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面层专用挂件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墙面层挂件,尤其涉及一种陶瓷面层专用挂件。
背景技术
随着外墙装饰的要求提高,外墙的装饰多样化,以及在国家号召的节能环保等多项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现有外墙陶瓷面砖存在规格小、不成整体平面易起空鼓,大面积脱落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干挂大理石大量浪费钢材资源的情况,而现有挂件主要是起到将面板与墙体连接的作用,其多为分体结构,对面板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主要起到竖直方向的支撑作用,对面板的水平方向未有限制。同时,现有分体结构的挂件结合点,与粘结层结合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两挂件连接处,经常会顶裂粘结层,从而导致面板不平整。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施工简单,可将墙体与陶瓷面层牢固结合,且不会影响陶瓷面层表面平整的陶瓷面层专用挂件。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陶瓷面层专用挂件包括用以与墙体连接的墙体连接体,以及用以固定面板的面板压头和平衡体,所述面板压头竖直固定在横梁外端部,在面板压头内侧的横梁上布设有与面板压头平行的平衡体,在平衡体和面板压头间形成用以夹持面板的夹槽,所述墙体连接体竖直固定在横梁后端部。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其在保持陶瓷面层表面平整的状态下,可将陶瓷面层稳定的夹持,并将陶瓷面层与墙体牢固结合,在粘结层失效的情况下仍可将陶瓷面层稳固固定,降低陶瓷面层脱落的可能。本申请较好的解决了墙体空鼓、脱落,以及浪费钢材资源的问题,且本申请主要是自身,以及砂浆粘结层共同作用于陶瓷面层,使得陶瓷面层与墙体稳固结合,提高建筑外墙装饰的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陶瓷面层专用挂件装设在墙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陶瓷面层专用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外墙体,2、横梁,3、调节弹簧圈,4、墙体连接体,5、砂浆粘结层,6、上平衡体,7、面板压头,8、填充层,9、下平衡体,10、陶瓷面层,11、钉孔,12、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陶瓷面层专用挂件包括用以与墙体连接的墙体连接体4,以及用以固定面板的面板压头7和平衡体,所述面板压头7竖直固定在横梁2外端部,在面板压头7内侧的横梁2上布设有与面板压头7平行的平衡体,在平衡体和面板压头7间形成用以夹持面板的夹槽12,所述墙体连接体4竖直固定在横梁2后端部。
所述面板压头7上下部分列于横梁2的上下两侧,所述平衡体包括上、下平衡体6、9,两者分列于横梁2的上下两侧,上平衡体6与横梁2上侧的面板压头7间形成用以夹持位于上侧的陶瓷面层9的夹槽12,下平衡体9与横梁2下侧的面板压头7间形成用以夹持位于下侧的陶瓷面层9的夹槽12。
所述面板压头7与平衡体相对面两端部为圆弧体,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陶瓷面层10顺利插入夹槽12,在安装过程中不易发生挡挂现象。
所述墙体连接体4上开设有钉孔11,钉孔11内穿有膨胀螺钉,用以与建筑外墙体1相连。在膨胀螺钉上套接有调节弹簧圈3,用以调整本申请整体位于砂浆粘结层5内的位置,从而调整陶瓷面层整体的平整度。
如图1所示,在铺设外墙陶瓷面层10时,先在外墙体1外铺设砂浆粘结层5,同时在砂浆粘结层5内竖向间隔装设本申请,本申请的墙体连接体4与外墙体1固定相连,随后通过砂浆粘结层5将陶瓷面层10粘结在砂浆粘结层5外,同时使得陶瓷面层10上下两端卡入位于陶瓷面层10上下两侧的夹槽12内。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