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7362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8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9037.8

申请日:

2004.07.29

公开号:

CN1579795A

公开日:

2005.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1J11/02; B41J3/00

主分类号:

B41J11/02; B41J3/00

申请人: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久下英七; 池田恭之; 大山刚司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3.07.31 JP 204486/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简单的构成,防止媒质从印字压板上浮起,即使媒质是在途中其厚度发生变化,或是即使媒质为存折,折线部分刚性强,都可以稳定地进行印字,从而可以切实地防止噪音的产生或印字品质的降低。本发明的打印机,具有:向与媒质(18)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在上述媒质(18)上进行印字的打印头(15);随该打印头(15)移动,与上述媒质(18)的上面接触,保持上述打印头(15)与媒质(18)的间隔的色带导向器(16);相对于上述打印头(15)上下移动,从下方将上述媒质(18)向上述色带导向器(16)推压的印字压板(17);媒质运送路径的上侧导向器以及下侧导向器。上述下侧导向器在上述印字压板(17)侧的端部附近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打印机,具有
(a)打印头,该打印头向与媒质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在上述媒质上进行印字;
(b)色带导向器,该色带导向器随该打印头移动,与上述媒质的上面接触,保持上述打印头和媒质的间隔;
(c)印字压板,该印字压板相对于上述打印头上下移动,从下方将上述媒质向上述色带导向器推压;
(d)媒质运送路径的上侧导向器以及下侧导向器,其特征在于,
(e)上述下侧导向器在上述印字压板侧的端部附近,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与上述下侧导向器一体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与上述下侧导向器分别形成,安装在该下侧导向器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配置在与上述媒质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在与上述媒质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配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相对于上述媒质的运送方向,配置在上述打印头的两侧。

