的前侧。前间隔的宽度从前间隔的第一侧面延伸至前间隔的第
二侧面。前间隔的宽度可以大体上相同或稍大于联接件的宽度。在一
些实施例中,如所示出的,所述间隔的后侧12的面可以大体上垂直于
输送机的行进方向和/或大体上垂直于所述间隔的侧面,而无垂吊在
所述间隔的侧面之间的悬伸表面。
前间隔的宽度可沿着前间隔的至少大部分的长度大体上相同。前
间隔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前间隔的几乎整个长度、或前间隔的整个长
度可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宽度。
前间隔的长度可沿着前间隔的至少大部分宽度相同。所述至少大
部分宽度可以为前间隔的基本上整个宽度、前间隔的几乎整个宽度、
或前间隔的整个宽度。
前间隔的长度可沿着相邻前联接件的至少大部分高度基本上相
同。前间隔的长度可沿着的相邻前联接件的基本上整个高度、几乎整
个高度、或整个高度基本上相同。
前间隔的至少大部分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所
有的前间隔、几乎所有前间隔、或所有前间隔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
状和尺寸。例如,第一模块6a的至少大部分前间隔的宽度可相同。所
述至少大部分前间隔可以为基本上所有的前间隔、几乎所有的前间
隔、或所有的前间隔。第一模块6a的至少大部分前间隔的长度可相同。
所述至少大部分前间隔可以为基本上所有的前间隔、几乎所有的前间
隔、或所有的前间隔。第一模块6a的至少大部分前间隔的高度可以大
体上相同。基本上所有的前间隔、几乎所有的前间隔、或所有的前间
隔可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高度。
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可具有与前联接件16的长度相同的长
度。后联接件14的至少大部分可以为基本上所有的后联接件14、几乎
所有的后联接件14、或所有的后联接件14。
图8A-8C示出了第二模块6b的不同视图。图8B示出了第二模块6b
的第一端,并且图8C示出了第二模块6b的第二端。第二模块6b可包括
参考第一模块6a的上述任何特征。
第二模块6b可包括杆紧固后联接件22。杆紧固后联接件22限制杆
的轴向移动。杆(未示出)可包括与后联接件22内的开口30接合的凸
缘部分。如图8B所示,杆紧固后联接件22可包括弯曲的侧面。杆可包
括当杆被连接至第二模块6b时与弯曲侧面相邻设置的搭接部分。尽管
后联接件孔16通常容许第二模块6b相对于杆移动,杆紧固后联接件22
可包括孔24,孔24被构造为将模块6b的端部相对于杆8固定。例如,
孔24可以为圆形的。杆紧固后联接件22可包括第二孔,以容许在成型
时材料均匀冷却。杆紧固后联接件22的示例的进一步说明可在美国专
利号7,699,160和美国申请公开号2009/0308716中找到,其中每个通过
引用方式整体并入于此。
任意模块6a、6b、6c的一些或所有的前孔20可具有变化的宽度,
以当输送机弯曲时减小输送机的转动半径。第一前孔的长度可以比与
第一细长孔相邻的第二前孔的长度更长。第二前孔的长度可以比与第
二前孔相邻的第三前孔的长度更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细长孔和
第二细长孔之间的长度差异约为或正好为第二细长孔和第三细长孔
之间的长度差异。这样可导致一些或所有的前联接件孔20的子集的支
承边缘形成一般的线性前进。支承边缘是在带行进期间(例如,在带
的直线行进期间)与杆接触(例如,倚靠支承)的前联接件孔20的内
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承边缘的一般线性前进相对于未被包括在线
性前进中的锁孔的支承边缘可形成小于或等于约1°的角度。角度可
以小于或等于约0.5°,在约0.25°和约0.75°之间,或在约0.5°和约
1°之间。尽管参考前孔20讨论了线性前进,但是后孔18也可以具有
不同长度,以形成沿着后孔18的支承边缘的线性前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支承边缘一起以角度形成线性前进。
角度可处于通过每个支承边缘中点的线条和沿着中部28的纵向中线
的线条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相对于中部28的纵向中线小于或
等于约1°。在特定实施例中,支承边缘的线性前进处于从模块6a、
6b、6c的一个侧边缘至模块的另一侧边缘的固定斜度。这可有助于模
块6a、6b、6c在特定方向(例如,朝右或朝左)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承边缘的线性前进沿着模块6a、6b、6c的侧
面宽度可变。例如,支承边缘的线性前进可具有拐点,在该拐点处线
性前进的斜度沿着中部28的纵向中线改变(例如,从正斜率至负斜
率)。斜度可以从弯曲点以第一角度延伸向模块的一个边缘,并以第
二角度延伸向模块的第二边缘。这可有助于模块沿着多个方向(例如,
朝右和朝左)的转动。
在一些变型中,输送带包括中心区域、右边缘区域和左边缘区域。
中心区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6a、6b、6c,其具有带拐点的线性前
