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8572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7478.7

申请日:

2015.02.25

公开号:

CN104869184A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M 1/02申请日:20150225|||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2; H04B1/3883(2015.01)I

主分类号:

H04M1/02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张气连; 具坰河; 金建卓; 裴基哲; 徐铉德; 张玹态; 崔锺哲

地址: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

优先权:

10-2014-0020467 2014.02.21 KR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代理人:

韩明星; 金光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具有散热功能。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显示模块;后盖;内部支撑结构,布置在显示模块和后盖之间,包括面对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第一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和显示模块之间;印刷电路板,布置在第一散热片和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之间;第二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二表面和后盖之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块;后盖;内部支撑结构,布置在显示模块和后盖之间,包括面对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第一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和显示模块之间;印刷电路板,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和第一散热片之间;第二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二表面和后盖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印刷电路板包括发热体,第二散热片包括形成在与所述发热体对应的位置的一部分。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内部支撑结构包括一金属图案或容纳包括了至少一个金属图案的元件的空间,第二散热片从所述一部分延伸,但至少不重叠在与金属图案对应的位置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内部支撑结构内部的至少一个金属图案包括天线图案。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包括电池,电池内部的金属图案包括天线图案。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天然石墨粒子、被剥离的石墨粒子、人造石墨粒子、铜、石墨烯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烯混合物中的至少一个。7.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盖,第一盖的尺寸被设置为覆盖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一表面;第二盖,连接到第一盖,被构造为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二表面上,以当保护盖安装到移动通信终端上时,第二盖覆盖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容纳空间,其中,第二盖包括散热片,散热片的尺寸被设置为覆盖第二盖的一个表面的区域。8.  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块;内部支撑结构;内部支架,布置在显示模块和内部支撑结构之间,包括面对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第一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架的第一表面和显示模块之间;印刷电路板,布置在内部支架的第二表面和内部支撑结构之间;第二散热片,布置在印刷电路板和内部支撑结构之间。9.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源,设置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之内;天线,布置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内部,与所述发热源相隔预定距离;散热部,布置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内部,与所述发热源重叠但不与所述天线重叠,其中,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连接部,所述散热连接部朝着相比所述发热源而言温度更低的区域转移所述发热源的热量。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源包括应用处理器。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或无线充电天线。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连接部由与所述散热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将所述发热源的热量转移到温度更低的区域。13.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源,设置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之内;电池,被构造为可去除地附着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且布置在与所述发热源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天线,安装在所述电池的第一区域上;电池盖,被构造为可去除地附着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散热部,布置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内部,与所述发热源重叠但不与所述天线重叠,其中,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连接部,所述散热连接部朝着相比所述发热源而言温度更低的区域转移所述发热源的热量。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相比电池的第二区域而言,所述第一区域相距所述发热源更远的距离,相比所述第一区域而言,所述第二区域相距所述发热源更近的距离。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连接部被设置为重叠在电池的所述第二区域上。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天线,所述连接天线跨过第二区域而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或电池保护电路基板,所述连接天线被设置为不与所述散热连接部重叠。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源被设置为不与所述电池重叠。18.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包括:散热部,布置于所述电池盖的一个表面上,且被布置为不与所述天线重叠,其中,所述散热部将从移动通信终端转移的热量散发到相比而言温度更低的第一区域;散热连接部,从所述散热部延伸,其中,所述散热连接部将从移动通信终端转移的热量散发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布置于与第一区域的布置方向不同的方向上。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布置在远离转移的热量的第一方向上,第二区域形成于在远离转移的热量的第二方向上布置的区域上,并配备有电池。