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7850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0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75278.3

申请日:

2015.10.19

公开号:

CN105172935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61/12申请日:20151019|||公开

IPC分类号:

B62D61/12; B62D61/08; B60K7/00; B62D31/00

主分类号:

B62D61/12

申请人:

新西兰投资贸易中心

发明人:

戚子明

地址:

新西兰奥克兰市布什伍德区特润丝路22号F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代理人:

张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包括底盘、整车壳体和三个以上滚动机构,所述底盘设置于整车壳体上,所述底盘包括与滚动机构一一对应的不同方向的多个轨道,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中,每个轨道均为可伸缩结构,且可延伸出所述底盘。本发明的电动汽车不需要与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线兼容的生产环境、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可实现电动汽车整车的轮距和轴距的同时变化并且调整整车的重心,使得电动汽车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

权利要求书

1.  电动汽车,包括底盘、整车壳体和三个以上滚动机构,所述底盘设置于整车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与滚动机构一一对应的不同方向的多个轨道,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中,每个轨道均为可伸缩结构,且可延伸出所述底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依次包括第一滚动机构、第二滚动机构、第三滚动机构和第四滚动机构,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滚动机构和所述轨道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三轨道设置在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轨道和第四轨道设置在第二直线上,且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交叉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依次包括第一滚动机构、第二滚动机构、第三滚动机构和第四滚动机构,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滚动机构和所述轨道一一对应,其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设置于同一直线上,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分别与所述直线垂直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依次包括第一滚动机构、第二滚动机构和第三滚动机构,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所述滚动机构和所述轨道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从底盘中心向电动汽车直行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分别成钝角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整车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分别沿汽车直行方向前后移动,以扩大整车空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动机构包括轮子、轮毂电机和转向机构,所述轮子、轮毂电机和转向机构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轮毂电机设置于所述轮子的轮毂位置,所述转向机构的输出轴与轮子的转轴连接,且每个所述滚动机构分别独立工作。

8.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整车壳体和滚动机构分别独立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倾斜设置于底盘上。

