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28251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9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0108.2

申请日:

2008.05.22

公开号:

CN101311483A

公开日:

2008.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1/00申请日:20080522|||公开

IPC分类号:

E05B1/00; E05B3/00; B60J5/04

主分类号:

E05B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阿尔发;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贺川高大; 阿部圭太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7.5.22 JP 2007-13564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顾红霞;彭 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设置有:把手基座(3),其固定在车门(2)上;摆动杆(4),其保持在车门(2)内部并与把手基座(3)连接,以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旋转;把手主体(7),其包括操作臂(5),所述操作臂(5)通过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内部,以便驱动摆动杆(4);封堵件(8),其位于摆动杆(4)上,用于从车门(2)的内部封堵操作臂插入孔(6);以及升高件(11),其从封堵件(8)的侧边朝向车门(2)的外部伸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把手装置,包括:
把手基座(3),其固定在车门(2)上,所述车门在由门锁装置(1)限制时保持关闭状态;
摆动杆(4),其保持在车门(2)内部并与把手基座(3)连接,以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旋转,通过使摆动杆(4)从初始旋转位置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来进行门锁装置(1)的车门限制解除操作;
把手主体(7),其与把手基座(3)连接以便被从初始旋转位置拉起到工作旋转位置,并且所述把手主体包括操作臂(5),所述操作臂通过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内部,以便当把手主体(7)被拉起时将摆动杆(4)驱动到工作旋转位置;
封堵件(8),其设置在摆动杆(4)上,当摆动杆(4)位于工作旋转位置时,所述封堵件移动到操作臂插入孔(6)的后侧,以便从车门(2)的内部封堵操作臂插入孔(6);以及
升高件(11),其从封堵件(8)的侧边朝向车门(2)的外部伸出,从而当把手主体(7)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时,使从所述车门的外部经过操作臂插入孔(6)和封堵件(8)之间的间隙到用于锁定或解锁门锁装置(1)的圆柱锁(9)附近的位置的路径(10)变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还包括:
封堵壁(12),其沿着位于工作旋转位置的摆动杆(4)的升高件(11)从把手基座(3)竖起,封堵壁(12)的底端位于升高件(11)的自由端的方向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装置,其中,
升高件(11)与封堵壁(12)在高度方向上重叠,以便完全封堵路径(10)。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还包括:
孔罩部分(14),其设置在把手基座(3)上并布置在车门(2)的外部面板(13)上,以便形成车门(2)的外表面,
其中,操作臂(5)通过在孔罩部分(14)上形成的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并与在孔罩部分(14)的后表面上形成的铰链臂(15)连接,并且
圆柱锁(9)固定在形成于孔罩部分(14)的后表面上的圆柱锁固定部分(16)上。

