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7000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37889.6

申请日:

2015.11.03

公开号:

CN105236688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151103|||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4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赵春生; 胡光景

地址:

211170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格致路3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代理人:

王纪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箱,所述的第一沉淀箱与第一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滤箱与第二沉淀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沉淀箱通过连通总管分别与两个第二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的内部设有粗过滤结构,所述的第一过滤箱内设有ABR反应器,所述的第二过滤箱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的第二过滤箱与集水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的外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的下部分别设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箱和集水箱之间设有精滤箱。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且利于污水处理系统自身清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箱(1),所述的第一沉淀箱(1)与第一过滤箱(2)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滤箱(2)与第二沉淀箱(3)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沉淀箱(3)通过连通总管分别与两个第二过滤箱(4)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1)的内部设有粗过滤结构,所述的第一过滤箱(2)内设有ABR反应器(5),所述的第二过滤箱(4)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6),所述的第二过滤箱(4)与集水箱(7)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1)的外端连接有进水管(8),所述的第一沉淀箱(1)和第二沉淀箱(3)的下部分别设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箱(4)和集水箱(7)之间设有精滤箱(9),所述的集水箱(7)和进水管之间设有回水管(10),所述的回水管(10)通过第一回水分管(11)与第二过滤箱(4)相连通,所述的回水管(10)通过第二回水分管(12)与第二沉淀箱(3)相连通,所述的回水管(10)通过第三回水分管(13)与第一过滤箱(2)相连通,所述的回水管(10)通过第四回水分管(14)与第一沉淀箱(1)相连通,所述的精滤箱(9)包括内玻璃筒体(15)和外玻璃筒体(16),所述的内玻璃筒体(15)和外玻璃筒体(16)之间形成环形过滤空间,所述的内玻璃筒体(15)内轴向设有若干圆形过滤网(17),所述的圆形过滤网(17)与内玻璃筒体(15)滑动连接,所述的环形过滤空间内设有环绕内玻璃筒体(15)外壁螺旋分布的分隔板(18),所述的分隔板(18)将环形过滤空间划分成螺旋形空间,所述的环形过滤空间内设有横贯分隔板(18)的条形过滤网(19),所述的内玻璃筒体(15)上设有与螺旋形空间的进口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的外玻璃筒体(16)上设有与螺旋形空间的出口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设于精滤箱(9)外的气液分离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与集水箱(7)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一端敞口的壳体(20),且敞口端与精滤箱(9)相连接,所述的壳体(20)的底部向下凹进形成出水槽,所述的出水槽通过集水管与集水箱(7)相连接,所述的壳体(20)的顶部开有出气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0)内设有向出水槽方向下倾的第一倾斜板(21),所述的第一倾斜板(21)位于壳体(20)的中部且第一倾斜板(21)的上端固定在精滤箱(9)上,所述的第一倾斜板(21)和精滤箱(9)之间形成与螺旋形空间的出口相连通的出水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0)内设有向出水槽方向下倾的第二倾斜板(22),所述的第二倾斜板(22)位于壳体(20)的中部且第二倾斜板(22)的上端固定在壳体(20)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的第二倾斜板(22)和第一倾斜板(21)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通气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玻璃筒体(15)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滑动条,所述