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种类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于一种光盘识别方法,特别指一种用于一光盘读取系统以识别一放置在该光盘读取系统内的光盘种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储存媒体的蓬勃发展下,用来读取光储存媒体中存放的数据的光盘读取系统也出现各式各样的形式,一个主流的趋势,就是单一光盘读取系统中通常综合了CD的读取能力以及DVD的读取能力(甚至还具有CD或DVD刻录的能力),而为了使光盘读取系统能够识别出各式各样不同的光盘种类,综合了读取能力的光盘读取系统就需要使用有效地光盘识别方法来进行识别光盘种类的工作。
请参阅图1,图1为公知技术一光盘读取系统的示意图。光盘读取系统100中具有一读取头120,读取头120上具有一CD光源、一DVD光源(图中未示出)以及一物镜130,一聚焦驱动电压(focus driving voltage,FOD)可以控制物镜130在垂直光盘190表面的方向向上移动接近光盘190或向下移动远离光盘190,以移动CD光源或DVD光源的聚焦点所在的位置。除了可以将CD光源或DVD光源产生的光射向光盘190的外,读取头120上还具有一个传感装置(图中未示出),该传感装置可以检测从光盘190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信号处理单元140可以对该传感装置检测到的光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工作,以产生所需的信号或数据。
通常信号处理单元140可以处理产生一焦点误差信号(focus errorsignal)与一射频电平信号(RF level signal)。不同种类的光盘190在物镜13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即会产生具有不同特性的焦点误差信号与射频电平信号。
Yang等人提出的美国专利第0039189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来进行光盘识别的方法。概略来说,该方法在读取头120检测射出的CD光源,且物镜13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测量信号处理单元140所产生的焦点误差信号的幅值(一最大值减一最小值),若是该幅值大于一预设阈值,则将光盘190判别成一CD族光盘(包括CD-ROM、CD+-RW等);若是该幅值小在该预设阈值,则将光盘190判别成一DVD族光盘(包括单层DVD-ROM、双层DVD等)。
但由于光盘读取系统100常常需要读取各式各样的光盘190,各式各样的光盘190常常会具有参差不齐的品质,有时候因为光盘190的品质波动幅度太大,上所述的光盘识别方法使用单一条件来判别光盘190的种类,可能会产生误判的情况,若将一DVD族的光盘误判成一CD族的光盘;或将一CD族的光盘误判成一DVD族的光盘,则光盘读取系统100会产生无法正确读取数据,甚至死机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综合的判断条件来判别光盘种类的方法,加强识别结果的准确度,以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来于一光盘读取系统中判别一光盘的种类的光盘识别方法,该光盘读取系统具有一读取头,该读取头上具有一第一光源及一第二光源,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a)测量该第一光源的聚焦点从该光盘的塑胶层内移动到该光盘的反射层内所需的一第一时间;(b)在该第一光源的聚焦点在该光盘的反射层内移动的过程中,测量一焦点误差信号的特性;(c)在该第二光源的聚焦点在该光盘的反射层内移动的过程中,测量该焦点误差信号的特性;以及(d)依据该第一时间及步骤(b)、(c)的测量结果判定该光盘的种类。
由于本发明的光盘识别方法使用了综合的判别条件来判别光盘的种类,在准确度上可以比公知技术的识别方法更为精准,因此可解决公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一光盘读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用来识别光盘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用来识别DVD族光盘的种类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用来识别CD族光盘的种类的流程图。
图5为对一单层DVD-ROM进行控制操作流程记录下信号变化状况的简图。
图6为对一双层DVD进行控制操作流程记录下信号变化状况的简图。
图7为对一SACD进行控制操作流程记录下信号变化状况的简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 光盘读取系统