说明书

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驾驶车辆技术,特别涉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在驱动汽车时有时使用12或24块电池,有时则需要更多。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传统的电动汽车的每个轮子与转向机构之间并非独立对应设置,因此一般需要机械传动系统,以实现每个轮子与转向机构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需要以下系统:ABS刹车系统;机械联动的方向盘系统。
现有技术中已有公开每个轮子分别使用轮毂电机及独立转向系统的电动汽车。即每个轮子都配备独立转向机构、独立的供电系统。因此,这类电动汽车设计不需要机械传动系统,并且不需要ABS刹车系统和机械联动的方向盘系统。这类电动汽车一般配备以下的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和造价低的优点;集成车轮系统,拥有动力及计算机远程控制的转向系统。因为使用了电子技术,可任意改动方向盘左右驾驶的位置,以适合不同国家的需要,也可以让司机把方向盘移动,面向后方,逆向驾驶。
由于目前市场对在公路行驶的汽车具有最低长宽尺寸的规定,而上述电动汽车还无法实现与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线兼容,且没有脱离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的设计定位,因而上述电动汽车不能满足电动汽车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的实际要求。例如,德国DFKIRoboticsInnovationCenter设计的EOSmartConnectingCar2,只能在前后变化轴距,整车尺寸不能缩小到 可以进入室内,由于不能进入室内,不可以完全解决停车和充电问题。还有由美国麻省理工设计,在西班牙制造的Hirikofoldableelectriccar,也只能在前后变化轴距,因而必须配备专门充电设备的停车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的电动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动汽车,包括底盘、整车壳体和三个以上滚动机构,所述底盘设置于整车壳体上,所述底盘包括与滚动机构一一对应的不同方向的多个轨道,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中,每个轨道均为可伸缩结构,且可延伸出所述底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底盘、整车壳体和滚动机构分别独立设置,在此结构基础上,为同时变化车轮轴距和轮距提供结构支持;同时,利用滚动机构、底盘、整车壳体的相对独立性,因而不需要特别设计与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线兼容的生产环境;
(2)将滚动机构通过多个不同方向的导轨可移动地设置于底盘上,使滚动机构相对于底盘可实现多个不同方向的可变化,从而实现电动汽车整车的轮距和轴距的同时变化,进而使得电动汽车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
(3)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结构基础上,其电控部分只需在现有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中加一个独立软件程序即可,由软件程序驱动滚动机构,以推动电动汽车来变化整车的轮距和轴距,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因此,具有节约能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动汽车在室内充电时的底盘和滚动机构的立体 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动汽车在公路行驶时的底盘和滚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动汽车在室内充电时的底盘上轨道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动汽车在公路行驶时的底盘上轨道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动汽车在室内充电时的底盘和滚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动汽车在公路行驶时的底盘和滚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动汽车在室内充电时的底盘上轨道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动汽车在公路行驶时的底盘上轨道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动汽车在室内充电时的整车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动汽车在公路行驶时的整车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标号说明:
100、电动汽车;1、底盘;2、整车壳体;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3、滚动机构;31、第一滚动机构;32、第二滚动机构;33、第三滚动机构;34、第四滚动机构;41、第一轨道;42、第二轨道;43、第三轨道;44、第四轨道;51、第一直线;52、第二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电动汽车车轮的轮距和轴距的同时可变化的设计,从而实现汽车长宽尺寸的可变化,进而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满足在公路行驶的要求。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发明的电动汽车100,包括底盘1、整车壳体2和三个以上滚动机构3,所述底盘1设置于整车壳体2上,所述底盘1包括与滚动机构3一一对应的不同方向的多个轨道,所述滚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轨道中,每个轨道均为可伸缩结构,且可延伸出所述底盘1。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在于:
首先,电动汽车发现至今,为了实现车辆尺寸的可变化,技术人员均是通过改变车轮轴距而实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人员的思维禁锢,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的轮子、底盘和整车壳体并非是独立的结构设置,由于上述非独立的结构设计,从技术上不可能实现车轮轴距、以及车轮轮距的同时变化,即,从技术层面上限制了实现车轮轴距和轮距的同时变化的可行性,也间接使得技术人员在面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时无法想到通过车轮轴距和轮距的同时变化而实现车辆尺寸的变化;
其次,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是基于将轮子、底盘和整车壳体分别独立设计而进行的,即轮子、底盘和整车壳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轮子、底盘和整车壳体的独立设计使得电动汽车的整车结构呈现新的可能;
再次,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是通过多个不同方向的轨道设计出可变的底盘,使得电动汽车整车的轮距和轴距可以同时变化,使得电动汽车的整车长宽尺寸可以调整,进而实现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底盘、整车壳体和滚动机构分别独立设置,在此结构基础上,为同时变化车轮轴距和轮距提供结构支持;同时,利用滚动机构、底盘、整车壳体的相对独立性,因而不需要特别设计与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线兼容的生产环境;
(2)将滚动机构通过多个不同方向的导轨可移动地设置于底盘上,使滚动机构相对于底盘可实现多个不同方向的可变化,从而实现电动汽车整车的轮距 和轴距的同时变化,进而使得电动汽车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