说明书

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JP-Y-06-023658披露了一种把手装置,其中,通过操作把手主体来操作门锁装置。该把手装置构造为这样,即:把手主体与托架(把手基座)连接。把手主体包括臂部,该臂部通过贯穿把手基座形成的开口(臂部插入孔)插入把手基座的后表面中。此外,把手基座包括摆动杆,随着把手主体的旋转,通过臂部的旋转而驱动该摆动杆旋转。
平板状封堵部分从旋转的摆动杆的前端伸出。当摆动杆移动到工作旋转位置时,封堵部分移动到臂部插入孔的后表面。在这种状态下,封堵部分封堵臂部插入孔,从而防止这样的情况,即:将工具等从车门的外部插入臂部插入孔中来对布置在车门内部的部件进行非法操作。
然而,在上述把手装置中,当在封堵部分和臂部插入孔的开口端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宽时,工具等可以插入沿倾斜方向形成的路径中,从而会出现无法实现预期目的的问题。可以通过将封堵部分布置为接近于臂部插入孔的开口端来稍稍解决这种问题。然而,由于作为活动部件的摆动杆会在移动时与例如把手基座等其它部件干涉,所以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即:由于在具有预定面积的平板状封堵部分中添加各种结构而减小整个把手装置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由于封堵部分形成为平板形状,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工具等的前端沿着封堵部分插入,并且在寻找插入孔时将封堵部分用作导向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适于在不减小设计自由度的情况下可靠地防止通过臂部插入孔进行非法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把手装置设置有:把手基座3,其固定在车门2上,所述车门在由门锁装置1限制时保持关闭状态;摆动杆4,其保持在车门2内部并与把手基座3连接,以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旋转,通过使摆动杆4从初始旋转位置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来进行门锁装置1的车门限制解除操作;把手主体7,其与把手基座3连接以便从初始旋转位置被拉起到工作旋转位置,所述把手主体包括操作臂5,所述操作臂通过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内部,以便当把手主体7被拉起时将摆动杆4驱动到工作旋转位置;封堵件8,其设置在摆动杆4上,并且当摆动杆4位于工作旋转位置时,所述封堵件移动到操作臂插入孔6的后侧,以便从车门2的内部封堵操作臂插入孔6;以及升高件11,其从封堵件8的侧边朝向车门2的外部伸出,从而当把手主体7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时,使从所述车门的外部经过操作臂插入孔6和封堵件8之间的间隙到用于锁定或解锁门锁装置1的圆柱锁9附近的位置的路径10变窄。
在上述把手装置中,封堵壁12可以沿着位于工作旋转位置的摆动杆4的升高件11从把手基座3竖起。封堵壁12的底端位于升高件11的自由端的方向上。
在上述把手装置中,升高件11可以与封堵壁12在高度方向上重叠,以便完全封堵路径10。
在上述把手装置中,孔罩部分14可以设置在把手基座3上并布置在车门2的外部面板13上,以便形成车门2的外表面。操作臂5可以通过在孔罩部分14上形成的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并与在孔罩部分14的后表面上形成的铰链臂15连接。圆柱锁9可以固定在形成于孔罩部分14的后表面上的圆柱锁固定部分16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把手装置包括把手主体7,该把手主体与固定在车门2上的把手基座3可旋转地连接。把手主体7包括操作臂5,该操作臂通过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的内部。此外,摆动杆4与把手基座3可旋转地连接,从而当安装到车门2上的把手主体7被拉起时,摆动杆4受到驱动而从初始旋转位置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
摆动杆4通过例如杆和线等适当的传动部件与门锁装置1连接。当摆动杆4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时,门锁装置1解除对车门2的限制操作,从而能够打开车门2。
门锁装置1通过适当的传动部件与圆柱锁9连接以便在锁定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而圆柱锁9只能够在解锁状态下解开门锁装置1。
当把手主体7被拉起时,被把手主体7的把手部分17遮盖的操作臂插入孔6向外露出,从而工具等可以插入在操作臂插入孔6和把手主体7的操作臂5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如果该间隙在圆柱锁9附近形成为线性形状或者该间隙与例如曲柄形状的路径10连通,则工具可以沿着路径10移动以分离与门锁装置1连接的传动部件或进行非法操作,例如对传动部件的连接部分的进行强制性驱动操作。