进。左边缘区域和右边缘区域均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6a、6b、6c,其
具有从模块的一个侧面边缘至模块的另一个侧面边缘以恒定斜度的
线性前进。右边缘区域和左边缘区域可具有以不同斜度的线性前进。
例如,在右手区域中的线性前进的斜率可以为正,而在左手部分中的
线性前进的斜度可以为负。在特定实施例中,在右边缘区域和左边缘
区域中的线性前进的斜度可以是彼此的镜像。
中部28的厚度T可沿着第二模块6b的长度变化。例如,中部28的
厚度T朝着杆紧固后联接件22可以更窄。中部28的狭窄部分可通过为
相邻模块行4的联接件提供更多的空间以进一步移动而减小转动半
径。如果中部28包括大体上凸出的面,则中部28的狭窄部分可减小中
部28的大体上凸出的面和相邻模块行4的联接件之间的干扰。中部28
可包括大体上凸出状的锯齿、倒角或联接件之间的凸出状锯齿和倒角
的组合。对称切口可有助于输送机在两个方向上弯曲。
前或后间隔的宽度可沿着间隔的长度变化,使得更靠近中部28
的间隔部分比更靠近第二模块6b的间隔部分更宽。靠近中部28的更宽
的间隔部分容许第二模块6b能更靠近相邻的模块行移动。
一个或多个前联接件16的长度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后联接件14的
长度不同。如果中部28的前侧12凸出,则可期望相邻的模块行的后联
接件14更短,从而保持所期望的转动半径。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
相邻的模块行的后联接件14的移动可以被中部28的凸面限制。
联接件的长度也可沿着模块6b的一侧而不同,以减小输送机的转
动半径。朝着模块6b的端部的更短的联接件为联接件提供了更多空
间,从而随着输送机弯曲朝着相邻的模块行移动。更短的联接件也可
以避免随着输送机弯曲在联接件和相邻行模块的中部28之间的干扰。
朝向模块行4中心的更长的联接件会减小每个模块之间的开口尺寸。
图9A-9C示出了第三模块6c的不同视图。图9B示出了模块6c的第
一端,并且图9C例示了模块6c的第二端。第三模块6c可包括参考模块
6a、6b的上述任何特征。
第三模块6c可包括杆紧固前联接件26。杆可包括与杆紧固前联接
件26中的开口32接合的凸缘部分。杆紧固前联接件26可被构造为限制
杆的轴向移动。如图9C所示,杆紧固前联接件26可包括弯曲的侧面。
杆可包括当杆连接到模块6c时与曲线侧面相邻设置的搭接部分。尽管
前联接件开口14通常包括锁孔状的孔(例如,具有一般为圆形部分和
一般为狭槽部分的孔),杆紧固前联接件26可包括圆孔,以帮助相对
杆固定模块6c的端部。杆紧固前联接件26可包括第二开口,以容许在
成型期间材料均匀冷却。如上所述,对杆紧固前联接件26的进一步描
述可在美国专利号7,699,160和美国申请公开号2009/0308716中找到,
其中每个通过引用方式整体并入于此。
图10和图11示出了呈直线结构的多个模块行104。在这些附图中
所示的实施例通过很多方式以及应用于该实施例的附图1-9的公开类
似于或等同于这些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侧弯曲输送机2可包括多个模
块106,其可通过杆108连接在一起。每个杆108结合两个模块行104,
从而增加输送机102的长度,并且每个模块行104可根据输送机102的
期望的宽度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106输送。
图12和图13示出了呈弯曲结构的多个模块行104。随着输送机102
弯曲,第一模块行的部分朝着第二模块行移动,并且减小了第一模块
行的部分和第二模块行之间的空间。
图14和图15示出了模块行104。模块行104可包括模块106的任意
数量和组合。例如,所示出的模块行104包括第一模块106a、第二模
块106b和第三模块106c。如所示出的,行104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
模块106a、106b、106c的每一个中的一个。然而,模块行4可包括模
块106a、106b、106c的任意数量和组合。模块106可通过杆(未示出)
而连接在一起。每个模块106的长度可在每个模块行104内按行变化。
不同宽度的模块可被错开,从而提高输送机的强度。例如,如图
10-13所示,第一模块行和第三模块行可包括第一数量的模块106,第
二模块行和第四模块行可包括第二数量的模块106。另外,在第一和
第三模块行内的每个模块106的宽度可以不同于在第二和第四模块行
内的每个模块106的宽度。
图16A-16D示出了第一模块106a。第一模块106a可包括此处所述
的模块6a、6b或6c的任何特征。如图16A-16D所示,第一模块106a可
包括延伸经过中部128的轴向孔134。轴向孔134可减小在第一模块
106a中的材料的总量。这可减少模块106a的重量,减小成本,或提供
其它益处。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向孔134可有助于比如通过在诸如成
型的成形操作期间提高模块106a的更均匀的热传递(例如,冷却)来
制造模块106a。在各种实施例中,轴向孔134基本上不减小模块106a
的强度。例如,在特定变型中,轴向孔134不减小模块106a的拉力强
度至大于约10%。
