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POSUB4/SUB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BIPOSUB4/SUB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72888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CN102872888A*CN102872888A*(21)申请号 201210369293.1(22)申请日 2012.09.27B01J 27/18(2006.01)B01J 35/02(2006.01)B01J 37/03(2006.01)C02F 1/32(2006.01)(71)申请人清华大学地址 100084 北京市100084信箱82分箱清华大学专利办公室(72)发明人朱永法 朱艳艳 刘艳芳 吕艳辉(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代理人关畅(54) 发明名称一种Bi。
2、PO4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PO4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BiPO4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Bi(NO3)35H2O和NaH2PO42H2O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反应,所得沉淀物即为所述BiPO4纳米棒。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具有单斜相独居石和六方相混晶结构的BiPO4具有较好的紫外光催化活性,对MB液相降解速率达到了水热法制备BiPO4降解活性;在整个制备方法中,原料价廉、工艺简单、制备温度低,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BiPO4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Bi(NO3)35H2O和NaH2PO42H2O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反应,所得沉淀物即为所述BiPO4纳米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i(NO3)35H2O与NaH2PO42H2O的摩尔份数比为1:(1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pH值为1.07.0之间,且不为7.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72h,反应的温度为70100。5.根据权利要求。
4、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溶剂比为:每1mol所述Bi(NO3)35H2O需要(24360)L去离子水。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BiPO4纳米棒。7.权利要求6所述的BiPO4纳米棒在作为光催化剂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72888 A1/4页3一种 BiPO4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BiPO4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 光催化在环境净化和能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前景,是物理化学研究的热点。由于TiO2为基础的光催化剂存在着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吸收光谱窄等制约因素。
5、,对其改性处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寻求新型、高效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其中非金属含氧酸盐作为新型光催化剂具有结构稳定、结晶性好、电子空穴复合率低、光腐蚀性小、诱导效应大等优点,是比较具有潜力的一类光催化剂。BiPO4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功能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分离鎇、钚、镎、铀等放射性元素、烷烃的选择性催化氧化、玻璃的改性处理,前期工作证明BiPO4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催化活性。BiPO4存在三种晶相结构:六方相、单斜相独居石和单斜相,结构较稳定和光催化活性最好的是单斜相独居石结构。BiPO4制备方法主要有四类:(一)是固相制备、高温熔盐法或熔盐提拉法;(二)是气相沉淀法;(。
6、三)是超声辐照法;(四)是水热法。其中方法(一)制备的是块状具有激光和非线性光学特性的BiPO4晶体,不适合做光催化剂材料使用;方法(二)的反应前驱体为BiSe2P(OiPr)23,不是常用化学试剂,且反应在真空炉中需要减压高温环境;方法(三)虽具备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的优点,但只能制备出具有六方相结构的BiPO4;方法(四)可以制备出尺寸较小的BiPO4纳米棒,调控反应温度和初始物比例可以制备出三种晶相结构,但该方法制备量太少、需要高温高压环境,对于此催化剂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BiPO4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中变压环境、。
7、高温、单次制备量少的缺点,为BiPO4的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建立良好的技术基础,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单斜相独居石和六方相混晶结构(比例约为5:1)的BiPO4具有较好的紫外光催化活性。 0004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BiPO4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 将Bi(NO3)35H2O和NaH2PO42H2O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反应,所得沉淀物即为所述BiPO4纳米棒。 0006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Bi(NO3)35H2O与NaH2PO42H2O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 (110),具体可为1:1、1:1.5、1:2、1:4、1:5、1:6、1:7或1:10。 0007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