120 读取头
130 物镜
140 信号处理单元
190 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用在一个如图1所示的光盘读取系统中,以下将配合图1中的元件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光盘识别方法。
概括来说,本发明的光盘识别方法可以配合一个固定的控制操作流程来进行,这个控制操作流程大致上是改变聚焦驱动电压,以上下移动物镜130的位置,适时的开启关闭该CD或该DVD光源,记录下流程中该焦点误差信号与该射频电平信号的变化状况,以进行本发明的光盘识别方法”这在后文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先来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光盘识别方法。请参阅图2、图3、图4。这三个图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请注意图3的A接续图2的A;图4的B接续图2的B。以下将详细说明这三个图中的各步骤:
200:测量该CD光源的聚焦点从光盘190的塑胶层移动到反射层所需的一第一时间T1。
205:在该CD光源的聚焦点在光盘190的反射层中移动的过程中,测量一焦点误差信号与一射频电平信号的特性。
210:在该DVD光源的聚焦点在光盘190的反射层中移动的过程中,测量该焦点误差信号与该射频电平信号的特性。
215:若在步骤200中有测量出第一时间T1,则进入步骤220,否则进入步骤225。
220:在步骤205中测量到的焦点误差信号中包含有一第一最大值FE_CD_MAX与一第一最小值FE_CD_MIN;在步骤210中测量的焦点误差信号中包含有一第二最大值FE_DVD_MAX与一第二最小值FE_DVD_MIN。使用第一时间T1、第一最大值FE_CD_MAX与第一最小值FE_CD_MIN(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者的差值FE_CD_PP)、第二最大值FE_DVD_MAX与第二最小值FE_DVD_MIN(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者间的差值FE_DVD_PP)作为判定光盘190的种类的判断条件。本实施例是使用以下方程式作为判断条件,若方程式的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230;否则则进入步骤235。方程式如下:
方程式一:
(FE_DVD_PP×TthT1)>(FE_CD_PP×T1Tth)]]>
其中Tth为一时间阈值。由于DVD族的光盘与CD族的光盘具有不同的特性,一般而言,若光盘190是一DVD族的光盘,则会有FE_DVD_PP>FE_CD_PP的情况;若光盘190是一CD族的光盘,则会有FE_DVD_PP<FE_CD_PP的情况。但是若只以此作为判断的条件,有时会有误判的情况发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多使用了第一时间T1与时间阈值Tth的比较作为判别条件。一般而言,DVD族光盘塑胶层到反射层的距离会短于CD族光盘塑胶层到反射层的距离,因此通常对一DVD族光盘所测量出的第一时间T1会小于对一CD族光盘所测量出的第一时间T1,若把时间阈值Tth设定一介于两者之间的值,则当光盘190属与DVD族的时候,通常会有
T1Tth<1]]>且TthT1>1]]>
的情况;当光盘190属于CD族的时候,通常会有:
T1Tth>1]]>且TthT1<1]]>
的情况,因此以方程式一所做的判定会比单纯比较FE_DVD_PP与FE_CD_PP的值更为准确。请注意,此处的方程式一仅为举例,只要是一个能够与方程式一达到相同目的的方程式,皆可在本步骤中使用。
225:使用第一最大值FE_CD_MAX与第一最小值FE_CD_MIN(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者的差值FE_CD_PP)、第二最大值FE_DVD_MAX与第二最小值FE_DVD_MIN(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者间的差值FE_DVD_PP)作为判定光盘190的种类的判断条件。本实施例使用以下方程式作为判断条件,若方程式的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230;否则则进入步骤235。方程式如下:
方程式二:FE_DVD_PP>FE_CD_PP
230:判定光盘190的种类属于DVD族(包括单层DVD-ROM、双层DVD等)。
235:判定光盘190的种类属于CD族(包括CD-ROM、CD+-RW、SACD等)。