20.  一种电池,可去除地附着到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一表面,被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天线,设置于第一区域;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天线,从所述天线延伸,跨过所述第二区域;电池保护电路基板,与所述连接天线的端部形成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具有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的散热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置有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移动通信终端在其主体内部安装电池,以对电池再充电和使用电池。而且,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电池盖,电池盖被构造为可拆装地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的背面,由此可以在从移动通信终端取下电池盖之后,安装到该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取出并利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由于电池盖的背面是用户使用移动通信终端时用户的手直接接触的部分,因此用户可以直接感受到移动通信终端产生的热量。
另外,由于追求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轻薄化以及高规格/配置的应用处理器(AP)用于移动通信终端,逐渐遇到发热量的问题。在移动通信终端中,主要的发热源在于设置有各种电子部件的主板,尤其贴装到主板上的应用处理器(AP)是主要的发热源。
另外,随着最近的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例如,近场通信(NFC)天线),实现了非接触方式的近距离/局域内双向通信。虽然与现有的蓝牙和无线个域网(ZIGBEE)等方式相比,NFC的数据传输速度较低,但其具有通信设置时间短和识别误差小的优点,因此NFC天线在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应用呈扩大的趋势,NFC天线在多个领域较为先进。例如,搭载有NFC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具有电子钱包、智能卡、电子客票、身份证、门禁卡等功能,也可以与友人共享或交换名片、电话号码、照片、音乐等。
通常,为了确保智能功能,这样的NFC天线设置于移动通信终端的预定部位,但考虑到贴装的方便性,一般NFC天线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或电池、电池盖上。
发明内容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的轻薄化和配置的提高,高配置的应用处理器(AP)用于移动通信终端,逐渐遇到发热量的问题。另外,通过热像照相机对移动通信终端的发热部分进行具体分析可知,主板部分和电池部分之间的临界部分的温度差较大。即,移动通信终端的主板区域的发热量较大,电池区域与之相比温度较低。
因此,有必要将主板部分的热量传递至电池区域。但是,由于顾忌会降低NFC天线的性能,所以当NFC天线安装在电池上时,难以应用散热片以将热量转移到电池盖的内部。有鉴于此,散热片应用到除了电池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导致散热受到限制。
因此,当应用散热片时,为了转移热量,增加散热片的面积是当务之急。但是,由于目前的方式会影响NFC天线的性能,因此散热片的扩张存在诸多困难。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应用一种尽可能宽的散热片,在保证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内或安装在可附着/可拆卸的电池上的天线单元的性能的同时能够扩大移动通信终端的散热面积减小便携式终端的发热量。
另外,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通过使用散热连接部将发热部分的热量转移到未设置天线的区域,而减小移动通信终端的发热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达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显示模块;后盖;内部支撑结构,布置在显示模块和后盖之间,包括面对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第一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和显示模块之间;印刷电路板,布置在第一散热片和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之间;第二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二表面和后盖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盖,覆盖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一表面;第二盖,连接到第一盖,被构造为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二表面上,以当保护盖安装到移动通信终端上时,第二盖覆盖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容纳空间。第二盖包括散热片,散热片覆盖第二盖的一个表面的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装置。所述移动电子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内部支撑结构;内部支架,布置在显示模块和内部支撑结构之间,包括面对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第一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架的第一表面和显示模块之间;印刷电路板,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二表面和内部支撑结构之间;第二散热片,布置在印刷电路板和内部支撑结构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发热源,设置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之内;电池,被构造为能够附着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能够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拆装,且布置在与所述发热源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天线,安装在所述电池的第一区域上;电池盖,被构造为能够附着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能够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拆装;散热部,布置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体内部,与所述发热源重叠但不与所述天线重叠。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连接部,所述散热连接部朝着相比所述发热源而言温度更低的区域转移所述发热源的热量,而且所述区域未设置有天线。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天线。所述电池盖包括:散热部,布置于所述电池盖的一个表面上,且被布置为不与所述天线重叠;散热连接部,从所述散热部延伸。所述散热部将从移动通信终端转移的热量散发到相比而言温度更低的第一区域,所述散热连接部将从移动通信终端转移的热量散发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布置于与第一区域的布置方向不同的方向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能够附着到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从移动通信终端拆装。所述电池包括:一表面,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天线,设置于第一区域;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天线,从所述天线延伸,跨过所述第二区域;电池保护电路基板,与所述连接天线的端部形成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通过将移动通信终端的发热源的热量转移到没有设置天线的相对低温区域(例如电池的局部),据此可以降低发热源乃至整个便携式终端的温度。
