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核辐射混凝土穿墙孔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核辐射混凝土穿墙孔洞。
背景技术
为提高和改善全国人民的医疗和健康水平,各类各级的保健医疗医院蓬勃兴建,
因此防射线泄漏的X光室、CT室、磁共振室的屏蔽混凝土工程也越来越多。如果对有核辐射
要求的混凝土处理不好,泄漏核辐射将对人产生重大伤害,防辐射及防射线屏蔽体与外界
联系,通风系统、电缆线路、空调排水等进出口必须设置穿墙孔洞,位置不能设在原射线防
护区内,孔洞形式不能直通,而且由于设置孔洞使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厚度变薄,引起防核
辐射效果削弱,因此还要尽量减少垂直墙面方向上的孔洞厚度,使得墙体防核辐射效果的
削弱最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核辐射混凝土穿墙孔洞,有效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中开设孔洞容易引起核辐射泄漏的技术问题,并
且在垂直墙面方向上的孔洞厚度尽量减到最小,使得墙体防核辐射效果尽可能大,保证了
墙体的防核辐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核辐射混凝土穿墙孔洞,
包括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所述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洞口和第二洞
口,所述第一洞口和第二洞口之间开设有穿墙孔洞,所述穿墙孔洞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孔
洞、第二孔洞和第三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和第三孔洞均为非水平设置,所述第一
孔洞的头端与第一洞口相连,所述第三孔洞的末端与第二洞口相连,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三
孔洞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孔洞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孔洞的末端和第三孔洞的头端相连。
现有技术中,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中开设的孔洞一般都是水平设置的,或者在靠
近墙面处有一段弯折,虽然可以避免垂直墙面的方向上完全穿透墙体,在一定程度上防止
射线的泄漏,但是中间水平段的孔洞依然是墙体最为薄弱之处。通常需要防护辐射有α射
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一般各种射线需要经过一定厚度的防核辐射混凝土
墙体才会逐渐衰减,从而达到防核辐射的效果。如果墙体中有一段水平孔洞,也就是说水平
孔洞的延伸方向正是垂直于墙体的,此处的墙体厚度大大减小,只剩下靠近墙面的弯折处
这一点防核辐射混凝土,那么墙体对射线的衰减作用就大大削弱。
而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穿墙孔洞的三段孔洞都是非水平设置的,在垂直于墙面的
方向上,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依然保持尽可能大的厚度,减小的厚度仅仅是斜切孔洞的椭
圆长轴距离,由于一般情况下,孔洞的长度是远远大于孔洞的直径的,因此减小上述的厚度
与水平孔洞减小的厚度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对射线的衰减作用就不明显了,能很好保
证整个墙体的防核辐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穿墙孔洞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补偿块。为了保证整个墙体的防核
辐射效果,减少有效厚度的削弱,在孔洞内设置多个补偿块,可以对孔洞产生的防核辐射效
果的削弱进行补偿。
作为优选,所述补偿块由防核辐射混凝土制成。补偿块内部还可以预埋钢筋,除了
可以增强补偿块的刚性强度,还可以增强补偿块的防核辐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孔洞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垂
直墙面方向上所减小的有效厚度越小,但是孔洞总长度也会越大,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合理
设计该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孔洞从头端到末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洞口的水平高度高于
第一洞口。可以尽量减少同一水平高度上穿过孔洞的数量,有利于保持更厚的墙体有效厚
度,保证更好的防核辐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核辐射混凝土穿墙孔洞,避免设置垂直于墙面的穿墙孔
洞,采用倾斜的孔洞,使垂直墙面方向上的孔洞厚度尽量减到最小,有利于保持更厚的墙体
有效厚度,保证更好的防核辐射效果。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核辐射混凝土穿墙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2-第一洞口;3-第二洞口;4-第一孔洞;5-第二孔
洞;6-第三孔洞;7-补偿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防核辐射混凝土穿墙孔洞,包括防核辐射混凝土墙体1,所述防核
辐射混凝土墙体1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洞口2和第二洞口3,所述第一洞口2和第二洞口3
之间开设有穿墙孔洞,所述穿墙孔洞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孔洞4、第二孔洞5和第三孔洞6,
所述第一孔洞4、第二孔洞5和第三孔洞6均为非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孔洞4的头端与第一洞
口2相连,所述第三孔洞6的末端与第二洞口3相连,所述第一孔洞4和第三孔洞6互相平行,
所述第二孔洞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孔洞4的末端和第三孔洞6的头端相连。
所述穿墙孔洞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补偿块7。
所述补偿块7由防核辐射混凝土制成。
所述第一孔洞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所述第一孔洞4从头端到末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洞口3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洞口
2。
以上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
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进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