240:检查在步骤210中测量到的焦点误差信号中是否包含有一大于一第一预设阈值DUAL_TH_UP的第一极大值FE_DVD_MAX1与一小于一第二预设阈值DUAL_TH_DOWN的第一极小值FE_DVD_MIN1,再检查在步骤210中测量到的焦点误差信号中除了第一极大值FE_DVD_MAX1与第一极小值FE_DVD_MIN1的外是否还包含有大于第一极大值FE_DVD_MAX1乘以一第一倍率(本实施例中第一倍率是1/3)的极值或有小于第一极小值FE_DVD_MIN1乘以一第二倍率(本实施例中第二倍率亦是1/3)的极值,若有则将光盘190判别为一双层DVD,否则则进入步骤245。于本步骤中,第一预设阈值DUAL_TH_UP与第二预设阈值DUAL_TH_DOWN是用来确保不会因为焦点误差信号中的噪声而造成本步骤产生误判的情况。
245:检查在步骤210中测量到的射频电平信号中的一最大值RFL_DVD_MAX是否大于一第三预设阈值RFL_DVD_TH,若是,则将光盘190判别为一单层DVD-ROM;否则则将光盘190判别为一DVD+-RW。一般而言,对一单层DVD-ROM所测量出来的RFL_DVD_MAX会大于对一DVD+-RW所测量出来的RFL_DVD_MAX,只要适当选择第三预设阈值RFL_TH,即可正确的识别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盘。
250:检查在步骤205中测量到的该射频电平信号中的一第一峰值RFL_CD_MAX1是否大于一第四预设阈值RFL_CD_TH,若是则将光盘190判别成一CD-ROM;否则则进入步骤255。
255:检查在步骤210中测量到的该射频电平信号中是否包含有一大在该第四预设阈值RFL_CD_TH的第二峰值RFL_CD_MAX2,若是则将光盘190判别为一SACD;否则则将光盘190判别为一CD-RW。
至于在实施上述的光盘识别方法时,如前文所述,光盘读取系统100可以配合一个控制操作流程来进行。在整个控制操作流程中(或控制操作流程中的数个时间区段内),测量并记录下该射频电平信号、该焦点误差信号的变化状况,配合以上所述的优选实施例流程图,即可识别出各种不同种类的光盘。以下将提出一个可以配合本发明光盘识别方法的控制操作流程。
开始进行控制操作流程的第一步是先开启该CD光源,物镜130向下移动到底,进行该焦点误差信号与该射频电平信号的校正操作;然后物镜130快速向上移动;在物镜130从最低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首先光盘读取系统100会检测到该CD光源的聚焦点进入光盘190的塑胶层;接下来在光盘读取系统100检测到该CD光源的聚焦点离开光盘190的塑胶层后,即减缓物镜130向上移动的速度;然后光盘读取系统100会检测到该CD光源的聚焦点进入光盘190的反射层;等到光盘读取系统100检测到该CD光源的聚焦点离开光盘190的反射层后,物镜130持续向上移动,并关闭该CD光源;下一步则是开启该DVD光源,进行该焦点误差信号与该射频电平信号的校正操作后,物镜130向下移动;光盘读取系统100会先检测到该DVD光源的聚焦点进入光盘190的反射层中;然后光盘读取系统100会检测到该DVD光源的聚焦点离开光盘190的反射层;最后则是进行相关信号的判读工作。
图2、图3、图4的优选实施例流程图可以在上述的控制操作流程结束后再进行,当然也可以在控制操作流程进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信号测量及判读的工作,以同步的识别出光盘190的种类。
在以上所提出的控制操作流程,光盘读取系统100需具备有能够确定该CD光源或该DVD光源的所在位置的功能。一般而言,需要确定该CD或该DVD光源的聚焦点在光盘190中的位置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测量该射频电平信号的特性。在测量该射频电平信号的特性以判断该CD光源或该DVD光源的所在位置时,为了避免噪声造成的误判,可使用一种累加的方式,举例来说,进行完第一次校正操作后,在物镜130上升的阶段,持续测量取样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的大小,当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大于前次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时,即将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加入一累加值中(该累加值的初始值为零);当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小于前次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时,则将该累加值清为零。当该累加值超过一个预设的塑胶层阈值时,才视为该CD光源的聚焦点以进入光盘190的塑胶层。之后,该射频电平信号会经过一极大值,等到该射频电平信号降到此一极大值的1/2时,即视为该CD光源的聚焦点已离开光盘190的塑胶层。