通过下面介绍具体实施方式,有利于阐述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使用的特定词语和短语的定义:属于“包含”和“包括”及其派生词,意思是包括但 是不限于;属于“或”是概括性的,意思是和/或;短语“关联于”和“与…相关”及其派生词,意思是包括、包括在内、互联、包含、包含在内、连接到或与…连接、结合到或与…结合、与…连通、与…协作、交错、并列、接近、约束到或与…约束、具有、具有…性质等;术语“控制器”,意思是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装置、系统或其部件,例如,可以以硬件、固件或软件、或者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至少两个的某种组合实施的装置。应该注意的是,与任何具体控制器相关的功能可集中或分布(不管是局部地还是远程地)。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特定词语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样的定义适用于这样定义的词语和短语的之前使用和未来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作出如下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示出移动通信终端的前面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图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背面/后面外观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在移动通信终端设置有散热片时处于拆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为示出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其中,图4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4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安装了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剖视图。
图6A和图6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6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6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图7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9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 池处于去掉电池保护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A和图10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0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0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12A和图12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2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2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图13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14A和图14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4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4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图15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16A和图16B为示出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其中,图16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6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图17A和图17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7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7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图18示出了图表,该图表表示根据多种实施例的附着了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温度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下面讨论的图1-18以及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的多种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原理可以在合时布置的电子装置中实施。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或限制于示例性实施例。各个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实质执行相同功能的部件。
例如第一、第二等表示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多种实施例,但各个组成部件并不受到这类术语的限制,这类术语仅用于区分各个组成部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成部件可被称为第二组成部件。类似地,第二组成部件也可被称为第一组成部件。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在下面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基本上”用于表示所提到的特征、参数或值不需要准确地获得,包含测量精度误差的公差、测量误差、偏差或变化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出现的,这不会排除意图由相关特征实现的效果。
图1为示出移动通信终端的前面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移动通信终端的后面/背面的立体图。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组成进行说明。移动通信终端10的前面的中部设置有触摸屏11,触摸屏11的尺寸形成为占据着移动通信终端10的前面的大部分面积的。图1示出了在触摸屏11上显示主屏幕的示例。主屏幕指的是当移动通信终端10的电源开关接通时首先在触摸屏11上显示的画面。另外,当移动通信终端10具有多页不同的主屏幕时,所述多页不同的主屏幕中最重要的那个主屏幕可以是第一个主屏幕。在主屏幕上,可显示用于执行频繁使用的应用的快捷方式图标、主菜单按键、时间和天气。主菜单按键指的是触摸屏11上的菜单屏。另外,状态栏11d可形成在触摸屏11的上端,以指示状态,例如电池充电状态、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目前时间。触摸屏11的下侧可设置有home键11a、菜单键11b、后退键11c。
home键11a使得最重要的那个主屏幕显示在触摸屏11上。例如,当在不同于最重要的那个主屏幕的其他主屏幕或菜单屏幕显示在触摸屏11上的状态下,触摸home键11a时,最重要的那个主屏幕可显示在触摸屏11上。 另外,当在触摸屏11上执行应用时触摸home键11a时,最重要的那个主屏幕可显示在触摸屏11上。另外,home键11a还可用于使得最近使用的应用显示在触摸屏11上或使得任务管理器显示出来。菜单键11b提供在触摸屏11上可用的连接菜单。例如,连接菜单包括桌面小程序菜单、背景色改变菜单、搜索菜单、编辑菜单以及环境设置菜单。后退键11c使得正好于当前执行的屏幕之前执行的屏幕显示出来或者退出最常用的应用。