的滑动条上开有滑动槽,所述的圆形过滤网(17)的外沿上设有圆形固定环,所述的圆形固定环上设有与滑动槽一一对应的滑动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玻璃筒体(15)内设有柔性筒袋,所述的柔性筒袋和内玻璃筒体(15)之间形成注水空间,且当注水空间注满水时柔性筒袋内壁与圆形过滤网(17)外沿紧密贴合,圆形过滤网(17)相对于内玻璃筒体(15)横向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管(10)上设有水泵,所述的第一回水分管(11)、第二回水分管(12)、第三回水分管(13)和第四回水分管(14)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说明书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的经济往来的不断加深,国际间的贸易交易也日益频繁,货船、客运、邮轮也越来越多。船舶给各水域带来的污染也日益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船用污水处理系统是船舶的辅助设备,该设备在船舶上承担生活污水的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船舶生活污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厨房、盥洗室、医务室等排放的污水,称之灰水,对于灰水只要过滤出固体物质再经消毒杀菌处理后,即可排放舷外;另一类主要指含有粪便的厕所冲洗水,也称黑水,而对于黑水,需要严格的处理。所谓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是针对这类污水而言的,须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为满足排放标准,船舶必须设有污水处理装置,以便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目前船上采用的处理设备基本分两种:一种是收集、贮存、集中排放的设备;一种是船上处理后直接排出的设备。船舶装设生活污水贮存柜,在禁止排放区域内,将生活污水全部暂时存入贮存柜中,当船舶航行到允许排放海域时再排光,或排至港口接收设备。该方法设备简单,造价低,也容易管理和操作。但如果船舶在禁排区内时间过长,污水贮存量受到限制,处理将发生困难。由于舰船自身的特点,无法在舰船上配置普通的污水处理系统,因为这种系统往往存在占用大量空间、耗水量大、臭气外溢、容易堵塞、维修困难等难题。现有的舰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多采用生化法;物化法;或电解法;传统生化处理 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利用好氧生物进行降解,再通过沉淀使得固液分离,但是净化效果还不够好,净化后污水后的污水处理系统自身不容易清洁干净,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申请号:CN201420498279.6],包括比例阀、好氧室、接触室、沉淀室、生物膜反应器、电化学消毒器和密封块;所述比例阀、好氧室、接触室、沉淀室、生物膜反应器和电化学消毒器依次相联通;所述密封块包括密封上块和密封下块,所述密封上块和密封下块通过紧固件相连接且其内设置有污水的管路。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净化效果还不够好,净化后污水后的污水处理系统自身不容易清洁干净,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且利于污水处理系统自身清洁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箱,所述的第一沉淀箱与第一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滤箱与第二沉淀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沉淀箱通过连通总管分别与两个第二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的内部设有粗过滤结构,所述的第一过滤箱内设有ABR反应器,所述的第二过滤箱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的第二过滤箱与集水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的外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的下部分别设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箱 和集水箱之间设有精滤箱,所述的集水箱和进水管之间设有回水管,所述的回水管通过第一回水分管与第二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回水管通过第二回水分管与第二沉淀箱相连通,所述的回水管通过第三回水分管与第一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回水管通过第四回水分管与第一沉淀箱相连通,所述的精滤箱包括内玻璃筒体和外玻璃筒体,所述的内玻璃筒体和外玻璃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过滤空间,所述的内玻璃筒体内轴向设有若干圆形过滤网,所述的圆形过滤网与内玻璃筒体滑动连接,所述的环形过滤空间内设有环绕内玻璃筒体外壁螺旋分布的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将环形过滤空间划分成螺旋形空间,所述的环形过滤空间内设有横贯分隔板的条形过滤网,所述的内玻璃筒体上设有与螺旋形空间的进口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的外玻璃筒体上设有与螺旋形空间的出口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设于精滤箱外的气液分离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与集水箱相连接。