如所示出的,多个后联接件114可从中部128的后侧110延伸,并
且多个前联接件116从中部128的前侧112延伸。多个联接件可以为至
少约:两个联接件、三个联接件、六个联接件、十二个联接件、或任
何其它数量的件。
每个后联接件114可包括孔118。后联接件孔118的形状和尺寸为
容许后联接件114相对杆8移动。例如,后联接件114可包括细长的孔。
每个前联接件116可包括孔120。如图18A所示,前联接件孔120
为圆形的从而相对杆108固定前联接件116的位置。随着输送机102移
动经过弯曲的轨道部分,相对杆108固定前联接件116提供了更好的控
制。前联接件还可包括第二孔,从而使材料总量最小化。
如图16B-16C所示,后联接件114和前联接件116可包括倒角边缘。
倒角边缘可有助于容许联接件朝着相邻的模块行进一步移动,和/或
能够减小半径比。
如图16D所示,当被设置在轨道上时(在图16D中沿着大体上从
左侧至右侧延伸的轴129),中部128可沿着第一模块106a的大体上垂
直的轴不对称。中部128可具有第一部分128a和第二部分128b。在一
些实施例中,如所示出的,第一部分128a被设置于或靠近第一模块
106a的顶面,而第二部分128b被设置于或靠近模块106a的底面。在第
一侧上,这些部分的一个的边缘可在大体上位于第一模块106a的纵向
平面中的一个方向上(例如,模块106a的行进方向的平面)比其它部
分的边缘延伸得更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模块106a的相对的第
二侧上,在第一侧上具有凹入的边缘的部分可包括第二侧的边缘,其
可在位于第一模块106a的纵向平面中的大体上相对的方向上比其它
部分的边缘延伸得更远。
例如,如所示出的,第一部分128a的前边缘可在向前方向上进一
步延伸超过第二部分128b的前边缘;而第二部分128b的后边缘可在向
后方向上进一步延伸出第一部分128a的后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
一部分128a可在向后方向上比第二部分128b延伸得更远,和/或第二
部分128b可在向前方向上比第一部分128a延伸得更远。在一些实施例
中,中部128的单独部分在一侧上可延伸超过中部的另一部分,但是
相对侧可包括边缘,其大体上垂直跨过第一模块106a延伸,所述第一
模块106a具有大体上从第一模块106a的顶部至底部延伸的大体上相
等的边缘。如所示出的,非对称的中部128可容许相邻的模块行更紧
密移动在一起,以增大转动半径,同时仍然保持输送机的强度。
例如,通过在第一部分128a的前边缘后面的凹入位置中设置第二
部分128b的前边缘,特别是在转动或侧弯期间,在第一模块106a的前
面的邻接的相邻模块的联接件的后边缘,可以更靠近地移动至大体上
垂直的第一模块106a的中线129。而且,处于或靠近第一模块106a的
顶面131和/或处于或靠近模块底面133的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两个大体
上更厚的部分可提供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所示出
的,顶面131的高度(例如,从前边缘至后边缘的距离)大于中部135
的高度,比如至少为中部135的高度的约两倍大。在一些实施例中,
底面133的高度可大于中部135的高度,比如至少为中部135的高度的
约两倍大。如所示出的,顶面131的高度可大约与底面133的高度相同。
如在示出的示例中,非对称设计还可通过在工艺中容许第一模块
106a注入成型而简化和缩减制造成本,所述工艺包括大体上垂直的顶
部成型部分和大体上垂直的底部,所述顶部成型部分通常从图16D中
的左(顶)侧靠近,所述底部通常从图16D的右(底)侧靠近,同时
随着其沿着大体上垂直的轴前进,每个成型部分只在一个方向上(或
增大或减小从前面到后面的宽度,其被示出为图16D中顶部至底部)
逐渐变细。该逐渐变细的单一方向可减小或消除一个或多个额外的成
型件,该成型件可能另外需要从第一模块106a的前面或后面插入(例
如,从图16D中的顶部或底部),由于如果中部135在沿着垂直轴的侧
面上向内然后向外逐渐变细,则可能是必需的。例如,如图9c所示,
具有多于两个的主要成型件的更复杂的成型工艺可以用在模块6c的
一些实施例的制造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部128可以大体上非对称。中部128可包括沿
着中部128的前侧112和/或后侧110的倒角边缘(未示出)。倒角边缘
容许当输送机102沿着弯曲轨道部分移动时第一模块106a移动更靠近
相邻的模块行104,其减小了输送机的半径比。在一些实施例中,倒
角边缘减小了或最小化模块中的材料总量和/或缩减了产品的成本。
图17A-17C和18A-18C示出了第二和第三模块106b和106c的不同
视图。第二和第三模块106b、106c可包括上述参照第一模块106a或任
意模块6a-6c的任何特征。第二和第三模块106b、106c可包括与第一模
块106a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的联接件。
尽管已通过特定的说明性实施例和用途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其它实施例和其它用途,包括未提供