说明书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银行、邮局、信用金库等的金融机构中,为了在存款折子等的存折上记帐,使用存折记帐机等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打印机中,为了在作为媒质的存折的规定位置印字并记帐,是通过配置在运送路径上的运送辊等的辊,将从插入口插入存折记帐机的存折运送到打印部。在这里,该打印部具有打印头、隔着运送路径,与上述打印头相对的印字压板、以及引导存折的上面的引导部件。另外,该引导部件安装在打印头上。这样,若存折到达打印部,则印字压板上升,支撑存折的下面,将存折的上面推压向引导部件。以此,存折成为被引导部件和印字压板夹持的状态,因为存折的上面和打印头的间隔保持在规定的距离,所以通过打印头所进行的对存折的印字可稳定地进行。
但是,存折是在打开的状态下被插入存折记帐机的,因打开的页不同而使厚度有所不同。例如,是在打开最初的页的状态而插入存折记帐机的存折的情况下,相对于运送方向的前半部的厚度薄,而在折线以后,即后半部的厚度厚。因此,若印字压板支撑存折的下面的高度恒定,则不能与上述的厚度变化相对应。因此,上述印字压板通过由螺旋弹簧等构成的弹簧部件支撑,通过该弹簧部件的弹力,向上方向加力,推压存折的下面。以此,印字压板支撑存折的下面的高度可以吸收存折的厚度的变化。
(例如,参照实用新型注册第2525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打印机中,在打开最初的页的状态而插入存折记帐机的存折的折线部分与印字压板的近前侧端缘接触时,印字压板被下压,厚度薄的前半部从印字压板上浮起,产生所谓的空打现象,或是产生空打音那样的伴随着印字的噪音,或是有印字浅的问题。
图4是表示在以往的打印机中的存折的浮起状态的图。
在图中,101是存款折子等的存折,在打开最初的页的状态下被插入作为打印机的存折记帐机中,被运送到近前侧的媒质运送路径102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03内。在这里,在上述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02上,配设压力辊104,使其外周部从形成于上侧引导部件102a上的孔部突出到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02内。另外,在上述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03上,配设运送辊104,使其外周部从形成于上侧引导部件103a上的孔(洞)部突出到上述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03内,配设压力辊105,使其外周部从形成于下侧103b上的孔部突出到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03内。另外,相对于上述存折101的运送方向的前半部101b的厚度薄,相对于运送方向的后半部101a的厚度厚。
首先,若存折101被插入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02内,则通过没有图示的运送用驱动源,使运送辊104旋转,上述存折101通过运送辊104和压力辊105被从上下夹持,向着打印头106,被运送到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02内。这样,若存折101的前半部101b的印字位置到达上述打印头106的前端部的正下方,则通过没有图示的运送用驱动源,使印字压板108上升。以此,由于印字压板108向上方推压存折101的前半部101b,所以该前半部101b的上面通过印字压板108,被推送到安装在上述打印头106的前端部上地色带导向器107的下面。象这样,通过将存折101的前半部101b夹入印字压板108和色带导向器107之间,而使该前半部101b的上面和打印头106的前端部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因此,通过打印头106进行的对存折101的前半部101b的印字可以稳定地进行。
但是,若因为换行等,而将存折101进一步向里侧方向(在图中的左方向)运送,在存折101中的前半部101b和后半部101a的分界部分,即,存折的折线部分,如图所示那样,若到达印字压板108的前端部,则因为后半部101a比前半部101b厚,所以上述后半部101a的前端,即,折线侧端与色带导向器107以及印字压板108的近前侧(在图中的右侧)端缘接触。
在这里,色带导向器107安装在打印头106的前端部,不会向上方向移动。因此,后半部101a的折线侧端受到来自色带导向器107的图中箭头a所示那样的力,被向下方推压。以此,在存折101上,产生以与印字压板108近前侧端缘接触的点为中心,图中箭头c所示那样方向的转矩。其结果为,在存折101中的前半部101b中的折线附近的部分受到图中箭头c所示那样方向的力,若在从印字压板108的上面浮起的状态的前半部101b上进行印字,则产生空打现象,或是产生象空打音那样的伴随着印字的噪音,或是印字浅,使印字品质降低。
另外,在上述存折101为新品,很小心地打开页的状态下而被插入存折记帐机的情况下,由于存折101的折线部分强,所以从侧面看到的折线部分为V字形,在存折101中的前半部101b中的折线附近的部分从印字压板108的上面浮起。于是,若对处于从该印字压板108的上面浮起的状态的前半部101b进行印字,则产生空打现象,或是产生象空打音那样的伴随着印字的噪音,或是印字浅,使印字品质降低。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打印机的问题点,以提供一种打印机为目的,即,通过简单的构成,防止媒质从印字压板浮起,即使媒质是在中途有厚度变化的媒质,还有,即使媒质是存折,折线部分强度大的媒质,也可以进行稳定地印字,可以切实地防止噪音的产生或印字品质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中形成有突起部的下侧导向器的构成的图。
图2是在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中的突起部的作用的图。
图4是表示在以往的打印机中的存折的浮起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概略图。
