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799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CN102837990A*CN102837990A*(21)申请号 201210264402.3(22)申请日 2012.06.21102011105559.6 2011.06.25 DEB65H 54/28(2006.01)(71)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地址德国雷姆沙伊德市雷沃古瑟路65号(72)发明人亚历山大马克思(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党晓林 王小东(54) 发明名称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纱线横动装置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
2、所述导纱元件设置在固定于指形导纱器主体的支承棒上,并且所述导纱元件在卷绕工作期间以摩擦配合方式在“横动”的意义上驱动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线。本发明规定,所述导纱元件(11)是能够以可更换的方式定位在所述支承棒(15、16)上的、薄壁的冲压件(19),所述冲压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两个通过连接片(21)彼此连接的、开槽的管件(20A、20B)。(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用于纱线横动装置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所述导纱元。
3、件设置在支承棒上,所述支承棒固定在所述指形导纱器的主体上,并且所述导纱元件在卷绕工作期间以摩擦配合方式在“横动”的意义上驱动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元件(11)是能够以可更换的方式定位在所述支承棒(15、16)上的、薄壁的冲压件(19),所述冲压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两个通过连接片(21)彼此连接的、开槽的管件(20A、20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元件,其特征在于,采用调质弹簧钢作为所述冲压件(19)的材料,所述冲压件(19)是在其成型之后硬化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纱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件(19)在硬化之后进行表面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
4、述的导纱元件,其特征在于,采用镀硬铬工艺进行表面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21)具有至少一个卡合轮廓(22),在所述冲压件(19)的装配状态下,所述卡合轮廓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抱住所述指形导纱器(10)的所述主体(14)上的卡合突起(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管件(20A、20B)的内径(d)如此选择,即,一方面,在安装状态下形成一预张力,所述预张力足够大,以便能够力配合地支配在所述管件和所述支承棒(15、16)之间在工作期间出现的相对作用力;另一方面,所述预张力又足够小,以便在所述冲压件(19)安装到所述支承棒(15、1。
5、6)上时避免受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37990 A1/3页3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背景技术0002 与指形导纱器相关地,这种导纱元件基本上是已知的,该指形导纱器横动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的纱线。在DE 10 2005 059 028 A1或者DE 10 2008 053 261 A1中例如说明了一种指形导纱器,其具有固定在其主体上的导纱元件。0003 通过DE 10 2008 053 261 A1已知一种指形导纱器,其中,主体由镁压铸件制成。陶瓷导纱元件通过弯曲弹性棒优选是碳纤维棒连接在镁主体的自由。
6、端部上。也就是说,碳纤维棒借助于粘合连接固定在镁主体的相应孔内,相应被设计成陶瓷管件的导纱元件优选同样通过粘合连接固定在碳纤维棒上。这种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导纱元件虽然自身在纱线冲击时不会承受明显的磨损,然而由于陶瓷的断裂伸长率相对较小,在高频率铺放纱线时始终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导纱元件例如因为无法彻底避免的弯曲力矩而易于折断,或者陶瓷从碳纤维棒上剥落。此外由DE 10 2008 053 261 A1已知的指形导纱器的缺点还在于,粘合连接在碳纤维棒区域中构成机械薄弱位置,这些薄弱位置既不能可靠避免,也不能在随后以合理方式廉价地消除。0004 在DE 10 2005 059 028 A1中说明一种指。
7、形导纱器,该指形导纱器在其主体的自由端部上分别具有两个被设计成圆柱形空心体、由金属合金制成的导纱元件,这两个导纱元件构成导纱叉,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上的纱线在卷绕过程中在该导纱叉中导向移动。在此,该导纱元件或者形状配合或者力配合地嵌入主体,或者安装在由碳纤维制成的附加支承棒上。0005 在此,由金属合金制成导纱元件的构造方式的优点在于,这种材料与陶瓷相比不易断裂。然而由金属合金制成的导纱元件的耐磨性还是较低,也就是说,与具有陶瓷导纱元件的指形导纱器相比,这种指形导纱器基于导纱元件的磨损迹象而必须明显更频繁地更换。发明内容0006 从前述类型的指形导纱器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发展一种具有可更换、相。
