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性元件、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透明导电性元件制作用母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明导电性元件、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透明导电性元件制作用母盘.pdf(1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8537 A(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CN103748537A(21)申请号 201380002813.8(22)申请日 2013.01.242012-012527 2012.01.24 JPG06F 3/041(2006.01)B32B 7/02(2006.01)G06F 3/044(2006.01)H01B 5/14(2006.01)(71)申请人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水野干久 井上纯一 金子直人(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代理人何欣亭 汤春龙(54) 发明名称透明导电性元件、输入。
2、装置、电子设备及透明导电性元件制作用母盘(57) 摘要具有优异的视觉辨认性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具备:具有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的图案的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中设有形状图案。(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2.25(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51375 2013.01.24(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11795 JA 2013.08.01(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4页 附图63页按照条约。
3、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4页 附图63页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8537 ACN 103748537 A1/2页21.一种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具备:具有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上述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透明导电部的图案为多个孔部的图案,上述透明绝缘部的图案为多个岛部的图。
4、案,上述边界部的形状图案包含从由上述孔部的整体、上述孔部的一部分、上述岛部的整体及上述岛部的一部分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边界部的形状图案所包含的上述岛部及上述孔部的整体,与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边界相切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边界部的形状图案所包含的上述孔部及上述岛部的一部分分别具有上述孔部及岛部被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边界局部切断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24的任一个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多个孔部的图案及上述多个岛部的图案的双方为规则图案,上述边界部的形状图案为规则的形状图案。。
5、6.根据权利要求24的任一个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多个孔部的图案及上述多个岛部的图案的一方为规则图案,而另一方为随机图案,上述边界部的形状图案为随机的形状图案。7.根据权利要求26的任一个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孔部及上述岛部具有点状。8.根据权利要求26的任一个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孔部具有点状,上述岛部间的间隙部具有网孔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透明导电部的图案为多个孔部的图案,上述透明绝缘部的图案为多个岛部的图案,上述边界部的形状图案包含从上述孔部反转为上述岛部的多个反转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透明导。
6、电部是在上述表面连续设置的透明导电层,上述透明绝缘部是具有在上述表面以规则图案设置的多个岛部的透明导电层,上述边界部的形状图案包含从由上述岛部的整体及一部分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以上。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个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平均边界线长度为20mm/mm2以下。12.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个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反射L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3。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748537 A2/2页313.一种输入装置,其中具备:具有第1表面及第2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上述第1表面及上述第2表面以平面交替地。
7、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14.一种输入装置,其中具备: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以及设在上述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表面的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上述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及上述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具备:具有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上述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15.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具备透明导电性元件,该透明导电性元件具备具有第1表面及第。
8、2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上述第1表面及上述第2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16.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具备: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以及设在上述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表面的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上述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及上述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具备:具有第1表面及第2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上述第1表面及上述第2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上述透明导电部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
9、有形状图案。17.一种透明导电性元件制作用母盘,其中,具有透明导电部形成区域及透明绝缘部形成区域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表面,上述透明导电部形成区域及上述透明绝缘部形成区域的至少一方在区域内具有规则图案,在上述透明导电部形成区域及上述透明绝缘部形成区域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748537 A1/44页4透明导电性元件、 输入装置、 电子设备及透明导电性元件制作用母盘技术领域0001 本技术涉及透明导电性元件、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透明导电性元件制作用母盘(master)。详细而言,涉及能够提高视觉辨认性的透明导电性元件。背景技术0002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便携音乐终端等的。