在图中,10是打印机,具有插入媒质18的媒质插入口19、作为运送媒质18的媒质运送路径的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沿该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配设有多个运送辊13以及压力辊14、配设在上述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之间的打印部20上的打印头15、搭载该打印头15而没有图示的载体,或是配设在该打印头15的前端部的色带导向器16、以及配设在打印部20上的印字压板17。
在这里,上述打印机10是在银行、邮局、信用金库等的金融机构中,用于在存款折子等的存折上记帐的存折记帐机等。上述打印机10也可以作为存折记帐机而单独构成,还可以是作为ATM(AutomaticTeller Machine:现金自动出纳机)、CD(Cash Dispenser:现金自动提款机)等的自动交易装置那样的其他装置的一部分而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媒质18是通过打印机10进行印字的对象。另外,在媒质18的种类中有如下票据,即,或是作为存款折子等的存折、以及记录有金融交易明细的顾客用的交易明细单而使用的,或是用于在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或是用于打印机10的保养等的单张票据。在这里,将多张的纸等重叠为册子状的媒质18称为存折,将由单张的纸等构成的媒质18称为单张票据。另外,通常,在单张票据中,有将存折合上后的尺寸大小的合上尺寸的单张票据,和打开存折大小的打开尺寸的单张票据。
而且,运送辊13被配设为,外周部从在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上侧导向器11a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上侧导向器12a上形成的孔部突出到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内,通过齿轮、带齿的皮带等,传递来自没有图示的步进电机等的运送用驱动源的驱动力。另外,上述压力辊14被配设为,外周部从在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下侧导向器11b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下侧导向器12b上形成的孔部突出到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内,被向上述运送辊13推压。这样,上述媒质18通过运送辊13和压力辊14从上下被夹持,从而被运送。在该情况下,上述运送辊13是在严格管理同心度、外形尺寸等的情况下制造出的,例如,可以以每一步1/180(英寸)的进给量,步进运送媒质18。再有,至少运送辊13的表面是由高摩擦部件形成的,可以将摩擦力施加在媒质18上。
另外,上述打印头15可以采用喷墨式、感热式、针极式、热转印式等的记录方式,也可以是任意一种记录方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其打印头15在与媒质18的运送方向(在图中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中垂直于图面的方向)移动。即,是通过扫描,在上述媒质18上进行印字的串行式打印机。在该情况下,上述打印头15搭载在没有图示的载体上,该载体可滑动地安装于在扫描方向延伸的没有图示的导向轴上。另外,上述导向轴固定在打印机10的框架上。这样,若将媒质18设定在规定位置,则上述载体沿媒质18在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头15在上述媒质18上进行印字。接着,再次,上述载体沿媒质18在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头15在上述上进行印字。然后,通过反复同样的动作,在上述媒质18上进行规定的印字。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在存折或单张票据那样的厚度不同的媒质18上进行印字。特别是,在媒质18为存折的情况下,或是因打开的页不同而厚度不同,或是局部厚度发生变化。例如,在为打开最初的页的状态下而插入存折记帐机的存折的情况下,相对于运送方向的前半部的厚度薄,在折线以后,即,后半部的厚度厚。另一方面,在为打开最后页的状态下而插入存折记帐机的存折的情况下,相对于运送方向的前半部的厚度厚,在折线以后,即,后半部的厚度薄。
因此,在打印头15沿媒质18在扫描方向移动时,需要确保上述打印头15和媒质18的间隔为一定。因此,在上述载体上,安装引导媒质18上面的色带导向器16。另外,该色带导向器16也可以安装在打印头15上。上述色带导向器16最好遍及打印头15的前后而形成。另外,在上述打印头15为针极式的情况下,色带导向器16具有不使墨带与媒质18接触的功能。
另外,为了限制上述媒质18的里面的位置,将印字压板17配置为与打印头15相对向。上述印字压板17通过没有图示的印字压板上下移动装置,相对于打印头15而上下移动,若媒质18到达打印部20,则使其在上下方向移动。这样,上述印字压板17从下方向色带导向器16推压媒质18。象这样,通过将媒质18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就可将上述打印头15的前端部和媒质18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
即,上述打印机10以打印头15的前端部或色带导向器16的位置为基准,为了将上述打印头15和媒质18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而使印字压板17移动,限制媒质18的位置。因为将上述打印头15和媒质18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所以通过打印头15进行的对媒质18的印字可稳定地进行。
