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523222.7
2013.10.30
CN104591841A
2015.05.06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公布日:20150506|||公开
C05G3/00
烟台纳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吕世宁
264006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甬江三支路1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化肥的氮原料、磷原料、钾原料通过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挤压造粒后,取80份~100份与3份~5份第一层膜原料在圆盘造粒机中进行覆膜,待覆膜稳定后喷淋5份~7份第二层膜原料,干燥、冷却后包装。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生产工艺如下,化肥的氮原料、磷原料、钾原料通过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挤压造粒后,取80份~100份与3份~5份第一层膜原料在圆盘造粒机中进行覆膜,待覆膜稳定后喷淋5份~7份第二层膜原料,干燥、冷却后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膜技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诉第一层膜原料为负离子添加剂与变性淀粉混合物,添加比例为10: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膜技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膜原料为0.2%~0.5%壳聚糖溶液。
说明书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膜技术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使用的肥料多为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和一些特殊作物肥料等,近些年,种植业结构、作物产量、施肥习惯、施肥水平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我国存在土壤肥力不明、化肥肥效不清的状况,给我国肥料管理带来一定的盲目性。 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与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收支平衡状况密切相关,土壤收支平衡即土壤内部元素转化及其溶质在土壤表面输入输出过程,融合了土体溶质内部的运动过程。土壤内部的运动主要通过离子运动来完成的,所以促进肥料的综合利用,就要从加速土壤的离子运动来考虑。本发明就是将负离子与变性淀粉作为第一层膜附在肥料表面,将0.2%~0.5%壳聚糖作为第二次覆膜对负离子进行保护。肥料施入土壤,第一层膜的壳聚糖被土壤吸收后,负离子释放到土壤中,就会加速土壤运动,增加土壤包裹在最里面的氮、磷、钾的吸收。此发明填补了化肥与负离子相结合的产业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可与已有肥料土壤利用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化肥的氮原料、磷原料、钾原料通过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挤压造粒后,取80份~100份与3份~5份第一层膜原料在圆盘造粒机中进行覆膜,待覆膜稳定后喷淋5份~7份第二层膜原料,干燥、冷却后包装。 所述第一层膜原料为负离子添加剂与变性淀粉混合物,添加比例为10:1。 所述第二层膜原料为0.2%~0.5%壳聚糖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取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硫酸铵分别19份、37份、30份、6份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取80份,与4份第一层膜原料在圆盘造粒机中进行覆膜,待覆膜稳定后,喷淋5份第二层膜原料,干燥、冷却后包装。 实施例2:实施例1: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取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硫酸铵分别19份、37份、30份、6份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取90份,与4份第一层膜原料在圆盘造粒机中进行覆膜,待覆膜稳定后,喷淋6份第二层膜原料,干燥、冷却后包装。 实施例3:实施例1: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取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硫酸铵分别19份、37份、30份、6份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取100份,与6份第一层膜原料在圆盘造粒机中进行覆膜,待覆膜稳定后,喷淋7份第二层膜原料,干燥、冷却后包装。 以上三个实例所用 第一层膜原料为负离子添加剂10份与1份变性淀粉混合物; 第二层膜原料为0.3%壳聚糖溶液。
《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膜技术肥料生产工艺,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化肥的氮原料、磷原料、钾原料通过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挤压造粒后,取80份100份与3份5份第一层膜原料在圆盘造粒机中进行覆膜,待覆膜稳定后喷淋5份7份第二层膜原料,干燥、冷却后包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