10、移动设备搭载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的情况越来越多。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中,使用设有在基体材料膜表面构图的透明导电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然而,具有这样的构成的现有的透明导电性膜中,具有透明导电层的部分和被除去的部分的光学特性的差异较大,因此会看到透明导电层的图案,存在透明导电性膜的视觉辨认性低下的问题。0003 因此,提出了在透明导电性薄膜层与基体材料膜之间,设置层叠了折射率不同的电介质层的层叠膜,利用这些层叠膜的光学干涉,提高透明导电性膜的视觉辨认性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2)。0004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2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294号公报。发明。
11、内容0005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层叠膜的光学调整功能有波长依赖性,因此充分提高透明导电性膜的视觉辨认性上有困难。因此,近年来,作为提高透明导电性膜的视觉辨认性的技术,期望取代上述层叠膜的技术。0006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视觉辨认性的透明导电性元件、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透明导电性元件制作用母盘。0007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技术是一种透明导电性元件,其中具备:具有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0。
12、008 第2技术是一种输入装置,其中具备:具有第1表面及第2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第1表面及第2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说 明 书CN 103748537 A2/44页5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0009 第3技术是一种输入装置,其中具备: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以及设在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表面的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及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具备:具有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
13、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0010 第4技术是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具备透明导电性元件,该透明导电性元件具备具有第1表面及第2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第1表面及第2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0011 第5技术是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具备: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以及设在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表面的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及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具备:具有第1表面及第2表面的基体材料;以及在第1表面及第2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透。
14、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至少一方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在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0012 第6技术是一种透明导电性元件形成用母盘,其中,具有透明导电部形成区域及透明绝缘部形成区域以平面交替地设置的表面,透明导电部形成区域及透明绝缘部形成区域的至少一方在区域内具有规则图案,在透明导电部形成区域及透明绝缘部形成区域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0013 本技术中,由于在基体材料的表面以平面交替地设有透明导电部及透明绝缘部,所以能够降低设有透明导电部的区域和未设置透明导电部的区域的反射率差。0014 由于在透明电极部和透明绝缘部的边界部设有形状图案,所以能够防止直线状边界继续变长。
15、。因此,能够抑制边界的视觉辨认。0015 发明效果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依据本技术,能够实现具有优异的视觉辨认性的透明导电性元件。附图说明0016 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输入装置的一构成例的截面图;图2A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2B是沿着图2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3A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电极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3B是沿着图3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3C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绝缘部的一构成例说 明 书CN 103748537 A3/44页6的平面图;图3D是沿着图3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A是用于说明求出透明电。
16、极部的平均边界线长度的方法的平面图;图4B是用于说明求出透明绝缘部的平均边界线长度的方法的平面图;图5A图5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6A图6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7A图7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8A、图8B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9A图9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变形例的平面图;图10A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10B是沿着图10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11A是示出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和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的平面图;图11B是放大表示图11A所示的区域R的平面图;图12。
17、A图12D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图13A图13D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4A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电极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14B是沿着图14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14C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绝缘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14D是沿着图14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15A图15C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16A、图16B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变形例的平面图;图17A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电极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17B是沿着图17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17C是。