污水先通过进水管进入到第一沉淀箱,经沉淀后再进入到第一过滤箱进行过滤,在ABR反应器处理后进入到第二沉淀箱再次沉淀,沉淀完成后再进入到第二过滤箱中,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进入到精滤箱进行精滤,具体来说是先进入内玻璃筒体内经层层圆形过滤网过滤,然后再进入到螺旋形空间,经条形过滤网过滤,最后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后流入到集水箱中,污水净化效果好;此外,回水管中的水还可以通过回水管重新进入到第一沉淀箱、第一过滤箱、第二沉淀箱或第二过滤箱中,在污水净化过程中避免污水过脏堵塞过滤结构,在污水净化完毕后利于对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各设备进行清洁,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在上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一端敞口的壳体,且敞口端与精滤箱相连接,所述的壳体的底部向下凹进形成出水槽,所述的出水槽通过集水管与集水箱相连接,所述的壳体的顶部开有出气口。气液分离装 置利于本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处理后的水中。
在上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向出水槽方向下倾的第一倾斜板,所述的第一倾斜板位于壳体的中部且第一倾斜板的上端固定在精滤箱上,所述的第一倾斜板和精滤箱之间形成与螺旋形空间的出口相连通的出水通道。利于本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处理后的水中。
在上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向出水槽方向下倾的第二倾斜板,所述的第二倾斜板位于壳体的中部且第二倾斜板的上端固定在壳体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的第二倾斜板和第一倾斜板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通气口。
在上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内玻璃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滑动条,所述的滑动条上开有滑动槽,所述的圆形过滤网的外沿上设有圆形固定环,所述的圆形固定环上设有与滑动槽一一对应的滑动块。圆形过滤网可以自由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圆形过滤网之间的距离,灵活性强。
在上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内玻璃筒体内设有柔性筒袋,所述的柔性筒袋和内玻璃筒体之间形成注水空间,且当注水空间注满水时柔性筒袋内壁与圆形过滤网外沿紧密贴合,圆形过滤网相对于内玻璃筒体横向固定。柔性筒袋充水后即可实现圆形过滤网的固定,使用方便。
在上述的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回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的第一回水分管、第二回水分管、第三回水分管和第四回水分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利于第一回水分管、第二回水分管、第三回水分管和第四回水分管的分别控制。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且利于污水处理系统自身清洁。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污水先通过进水管进入到第一沉淀箱,经沉淀后再进入到第一过滤箱 进行过滤,在ABR反应器处理后进入到第二沉淀箱再次沉淀,沉淀完成后再进入到第二过滤箱中,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进入到精滤箱进行精滤,具体来说是先进入内玻璃筒体内经层层圆形过滤网过滤,然后再进入到螺旋形空间,经条形过滤网过滤,最后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后流入到集水箱中,污水净化效果好;
(2)回水管中的水还可以通过回水管重新进入到第一沉淀箱、第一过滤箱、第二沉淀箱或第二过滤箱中,在污水净化过程中避免污水过脏堵塞过滤结构,在污水净化完毕后利于对船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各设备进行清洁,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沉淀箱、2第一过滤箱、3第二沉淀箱、4第二过滤箱、5ABR反应器、6膜生物反应器、7集水箱、8进水管、9精滤箱、10回水管、11第一回水分管、12第二回水分管、13第三回水分管、14第四回水分管、15内玻璃筒体、16外玻璃筒体、17圆形过滤网、18分隔板、19条形过滤网、20壳体、21第一倾斜板、22第二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箱1,第一沉淀箱1与第一过滤箱2相连通,第一过滤箱2与第二沉淀箱3相连通,第二沉淀箱3通过连 通总管分别与两个第二过滤箱4相连通,第一沉淀箱1的内部设有粗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箱2内设有ABR反应器5,第二过滤箱4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6,第二过滤箱4与集水箱7相连通,第一沉淀箱1的外端连接有进水管8,第一沉淀箱1和第二沉淀箱3的下部分别设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第二过滤箱4和集水箱7之间设有精滤箱9,集水箱7和进水管之间设有回水管10,回水管10通过第一回水分管11与第二过滤箱4相连通,回水管10通过第二回水分管12与第二沉淀箱3相连通,回水管10通过第三回水分管13与第一过滤箱2相连通,回水管10通过第四回水分管14与第一沉淀箱1相连通,精滤箱9包括内玻璃筒体15和外玻璃筒体16,内玻璃筒体15和外玻璃筒体16之间形成环形过滤空间,内玻璃筒体15内轴向设有若干圆形过滤网17,圆形过滤网17与内玻璃筒体15滑动连接,环形过滤空间内设有环绕内玻璃筒体15外壁螺旋分布的分隔板18,分隔板18将环形过滤空间划分成螺旋形空间,环形过滤空间内设有横贯分隔板18的条形过滤网19,内玻璃筒体15上设有与螺旋形空间的进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外玻璃筒体16上设有与螺旋形空间的出口相连通的出水口,出水口与设于精滤箱9外的气液分离装置相连接,气液分离装置与集水箱7相连接。