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
二、背景技术
蔬菜是喜硝和需氮、钾较多的作物,蔬菜的喜硝性是其累积硝酸盐的主要原因。蔬菜中的硝酸盐是一种氮的无机氧化物,其累积量过多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已为人所共识。虽然2001年11月,J.I’Hirondel和J-L.I’Hirondel在法国出版的《Nitrate and Man》一书中对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有害作用提出质疑,然而从该书中以及迄今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中,尚无可靠的科学证据否认硝酸盐对人和动物的潜在危害。因此,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研究对于发展无公害和绿色蔬菜生产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蔬菜中的硝酸盐以叶类蔬菜、根类蔬菜含量通常较高。叶类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且人们日常生活中取食量最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对于改善该类蔬菜的卫生品质,保护人体健康更具特殊意义。一般认为,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的有效途径,一是控制植物根系的吸收速率,降低吸收量,即控制施用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氮肥的硝化速率等;二是加速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还原,通常以改善植物营养代谢水平,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而达到这一目的。
迄今,国内外对叶类蔬菜硝酸盐控制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结果。业已清楚,叶类蔬菜硝酸盐的累积主要与蔬菜种类、品种及部位等内在因素和光照、温度、水分、施肥、栽培措施等外在条件关系密切。在控制叶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技术措施方面,国内外主要研究了大田和设施栽培中蔬菜硝酸盐的有效控制途径。在大田栽培中,以平衡施肥(包括大量元素N、P、K、S和微量元素B、Zn、Mn、Mo等平衡,有机一无机肥平衡施用)、根外施肥(单一和复合化学物质等)、施用硝化抑制剂、多元复合微肥、采收前控制土壤水分、最适采收期等单一技术措施地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而溶液栽培中,则以采用改变介质中氮素形态(降低硝态氮、增加铵态氮、酰胺态氮比例或增铵时补充有机酸)和增加磷、钾、钼含量,采前实施短时间的缺氮、中断营养供应或有机氮营养处理以及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等技术措施,从而获得相对较低硝酸盐含量的叶类蔬菜。然而,这些单一因子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其作用效果不稳定,常受作物种类、土壤肥力状况、地域条件等限制,而且尚难在生产实践中形成行之有效的物化技术。显然,研究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复合控制物化技术,已成为发展我国优质蔬菜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发明目的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为蔬菜生产提供一种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简便、产品成本低、可显著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复合控制剂。
四、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以质量百分比计,由氯化钾23%~35%、植物性硝化抑制剂17%~26%、二氰二胺(DCD)14%~25%、钼酸铵7%~15%、硫酸锌9%~14%、硼酸或硼砂4%~10%组成。本发明所述植物性硝化抑制剂是指桐子粕、樟树叶和夹竹桃叶中的任意一种,经风干磨细过60目筛的干粉。
本发明所述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选用的各配料应符合以下要求:氯化钾含K2O≥60%,植物性硝化抑制剂粒径≤0.25mm(过60目筛),二氰二胺含(NH2)2CNCN≥95%,钼酸铵含Mo≥49%,硫酸锌含Zn≥23%,硼酸含B≥17%(或硼砂含B≥11%)。
本发明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将硝酸盐复合控制剂与化学氮肥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可作基肥、追肥等方式施用,其中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配加量(质量比)占化学氮肥纯氮施用量的6~12%。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中,多种物质的共同作用极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氯化钾提供钾素养分,与氮肥混合施用能及时、有效平衡植物氮钾营养,有利于叶菜吸收和同化硝酸盐,钾与蔬菜硝酸盐存在极显著负的指数曲线关系;氯化钾中的大量氯能显著抑制化学氮肥的硝化作用,氯离子在植株根际能明显拮抗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减少叶菜硝酸盐的累积,同时氯离子易流失,难于在土壤中累积。DCD既抑制氮素硝化,自身也能分解释放氮素养分,使叶类蔬菜吸收的氮素养分形态多元化,促进氮素代谢转化,降低硝酸盐累积。植物性硝化抑制剂,能有效延缓氮肥的硝化作用,还能提供氮、磷、钾等多种养分物质,促进叶类蔬菜体内硝态氮的还原。钼酸铵中的钼是硝酸还原酶活性中心的金属元素,本发明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与氮肥混合施用,尤其有利于植株对钼的吸收,钼的利用效率和生理作用更为突出。
