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表面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铜板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铜板广泛应用于机械行业,是重要的机械零件,目前的铜板在加工后会对铜板表面进行处理,一般将铜板除油后即进行钝化操作,使得铜板表面形成抗氧化膜,但是现有的工艺形成的抗氧化膜的密集度不够,使用一段时间铜板本身的一些部位会被氧化从而变化颜色,影响了铜板的外观;抗氧化膜与铜板本身的粘结度也比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被划伤剥落,无法对铜板本身进行抗氧化保护,一旦铜板发生氧化,则需要进行更换,降低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铜板表面处理工艺,能够增加抗氧化膜的密集度,增强抗氧化膜与铜板本身的粘结度,避免铜板的氧化,延长铜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铜板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除油:按照9~11:1的重量比用水稀释除油粉,然后将待处理的铜板放入其中浸泡1~3分钟,期间不停地晃动铜板,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二:一次过硫酸:按照45~55:1的重量比用水稀释浓硫酸,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并不停晃动铜板4~6秒,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三:洗铜:按照90~110:25:2的重量比用水稀释过氧化氢和抛光光亮剂,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35~50秒,期间每9~11秒晃动一次,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四:二次过硫酸:按照45~55:1的重量比用水稀释浓硫酸,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2~4秒,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五:钝化:按照35~45:1的重量比用水稀释抗氧化剂,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80~100秒,每隔25~35秒钟晃动一次,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六:甩干:将铜板倒入尼龙滤网中并均匀放置于离心机内脱水,时间设定为150~200秒,甩动2~3次;
步骤七:烘干:将铜板放置在烘箱内烘干,温度设定为75~85℃,烘干时间为15~25分钟,然后将烘干后的铜板冷却后装袋。
作为优选,所述3道水洗的步骤为:用纯水对铜板进行流水冲洗3次,每次冲洗25~40秒并不停晃动铜板。清洗质量好,能够完全消除残留液。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按照10:1的重量比用水稀释除油粉。比例适中,保证除油效果的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和步骤四中均按照50:1的重量比用水稀释浓硫酸。比例适中,过硫酸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按照100:25:2的重量比用水稀释过氧化氢和抛光光亮剂。洗铜效果好,提高了铜板表面的光洁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按照40:1的重量比用水稀释抗氧化剂。比例适中,钝化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六中脱水时间设定为180秒,甩动2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七中烘干温度设定为80℃,烘干时间为20分钟。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铜板表面处理工艺,增加了抗氧化膜的密集度,增强了抗氧化膜与铜板本身的粘结度,避免了铜板的氧化,延长了铜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铜板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除油:用1000克水稀释100克除油粉,然后将待处理的铜板放入其中浸泡1分钟,期间不停地晃动铜板,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二:一次过硫酸:用1000克水稀释20克浓硫酸,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并不停晃动铜板5秒,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三:洗铜:用1000克水稀释250克过氧化氢和20克抛光光亮剂,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40秒,期间每10秒晃动一次,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四:二次过硫酸:用1000克水稀释20克浓硫酸,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2秒,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五:钝化:用1000克水稀释25克抗氧化剂,然后将铜板放入其中90秒,每隔30秒钟晃动一次,完成后将铜板拿出进行3道水洗;
步骤六:甩干:将铜板倒入尼龙滤网中并均匀放置于离心机内脱水,时间设定为180秒,甩动2次;
步骤七:烘干:将铜板放置在烘箱内烘干,温度设定为8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烘干后的铜板冷却后装袋。
所述3道水洗的步骤为:用纯水对铜板进行流水冲洗3次,每次冲洗30秒并不停晃动铜板。所有的稀释液在清洗铜板的数量达30万件时,必须对稀释液进行更换。采用该处理工艺增加了抗氧化膜的密集度,增强了抗氧化膜与铜板本身的粘结度,避免了铜板的氧化,延长了铜板的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