接下来,持续测量取样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的大小,同样,当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大于前次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时,则将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加入该累加值中;当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小于前次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时,则将该累加值清为零。当该累加值超过一个预设的反射层阈值时,即视为该CD光源的聚焦点以进入光盘190的反射层。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始测量取样所得的射频电平信号的大小,等到该射频电平信号降到小于进入反射层时射频电平信号值的1/2时,才视为该CD光源的聚焦点已离开光盘190的反射层。相同的,做完第二次校正工作以后,在物镜130下降的过程中,亦使用前述累加的方式,当累加值超过一个预设的反射层阈值时,即视为该DVD光源的聚焦点以进入光盘190的反射层。之后,等到该射频电平信号降到小于进入反射层时射频电平信号值的1/2时,才视为该DVD光源的聚焦点已离开光盘190的反射层。
请参阅图5。图5为对一单层DVD-ROM进行上述控制操作流程记录下信号变化状况的简图。在此需注意的是,图2、图3、图4的优选实施例流程图中所需的一些数值可以是在上述控制操作流程进行完以后,进行信号分析取得的,亦可以直接在进行控制操作流程时同步进行信号分析以同时进行识别操作流程。
以图5中信号变化状况为例,由于有测量出T1,故在识别方法中,会从步骤200、205、210、215进入步骤220,在步骤220中,因为
方程式
(FE_DVD_PP×TthT1)>(FE_CD_PP×T1Tth)]]>
是成立的,识别方法会进入步骤230中,将光盘190判别为一DVD族的光盘,然后进入步骤240中;步骤240可以视为一个双层DVD的识别步骤,很明显的,在图4中,DVD光源的聚焦点在光盘的反射层内移动的过程中,该焦点误差信号只产生过一个极小值FE_DVD_MIN1与一个极大值FE_DVD_MAX1,所以步骤240不会将光盘判断为一双层DVD的光盘,而进入步骤245;由图4中可以看出,RFL_DVD_MAX大于用来区别DVD-ROM的第三阈值RFL_DVD_TH,所以光盘190会被正确的判断成一单层DVD-ROM。
请参阅图6。图6为对一双层DVD进行上述控制操作流程记录下信号变化状况的简图。从步骤200、205、210、215、220到步骤230的进行都与一单层DVD-ROM的状况相同,但是在步骤240中,该DVD光源在光盘190的反射层内移动的过程中,该焦点误差信号除了产生一第一极小值FE_DVD_MIN1与一第一极大值FE_DVD_MAX1以外,亦产生了一小于1/3乘以FE_DVD_MIN1的第二极小值FE_DVD_MIN2;以及一大于1/3乘以FE_DVD_MAX1的第二极大值FE_DVD_MAX2,所以光盘会在步骤240中被正确的分类成一双层DVD。
请参阅图7。图7为对一SACD进行上述控制操作流程记录下信号变化状况的简图。SACD是超级声(光)盘(super audio compact disc)的简称,在SACD的反射层区间内有一个DVD层与一个CD层,其中DVD层较靠近塑胶层。在使用识别方法检查图7中的信号时,会从步骤200、205、210、215,进入步骤220,步骤220会再进入步骤235,光盘190会被归类为一CD族的光盘,在步骤250,由在该CD光源的聚焦点在光盘190的反射层移动的过程中该射频电平信号所产生的一第一峰值RFL_CD_MAX1小于用来判别CD-ROM的第四预设阈值RFL_CD_TH,所以光盘不会被判别成CD-ROM,识别方法会进入步骤255中,步骤255可以说是一个SACD的识别步骤,由于CD光源的聚焦点在光盘的反射层移动的过程中射频电平信号又产生了一第二峰值RFL_CD_MAX2,且大于RFL_CD_TH,所以光盘会被正确的识别成为一个SACD。
当然,除了单层DVD-ROM、双层DVD、SACD以外,其他种类的光盘亦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光盘识别方法识别出来,且除了上述的控制动做流程以外,也可以设计不同的控制操作流程来搭配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盘识别方法来进行光盘识别的工作。只要在经过了适当设计的控制操作流程之后,可以取得本发明光盘识别方法中各步骤所需的参数即可。
与公知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光盘识别方法使用一第一时间以及以不同光源照射光盘反射层时焦点误差信号的特性,综合作为判别光盘种类的判别条件,在判别上可以比公知技术更为准确,因此可解决公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