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6961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66557.0

申请日:

2015.11.12

公开号:

CN105254019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日:20151112|||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2; C02F101/16(2006.01)N; C02F101/10(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3/32

申请人:

蚌埠市水森林生态农业科技园

发明人:

吴同刚

地址:

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涂山风景区韩郢村西300米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该处理方法采用蛋白核小球藻、斜生珊藻和月牙藻三种藻类进行相互作用处理、培养,并对废水做实验研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清除废水中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氮、磷等物质,具有简单有效、成本低、实用性强等优点,而且藻类生长可以作为水产动物食物成本低,效果显著,不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采用蛋白核小球
藻、斜生珊藻和月牙藻三种藻类进行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水产养殖废水量,以每立方米养殖废水中需要的蛋白核小球藻、
斜生珊藻和月牙藻的菌液质量分别为0.5g、1.5g、1.5g确定所需三种藻液的量;
(2)将上述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分别以6000转/min
离心15~35分钟,弃去上清液,用25mg/ml碳酸氢钠溶液洗涤,重复三次;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按照体
积比为1∶4~6∶3~8的比例分别加入1立方米的养殖废水中,在25℃下,用强度
为5000lx的白色日光灯以12∶12小时光照比培养5天,每3.5个小时人工摇动一
次;
(4)取等体积的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混合均匀,全部
播撒在养殖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中蛋白核小球藻液的浓度为2.0×105cells/ml,所述斜生珊藻液的浓度为
4.0×105cells/ml,所述月牙藻液的浓度为5.0×106cells/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中三种藻液的混合比例为1∶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4)中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的体积为0.5~1.5m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
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的体积为0.5m3

说明书

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
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
和生物处理法,其中,前三种处理方法的设备投入量大、费用高,化学处理方法
通常需要加入化学制剂,可能带来水体的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方法是目前水产养
殖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具有成本低、处理方法温和等优点;藻类作为水生态系
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净化水质,水环境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同
藻类对于生长环境有不同要求,对于不同污水或者相同污水中不同污染物处理能
力不同,这就造成单纯利用一种藻类处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效果不明
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清除废水中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氮、磷等
物质,具有简单有效、成本低、实用性强等优点,而且藻类生长可以作为水产动
物食物成本低,效果显著,不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该处理方法采用蛋白核
小球藻、斜生珊藻和月牙藻三种藻类进行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水产养殖废水量,以每立方米养殖废水中需要的蛋白核小球藻、
斜生珊藻和月牙藻的菌液质量分别为0.5g、1.5g、1.5g确定所需三种藻液的量;

(2)将上述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分别以6000转/min
离心15~35分钟,弃去上清液,用25mg/ml碳酸氢钠溶液洗涤,重复三次;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按照体
积比为1∶4~6∶3~8的比例分别加入1立方米的养殖废水中,在25℃下,用强度
为5000lx的白色日光灯以12∶12小时光照比培养5天,每3.5个小时人工摇动一
次;

(4)取等体积的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混合均匀,全部
播撒在养殖池中。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蛋白核小球藻液的
浓度为2.0×105cells/ml,所述斜生珊藻液的浓度为4.0×105cells/ml,所述月牙藻液
的浓度为5.0×106cells/ml。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三种藻液的混合比
例为1∶5∶5。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蛋白核小球藻液、
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的体积为0.5~1.5m3。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
月牙藻液的体积为0.5m3

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1)采用的三种藻类可以
有效清除废水中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氮、磷等物质,效果显著;(2)可以根据特定
水产养殖废水中污染物分布情况变化方法中采用的藻类种类或者用量,具有很强
的指导意义;(3)藻类生长可以作为水产动物食物,且不会影响水产动物食物;
(4)本方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发明
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该处理方法采用蛋白核小球藻、斜生珊藻
和月牙藻三种藻类进行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水产养殖废水量,以每立方米养殖废水中需要的蛋白核小球藻、
斜生珊藻和月牙藻的菌液质量分别为0.5g、1.5g、1.5g确定所需三种藻液的量;
所述蛋白核小球藻液的浓度为2.0×105cells/ml,斜生珊藻液的浓度为
4.0×105cells/ml,月牙藻液的浓度为5.0×106eells/ml

(2)将上述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分别以6000转/min
离心15~35分钟,弃去上清液,用25mg/ml碳酸氢钠溶液洗涤,重复三次;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按照体
积比为1∶4~6∶3~8的比例分别加入1立方米的养殖废水中,在25℃下,用强度
为5000lx的白色日光灯以12∶12小时光照比培养5天,每3.5个小时人工摇动一
次;

(4)取等体积的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混合均匀,全部
播撒在养殖池中。

实施例1

根据水产养殖废水量,以每立方米养殖废水中需要的蛋白核小球藻、斜生
珊藻和月牙藻的菌液质量分别为0.5g、1.5g、1.5g确定所需三种藻液的量;将上
述蛋白核小球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分别以6000转/min离心15~35分钟,
弃去上清液,用25mg/ml碳酸氢钠溶液洗涤,重复三次;将得到的蛋白核小球
藻液、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按照体积比为1∶5∶5的比例分别加入1立方米的养
殖废水中,在25℃下,用强度为5000lx的白色日光灯以12∶12小时光照比培养5
天,每3.5个小时人工摇动一次;然后,取等体积(0.5m3)的蛋白核小球藻液、
斜生珊藻液和月牙藻液混合均匀,全部播撒在养殖池中。

上述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类处理方法具有合理科学依据,保证水产养殖过程中
产生污水的有效净化;另外,可以根据特定水产养殖废水中污染物分布情况变化
方法中采用的藻类种类或者用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成
本低廉可以被普遍推广应用,并且不会对水产养殖产量产生影响。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
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
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该处理方法采用蛋白核小球藻、斜生珊藻和月牙藻三种藻类进行相互作用处理、培养,并对废水做实验研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清除废水中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氮、磷等物质,具有简单有效、成本低、实用性强等优点,而且藻类生长可以作为水产动物食物成本低,效果显著,不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水产养殖处理废水的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