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箱体现浇砼空腹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混凝土现浇空腹板,更具体地,涉及薄壁箱体现浇砼空腹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领域中,通常采用板肋梁、实心无梁、密肋体系和现浇空心楼盖结构体系,其中空心楼盖中的空心管体为楼板纵向平行排列在砼中,这些结构体系均存在钢筋混凝土用量大、建筑物自重大、有梁不美观、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建筑造价高等缺陷。虽然空心楼盖结构体系相比于实芯板体系在钢筋混凝土用量及建筑物自重方面有所改善,但是此体系在楼板纵横双向传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开发一种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和建筑物自重,免除明梁,施工工艺不复杂,缩短工期,降低建筑造价的现浇砼空腹板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壁箱体现浇砼空腹板,包括钢筋混凝土肋、顶板和底板,其特征是肋和顶、底板之间为多个排列和薄壁箱体,箱体的轴向设置在空腹板的厚度方向,箱体四周薄的周壁和在周壁上、下薄的顶、底面板将箱体封闭,内腔形成空腔;所述周壁的轴向平行于箱体的轴线;或所述周壁的轴向对箱体轴线倾斜,形成薄壁柱台或锥台状,所述顶、底面板不等大。
进一步,在所述空腔内还可以设内衬板。
再进一步,所述箱体中心设空心管体。
本发明空腹板的结构使构成的楼板体系楼板厚度可减薄,混凝土用量减少,自重减轻,结构可靠,建筑物不吊顶,施工方便,楼板整体好,刚度好,防震性能增强,施工速度加快,建筑成本降低,隔音效果好,使用功能大大改善等优点。特别要提到,本发明结构对楼板纵、横双向传力合理,解决现有空心楼板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楼板及薄壁箱体构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a)为楼板平面图;(b)为楼板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楼板中的薄壁箱体构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c)(d)为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楼板中薄壁箱体构件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中各薄地壁、板、管均简化画为一条实线。
图4是本发明楼板薄壁箱体构件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中各薄的壁、板、管均简化画为一条实线。
图5是本发明楼板中薄壁箱体构件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中各薄的壁、板、管均简化画为一条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地叙述各实施例。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楼板及薄壁箱体构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a)为楼板平面图;(b)为楼板剖面图
图中A所示为本发明现浇砼空腹楼板,多个预制薄壁箱体3安置在钢筋网带中,箱体的轴向为楼板的厚度方向,因此系扁平形结构。薄壁箱体现浇钢筋砼空腹板按要求设计,用支架支撑,铺设平模板后布置底板钢筋网片6,绑扎好肋1钢筋,在纵、横方向各肋间安放预制的薄壁箱构件3,铺顶板钢筋2,将所有钢筋绑扎好时,固定薄壁箱体构件3,采取措施防止浇捣时空腹板上浮。用输送设备输送并浇捣混凝土,再用震动棒震捣肋体,在薄壁箱体留制带有内孔42的空心管4(参见以下结合附图对箱体3的结构描述)时,震动棒还可以在孔42内震捣使混凝土密实,特别是使底板钢筋网片6上的混凝土不致于缺失。由于已安放在钢筋网带中的薄壁箱体占去了空间,相当于在实心板中挖心,自然形成现浇钢筋砼空腹板,从而实现薄壁箱体现浇空腹板。
图1中薄壁箱构件3第一例的结构从图示可知是一种正方形六面薄壁体,也可以是长方形六面体或多边形横截面时的多面薄壁体或圆形或变形成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薄壁体,视设计尺寸选定,平行其轴向轴线四周为周壁33,周壁的上、下设顶面板31和底面板32,箱体轴向置于楼板的厚度方向,箱体构件的顶、底面板和周壁一样为薄板形。所述顶、底面板和周壁将箱体围拢成内腔为封闭空腔。
图2是本发明楼板中的薄壁箱体构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c)(d)为各剖面图。
本例中箱体内腔中心设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或变形为多边形、圆形及椭圆形---的空心管4,有内孔42,孔42贯通构件3的顶面板31和底面板32,因此构件3的各周壁33的内壁面34和管4的外壁面41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封闭空间,还可以在上述空间内设内衬板51,如图2所示,内衬板51顺轴向连结上述内壁面34和外壁面41,本例中内衬板51设置在构件3周壁的内壁面34和管4的外壁面41对角之间。按设计,对多边形箱体是内衬板将形成米字形或幅射形交叉,这容易理解。本例方案可适用于箱体尺寸较大的情况。
图3是本发明楼板中的薄壁箱体构件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这是第二实施例的简化,当箱体尺寸稍小时适用。本例结构省略了中央空心管4,图示内衬板设置为对角。
图4是本发明楼板中的薄壁箱体构件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这是第二例的变形,将那里的空心管4形状改为圆形,当然,同样可变形为椭圆形。当箱体或管4中任一个取圆形的变形方案中,内衬板51以在圆形的径向均布,本例中,从所述内壁面34各角到所述圆形的外壁面共四个内衬板均布。在箱体或空心管为多边形情况下内衬板将形成幅射状。
图5是本发明楼板中的薄壁箱体构件第五实施例的平面图,这是一个第二和第四实施例对内衬板的布置的变形方案,本图仅示出第二例的变形方案,第四例的变形方案可照此办理。本例中除各对应对角设内衬板51外,还在构件3的相邻周壁中间位置之间设第二套内衬板52、53。在各内衬板51、52和51、53的交点上视需要同样都可以设空心管4(图中未示出)。由于本发明空腹板中箱体构件3可以做得尺寸很大,例如一米以上,本实施例的结构是比较适合于此类结构。本方案对多边形箱体方案而言相当于箱体3周壁内壁面上和内衬板51连结的各点中每隔一个点之间增设内衬板,这容易理解,无需再图示。
为改善工艺、运输、混凝土震捣密实的条件,构件3的周壁33的外壁转折角处用圆角或倒棱。
所有以上箱体的实施例都可以做成箱体周壁相对轴线倾斜,形成柱台或锥台状,所述顶、底面板不等大。此种方案对传力有好处。
构件3由无机胶凝材料加短玻璃纤维或玻璃纤维布或塑料制成,具体地,由下列材料按总重量的比例含量制成;粉煤灰(20--30)%、硫酸盐水泥或铁铝酸盐水泥(30--60)%、砂子(30--45)%及适量的水,另外加入作为补强的、长度不大于30mm的短玻璃纤维丝,或玻璃纤维布,或塑料。所述粉煤灰、水泥、砂子含量较好的值为(25--30)%、(30--40)%、(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