在此阐述的所有特点和优势的实施例和用途,也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内。模块、元件、特征、作用或步骤可被不同地布置或实施,且在各
种实施例中模块、元件、特征、作用或步骤可被组合、合并、添加或
省去。例如,模块6a的任何特征可被包含在模块6b和/或6c中,模块6b
的任何特征可被包含在模块6a和/或6c中,且模块6c的任何特征可被包
含在模块6a和/或6b中。实际上,此处所描述的元件和模块的所有可
能的组合和亚组合意图包含在本公开中。没有单个特征或特征组是必
需的或必不可少的。
在本公开中描述的特定特征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还可在单
个实施例中结合实施。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各个
特征也可在多个实施例中或在任何合适的子组合中分别实施。另外,
尽管特征可在上面被描述为在特定组合中起作用,但是,来自要求保
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在一些情况下从组合中去除,并且所
述组合可以作为子组合或者子组合的变型而要求保护。
另外,尽管以特定顺序在附图中可描绘或在说明书中可描述操
作,但是这些操作不必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者以连续顺序实施,或者
实施所有的操作,以取得期望的结果。没有被描绘或描述的其它操作
可并入示例的方法和工艺中。例如,在任何操作之前、之后、同时或
之间可实施一个或多个额外的操作。另外,操作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
被重新排列或重新排序。同样,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各种系统模块的
分离不应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需要这种分离,并且应理解所描述
模块和系统能够通常在单个产品中被整合在一起或包装成多个产品。
另外,其它实施例在该公开的范围内。
比如“能”、“能够”、“可”、“可以”的条件式的语言,除非特别
地另外指出,或者在上下文内如使用的另外理解,否则其通常用于表
示特定实施例包括,而其它实施例不包括特定特征、元件和/或步骤。
因此,使用或不使用用户输入或提示,是否在任何具体实施例中包含
了或有待实施这些特征、元件和/或步骤,这种条件式的语言一般不
用于暗示特征、元件和/或步骤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以任何方式
所需要的,或者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必需包括用于决定的逻辑。
比如短语“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词的语言,除非特别
地另外指出,否则上下文中如通常使用的被另外理解为表示物品、条
件等可以是X、Y或Z的任意一个。因此,这样的连接语言一般不被用
于暗示特定的实施例需要至少一个X、至少一个Y和至少一个Z的存
在。
比如此处所用的术语“近似”、“大约”、“一般”和“基本上”的
此处所用的程度的语言表示与陈述的数值、数量或特征接近的数值、
数量或特征,其仍然执行期望的功能或取得期望的结果。例如,术语
“近似”、“大约”、“大体上/通常”和“基本上”可以指的是在陈述
数量的小于10%之内、小于5%之内、小于1%之内、小于0.1%之内和
小于0.01%之内的数量。作为另一示例,在特定实施例中,术语“大
体上平行于”和“基本上平行于”指的是一个数值、数量或特征,其
通过小于或等于15度、10度、5度、3度、1度,0.1度或其它方式而背
离准确的平行。
结合随附附图已描述了一些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附图不是按
比例绘制。距离、角度等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必具有与所示出装置
的实际尺寸和布局的精确关系。模块可被添加、移除和/或重新排列。
而且,此处公开的与各种实施例相联系的任意具体特点、方面、方法、
性能、特征、质量、属性、元件等可被用于此处阐述的所有其它实施
例中。另外,可以认为,此处描述的任何方法可以通过使用适于实施
叙述的步骤的任何装置来实践。
总之,已公开侧弯曲输送机的各种实施例和示例。尽管在这些实
施例和示例的上下文中已公开了侧弯曲输送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将理解,本公开超出了具体公开的实施例,至其它可替代的实施例和
/或实施例的其它用途,以及至特定的修改和其等同方案。例如,一
些实施例可被构造为与其它类型的输送机系统或结构一起使用。该公
开明确地预期,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和方面可彼此结合或替
代。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被上述具体公开的实施例所限制,而应
该只由所附权利要求的正确解读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