封堵件8和在摆动杆4中形成的升高件11封堵路径10,以防止对车门2的非法解锁操作。当把手主体7被拉起,即摆动杆4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时,封堵件8位于操作臂插入孔6后面的位置。于是,封堵件8封堵通过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并到达车门2内部的路径10。另一方面,升高件11构造为这样,即:封堵件8的侧边向车门2的外部弯曲,以使在封堵件8的侧边和操作臂插入孔6的末端边缘之间形成的间隙变窄。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封堵件8和升高件11防止工具通过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的内部,所以不需要使封堵件8在工作旋转位置靠近操作臂插入孔6的开口端。为此,由于不需要将封堵件8的工作区域设置在接近操作臂插入孔6的开口端的表面,所以增大了封堵件8的布置自由度,从而容易在考虑与其它部件的干涉的情况下进行该封堵件的设计。
此外,由于封堵件8的操作表面布置为远离操作臂插入孔6的开口端,所以可以在封堵件8的与操作臂插入孔6相对的表面上布置伸出部。因此,例如如图所示,由于可以将封堵件8用作传动部件与门锁装置1的连接部分,所以与已知实例相比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在已知实例中,封堵件8的与操作臂插入孔6相对的表面需要整体上形成为平坦表面。
此外,由于从封堵件8的侧边竖起的升高件11用作防止以下情况的限制壁,即:工具在挤压在封堵件8的前端上的同时沿着封堵件8移动,以便寻找到达圆柱锁9附近位置的插入路径10,所以可以防止非法操作。
此外,当封堵壁12从把手基座3竖起从而沿着位于工作旋转位置的摆动杆4的升高件11设置时,封堵壁12用作防止以下情况的壁,即:工具在把手基座3的壁上滑动的同时移动到圆柱锁9附近的路径10,所以可以进一步防止非法操作。
把手装置可以构造为把手主体7、圆柱锁9等固定在把手基座3上的组件,或者可以构造为这样,即:这些部件通过车门2彼此连接。当整个把手装置构造为组件时,把手基座3可以设置有孔罩部分14,该孔罩部分在把手基座3中布置在车门2的外部面板13上,以便形成车门2的外表面。因此,把手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车门2上,即:孔罩部分14封堵贯穿车门2的外部面板13形成的安装孔13a。
另外,当各个部件通过车门2彼此连接时,把手主体7的把手部分17从车门2的外表面露出,并且通过贯穿车门2的外部面板13形成的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内部的操作臂5与固定在车门2内部的把手基座3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不减小设计自由度的情况下可靠地防止通过操作臂插入孔进行非法操作。
可以从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明显看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例性实施例的把手装置的前视图,图1b是沿着图1a中的线1B-1B截取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把手装置的后视图。
图3a是示出把手主体被拉起的状态的视图,图3b是在把手主体位于初始旋转位置的状态下沿着图2中的线3B-3B截取的剖视图,而图3c是与图3b对应的在把手主体被拉起的状态下的视图。
图4a是从相反侧看去时把手装置的透视图,图4b是后视图。
图5是示出把手主体被拉起的状态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a和1b所示,把手装置构造为这样,即:如图所示,把手主体7与把手基座3连接,并且把手基座3固定在车门2上。把手安装孔13a形成为贯穿车门2的外部面板13,通过从车门2的外侧穿过该把手安装孔插入把手装置来将把手装置固定在该把手安装孔上。此外,在把手基座3中形成有孔罩部分14以便封堵把手安装孔13a。端盖18安装在孔罩部分14和外部面板13之间。
把手主体7包括两个操作臂5,这两个操作臂以伸出方式形成在把手部分17的后表面上。为了仅使把手部分17从车门2的外表面露出,每一个操作臂5通过贯穿把手基座3形成的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的内部,并与每一个铰链臂15连接以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该铰链臂以伸出方式形成在把手基座3的孔罩部分14的后表面上。在孔罩部分14中形成有把手凹部14a,以便给把手主体7的把手部分17提供把手基座。
把手主体7可以从初始旋转位置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其中所述初始旋转位置是如图1b所示的把手部分17沿着孔罩部分14的表面,即车门2的外部面板13的表面定位的位置,所述工作旋转位置是如图3a所示的把手部分17被拉起而向上旋转的位置。此时,卷绕在连接操作臂5与铰链臂15的支撑轴19上的扭簧20将把手主体7向初始旋转位置推压。另外,具有预定重量的配重21固定在两个操作臂5之间,从而防止因把手主体7朝向工作旋转位置旋转的惯性而产生操纵力。