2.本发明中使用的植物材料除含有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外,还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可改良土壤结构和调节土壤有机无机养分供应能力;增效剂中的含硼化合物和硫酸锌可提供硼、锌、硫养分,平衡叶菜营养,改善植物生长条件,促进叶类蔬菜增产。
3.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产品生产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操作简便,可与多种氮肥直接混施,也可作为含氮复合肥料造粒的添加剂,能广泛推广应用。
以下以试验结果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硝酸盐复合控制剂对叶类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效应
表1复合控制剂在大田芹菜和小白菜应用的效果
芹菜 小白菜
处理 产量 增产 硝酸盐含量 降低 产量 增产 硝酸盐含量 降低
kg/hm2 % mg/kg % kg/hm2 % mg/kg %
NPK(CK) 57920 0 2488 0 33048 0 2378 0
NPK+复合控制剂I 61488 6.16 2214 11.0 37062 12.1 2063 13.2
NPK+复合控制剂II 60972 5.26 2023 18.7 34176 3.41 2186 8.08
注:芹菜品种为加州王,小白菜品种为奶白菜;试验地点在重庆市北碚和九龙坡蔬菜基地。
2.硝酸盐复合控制剂对不同采收期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降低作用
表2复合控制剂在大田小白菜和生菜应用的效果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叶菜 处理 硝酸盐含量 降低 硝酸盐含量 降低 硝酸盐含量 降低
mg/kg % mg/kg % mg/kg %
小白菜 NPK(CK) 1445 0 988 0 1309 0
NPK+复合控制剂I 1350 6.6 926 6.3 1187 9.3
NPK+复合控制剂II 1091 24.5 922 6.7 1187 15.3
NPK+复合控制剂III 1202 16.8 980 0.8 1199 8.4
生菜 NPK(CK) 716 0 550 0 671 0
NPK+复合控制剂I 677 6.4 489 11.1 201 70.0
NPK+复合控制剂II 677 6.4 439 20.2 179 73.3
NPK+复合控制剂III 550 23.2 490 10.9 316 52.9
注:小白菜品种为上海矮笄青,生菜品种为半结珠;试验地点在重庆市九龙坡蔬菜基地。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桐子粕经风干磨细过60目筛,取17kg,然后取氯化钾35kg、二氰二胺(DCD)20kg、钼酸铵10kg、硫酸锌14kg、硼酸4kg,其中,氯化钾含K2O≥60%,二氰二胺含(NH2)2CNCN≥95%,钼酸铵含Mo≥49%,硫酸锌含Zn≥23%,硼酸含B≥17%,分别过60目筛,在常温常压下充分搅拌混匀,即得所述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
实施例2:
将桐子粕或樟树叶经风干磨细过60目筛,取26kg,然后取氯化钾28kg、二氰二胺(DCD)14kg、钼酸铵15kg、硫酸锌9kg、硼酸8kg,其中,氯化钾含K2O≥60%,二氰二胺含(NH2)2CNCN≥95%,钼酸铵含Mo≥49%,硫酸锌含Zn≥23%,硼酸含B≥17%,分别过60目筛,在常温常压下充分搅拌混匀,即得所述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
实施例3:
将樟树叶经风干磨细过60目筛,取180kg,然后取氯化钾280kg、二氰二胺(DCD)250kg、钼酸铵120kg、硫酸锌110kg、硼酸60kg,其中,氯化钾含K2O≥60%,二氰二胺含(NH2)2CNCN≥95%,钼酸铵含Mo≥49%,硫酸锌含Zn≥23%,硼酸含B≥17%,分别过60目筛,在常温常压下充分搅拌混匀,即得所述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
实施例4:
将夹竹桃叶经风干磨细过60目筛,取20kg,然后取氯化钾30kg、二氰二胺(DCD)19kg、钼酸铵9kg、硫酸锌12kg、硼酸10kg,其中,氯化钾含K2O≥60%,二氰二胺含(NH2)2CNCN≥95%,钼酸铵含Mo≥49%,硫酸锌含Zn≥23%,硼酸含B≥17%,分别过60目筛,在常温常压下充分搅拌混匀,即得所述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
实施例5:
将樟树叶或夹竹桃叶经风干磨细过60目筛,取18kg,然后取氯化钾23kg、二氰二胺(DCD)25kg、钼酸铵15kg、硫酸锌14kg、硼酸5kg,其中,氯化钾含K2O≥60%,二氰二胺含(NH2)2CNCN≥95%,钼酸铵含Mo≥49%,硫酸锌含Zn≥23%,硼酸含B≥17%,分别过60目筛,在常温常压下充分搅拌混匀,即得所述叶类蔬菜硝酸盐复合控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