另外,在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上,配设没有图示的自动翻页装置(ATP:Auto Turn Page)。这样,在上述媒质18为存折的情况下,需要翻页时,上述媒质18被送入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内,在通过上述自动翻页装置进行翻页后,向媒质插入口19的方向运送,在打印部20进行印字。
接着,就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下侧导向器11b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下侧导向器12b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形成有突起部的下侧导向器的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在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下侧导向器11b中的印字压板17侧(在图1中的左侧)的端部附近,一体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11c。该突起部11c的媒质引导面(在图1中的上侧面)与在下侧导向器11b中的突起部11c以外的部分的媒质引导面相比,位于接近色带导向器16的下面的位置,即,位于上方位置。另外,在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下侧导向器12b中的印字压板17侧(在图1中的右侧)的端部附近,一体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12c。该突起部12c的媒质引导面(在图1中的上侧面)与上述突起部11c相同,与在下侧导向器12b中的突起部12c以外的部分的媒质引导面相比,位于接近色带导向器16的下面位置,即,位于上方位置。另外,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上侧导向器11a以及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上侧导向器12a的媒质引导面(在图1中的下侧面),位于与色带导向器16的下面同等高度的位置。
在这里,上述突起部11c以及突起部12c分别为单个,也可以形成为在与媒质18的运送方向(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图1中的图面垂直的方向)同样地延伸。即,也可以形成为分别在与媒质18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呈一直线状延伸。再有,通过在突起部11c以及突起部12c上,形成倾斜部或圆弧部,就不会卡住媒质18的前端或后端。
另外,上述突起部11c以及突起部12c分别为多个,也可以在与媒质18的运送方向直行的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即,多个突起部11c以及突起部12c也可以是在与媒质18的运送方向直行的方向不连续地形成。另外,在该情况下,相邻的突起部11c之间以及突起部12c之间的间隔最好与媒质18的宽度(与运送方向直行方向的尺寸)相比要短很多。
再有,上述突起部11c以及突起部12c也可以是不与下侧导向器11b以及下侧导向器12b一体形成。即,下侧导向器11b以及下侧导向器12b分别形成,也可以安装在下侧导向器11b以及下侧导向器12b上。
接着,就上述突起部11c以及突起部12c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突起部的作用的图。
首先,就媒质18为一样的厚度的情况下的打印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若上述媒质18被插入媒质插入口19,则来自运送用驱动源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运送辊13,使该运送辊13旋转。这样,上述媒质18如图1所示,通过运送辊13和压力辊14从上下被夹持,向着打印部20,被运送到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内。
在该情况下,打印头15位于在媒质18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位置中的接受媒质的位置。这样,印字压板上下移动装置使印字压板17向下方向移动。即,使印字压板17下降。因此,如图1所示,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扩大,使媒质18可以顺畅地通过。
这样,若媒质18到达规定位置,则运送辊13停止转动。以此,设定相对于媒质18的运送方向的位置。接着,上述载体沿媒质18向该媒质18的宽度方向,即,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头15到达上述媒质18上的印字位置。于是,若打印头15在上述媒质18上移动,则印字压板上下装置与打印头15联动,使印字压板17向上方向移动。即,使印字压板17上升。因此,媒质18被夹持在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将上述打印头15与媒质18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
另外,上述印字压板17通过没有图示的弹簧部件支撑。因此,上述印字压板17通过弹簧部件的弹力向上方向加力,被推压到媒质18的下面。这样,通过将媒质18夹入因弹簧部件而上推的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而使上述打印头15与媒质18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以此,即使媒质18的厚度变化,也可以通过上述印字压板17的上下移动,吸收媒质18的厚度的变化。
接着,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如图3所示,媒质18为存折,例如,在打开最初的页的状态下而插入媒质插入口19的情况下,相对于运送方向的前半部18b的厚度薄,作为折线以后的部分的后半部18a的厚度厚。
