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8672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97860.0

申请日:

2015.06.02

公开号:

CN104852534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K 15/02申请公布日:201508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5/02申请日:20150602|||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5/02

主分类号:

H02K15/02

申请人:

安徽飞翔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文彬; 金爱民

地址:

242600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篁嘉桥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代理人:

丁瑞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下模装置以及紧固件,上模装置设置在下模装置的上方。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具以及上夹持板,下模装置包括下模具以及下夹持板。模具与其相对应的夹持板通过紧固件相接。下模具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以及若干个圆孔,环形凹槽的内环上分布有若干个向内凹的锯齿。上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凸起包括圆环凸起以及若干个圆形凸起。圆环凸起与环形凹槽相对应,若干个圆形凸起与若干个圆孔相对应。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上述模具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一次加工成型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下模装置以及紧固件,所述上模装置设置在所述下模装置的上方;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具以及上夹持板,所述下模装置包括下模具以及下夹持板;模具与其相对应的夹持板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以及圆孔,所述环形凹槽的内环上分布有若干个向内凹的锯齿;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包括圆环凸起以及圆形凸起;所述圆环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应,所述圆形凸起与所述圆孔相对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包括轴心孔、定子通风孔以及转子通风孔;所述定子通风孔分布在所述圆环凹槽的底部,所述转子通风孔分布在所述圆环凹槽与所述轴心孔之间的区域上;所述圆形凸起包括与所述轴心孔相对应的轴心凸起、与所述定子通风孔相对应的定子凸起以及与所述转子通风孔相对应的转子凸起。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为口部较窄而顶部较宽的梯形,所述下夹持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为口部较窄而底部较宽的梯形;所述上模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所述下模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包括圆柱状的底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吻合的上模主体;所述下模具包括圆柱状的顶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吻合的下模主体。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上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下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 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以及所述第二通槽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栓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上模具采用可拆卸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中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8.  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上模具插入至所述上夹持板中;2)用所述紧固件将所述上模具固定在所述上夹持板中;3)如步骤1)-2)所述,将下模具固定在所述下夹持板中;4)将待加工材料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5)将所述凸起拧入至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凹槽中;6)将上模具下压至待加工材料上,将待加工材料冲压成定、转子。

说明书

说明书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机的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定子和转子是用在电动机上必须的部件,都是驱动轴转动必不可少的部件,定子固定安装在机壳上,一般定子上面会绕有线圈;转子是通过轴承或轴套安装固定在机座上,转子上有硅钢片,直流电机的转子也会绕有线圈,当它们都在工作状态的时候,由于电流在线圈的作用下会在定子、转子的硅钢片上产生磁场,磁场从而驱动转子转动。
目前,定、转子加工过程大都为三段式模式。即第一段工序为切割出定、转子薄片;第二段工序为冲压出定子成品;第三段工序为冲压出转子成品,每一段工序都需要有相应的模具。这种加工方法比较繁琐而且需要配置多种模具,在生产效率以及设备改良方面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一次加工成型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下模装置以及紧固件,所述上模装置设置在所述下模装置的上 方。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具以及上夹持板,所述下模装置包括下模具以及下夹持板,模具与其相对应的夹持板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以及圆孔,所述环形凹槽的内环上分布有若干个向内凹的锯齿。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包括圆环凸起以及圆形凸起。所述圆环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应,所述圆形凸起与所述圆孔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圆孔包括轴心孔、定子通风孔以及转子通风孔。所述定子通风孔分布在所述圆环凹槽的底部,所述转子通风孔分布在所述圆环凹槽与所述轴心孔之间的区域上。所述圆形凸起包括与所述轴心孔相对应的轴心凸起、与所述定子通风孔相对应的定子凸起以及与所述转子通风孔相对应的转子凸起。
优选地,所述上夹持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为口部较窄而顶部较宽的梯形,所述下夹持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为口部较窄而底部较宽的梯形。所述上模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所述下模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上模具包括圆柱状的底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吻合的上模主体。所述下模具包括圆柱状的顶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吻合的下模主体。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上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下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以及所述第二通槽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栓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上模具采用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中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将所述上模具插入至所述上夹持板中;
2)用所述紧固件将所述上模具固定在所述上夹持板中;
3)如步骤1)-2)所述,将下模具固定在所述下夹持板中;
4)将待加工材料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
5)将所述凸起拧入至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凹槽中;
6)将上模具下压至待加工材料上,将待加工材料冲压成定、转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计一种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对材料进行一次冲压即可制造出定子和转子,实现加工工艺以及加工设备的简化。进一步,由于模具与夹持板为梯形设计以及上模具的凸起与模具为可拆卸连接,实现快速拆卸、更换、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凸起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圆形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1、下模装 置2以及螺栓3,上模装置1设置在下模装置2的上方。上模装置1包括上模具11以及上夹持板12,下模装置2包括下模具21以及下夹持板22。
上夹持板1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口部较窄而顶部较宽的梯形,上夹持板1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槽。下夹持板22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为口部较窄而底部较宽的梯形,下夹持板22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槽。
上模具11包括圆柱状的底部以及与第一凹槽形状相吻合的上模主体,下模具21包括圆柱状的顶部以及与第二凹槽形状相吻合的下模主体。下模具21的上表面211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12以及若干圆孔213,环形凹槽212的内环上分布有若干向内凹的锯齿214。上模具11的下表面111上设置有若干凸起112以及若干第三凹槽,凸起112与第三凹槽采用螺纹连接。凸起包括圆环凸起1121、若干个圆形凸起1122。圆环凸起1121与环形凹槽212相对应地设置,若干个圆形凸起1122与若干个圆孔213相对应地设置。圆孔213包括轴心孔2131、定子通风孔2132以及转子通风孔2133。定子通风孔2132分布在环形凹槽212的底部,转子通风孔2133分布在环形凹槽212与轴心孔2131之间的区域上。圆形凸起1122包括与轴心孔2131相对应的轴心凸起、与定子通风孔2132相对应的定子凸起以及与转子通风孔2133相对应的转子凸起。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上模具插入至所述上夹持板中;
2)用所述紧固件将所述上模具固定在所述上夹持板中;
3)如步骤1)-2)所述,将下模具固定在所述下夹持板中;
4)将待加工材料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
5)将所述凸起拧入至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凹槽中;
6)将上模具下压至待加工材料上,将待加工材料冲压成定、转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定、转子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下模装置以及紧固件,上模装置设置在下模装置的上方。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具以及上夹持板,下模装置包括下模具以及下夹持板。模具与其相对应的夹持板通过紧固件相接。下模具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以及若干个圆孔,环形凹槽的内环上分布有若干个向内凹的锯齿。上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凸起包括圆环凸起以及若干个圆形凸起。圆环凸起与环形凹槽相对应,若干个圆形凸起与若干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