附图标记4表示摆动杆,摆动杆4与孔罩部分14的后表面连接,并且在竖直方向上绕着枢轴22从图2所示的初始旋转位置旋转到图5所示的工作旋转位置。如图4a所示,扭簧26卷绕在枢轴22上,以便将摆动杆4向初始旋转位置推压。摆动杆4包括与把手主体7的操作臂5干涉的干涉件4a,当把手主体7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时,干涉件4a受到驱动。
附图标记9表示保持在孔罩部分14中的圆柱锁,该圆柱锁与通过开锁钥匙(未示出)旋转的圆柱锁杆23连接。由于把手基座3的后表面插入外部面板13的把手安装孔13a中,因此容易进行装配作业(面板通过作业),所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通过把手安装孔13a插入把手基座3之后,可以从车门2的内部将圆柱锁9固定在孔罩部分14的圆柱锁固定部分16上。
在将把手装置固定在车门2上之后,将摆动杆4通过线缆24与门锁装置1的插锁操作部分1a连接,然后将圆柱锁杆23与门锁装置1的锁定/解锁操作部分1b连接。当摆动杆4在这种状态下移动到工作旋转位置时,限制车门2以使车门保持关闭状态的插锁(未示出)将被解开,从而可以打开车门2。另外,当圆柱锁9被锁定时,锁定/解锁操作部分1b从解锁状态转变到锁定状态,从而不能够利用插锁操作部分1a解除插锁操作。
如图3a和4所示,当把手主体7被拉起而旋转到工作旋转位置时,在把手主体7的操作臂5的后侧形成较大间隙。此时,在外观上封堵间隙的端盖18容易被破坏操作所破坏。例如当端盖18被破坏时,工具可以通过间隙插入并沿着图4b所示的虚线表示的圆柱锁9附近的路径10移动。当工具插入到圆柱锁9附近的位置时,会出现门锁装置1被非法解锁的问题。因此,在这里布置封堵部分25和封堵壁12以便封堵路径10或使路径10变窄。
如图2、3a、3b和3c所示,封堵部分25包括在摆动杆4中形成的封堵件8和从封堵件8的侧边竖起的升高件11。封堵件8延伸到围绕摆动杆4的枢轴22旋转的连接件4b,并形成为与旋转中心垂直的平板。如图5所示,封堵件8形成在一定位置并具有如下尺寸:当摆动杆4移动到工作旋转位置时,在前视图中封堵件8与操作臂插入孔6重叠。
另外,为了有效地利用把手基座3的后表面内的空间,封堵件8通常还用作连接摆动杆4与门锁装置1的线缆24的安装件。为了防止线缆24的向把手基座3的后表面壁伸出的安装部24a和把手基座3的后表面壁之间发生干涉,将连接件4b向后弯曲,并在封堵件8和把手基座3的后表面之间保证安装部24a的活动空间。
同时,升高件11从封堵件8的侧边向车门2的外表面竖起,其中封堵件8在前视图中基本上形成为矩形形状。在这里形成升高件11以便和封堵件8一起使工具插入路径10变窄。此时,升高件11形成在能够有效地封堵工具插入路径1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图4b所示的路径10为工具插入路径10,则如图5所示,升高件11形成于当摆动杆4移动到工作旋转位置时面向圆柱锁9的两侧。
如图3b和3c所示,封堵壁12从孔罩部分14的后表面向车门2的内部伸出。如图3c所示,封堵壁12具有当摆动杆4移动到工作旋转位置时向内与摆动杆4的升高件11(以重叠余量δ)重叠的高度尺寸。此外,封堵壁12沿着处于工作旋转位置的升高件11布置,从而完全封堵工具插入路径10。
从把手基座3的后表面竖起的封堵壁12不会破坏把手装置的面板通过作业。此外,封堵壁12布置在能够有效地封堵工具插入路径1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最重要的是封堵图4b所示路径10。因此,如图5所示,封堵壁12布置在与摆动杆4的升高件11的一侧对应的位置。
虽然已经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涵盖落入本发明的要旨和范围之内的所有此类变更和修改。
附图标记清单
1:门锁装置
2:车门
3:把手基座
4:摆动杆
5:操作臂
6:操作臂插入孔
7:把手主体
8:封堵件
9:圆柱锁
10:路径
11:升高件
12:封堵壁
13:外部面板
14:孔罩部分
15:铰链臂
16:圆柱锁固定部分

把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把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把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手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设置有:把手基座(3),其固定在车门(2)上;摆动杆(4),其保持在车门(2)内部并与把手基座(3)连接,以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旋转;把手主体(7),其包括操作臂(5),所述操作臂(5)通过操作臂插入孔(6)插入车门(2)内部,以便驱动摆动杆(4);封堵件(8),其位于摆动杆(4)上,用于从车门(2)的内部封堵操作臂插入孔(6);以及升高件(11),其从封堵件(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