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7528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5683.5

申请日:

2003.03.06

公开号:

CN1436917A

公开日:

2003.08.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12.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D9/04

主分类号:

E21D9/04

申请人: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冠军; 吕建中; 傅德明; 杨磊; 洪伟; 顾德焜; 刘文伟

地址:

200040上海市海防路435号1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属于隧道技术领域。通过改变螺旋机的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来控制排土量,对正面土压力、出土量、顶进速度、地面沉降严格控制,在管道外壁压注触变泥浆,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顶进坑内应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在坑的后部架设测量仪器测定轴线,顶管机出洞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切口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进行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进行施工监测布置,采用分次逐步纠偏,确保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文明施工的先进程度,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螺旋机的 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来控制排土量,对正面土压力、出土量、顶进速度、地面 沉降严格控制,在管道外壁压注触变泥浆,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 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顶进坑内应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 在坑的后部架设测量仪器测定轴线,顶管机出洞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切口的 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进行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 图,进行施工监测布置,采用分次逐步纠偏,使土压仓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 制在所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对正面土压力、出土量、顶进速度、地面沉降严格控制是指: (1)正面土压力的控制 土压力根据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计算值作为土压力的最初设定值,在实 际顶进后,通过顶进参数、地面沉降监测,加以调整,使土仓压力与设定的压力 达到平衡状态; (2)出土量的控制 统计出每节管节的出土量,以保证正面土体的相对稳定; (3)顶进速度的控制 在顶进时应对顶进速度作调整; (4)地面沉降控制 利用土压平衡微型顶管机进行全断面切削,严格控制施工参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在管道外壁压注触变泥浆是指在管道外壁压注触变泥浆,在管道四周 形成一圈泥浆套,明显减小了土体与管道间摩擦力,符合施工期间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是指控制 点应设在抗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的地方,或者增设每点有两个以上便于 校核的攀线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顶进坑内应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是指在交接班时进行 仪器高程的校对与调整,顶进轴线内设计管道中心线通过经纬仪或挂垂线的方 法引入坑内,然后对中观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在坑的后部架设测量仪器测定轴线是指仪器支架应水平固定,在其顶 上设置棚架保护,测定轴线偏差可用经纬仪或激光经纬仪,测定标高用水准仪 或连通水准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顶管机出洞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切口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 反馈进行调整是指顶进中原始数据、表格必须连续真实填写清楚,交接班时应交 清本班的测量记录,仪器对中,并交清管道轨迹和纠偏趋向。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进行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是指顶程结束后必须全线复测、 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包括:高程、方向、顶力曲线,并由施工质监人员检查 复核。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 是所述的进行施工监测布置是指在过公路时,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指定地段 进行施工监测布置,观测顶进过程中地表变形和土体位移情况,顶进结束后应 绘制施工过程和竣工后的地面变形图。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其特 征是所述的采用分次逐步纠偏是指发生较大偏差应分析发展趋势,采用分次逐 步纠正,勤调勤纠,若偏差超过质量标准,应停止顶进,及时采取措施,防止 顶进中经常发生顶管机头的旋转,影响出土、测量等。

说明书


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隧道施工工艺,特别是一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属于隧道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为91102230.9,专利名称为:弹性顶管穿越地层方法及其装置。该发明专利介绍一种埋地管道的工艺方法及装置。它利用可调整角度的工作头调整管道在地下运行的轨迹。虽然它的角度可以调整,可以进行方向控制,但由于它的工作头不具有全断面切削功能,无法做到工作头顶进工作面的土压平衡,极易引起周围土体的隆起及凹陷,从而影响地面建筑物及周围其它管线。

    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使其能无需大开挖便能铺设直径小于1米的小直径地下管线,从而不影响地面的建筑物及地面交通。本发明适用于淤泥质粘土、粉砂土和砂性土地地层施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以土压平衡为工作原理,通过改变螺旋机的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来控制排土量,对正面土压力、出土量、顶进速度、地面沉降严格控制,在管道外壁压注触变泥浆,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顶进坑内应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在坑的后部架设测量仪器测定轴线,顶管机出洞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切口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进行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进行施工监测布置,采用分次逐步纠偏,使土压仓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制在所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以下对施工工艺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1.正面土压力的控制

    土压力根据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计算值作为土压力的最初设定值,在实际顶进后,通过顶进参数、地面沉降监测,不断地加以调整,使土仓压力与设定的压力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

    2.出土量的控制

    应尽量精确统计出每节管节的出土量,力争使之与理论出土量保持一致,以保证正面土体的相对稳定。

    3.顶进速度的控制

    在顶进时应对顶进速度作不断调整,找出顶进速度、正面土压力、出土量的最佳匹配值,以保证顶管的顶进质量。

    4.地面沉降控制

    利用土压平衡微型顶管机进行全断面切削,严格控制施工参数,防止超、欠挖。

    5.压注触变泥浆

    在管道外壁压注触变泥浆,在管道四周形成一圈泥浆套以达到减摩效果,   明显减小了土体与管道间摩擦力,在施工期间要求泥浆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

    6.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

    控制点应设在抗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的地方,并加以保护,必要时增设每点有两个以上便于校核的攀线桩。

    7.顶进坑内应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

    在交接班时进行仪器高程的校对与调整,顶进轴线内设计管道中心线通过经纬仪或挂垂线的方法引入坑内,然后对中观测。

    8.在坑的后部架设测量仪器测定轴线

    仪器支架应水平牢固,不受碰撞,仪器应避免日晒雨淋,在其顶上设置棚架保护,测定轴线偏差可用经纬仪或激光经纬仪,测定标高用水准仪或连通水准管。

    9.顶管机出洞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切口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

    顶进中原始数据、表格必须连续真实填写清楚,交接班时应交清本班的测量记录,仪器对中,并交清管道轨迹和纠偏趋向。

    10.进行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

    顶程结束后必须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包括:高程、方向、顶力曲线,并由施工质监人员检查复核。

    11.进行施工监测布置

    在过公路时,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指定地段进行施工监测布置,观测顶进过程中地表变形和土体位移情况,以便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影响公路正常运行的事故发生。顶进结束后应绘制施工过程和竣工后的地面变形图。

    12.采用分次逐步纠偏

    发生较大偏差应分析发展趋势,采用分次逐步纠正,勤调勤纠,若偏差超过质量标准,应停止顶进,研究有效措施,方可继续顶进。并需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顶进中经常发生顶管机头的旋转,影响出土、测量等。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施工中利用φ600mm微型顶管机总推进距离约百米,根据本发明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推进轴线的误差控制在15毫米内,地面沉降量控制在15毫米内。管道轴线、地面沉降完全控制在设计要求内。同时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基本不构成影响,工程质量优良。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每个工作日可推进15米,不仅保证了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文明施工的先进程度,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隧道微型顶管土压平衡的施工工艺属于隧道技术领域。通过改变螺旋机的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来控制排土量,对正面土压力、出土量、顶进速度、地面沉降严格控制,在管道外壁压注触变泥浆,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顶进坑内应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在坑的后部架设测量仪器测定轴线,顶管机出洞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切口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进行全线复测、绘制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