(3)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结构基础上,其电控部分只需在现有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中加一格独立软件程序即可,由软件程序驱动滚动机构,以推动电动汽车来变化整车的轮距和轴距,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因此,具有节约能耗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机构3依次包括第一滚动机构31、第二滚动机构32、第三滚动机构33和第四滚动机构34,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第三轨道43和第四轨道44,所述滚动机构3和所述轨道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第一轨道41和第三轨道43设置在第一直线51上,所述第二轨道42和第四轨道44设置在第二直线52上,且第一直线51和第二直线52交叉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滚动机构、第二滚动机构、第三滚动机构和第四滚动机构可以通过轨道实现在底盘上的相对移动。即以滚动机构围成的四边形的中心向四个角扩散开的方式进行移动。这种移动方式可以实现轴距和轮距的同时变化,满足电动汽车在室内充电和室外公路行驶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机构3依次包括第一滚动机构31、第二滚动机构32、第三滚动机构33和第四滚动机构34,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第三轨道43和第四轨道44,所述滚动机构3和所述轨道一一对应,其中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设置于同一直线上,第三轨道43和第四轨道44分别与所述直线垂直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滚动机构、第二滚动机构、第三滚动机构和第四滚动机构的相对移动方向,也可以为: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滚动机构相向移动,第三滚动机构和第四滚动机构沿与第一滚动件或第二滚动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即以滚动机构围成的四边形的四个角中,两个角沿底盘长度方向向外,另两个角沿底盘宽度方向向外的方式进行移动。这种移动方式可以也可以实现轴距和轮距的同时变化,满足电动汽车在室内充电和室外公路行驶的需求。
优选的,这种移动方式可以与下述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整车壳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上述移动方式与提高的轴距变化范围、车厢内部有效空间(因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移动的整车壳体设置而引起)进行配合,可提高轴距和轮距的尺寸变化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连,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机构3依次包括第一滚动机构31、第二滚动机构32和第三滚动机构33,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和第三轨道43,所述滚动机构3和所述轨道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轨道41设置在从底盘1中心向电动汽车100直行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所述第二轨道42和第三轨道43与所述第一轨道41分别成钝角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也适用于滚动机构的数目为三个的情况,例如,典型的三轮汽车。此时,底盘上设有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三个滚动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于上述三个轨道内,上述三个轨道的方向优选的方式如上述,也可以选用其他的方向设置,在理论上,只要三个轨道的方向分别不同,则均可以用于本发明。
进一步的,所述整车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形成整车空间,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可分别沿汽车直行方向前后移动,以扩大整车空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整车壳体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任何车厢结构,整车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车厢分成两个可以沿相对方向移动的部分,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向移动后,可增加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间,因此可以增加车厢内部有效空间。此时,可以进一步设置可变的底盘结构,使得底盘的面积随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沿远离彼此方向移动而增大,并随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沿靠近彼此方向移动而减小。
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可以实现整车壳体的可变化,进而进一步提高车轮轴距的变化范围。而具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可移动设置方式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适用于相对移动设计的机械加工进行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机构3包括轮子、轮毂电机和转向机构,所述轮子、轮毂电机和转向机构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轮毂电机设置于所述轮子的轮毂 位置,所述转向机构的输出轴与轮子的转轴连接,且每个所述滚动机构分别独立工作。
由上述描述可知,滚动机构包括轮子,每个轮子独立配有轮毂电机和转向机构,轮毂电机为轮子提供滚动的动力来源,转向机构可以使轮子变换滚动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1、整车壳体2和滚动机构3分别独立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盘、整车壳体和滚动机构分别独立设置可以为滚动机构与底盘上的多个方向的导轨提供更多的变化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倾斜设置于底盘1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导轨可以不仅水平放置,还可以有斜度放置,使滚动机构相对于底盘、整车壳体移动时,导致底盘、整车壳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调整整车的重心。具体的倾斜角度和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移动时,由软件程序驱动滚动机构,以推动电动汽车来变化整车的轮距和轴距,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
请参照图1-5,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电动汽车100,适用于能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的电动汽车。它包括底盘1、整车壳体2和三个以上滚动机构3,所述底盘1设置于整车壳体2上,所述底盘1包括与滚动机构3一一对应的不同方向的多个轨道,所述滚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轨道中,每个轨道均为可伸缩结构,且可延伸出所述底盘1。底盘1、整车壳体2和滚动机构3形成电动汽车的整体结构,且通过由滚动机构3的滚动带动电动汽车100行驶于路面上。独立设置的底盘1、整车壳体2和滚动机构3,其材质、结构均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材质和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所述滚动机构3包括第一滚动机构31、第二滚动机构32、第三滚动机构33和第四滚动机构34,例如具有四轮的电动汽车。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第三轨道43和第四轨道44,上述四个滚动机构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上述四个轨道上,且每个所述滚动机构分别独立工作,以实现滚动机构相对于底盘的可移动,其中所述第一轨道41和第三轨道43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轨道42和第四轨道44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上述两条直线 交叉设置。所述多个轨道均为可伸缩结构,并且可延伸出所述底盘。可选的,每个轨道缩至最短均时不超出所述底盘,而延伸至最长时均超出所述底盘。