在该情况下,若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印字位置到达上述打印头1 5的前端部的正下方,则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使印字压板17上升。以此,使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上面与打印头15的前端部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使通过打印头15所进行的对上述前半部18b的印字稳定地进行。这样,在完成某行的印字,为了进行下一行的印字而换行的情况下,媒质18被进一步向里侧的方向(在图3中的左方向)运送,在媒质18中的前半部18b和后半部18a的分界部分,即,存折的折线部分如图3所示,到达印字压板17的前端缘。因为在媒质18中的后半部18a比前半部18b厚,所以若存折的折线部分到达印字压板17的前端缘,则上述后半部18a的前端,即,折线侧端与色带导向器16以及印字压板17的近前侧(在图3中的右侧)端缘接触。
在这里,色带导向器16安装在打印头15或载体上,不会向上方向移动。因此,后半部18a的折线侧端受到来自色带导向器16的在图中下方向的力,被向下方下压。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下侧导向器11b的印字压板17侧的端部附近,一体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11c。因此,由于使后半部18a的折线侧端附近通过上述突起部11c向上方向移动,所以在媒质18上不会产生以与印字压板17的近前侧端缘接触的点为中心,在图中的围绕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因此,在媒质18的前半部18b中的折线附近部分由于没有受到在图中的上方向的力,所以不会从印字压板17的上面浮起,可以以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的状态,通过打印头15进行稳定地印字。
象这样,由于在媒质18的前半部18b中的折线附近部分不会从印字压板17的上面浮起,所以不会产生空打现象,不会产生空打音那样的伴随着印字的噪音。另外,也不会有印字浅,可以切实地防止印字品质的降低。
另外,在图3中,为了说明,打开了色带导向器16的下面和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上面之间,以及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下面和印字压板17的上面之间。但是,在实际中,因为媒质18的前半部18b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所以色带导向器16的下面和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上面,以及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下面和印字压板17的上面是相互紧密接合的。
于是,即使是在媒质18进一步被向里侧方向运送,在媒质18中的后半部18a的印字位置上进行印字的情况下,也是呈媒质18的后半部18a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的状态,可以通过打印头15进行稳定地印字。在该情况下,上述印字压板17通过弹簧部件支撑,通过该弹簧部件的弹力向上方向加力,被推压到媒质18的下面。因此,即使是媒质18的厚度其前半部18b与后半部18a不同,即,即使媒质18的厚度以存折的折线为界变化,印字压板17支撑媒质18的下面的高度也可以吸收媒质18的厚度的变化。
接着,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媒质18为存折,例如,进行翻页的结果是在打开最后的页的状态下,从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向媒质插入口19运送的情况下,前半部18b的厚度厚,后半部18a的厚度薄的媒质18被反方向运送,进行印字。
在从打印机10的媒质插入口19插入的媒质18为存折,需要在下一页进行印字的情况下,上述媒质18被送入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内,通过自动翻页装置进行翻页。这样,进行过翻页的媒质18向媒质插入口19被反方向运送,送入打印部20。在该情况下,上述媒质18其前半部18b(从媒质插入口19看为后半部)的厚度厚,作为折线以后的部分的后半部18a(从媒质插入口19看为前半部)的厚度薄。即,与图3所示的例相反。
这样,因为若媒质18的后半部18a的印字位置到达上述打印头15的前端部的正下方,则使印字压板17上升,将媒质18的后半部18a的上面和打印头15的前端部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所以可以使通过打印头15进行的对上述后半部18a的印字稳定地进行。接着,在完成某行的印字,为了对下一行进行印字而换行的情况下,媒质18被进一步向媒质插入口19的方向运送,在媒质18中的存折的折线部分到达印字压板17的后端缘。因为在媒质18中的前半部18b比后半部18a厚,所以若存折的折线部分到达印字压板17的后端缘,则上述前半部18b的折线侧端与色带导向器16以及印字压板17的后端缘接触。
在这里,色带导向器16如上所述,安装在打印头15或载体上,不会向上方向移动。因此,前半部18b的折线侧端受到来自色带导向器16的下方向的力,受到向下方向的力,被向下方下压。但是,在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下侧导向器12b的印字压板17侧的端部附近,一体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12c。因此,由于使前半部18b的折线侧端附近通过上述突起部11c向上方向移动,所以在媒质18上不会产生以与印字压板17的近前侧端缘接触的点为中心,围绕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因此,在媒质18的后半部18a中的折线附近的部分由于没有受到上方向的力,所以不会从印字压板17的上面浮起,可以以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的状态,通过打印头15进行稳定地印字。