污水先通过进水管8进入到第一沉淀箱1,经沉淀后再进入到第一过滤箱2进行过滤,在ABR反应器5处理后进入到第二沉淀箱3再次沉淀,沉淀完成后再进入到第二过滤箱4中,经膜生物反应器6处理后进入到精滤箱9进行精滤,具体来说是先进入内玻璃筒体15内经层层圆形过滤网17过滤,然后再进入到螺旋形空间,经条形过滤网19过滤,最后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后流入到集水箱7中,污水净化效果好;此外,回水管10中的水还可以通过回水管10重新进入到第一沉淀箱1、第一过滤箱2、第二沉淀箱3或第二过滤箱4中,在污水净化过程中避免污水过脏堵塞过滤结构,在污水净化完毕后利于对船用污水处理系 统中的各设备进行清洁,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其中,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一端敞口的壳体20,且敞口端与精滤箱9相连接,壳体20的底部向下凹进形成出水槽,出水槽通过集水管与集水箱7相连接,壳体20的顶部开有出气口。气液分离装置利于本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处理后的水中。更具体地说,壳体20内设有向出水槽方向下倾的第一倾斜板21,第一倾斜板21位于壳体20的中部且第一倾斜板21的上端固定在精滤箱9上,第一倾斜板21和精滤箱9之间形成与螺旋形空间的出口相连通的出水通道。利于本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处理后的水中。壳体20内设有向出水槽方向下倾的第二倾斜板22,第二倾斜板22位于壳体20的中部且第二倾斜板22的上端固定在壳体20另一侧内壁上,第二倾斜板22和第一倾斜板21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通气口。
作为一种改进,内玻璃筒体15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滑动条,滑动条上开有滑动槽,圆形过滤网17的外沿上设有圆形固定环,圆形固定环上设有与滑动槽一一对应的滑动块。圆形过滤网17可以自由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圆形过滤网17之间的距离,灵活性强。内玻璃筒体15内设有柔性筒袋,柔性筒袋和内玻璃筒体15之间形成注水空间,且当注水空间注满水时柔性筒袋内壁与圆形过滤网17外沿紧密贴合,圆形过滤网17相对于内玻璃筒体15横向固定。柔性筒袋充水后即可实现圆形过滤网17的固定,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改进,回水管10上设有水泵,第一回水分管11、第二回水分管12、第三回水分管13和第四回水分管14上分别设有控制阀。利于第一回水分管11、第二回水分管12、第三回水分管13和第四回水分管14的分别控制。
将船舶上的污水经本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得到下列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污水处理数据

项目进水水样出水水样BOD5,mg/L121.8727.46COD,mg/L253.0145.77B/C0.480.60

BOD是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说明净化效果越差。
COD是化学需氧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从表1中可以看出,BOD5和COD大幅下降,处理后的污水COD在60mg/L以下,已满足排放的要求,B/C从0.48升高到0.60,说明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较好,有利于系统对有机物的消解,净化效果好。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沉淀箱1、第一过滤箱2、第二沉淀箱3、第二过滤箱4、ABR反应器5、膜生物反应器6、集水箱7、进水管8、精滤箱9、回水管10、第一回水分管11、第二回水分管12、第三回水分管13、第四回水分管14、内玻璃筒体15、外玻璃筒体16、圆形过滤网17、分隔板18、条形过滤网19、壳体20、第一倾斜板21、第二倾斜板2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箱,所述的第一沉淀箱与第一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滤箱与第二沉淀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沉淀箱通过连通总管分别与两个第二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的内部设有粗过滤结构,所述的第一过滤箱内设有ABR反应器,所述的第二过滤箱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的第二过滤箱与集水箱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箱的外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第一沉淀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