18、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绝缘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17D是沿着图17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18A图18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19A图19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20A图20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21A、图21B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21C、图21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变形例的平面图;图22是用于说明随机图案生成的算法的简略线图;图23是用于说明随机图案生成的算法的流程图;图24是用于说明随机图案生成的算法的简略线图;图25是用于说明随机图案生成的算法的流程图;图26是用于说明随机图案生成的算法的简略线图;图27A。
19、是示出随机图案的生成方法的图像的示意图;图27B是示出设圆的面积比率为80的随机图案生成的例的图;图28A是示出使圆半径比生成图案还小的例的图;图28B是示出以倒角的正方形生成图案的例的图;图29A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电极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29B是沿着说 明 书CN 103748537 A4/44页7图29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29C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绝缘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29D是沿着图29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30A图30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31A图31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32A图32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
20、例的平面图;图33A、图33B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33C、图33D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变形例的平面图;图34A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电极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34B是沿着图34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34C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绝缘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34D是沿着图34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35A是用于说明求出透明电极部的平均边界线长度的方法的平面图;图35B是用于说明求出透明绝缘部的平均边界线长度的方法的平面图;图36A、图36B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37A图37C是用于说明随机图案的生成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线图;图38是用于。
21、说明随机图案的生成方法的变形例的简略线图;图39是示出槽图案的宽度(间隙部的线宽度)的变更例的平面图;图40A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电极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40B是沿着图40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0C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透明绝缘部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40D是沿着图40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1A、图41B是示出边界部的形状图案的例的平面图;图42A是示出本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42B是示出本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43A是示出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和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的平面图。
22、;图43B是放大表示图43A所示的区域R的平面图;图44是示出透明电极部及透明绝缘部的区域的例的简略线图;图45是示出本技术的第8实施方式的信息输入装置的一构成例的截面图;图46A是示出本技术的第9实施方式的信息输入装置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46B是沿着图46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7A是放大示出图46A所示的相交部C附近的平面图;图47B是沿着图47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8是示出用于本技术的第10实施方式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母盘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49A是放大示出母盘的第1区域的平面图;图49B是沿着图49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9C是放大示出母盘的第2区域。
23、的平面图;图49D是沿着图49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50A是放大示出第1区域及第2区域的边界部的平面图;图50B是沿着图50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51A、图51B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第10实施方式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说 明 书CN 103748537 A5/44页8图52是作为电子设备示出电视机的例的外观图;图53A、图53B是作为电子设备示出数码相机的例的外观图;图54是作为电子设备示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例的外观图;图55是作为电子设备示出摄像机的例的外观图;图56是作为电子设备示出便携终端装置的例的外观图;图57A是放大示出实施例11的X电极部的一部分。
24、的平面图;图57B是放大示出实施例11的绝缘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7C是放大示出实施例11的X电极部和绝缘部的边界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8A是放大示出实施例21的X电极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8B是放大示出实施例21的绝缘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8C是放大示出实施例21的X电极部和绝缘部的边界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9A是放大示出实施例31的X电极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9B是放大示出实施例31的绝缘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9C是放大示出实施例31的X电极部和绝缘部的边界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0A是放大示出比较例11的X电极部和绝缘部的边界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0B是放大示出比较例31。
25、的X电极部和绝缘部的边界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1A是放大示出实施例7的绝缘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1B是放大示出实施例8的绝缘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1C是放大示出实施例9的绝缘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2A是放大示出实施例10的X电极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2B是放大示出实施例11的X电极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2C是放大示出实施例12的X电极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3A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63B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输入装置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按照以下顺序,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0018 1第1实施方式(在。
