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密封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盾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量兴建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的工程开始应用泥水循环盾构。泥
水循环盾构在连续长距离掘进,并且通过软硬不均及软岩地层段时容易引起盾
构机掘进姿态的变化,如盾构机抬头、栽头、左右偏转等,此情况易引起盾尾
刷的损坏,对盾尾密封系统的功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
行,严重时将导致盾构机无法顺利完成隧洞掘进甚至造成工程失败,如盾尾密
封系统失效,造成漏水、漏浆等。
目前盾构盾尾密封通常采用尾刷和充填油脂的形式,尾刷由三道钢丝刷组
成。尾刷与盾体、管片一起形成两个空腔,空腔内注入油脂充填,从而起到隔
绝盾体内外的功能。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特别是在长距离掘进时,往往会由
于盾尾密封油脂加注量不足、盾构机姿态调整过猛等原因,致使盾尾密封刷损
坏。由于盾尾密封刷的更换是在隧道内进行,盾尾密封刷始终位于管片背后,
而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换具有较大难度,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会带来
诸多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维修
便捷的泥水盾构盾尾密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密封系统,包括
尾盾、砂浆管和润滑油管,尾盾上连有止桨板,尾盾内壁装有密封刷,所述密
封刷是4个,尾盾、密封刷和管片之间形成油脂腔,尾盾内壁还设有备用尾刷
腔。
每个油脂腔连有十根润滑油管。
每间隔一个润滑油管上设置一个气动球阀。
气动球阀所在的润滑油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在盾尾上设有四道油脂腔,始发前先安装焊接四道尾刷,形成
三道油脂腔,剩余一道备用尾刷腔;当出现紧急情况如尾刷漏浆、漏油脂,同
时无法进行直接修补时,则采用加焊备用尾刷腔进行处理。其更换和维修比较
便捷,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砂浆管,2.润滑油管,3.密封刷,4.管片,5.盾尾,6.地质环
境层,7.砂浆,8.止浆板,9.油脂腔,10.备用尾刷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密封系统,包括尾盾5、砂浆管1和润
滑油管2,尾盾5上连有止桨板8,尾盾5内壁装有密封刷3,所述密封刷3是
4个,尾盾5、密封刷3和管片4之间形成油脂腔9,尾盾5内壁还设有备用尾
刷腔10。
本实用新型始发前先安装焊接四道尾刷,形成三道油脂腔9,当出现紧急情
况如尾刷漏浆、漏油脂,同时无法进行直接修补时,则采用加焊备用尾刷腔10
进行处理,此时共四道油脂腔和一个备用尾刷腔10。
每间隔一个润滑油管2上设置一个气动球阀。每一道油脂腔和备用尾刷腔
设置有十根润滑油管路,共四十根,可根据需要打开或者关闭气动球阀。气动
球阀所在的润滑油管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砂浆管1可以注入砂浆7。
本申请采用两台并列的IST气动柱式活塞泵,通过管道将盾尾密封油脂泵
送至油脂腔9,填满整个油脂腔,形成三道油脂密封环,使盾尾内部与开挖形成
的隧洞可靠隔离。由于密封油脂在掘进的过程中会有损耗,如油脂与管片背面
接触,残留而形成的损耗等,因此在掘进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盾尾油脂的补充注
入,在保证尾刷腔内油脂压力的情况下而形成的动态平衡,油脂消耗量的多少
与注浆压力(油脂腔内的压力应略高于盾尾浆液的压力)、管片外表面的粗糙程
度、盾尾刷与管片之间的间隙大小、管片安装质量、盾构姿态等等都有一定的
关系。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常、快速掘进阶段中,此时在地质环境层6下
①选择合适的盾尾油脂:为了满足盾构机正常掘进,盾尾油脂的选择必须
具备三个条件,即泵送性、流动性和密封性都达到使用要求。
②选择合理的泵送压力:泵送压力的设定与隧道埋深、注浆压力等密不可
分,因此该压力值为一个变动值,随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掘进过程中时
刻关注盾尾油脂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与管路初始压力值对比,对号入座,其
掘进过程的压力值必须控制在初始管路压力值之上。
③控制合理的油脂消耗量: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盾构机掘进速度亦发生
变化,根据盾构机的掘进速度的变化,合理控制油脂消耗量。
2.长时间停机阶段
长时间停机阶段应做好盾构机的保压工作,防止盾尾漏浆、漏水。此阶段
应重点监控盾尾油脂管路的压力变化,静态情况下此压力值变化的最小值应高
于盾尾后部压力(即泥水舱的压力)。由于长时间停机,尾刷腔内的压力会逐渐降
低至需要的最低压力值以下,因此必须补注入盾尾油脂,以达到或高于所需的
压力。
本实用新型在故障处理时的关键控制要点如下:
①盾尾堵漏加固处理:采用补注浆的方式,在停机位置的后3~5环补注浆
(即盾尾止浆板后三环)。该步骤应在盾构机停机前完成。若停机后再注浆,浆液
可能流入尾刷腔,会加剧尾刷的损坏。
②盾构停机位置的确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盾构机的最终停机位置,
停机位置确定的原则是保证管片安装机能正常拆除第一环管片(与推进油缸接触
的管片),并需保证盾尾前方备用的尾刷腔能完全漏出管片,便于尾刷的焊接工
作。该步骤用以推进油缸的伸长量来确定最终停机位置。
③管片拆除方式:管片组成模式为4+2+1,即4块标准块(A1、A2、A3、
A4)+2块连接块(B1、B2)+1块封顶块(K块);先拆除K块与B1块,清理该
区域内的油脂,焊接尾刷并涂抹初始盾尾油脂,然后拆除B2块并安装至K块与
B1块的区域,按照此方法依次进行施工,最后安装K块和B1块。管片拆除、
安装顺序为B2→A4→A3→A2→A1→B1→K;另外,管片重新安装时,需考虑
错缝安装,避免形成通缝。
④焊接过程:在焊接前使用石棉防火布将中心1尾刷腔与前方尾刷腔隔离
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