8、应的pH值范围为1.07.0之间,且不为7.0。 0008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2472h,反应的温度为70100。 0009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溶剂比可为:每1mol所述Bi(NO3)35H2O需要(24 360)L所述去离子水,具体可为24L、36L、72L、120L、180L或240L。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BiPO4纳米棒及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 0011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具有单斜相独居石和六方相混晶结构的BiPO4具有较说 明 书CN 102872888 A2/4页4好的紫外光催化活性,对MB液相降解速率达到了水热法制备BiPO4降。
9、解活性;在整个制备方法中,原料价廉、工艺简单、制备温度低,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0012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BiPO4的XRD。 0013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BiPO4的XRD。 0014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BiPO4的XRD。 0015 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BiPO4的TEM,其中溶剂比为180。 0016 图5为实施例4制备的BiPO4的XRD,其中溶剂比为180。 0017 图6为实施例5制备的BiPO4的在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MB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9。
10、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反应初始物为市售分析纯Bi(NO3)35H2O、NaH2PO42H2O,调节pH值用的HNO3和NaOH均为市售,HNO3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8%,NaOH为分析纯,去离子水为自制。 0021 采用JEM2100透射电镜观察制备的BiPO4的颗粒形貌和尺寸,电子束加速电压为100kV。用德国Bruker 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Cu靶K射线,管电压40kV,管电流20mA),测试制备BiPO4的晶型。 0022 实施例1、调控反应时间制备BiPO4纳米棒 0023 称量24.3g(。
11、50mmol)的Bi(NO3)35H2O和7.8g(50mmol)的NaH2PO42H2O,加入5.0L的三口烧瓶,量取3.6L去离子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然后把磁子装入三口烧瓶。把球形冷凝管接到三口烧瓶一小口上,电加热套的温度传感器从三口烧瓶另一个小口 中插入到反应液中,三口烧瓶中间的大口用塞子塞紧。调节电加热套上的磁力搅拌旋钮至800r/min,设置电加热套温控面板的温度为100。加热大约30min后,反应液开始沸腾。从反应液沸腾开始计时控制反应时间分别为24h、36h、48h、60h和72h(共做5组试验),反应结束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反应液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后将上层清液倒掉,把下部白色沉淀物。
12、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500mL去离子水搅拌洗涤制备的目标产物,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洗涤液上下分层明显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共洗涤3次)。最后,把盛有目标产物的烧杯放入干燥箱中在120下干燥12h,最终白色固体粉末即为制备的BiPO4。 0024 由图1可以看出,反应时间为24h时,制备的BiPO4所有峰为纯相单斜相独居石结构(空间群P21/n,JPCDS 15-0767),没有任何杂相,晶格常数为a=6.752,b=6.933,c=6.468,=10 3.7,2为19.3、21.5、25.6、27.4、29.4、31.5、37.1的衍射峰分别对应单斜相的(011)、(-111)、(111)、。
13、(200、(120)、(012)和(-212)晶面,图中还有一些杂峰,是由于存在一些钠等杂质离子形成的。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出现了六方相结构(空间群P3121/n、JPCDS 15-0766和JPCDS 45-1370)晶面分别为(101)的特征峰20.1,六方相结构的量非常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说 明 书CN 102872888 A3/4页50025 实施例2、调控Bi3+/PO43-比例制备BiPO4纳米棒 0026 称量24.3g(50mmol)的Bi(NO3)35H2O和39.0g(250mmol)的NaH2PO42H2O,Bi3+/PO43-摩尔比为1:5(固定Bi(NO3)35。
14、H2O用量为50mmol,调控Bi3+/PO43-摩尔比例分别为1:1、1:1.5、1:2、1:4、1:5、1:6、1:7和1:10共做8组试验,依据比例不同称量NaH2PO42H2O的量分别为7.8g、11.7g、15.6g、31.2g、46.8g、54.6g和78.0g),加入5.0L的三口烧瓶,量取3.6L去离子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然后把磁子装入三口烧瓶。把球形冷凝管接到三口烧瓶一小口上,电加热套的温度传感器从三口烧瓶另一个小口中插入到反应液中,三口烧瓶中间的大口用塞子塞紧。调节电加热套上的磁力搅拌旋钮至800r/min,设置电加热套温控面板的温度为100。加热大约30min后,反应液开。