于是,即使是在媒质18向媒质插入口19被进一步运送,在媒质18中的前半部18b的印字位置上进行印字的情况下,也是呈媒质18的前半部18b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的状态,可以通过打印头15进行稳定地印字。在该情况下,上述印字压板17通过弹簧部件支撑,通过该弹簧部件的弹力向上方向加力,推压到媒质18的下面。因此,即使媒质18的厚度以存折的折线为界变化,印字压板17支撑媒质18的下面的高度也可以吸收媒质18的厚度的变化。
接着,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媒质18为存折,例如,在小心地打开新品存折的页的状态下,插入存折记帐机的情况下,存折的折线部分强。
在从打印机10的媒质插入口19插入的媒质18为存折,折线部分强的情况下,从侧面看到的折线部分为V字形,在媒质18的前半部18b中的折线附近部分以及在后半部18a中的折线附近部分为描成弧的形状。这样,由于若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印字位置到达上述打印头15的前端部的正下方,则使印字压板17上升,将媒质18的前半部18b的上面和打印头15的前端部的间隔保持在适于印字的规定距离,所以可以使通过打印头15进行的对上述前半部18b的印字稳定地进行。
接着,在完成某行的印字,为了进行下一行的印字而换行的情况下,媒质18进一步被运送,使在媒质18中的存折的折线附近的部分通过上述突起部11c被向上方推压。在这里,若在媒质18中的存折的折线附近的部分到达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下侧导向器11b的上面,则使存折的折线部分通过上述突起部11c被向上方推压。在这里,由于色带导向器16如上所述,安装在打印头15或载体上,不会向上方向移动,所以在媒质18的前半部18b中的折线附近的部分受到来自色带导向器16的下方向的力,被向下方下压。另外,在媒质18的后半部18a中的折线附近的部分受到来自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上侧导向器11a的下方向的力,被向下方下推。因此,上述折线部分从上下夹持的力较弱。再有,即使是在存折的折线部分到达印字压板17的前端部的状态下,由于使在上述后半部18a中的折线附近的部分通过上述突起部11c向上方向移动,所以存折的折线部分为向上方推压的状态。因此,在媒质18的前半部18b中的折线附近部分不会从印字压板17的上面浮起,可以以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的状态,通过打印头15进行稳定地印字。
另外,媒质18被反方向运送,进行印字的情况下的动作是上推存折的折线部分以及折线附近部分,除了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下侧导向器12b的突起部12c这一点外,由于在实质上与在从媒质插入口19插入的媒质18上进行印字的情况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象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近前侧媒质运送路径11的下侧导向器11b中的印字压板17侧的端部附近,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11c,在里侧媒质运送路径12的下侧导向器12b中的印字压板17侧的端部附近,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12c。
因此,在媒质18为存折,在折线的前后厚度不同的情况下,即使存折的折线部分到达印字压板17的端缘,也因为通过突起部11c或突起部12c,使厚度厚的部分向上方向移动,所以厚度薄的部分不会从印字压板17的上面浮起。以此,由于是以媒质18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的状态,通过打印头15进行稳定地印字,所以可以切实地防止噪音的产生或印字品质的降低。
另外,在媒质18为存折,折线部分强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突起部11c或突起部12c,将该折线部分向上方推压,所以媒质18的折线附近的部分不会从印字压板17的上面浮起。以此,由于是以媒质18被夹入印字压板17和色带导向器16之间的状态,通过打印头15进行稳定地印字,所以可以切实地防止噪音的产生或印字品质的降低。
另外,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遵照本发明的主旨使之变形,这些并没有从本发明的范围内排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构成,即使媒质是在途中其厚度发生变化,或是即使媒质为存折,折线部分强,由于都可以防止媒质从印字压板上浮起,所以可以稳定地进行印字,可以切实地防止噪音的产生或印字品质的降低。

打印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打印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打印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印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通过简单的构成,防止媒质从印字压板上浮起,即使媒质是在途中其厚度发生变化,或是即使媒质为存折,折线部分刚性强,都可以稳定地进行印字,从而可以切实地防止噪音的产生或印字品质的降低。本发明的打印机,具有:向与媒质(18)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在上述媒质(18)上进行印字的打印头(15);随该打印头(15)移动,与上述媒质(18)的上面接触,保持上述打印头(15)与媒质(18)的间隔的色带导向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