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7490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5719.X

申请日:

2003.03.08

公开号:

CN1446986A

公开日:

2003.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B5/00; E02B9/08; A63G21/18

主分类号:

E02B5/00; E02B9/08; A63G21/18

申请人:

周治梅;

发明人:

周治梅

地址:

315010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小书院巷1号-2东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建人工潮汐溪,利用潮汐能向人们提供从事漂流旅游活动场所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利用沿海大城市周边山谷或低丘、潮汐江、海湾、海岛海礁、大小半岛等有利地形,以它们之间各种组合开凿和建筑堤闸,形成人工或自然的潮汐漂流溪,利用潮汐起落的潮差使海水在潮汐漂流溪中来回涌动,供人们从事漂流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难以开发的低品位的潮汐能,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开辟了一个十分便捷的、不消耗油电等二三次能源的、不受季节影响能每天提供漂流服务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旅游产业。同时,没有漂流活动或晚上时,可以潮汐发电向电网提供绿色的无污染能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其步骤包括:利用沿海大 城市周边大陆海边的山谷或低丘、潮汐江、海湾海滩、各种海岛 海礁、大小半岛等等有利地形,利用它们固有的形状位置及其组 合,辅以人工开凿和建筑堤闸(或加设水轮发电机组),例如分 口潮汐江与海湾间、同口潮汐江与海湾间、筑堤的海湾与外海间、 大海湾与外海间、筑堤相连的湾内各岛与大陆间等,形成人工或 自然的潮汐漂流溪(或间有隧道暗溪),利用涨落潮时差造成的 潮位差、或堤闸节制的海湾与外海间的潮位差、或大半岛两侧涨 落潮时差造成的潮位差,经对闸门的适时操作,则潮汐起落时的 潮位差(一般2~4米)就会驱赶海水在潮汐漂流溪中来回涌动, 供人们从事漂流活动、或直接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说明书


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建人工潮汐溪,利用潮汐能向人们提供从事漂流旅游活动场所的方法。技术背景

    旅游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适量运动接触大自然的休闲旅游,更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颇具惊喜的溪水漂流成了旅游业的新宠儿。然而,可供漂流的溪流实在太少,且受枯水季无法漂流和山高沟深交通不便(耗油的汽车接送)的制约,致使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的人们,很难在双休日享受一下漂流的欢乐。另一方面,地处曲折多弯的海岸线上的经济发达大城市,眼看着一日两次的潮起潮落,不开发利用这种潮汐能,却动辄几亿元大建各种游乐园、高尔富球场,以毫无创意雷同的过山车、水滑梯等等的“动感”或大草坪景观招徕游客,既耗电能又破坏和污染环境——移种来自农村山区的高龄大树、喷农药、洒化肥。所以,沿海大城市地旅游业,正期盼着不消耗二三次能源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动感休闲旅游的诞生。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向沿海地区提供一种开建人工潮汐溪以供人们从事漂流活动的方法。使大都市中的人们,只需一路公交车或高速公路大巴,至多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不管什么季节每天都可进行漂流活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沿海大城市周边大陆海边的山谷或低丘、潮汐江、海湾海滩、各种海岛海礁、大小半岛等等有利地形,利用它们固有的形状位置及其组合,辅以人工开凿和建筑堤闸(或加设水轮发电机组),例如分口潮汐江与海湾间、同口潮汐江与海湾间、筑堤的海湾与外海间、大海湾与外海间、筑堤相连的湾内各岛与大陆间等,形成人工或自然的潮汐漂流溪(或间有隧道暗溪),利用涨落潮时差造成的潮位差、或堤闸节制的海湾与外海间的潮位差、或大半岛两侧涨落潮时差造成的潮位差,经对闸门的适时操作,则潮汐起落时的潮位差(一般2~4米)就会驱赶海水在潮汐漂流溪中来回涌动,供人们从事漂流活动、或直接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难以开发的低品位的潮汐能,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开辟了一个十分便捷的、不消耗油电等二三次能源的、不受季节影响能每天提供漂流服务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旅游产业。同时,没有漂流活动或晚上时,可以潮汐发电向电网提供绿色的无污染能源。附图说明

    图1是分口潮汐江与海湾间开凿潮汐漂流溪的示意图。

    图2是潮汐江与海湾的年最小潮位日潮位实时起落曲线图。

    图3是同口潮汐江与海湾间开凿潮汐漂流溪的示意图。

    图4是海湾小半岛开建潮汐漂流溪的示意图。

    图5是大海湾口大半岛开凿潮汐漂流溪的示意图。

    图6是借现成小岛与堤建造潮汐漂流溪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是大陆  2是外海  3是海湾  4是潮汐漂流溪  5是潮汐江  6是海岛或海礁  7是海湾或外海潮汐的实时起落曲线  8是潮汐江或半岛内侧海或经闸门节制的海湾潮位实时起落曲线  9是节制海堤  10是大半岛  11是海堤路  12是连接堤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几个实施例一一进行描述。