8、对廉价的导纱元件的指形导纱器,其中,所述导纱元件应当如此构成,即,其一方面可以可靠固定在与指形导纱器主体连接的支承棒上,另一方面在需要情况下可以顺利地加以更换。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指形导纱器的导纱元件来解决。0007 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0008 根据本发明,所述导纱元件是能够以可更换的方式定位在支承棒上的、薄壁的冲压件,所述冲压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两个通过连接片彼此连接的、开槽的管件。这种方式构造的导纱元件不仅优点在于,所述冲压件能够以可靠且始终精确对准的方式固定在支承棒上,而且在需要情况下(也就是说,当指形导纱器经过确定工作时间后,基于导纱元。
9、说 明 书CN 102837990 A2/3页4件的磨损痕迹而表现出需要更换导纱元件)也可以快速顺利地更换该冲压件。0009 如权利要求2所示,在有利实施方式中规定,采用调质弹簧钢作为所述冲压件材料,它在其成型之后硬化的。这种由调质弹簧钢制成的、硬化冲压件一方面对冲击负荷不敏感,另一方面也是比较耐磨的。0010 如权利要求3和4所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规定,所述冲压件在硬化之后进行表面处理,其中,优选采用镀硬铬进行表面处理。这种镀硬铬的冲压件的特征不仅在于摩擦系数非常低(这导致爱护地处理横动纱线),而且在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不敏感。0011 此外根据权利要求5规定,所述连接片具有至少一个卡合轮廓,。
10、在所述冲压件的装配状态下,所述卡合轮廓形状配合地抱住所述指形导纱器主体上的卡合突起。所述冲压件的这种附加的形状配合固定阻止了冲压件可能在卷绕工作期间随着时间推移,受离心力影响而向外移动。也就是说,冲压件上的卡合轮廓与指形导纱器主体上的卡合突起的连接确保了,冲压件在其整个工作持续时间期间可靠地定位在支承棒上。0012 如权利要求6所示,所述冲压件的开槽的管件具有一内径,所述内径与对应的、被设计成碳纤维棒的支承棒的外径协调一致。所述开槽的管件的内径如此选择,即,一方面在安装状态下形成一预张力,所述预张力足够大,从而能够力配合地掌控在工作期间出现的所述管件和所述陶瓷棒之间的相对力( ),另一方面所述。
11、预张力又足够小,从而在将管件安装在陶瓷棒上时尽量避免受损。在需要的情况下,管件和支承棒的相应尺寸设定允许顺利地更换磨损冲压件,然而又保证可靠地将冲压件锁定在支承棒上。0013 在更换磨损冲压件时,优选应用一装置,所述装置简化了冲压件在支承棒上的安装,简化了从支承棒卸下冲压件。这种装置可以具有各种不同构造方式,然而优选始终具有用于固定指形导纱器主体的夹持装置以及一工具,其用于使冲压件的卡合轮廓脱离主体的卡合突起,并且用于使冲压件在支承棒上沿轴向移动。附图说明0014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的实施例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其他细节。0015 图中:0016 图1以立体前视图示出具有指形导纱器的卷绕装置,所述指形。
12、导纱器配备有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导纱元件;0017 图2以放大比例示出配备有本发明导纱元件的指形导纱器的前视图;和0018 图3以立体图示出本发明导纱元件。具体实施 方式0019 图1以立体前视图示出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1的上部分。如已知,这种工位1通常具有配备了输入装置3的卷绕工位壳体4,卷绕工位壳体4尤其是也容纳工位自身的控制装置5。此外,在卷绕工位壳体4旁边还设有卷绕装置6,卷绕装置6大致包括用于保持交叉卷绕筒管8的筒子架7、筒子驱动辊9以及纱线横动装置2,纱线横动装置2用于横动在卷绕工作期间卷绕到交叉卷绕筒管8或者说交叉卷绕筒子上的纱线。0020 纱线横动装置2具有指形导纱器10。
13、,指形导纱器10具有本发明导纱元件11。如所示,指形导纱器10其自身通过固定和锁定元件17连接在可反转的驱动装置12的马达轴说 明 书CN 102837990 A3/3页518上,驱动装置12其自身通过控制线路13与工位自身的控制装置5相连。也就是说,指形导纱器10能够以规定方式通过控制装置5来控制,从而在卷绕过程中例如可以精确设定铺纱速度和/或铺纱宽度。0021 图2以放大比例示出配备有本发明导纱元件11的指形导纱器10。如所示,指形导纱器10具有由塑料制成的主体14,在制造过程中支承棒15、16以及固定和锁定元件17一起整体浇铸在主体14中。在此,被设计成碳纤维棒的支承杆15、16明显比接。
14、纳支承杆15、16的塑料主体14更长。这意味着,支承棒15、16在主体14的自由窄端区域明显突出于主体14,并且在此构成用于指形导纱器10的导纱元件11的支承元件。根据本发明,设置在支承棒15、16上的导纱元件11被设计成冲压件19,尤其如图3明显示出的那样,导纱元件11具有两个开槽的管件20A和20B,管件20A和20B是通过连接片21彼此连接的。0022 在此,管件20A、20B的槽如此设置,即,所述槽向外指向,也就是说,所述槽是如此定位的,即,始终保证在纱线横动期间不会因为槽而影响到引导纱线。0023 两个卡合轮廓22形成在用于连接管件20A和20B的连接片21上,在冲压件19的安装状态。
15、下,这两个卡合轮廓形状配合地抱住在指形导纱器10主体14上的两个相应的卡合突起23,在此,冲压件19形状配合地固定在主体14上。0024 在有利实施方式中,开槽的管件20A、20B还关于其内径d与支承棒15、16的外径D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开槽的管件20A、20B的内径d如此选择,以使该管件在其安装在支承棒15、16上之后以一定的预张力固定在支承棒上。在此优选如此选择这种预张力,即,一方面,在安装之后保证开槽的管件20A、20B可靠保持在支承杆15、16上,另一方面,在装配时可以相对顺利地将管件安装在支承棒上。这意味着,在装配冲压件19时应当尽量避免损伤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支承棒15、16。说 明 书CN 102837990 A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7990 A2/2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799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