26、透明电极部及透明绝缘部设有规则图案的例)2第2实施方式(在透明电极部设有连续膜的例)3第3实施方式(在透明绝缘部设有随机图案的例)4第4实施方式(在透明电极部设有随机图案的例)5第5实施方式(在透明绝缘部设有网孔状的槽部的例)6第6实施方式(在透明电极部设有网孔状的导电部的例)7第7实施方式(设有连结焊盘部的形状的透明电极部的例)8第8实施方式(在基体材料的两面设有透明电极部的例)9第9实施方式(透明电极部相交设在基体材料的一主面的例)10第10实施方式(用印刷法来制造透明导电性元件的例)11第11实施方式(向电子设备的适用例)1第1实施方式信息输入装置的构成说 明 书CN 103748537。
27、 A6/44页9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输入装置的一构成例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信息输入装置10设在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上。信息输入装置10例如用贴合层5来贴合到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0019 (显示装置)适用信息输入装置10的显示装置4没有特别限定,如果例示,可以举出液晶显示器、CRT(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ence:EL)显示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显示器(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
28、SED)等的各种显示装置。0020 (光学层)光学层3例如具备基体材料31和在基体材料31与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2之间设置的贴合层32,经由该贴合层32使基体材料31贴合到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2的表面。光学层3并不限定于该例,也可为SiO2等的陶瓷涂层(保护层)。0021 (信息输入装置)信息输入装置10是所谓的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触摸面板,具备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1和设在该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1的表面上的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2,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1和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2是通过贴合层6来贴合的。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第2透明导电性元件2的表面上还具备光学层3。0022 (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图2A是示出。
29、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2B是沿着图2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这里,将在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1的面内正交的2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及Y轴方向。0023 如图2A及图2B所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1具备:具有表面的基体材料11、和设在该表面的透明导电层12。透明导电层12具备透明电极部(透明导电部)13和透明绝缘部14。透明电极部13是沿X轴方向延展的X电极部。透明绝缘部14是所谓的伪电极部,是沿着X轴方向延展并且介于透明电极部13之间而将相邻的透明电极部13之间绝缘的绝缘部。这些透明电极部13和透明绝缘部14在基体材料11的表面朝着Y轴方向以平面交替地邻接设置。。
30、此外,在图2A、图2B中,第1区域R1表示透明电极部13的形成区域,第2区域R2表示透明绝缘部14的形成区域。0024 (透明电极部、透明绝缘部)透明电极部13及透明绝缘部14的形状最好根据屏幕形状、驱动电路等而适当选择,例如,能够举出直线状、将多个菱形状(金刚石形状)以直线状连结的形状等,但并没有特别限定于这些形状。此外,在图2A、图2B中例示了将透明电极部13及透明绝缘部14的形状设为直线状的构成。0025 图3A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1的透明电极部13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3B是沿着图3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3C是示出第1透明导电性元件1的透明绝缘部14的一构成例的平面图。图3D是。
31、沿着图3C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透明电极部13及透明绝缘部14的双方都是内部具有规则图案的透明导电层12。透明导电部13的图案为多个孔部13a的图案,透明绝缘部14的图案为多个岛部14a的图案。多个孔部13a的图案及多个岛部14a的图案的双方均为规则图案。说 明 书CN 103748537 A7/44页100026 如图3A及图3B所示,透明电极部13是多个孔部13a分开并以规则图案设置的透明导电层12,导电部13b介于相邻的孔部13a之间。另一方面,如图3C及图3D所示,透明绝缘部14是具有分开并以规则图案设置的多个岛部14a的透明导电层12,作为绝缘部的间隙部14b介于相邻的岛部14a之间。
32、。岛部14a例如为以透明导电材料为主成分的岛状的透明导电层12。这里,优选透明导电层12在间隙部14b中被完全除去,但是,只要间隙部14b处于作为绝缘部起作用的范围内,透明导电层12的一部分也可以岛状或薄膜状残留。0027 这里,规则图案是指间距P1、P2、P3为规则性的。因此,即便孔部13a及岛部14a的形状或大小随机变化,只要间距P1、P2、P3为规则性的,就包括在规则图案内。“间距P1、P2、P3为规则性的”是指,间距P1、P2、P3为等间隔,或者间距P1、P2、P3即便变动也是周期性变动。0028 孔部13a及岛部14a的所有方向的间距P1、P2、P3(即间距P1、P2、P3中最小的间。
33、距)优选大于30m。若大于30m,则能够抑制产生衍射光。因此,能够提高信息输入装置10及显示装置4的视觉辨认性。0029 作为孔部13a及岛部14a的形状,例如能够采用点状。作为点状,例如能够采用从由圆形状、椭圆形状、切去圆形状的一部分的形状、切去椭圆形状的一部分的形状、多边形状、倒角的多边形状及不定形状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以上。作为多边形状,例如能举出三角形状、四边形状(例如菱形等)、六边形状、八边形状等,但是不限于此。孔部13a及岛部14a也可以采用不同形状。这里,圆形不仅包含数学上定义的完整的圆(正圆),还包含被赋予一些变形的圆形。椭圆形状不仅包含数学上定义的完整的椭圆,还包含被赋予一些。
34、变形的椭圆(例如长圆、蛋型等)。多边形不仅包含数学上定义的完整的多边形,还包含对边赋予变形的多边形、赋予圆角的多边形、及对边赋予变形且赋予倒角的多边形等。作为给予边的变形,能举出凸状或凹状等的弯曲等。0030 孔部13a及岛部14a最好是不能通过目视识别的尺寸。具体而言,孔部13a或岛部14a的尺寸优选为100m以下,更优选为60m以下。这里,尺寸(直径)意味着孔部13a及岛部14a的直径的长度中最大的值。若孔部13a及岛部14a的尺寸为100m以下,则能够抑制目视辨认到孔部13a及岛部14a。具体而言,例如在孔部13a及岛部14a为圆形状的情况下,优选这些的直径为100m以下。0031 第1。
35、区域R1中,例如,多个孔部13a成为基体材料表面的露出区域,而介于相邻的孔部13a间的导电部13b成为基体材料表面的覆盖区域。另一方面,第2区域R2中,多个岛部14a成为基体材料表面的覆盖区域,而介于相邻的岛部14a间的间隙部14b成为基体材料表面的露出区域。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的覆盖率差为60以下,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并且,优选以不能通过目视辨认的大小形成孔部13a及岛部14a的部分。以目视比较透明电极部13和透明绝缘部14时,感觉上透明导电层12覆盖成在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相同,因此能够抑制透明电极部13和透明绝缘部14的视觉辨认。0032 优选提高第1区域R1中的导电部13b的覆盖面积的比例。随着覆盖率的降低,要想具有相同导电性,则必须增加导电部13b的厚度,但是考虑蚀刻加工的情况下,必须加厚最初的整个面制膜时的厚度,这是因为成本与覆盖率反比例地增大。例如,覆盖率为50的情况下材料费成为2倍,覆盖率为10的情况下材料费成为10倍。除此之外还产生的问题是:随着导电部13b的膜厚变厚,光学特性变差,或者在将导电材料做成涂料印刷细微图案说 明 书CN 103748537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