参见图2、图3、图4以及图5,即,四个滚动机构在底盘上形成四个对角线方向的相向或相对移动。所述滚动机构3可移动地设置于底盘1上使得所述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分别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轴距和车距的同时变化,从而使得汽车的轮距和轴距同时发生变化。
此外,所述滚动机构3包括轮子、轮毂电机和转向机构,所述轮子、轮毂电机和转向机构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轮毂电机设置于所述轮子的轮毂位置,所述转向机构的输出轴与轮子的转轴连接。由于每个分布在电动汽车4个角落的滚动机构都配备独立转向机构和独立的轮毂电机,这种电动汽车的外形尺寸变化只需要用4个角落的滚动机构来推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
总的来说,本实施例设置对角线分布的四个轨道,四个滚动机构沿四个轨道移动。由此,整车尺寸可以在前后左右变化,可缩小尺寸进入室内。整车俯视的最小尺寸即底盘尺寸,当滚动机构都移动至底盘下方时,其能够进入室内,可以完全解决停车问题,并且可以直接使用室内的电源充电。当需要在路上行驶时,将可伸缩的轨道延伸出底盘,滚动机构往外围移动,即可增大车辆尺寸,保证行驶安全。
关于电动汽车尺寸问题,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对道路行驶车辆的要求以及室内建筑高度的不同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最大尺寸不能超过室内建筑的高度,最小尺寸不能小于路面行驶规定的最低尺寸。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室内,电动汽车的外形尺寸是长1.5米宽0.9米高1.6米,通过轴距和轮距的同时增大,在公路上的尺寸变成长2.8米宽1.6米高1.6米。
请参照图6-9,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电动汽车,参见实施例一所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所述滚动机构3包括第一滚动机构31、第二滚动机构32、第三滚动机构33和第四滚动机构34,并在底盘1上设置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第三轨道43和第四轨道44,所述滚动机构3和所述轨道一一对应,从而实现滚动机构3相对于底盘1的可移动,其中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设置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直线与车辆直行方向垂直,所述直线优选位于底盘一端的边缘或边缘附近,所述一端为车辆直行方向的前端或后端,第三轨道43和第四轨道44分别位于底盘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两个角落,且分别与所述直线垂直设置,形成两个滚动机构相对方向移动,另两个滚动机构沿与它们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可以相连设计,方便生产加工。
参见图6、图7、图8以及图9,例如,典型的四轮汽车,两个后轮可以沿汽车直行方向移动,两个前轮可以沿汽车两侧方向移动,由此轴距和轮距同时增大,可以有效改变整车尺寸。可选的,也可以两个前轮沿汽车直行方向移动,两个后轮沿汽车两侧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电动汽车,参见实施例一和二所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和二不同的是:
所述滚动机构3设计为包括第一滚动机构31、第二滚动机构32和第三滚动机构33,底盘1上对应设置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和第三轨道43,所述第一轨道41设置在从底盘1中心向电动汽车100直行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所述第二轨道42和第三轨道43与所述第一轨道41分别成钝角设置,所述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三轨道与第一轨道之间的夹角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分别位于从底盘中心向与远离第一轨道的两个角延伸的直线上。
本实施例的滚动机构3只包含3个,如三轮汽车,这种情况虽然适用范围较小,但是同样适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设计。也可以同时增大3个滚动机构之间的轴距和轮距,因而有效改变整车尺寸。
请参照图10-11,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
电动汽车,参见实施例一或二或三所述,在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结构基础上,还设置:
所述整车壳体2设计为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两部分,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形成完整的整车空间,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可分别沿汽车直行方向前后移动,以扩大整车空间。本实施例中,当整车壳体发生变化时,底盘可保持不变,但是为了保证车体重心,优选的,底盘也一并设计成 可前后伸缩的,当整车壳体扩大时,底盘也一并扩大,并带动轴距变化。
参见图10和图11,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配合设计可以使车厢的前后部分分离,并可以向前后移动,因此可以增加车厢内部有效空间,单人座电动汽车可以变为2人或3人座电动汽车。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为:
电动汽车,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至四的基础上对轨道做了进一步限定:所述轨道倾斜设置于底盘1上。也就是说,所述多个轨道并非水平设置,每个轨道的一端与底盘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底盘之间的距离。
由于导轨可以不仅如实施例一至四附图中所示水平设置在底盘上,还可以以斜度放置的设计方式,使滚动机构相对于底盘、整车壳体移动时,底盘、整车壳体的高度也可发生变化,从而调整整车的重心。具体的倾斜角度和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以图4为例,其中轨道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往地面方向倾斜,当轮轴和轮距变小时,车子整体高度则相应下降以保证车体稳定。车辆移动时,由软件程序驱动滚动机构,以推动电动汽车来变化整车的轮距和轴距,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轨道倾斜设置于底盘上的结构设计可以同时适用于三轮汽车和四轮汽车结构,也就是实施例一至四的汽车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不需要与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线兼容的生产环境、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可实现电动汽车整车的轮距和轴距的同时变化,调整整车的重心,使得电动汽车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路行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电动汽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动汽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动汽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包括底盘、整车壳体和三个以上滚动机构,所述底盘设置于整车壳体上,所述底盘包括与滚动机构一一对应的不同方向的多个轨道,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中,每个轨道均为可伸缩结构,且可延伸出所述底盘。本发明的电动汽车不需要与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线兼容的生产环境、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机构、可实现电动汽车整车的轮距和轴距的同时变化并且调整整车的重心,使得电动汽车既能在室内停车和充电,又能在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