    图1、图2中,大陆1在该地有分口出的较大海湾3和潮汐江5,海湾3内外虽有不少海岛海礁6但却敞口面对外海2,其潮汐基本与外海同步而且海湾底部潮位起落差更大,表现为起伏大的实时起落曲线7;潮汐江5因江口外有很多海岛海礁6,又因江道曲折和上游淡水下泄,涨落潮潮水受到阻尼,其中游的潮汐较外海2有很大滞后而趋于平缓,表现为与外海2(也是海湾3的)实时起落曲线7呈几乎相反的实时起落曲线8。所以,在海湾3底与潮汐江5中游之间的山谷或低丘,开凿潮汐漂流溪4并设闸门(或加设水轮发电机组)的话,当中午10~13点时海湾3潮位高出潮汐江5潮位约3米左右,开启闸门就可向潮汐江5作漂流(或发电),  当下午14∶30~16点时潮汐江5潮位高出海湾3潮位约3米左右,开启闸门就可向海湾3作漂流(或发电)。显然,随着潮汐起涨时刻的不同(在我国农历上有固定规律)每日可供漂流时刻各不相同,但每个白天肯定可以提供正反漂流各一次。

    在图3、图2中,大陆1在该地有口门很窄又同口而出海湾3和潮汐江5,在潮汐江5江口内侧筑节制海堤9并建闸(或加设水轮发电机组),在海湾3与潮汐江5之间开凿潮汐漂流溪4并设闸门。涨潮使外海2的潮位处于实时起落曲线7中位上升段时,如此前海湾3内处于实时起落曲线8的低谷(这时节制海堤9闸门应关着),开启潮汐漂流溪4闸门可向海湾3作漂流(同时适当开启节制海堤9闸门,以不影响漂流为度),这样,海湾3潮位将与外海2潮位不等高同步上涨,当外海2潮位实时起落曲线7越过峰值下降约1.5小时左右,潮汐漂流溪4两端水头渐小影响漂流时,应大开节制海堤9的闸门令海湾3尽快涨高潮位,当闸门内外潮位相等时同时关闭潮汐漂流溪4和节制海堤9闸门;当外海2潮位退至实时起落曲线7中位下降段时,开启潮汐漂流溪4闸门可向潮汐江5作漂流,当外海2潮位将要退过谷点时,适当开节制海堤9闸门帮助海湾3退潮,潮汐漂流溪4两端水头渐小影响漂流时,大开节制海堤9闸门令海湾3尽快退低潮位,当闸门内外潮位相等时同时关闭潮汐漂流溪4和节制海堤9闸门,以备下一次漂流。如没有漂流活动或晚上,只要关闭潮汐漂流溪4的闸门,操作节制海堤9上所加设的水轮发电机组闸门,就能潮汐发电。说明:在这里的海湾3潮位实时起落曲线8将畸变成“切峰”的近似正弦。

    图4中,外海2与海湾3之间大陆1有个小半岛凸出,海湾内又有海礁6,所以只要在海湾3内的海礁6两边筑节制海堤9(或加设水轮发电机组),再在大陆1的小半岛上开凿潮汐漂流溪4并设闸门,就能提供潮汐漂流(或发电)了。漂流或发电操作过程同图3图2中实施例。

    图5中,大陆1凸出个大半岛10,将大海分隔成一个大海湾3和外海2,于是大海湾3的潮汐与外海2的潮汐就有了明显时差,故大半岛10的最窄处两侧潮位就有明显的高差,在这最窄处开凿潮汐漂流溪4并设闸门(或加设水轮发电机组),就能提供潮汐漂流(或发电)了。操作简单,恕不赘述。大海湾3内还有潮汐江5、海岛6及较小海湾可资利用,建潮汐漂流溪、漂流或发电操作过程同图3图4中实施例,描述从略。

    在图6中,海湾3中间被大陆1的两岸夹成咽喉,咽喉与外海2之间的海湾3内还有一系列海岛海礁6,并且在海湾3咽喉处已跨越海岛6建成了海堤路11,这样,只要筑连接堤12将三个海岛6相连,并在海堤路11两端加建闸门(或加建水轮发电机组),则三个海岛6与大陆1之间的水道就成了自然的潮汐漂流溪4,可提供潮汐漂流(或发电)。操作同图4中实施例,不赘述。

    计算表明,在一般潮差2~3米时,长4公里左右的潮汐漂流溪,当平均水深1.5米时流速可达2.2~2.9米/秒,足够漂流所需。

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汐漂流溪的开建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建人工潮汐溪,利用潮汐能向人们提供从事漂流旅游活动场所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利用沿海大城市周边山谷或低丘、潮汐江、海湾、海岛海礁、大小半岛等有利地形,以它们之间各种组合开凿和建筑堤闸,形成人工或自然的潮汐漂流溪,利用潮汐起落的潮差使海水在潮汐漂流溪中来回涌动,供人们从事漂流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难以开发的低品位的潮汐能,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开辟了一个十分便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