15、始沸腾。从反应液沸腾开始计时控制反应时间为48h,反应结束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反应液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后将上层清液倒掉,把下部白色沉淀物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500mL去离子水搅拌洗涤制备的目标产物,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洗涤液上下分层明显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共洗涤3次)。最后,把盛有目标产物的烧杯放入干燥箱中在120下干燥12h,最终白色固体粉末即为制备的BiPO4。 0027 由图2可以看出,在Bi3+/PO43-比例为1:11:2时制备的BiPO4为纯相单斜相独居石结构(空间群P21/n、JPCDS 15-0767)。在比例为1:4时制备的BiPO4中出现了六方相结构(空间群P3121/n、。
16、JPCDS 45-1370)晶面分别为(100)、(101)和(200)的特征峰14.6、20.1和29.5,随着PO43-比例的逐渐增大,六方相结构的特征峰逐渐增强, 而单斜相独居石结构晶面(-111)、(200)、(120)的特征峰21.3、27.1、29.1逐渐减弱。在Bi3+/PO43-比例为1:41:7的变化过程中,随着PO43-比例的提高制备的BiPO4催化剂中六方相结构的成分逐渐增多,当Bi3+/PO43-比例为1:5时,单斜相独居石结构与六方相结构比例为5:1。 0028 实施例3、调控反应液pH值制备BiPO4纳米棒 0029 称量24.3g(50mmol)的Bi(NO3)3。
17、5H2O和39.0g(250mmol)的NaH2PO42H2O,Bi3+/PO43-摩尔比为1:5,加入5.0L的三口烧瓶,量取3.6L去离子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然后把磁子装入三口烧瓶。调节电加热套上的磁力搅拌旋钮至800r/min,在室温条件下用pHSJ-4A型pH计测量反应混合液的pH值为2.2,用浓HNO3调节反应混合液pH值为1.0和1.5,用1.0mol/L的NaOH溶液调节反应混合液的pH值为3.0、5.0和7.0(共做6组试验)。反应液pH值调节到合适数值后,把球形冷凝管接到三口烧瓶一小口上,电加热套的温度传感器从三口烧瓶另一个小口中插入到反应液中,三口烧瓶中间的大口用塞子塞紧。。
18、设置电加热套温控面板的温度为100。加热大约30min后,反应液开始沸腾。从反应液沸腾开始计时控制反应时间为48h,反应结束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反应液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后将上层清液倒掉,把下部白色沉淀物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500mL去离子水搅拌洗涤制备的目标产物,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洗涤液上下分层明显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共洗涤3次)。最后,把盛有目标产物的烧杯放入干燥箱中在120下干燥12h,最终白色固体粉末即为制备的BiPO4。 0030 由图3可以看出,在pH为1.0和1.5条件下制备的BiPO4为纯相单斜相独居石结构(空间群P21/n,JPCDS 15-0767)。在pH值为2.2时出现。
19、六方相结构,随着pH的提高,六方相成分也逐渐增多;当pH为5.0时制备的BiPO4六方相结构的成分大于单斜相独居石结构的成分;在pH为7.0时制备的产物已经不是BiPO4,为碱式磷酸铋Bi3O(PO4)2OH。 0031 实施例4、调控溶剂比制备BiPO4纳米棒 说 明 书CN 102872888 A4/4页60032 称量4.85g(10mmol)的Bi(NO3)35H2O和7.8g(50mmol)的NaH2PO42H2O,加入5.0L的三口烧瓶,量取3.6L去离子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此时去离子水体积L与Bi3+摩尔数mol的比值简称溶剂比为360(调控溶剂比240、180、120、72、3。
20、6、24不同,Bi(NO3)35H2O和NaH2PO42H2O称量量分别为7.29g和11.7g、9.70g和15.6g、14.55g和23.4g、48.6g和78.0g、72.9g和117.0g,共做7组试验),Bi3+/PO43-摩尔比恒定为1:5。然后把磁子装入三口烧瓶,把球形冷凝管接到三口烧瓶一小口上,电加热套的温度传感器从三口烧瓶另一个小口中插入到反应液中,三口烧瓶中间的大口用塞子塞紧。调节电加热套上的磁力搅拌旋钮至800r/min,设置电加热套温控面板的温度为100。加热大约30min后,反应液开始沸腾。从反应液沸腾开始计时控制反应时间分别为48h, 反应结束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反应。
21、液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后将上层清液倒掉,把下部白色沉淀物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500mL去离子水搅拌洗涤制备的目标产物,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洗涤液上下分层明显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共洗涤3次)。最后,把盛有目标产物的烧杯放入干燥箱中在120下干燥12h,最终白色固体粉末即为制备的BiPO4。 0033 由图4可以看出,该条件下制备的BiPO4纳米棒的直径小于90nm,长度不超过400nm。 0034 实施例5、BiPO4纳米棒的紫外光催化活性评价 0035 本实施例所用的BiPO4为实施例4制备的产物,其中的溶剂比为180。 0036 量取50mg BiPO4光催化剂与100mL浓度为1.010-。
22、5mol/L的亚甲基蓝染料(MB)水溶液在150mL的烧杯中混合,先超声10min,在暗室环境中搅拌10min,使BiPO4在MB溶液中达到吸附-脱附平衡和分散均匀。然后放置于254nm的紫外光评价装置中进行活性评价,其中稳定时的光强为0.9mW/cm2,每隔5min取样1次(每次取样4.0mL),在12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用Hitachi U-3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MB剩余浓度,计算出MB的降解速率,比较制备BiPO4的紫外光催化活性。 0037 上述试验平行进行3次,其催化降解的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通过3次平行实验结果,本发明制备的BiPO4是非常可控的,且稳定性很好。 说 明 书CN 102872888 A1/3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888 A2/3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888 A3/3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88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