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组份现场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层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跑道领域,具体涉及单组份现场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
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跑道一般在基础层上铺设弹性层,弹性层采用双组份聚氨酯材料加入
橡胶颗粒摊铺而成,双组份聚氨酯材料使用大量的增塑剂和现场使用的颗粒,都会产生一
定的气味。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预制型卷材跑道,预制型卷材跑道表面为具有一定纹路
的跑道材料,但这种预制型卷材跑道有多处接缝,接缝处易裂开,容易鼓包脱落。因此,为了
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弹性效果好、使
用寿命长的单组份现场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单组份现场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层,包括聚氯酯层,所述聚氨酯层内部布设有若
干气囊,所述气囊的孔径小于0.5mm。
进一步,所述聚氨酯层内的气囊由下至上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聚氨酯层的厚度为7mm-7.5mm。
进一步,所述聚氨酯层的厚度为7.2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聚氨酯层内分布的气囊提高缓冲吸收性能,有
利于缓冲压力,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组份现场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氨酯层;2-气囊;3-基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组份现场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层,包括聚氯酯层1,该
聚氨酯层1内部布设有若干气囊2,该气囊2的孔径小于0.5mm。该气囊2有利于提高缓冲效
果,当然,如果气囊2孔径过小缓冲效果差,如果气囊2孔径过大容易破裂,长期使用容易积
水影响使用寿命。
聚氨酯层1内的气囊2由下至上孔径逐渐减小,有利于缓冲压力。
该聚氨酯层1铺设于基础层3上,聚氨酯层1的厚度为7mm-7.5mm。当然,作为一种具
体实施方式,聚氨酯层1的厚度为7.2mm。
该聚氨酯层1是一种无溶剂、单组份固化、无颗粒全塑型、直接刮涂在处理好在水
泥基础或沥青基础上、现场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层材料。由于达到无溶剂级别,其挥发性有
机物及其有机物释放气体都达到国家要求的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无溶剂和无颗粒,使得现
场闻不到刺鼻恶心的气味。单组份固化机理,免去了双组份固化所需要的一些重金属催化
剂。现场发泡成型,构成整体一致的具有气囊2的弹性层,不留接缝,高回弹,为跑道整体达
到国家标准的冲击吸收和垂直变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铺设方法:首先用水泥基础处理剂或沥青基础处理剂处理好相应的基础层3,然后
将聚氨酯层1材料按照指定的比例搅拌均匀,用专用齿刮将其均匀刮涂到一定厚度,经过4-
8小时后,聚氨酯层1现场发泡定型,形成全塑型跑道所需要的带有气囊2结构的单组份现场
发泡成型的跑道弹性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