移动通信终端10的前面上端区域可布置有第一摄像头12a、光线传感器12b以及距离传感器12c。所述移动通信终端10的后面可布置有第二摄像头13a、闪光灯13b以及扬声器13c等。当移动通信终端10所包括的电池可拆装(即,电池能够附着到移动通信终端10和从移动通信终端10拆下)时,移动通信终端10的后面可以包括可附着/可拆下的电池盖15。
在以下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所包括的电池被构成为可去除(可附着/可拆装),据此电池盖具有可结合或脱离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根据多种实施例的散热天线装置、电池盖、电池以及具备这些部件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组成进行说明。
图3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在移动通信终端设置有散热片时处于拆开状态的立体图参照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以下,简称为“终端”)包括设置在终端的前面的显示器模块1000以及设置在终端的后面的后盖1100,终端还包括安装了多种电子部件的印刷电路板(PCB)、内部支撑结构1200、以及位于显示器模块1000和后盖1100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散热片1400和1500。
内部支撑结构1200包括朝向显示器模块100的第一表面1220和朝向显示器模块1000的相反侧(即,背对显示器模块1000)的第二表面1210。第一表面1220为内部支撑结构的背面,第二表面1210为内部支撑结构的前面。该内部支撑结构1200属于一种后壳,可以是支撑所贴装的各个电子部件的基本框架。内部支撑结构1200可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的金属图案1513和1610,且可包括收容设置有至少一个金属图案的电子部件的空间。包含于内部支撑结构1200的内部的至少一个金属图案可以由天线图案构成,该电子部件可以是电池1600。金属图案可设置于电池1600上,电池1600包括位于其一个表面上的金属图案1610。优选地,金属图案1610为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例如NFC天线。
内部支撑结构1200还可以包括支撑PCB并支撑各个电子部件的内部支架1300。内部支撑结构1200和内部支架1300之间可设置PCB。内部支撑结构1200和PCB以及内部支架1300可以结合成上下层叠的结构而支撑各个电子部件。内部支撑结构1200和内部支架1300以及PCB可分别具备用于放置电池1600的开口1215,1310以及1315。
第一散热片1400可布置在显示器模块1000和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1220之间,并具有将来自发热源的热量传递到相对低温区域的形状。例如,所述发热源可以是设置在PCB上的应用处理器或LED等,其中应用处理器(AP)的发热量尤其大。
而且,第二散热片1500的至少一部分可位于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二表面1210和电池盖1100之间。第二散热片1500被粘贴或内置于电池后盖1100,第二散热片1500可布置为不与金属图案1610重叠。第二散热片1500在与所述发热源(AP或LED)对应的位置具备第一部分1510,第一部分1510可从第二散热片延伸,至少不与所述金属图案1610重叠。延伸而成的第二部分1520将来自发热源的热量传递给没有设置金属图案1610(例如,天线)的电池1600的表面。
第一散热片1400和第二散热片1500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天然石墨粒子(natural graphite particles)、被剥离的石墨粒子(compressed particles of exfoliated graphite)、人造石墨粒子(artificial graphite particles)、铜(copper)或石墨烯粒子(graphene particle)、碳纳米管(CNT)、石墨烯混合物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
以下,在对配备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说明时,为了有助于理解,与具备以往的散热片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比较而说明。
图18示出了图表,该图表表示根据多种实施例的附着了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温度分布。图18示出了测试图表,该测试图表表示在发热源(例如,APS)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的左侧区域上(见图3a)以及各种形状的散热片附着到电池盖(可拆卸地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内面之后的温度和温度分布。
可以看出,在电池盖上没有设置散热片的情形下,发热源周围的温度最高,达到了52.1℃。另外,可以看出,在电池盖上粘贴散热片的情况下(情况#1-情况#4),当通过使用散热片的结构(情况#3),将发热源的热量转移到 电池一侧时,发热源周围的温度(后面的温度)最低,此时发热源周围的温度达到了47.8℃。
以下,还将参照图1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散热。
图4A和图4B为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以下,简称为“终端”)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其中,图4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4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安装了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剖视图。
如图4A、图4B以及图5所示,当终端30的电池31采用可拆装的结构时,终端的主体背面可设置有可拆装的电池盖32。为了便于说明,省略电池盖32的拆装结构。虽然未图示,但电池盖32的拆装结构包括多个突起和槽的结合结构。
如图4A所示,当从终端30去掉电池盖32时,可露出电池31被安装之后的状态。电池31安装到终端的背面300上配备的电池槽内,并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36而供应电源。在电池31的左侧区域,设置有贴装到未图示的主板(堆叠式安装于终端的背面的内侧)上的发热源34(例如,AP),而在电池31的上部区域设置有摄像头c、闪光灯f上的LED以及卡槽s。作为发热源34的一例,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34、LED f或摄像头c等,但相对而言,应用处理器34在终端内可视为温度最高的发热源。因此,应用处理器34所处的区域就是终端30内部的热点区域。
具体而言,以终端30的中央为中心,大致左侧区域上设置有发热源34,右侧区域上与发热源34保持距离而设置有电池31,上部区域设置有摄像头c、闪光灯f的LED或卡槽s等。AP之类的发热源34在终端30的左侧区域靠近电池连接器36。为了使相互之间的联动以及电源供应更加容易,AP之类的发热源34应该靠近摄像头c、闪光灯f以及电池连接器36,因此发热源34通常在主板上均尽可能靠近电池连接器36设置。另外,摄像头c、闪光灯f以及卡槽s优选地不远离发热源34而设置。
为了使终端具备近距离通信功能,可设置相应的天线33和散热片35。当天线33为NFC天线时,该NFC天线33可设置于电池31的上表面310的预定位置。然而,当NFC天线33设置于电池31上时,NFC天线33一般与 AP之类的发热源34比较靠近。即,若将电池31大致分为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则该NFC天线33可设置在电池31的上部区域。
电池盖32的内面320(当电池盖32安装到终端时与终端30的背面300面对的面)设置有散热部35,以用于降低发热源34(AP)的温度。当电池盖32安装到终端30以面对背面300上时,散热部35与发热源34重叠,由此通过散热部32向远离发热源34的方向释放发热源34发出的热量,据此可降低发热源34的温度,并整体上降低终端的温度。另外,由于散热部35可包含铜之类的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因此需要将散热部35布置为不与天线33重叠。
此时,若使散热部35与天线33重叠,则会导致影响天线33的性能。众所周知,若AP之类的发热源34的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终端的主要功能的效率下降,导致终端的性能下降。因此需要降低发热源34的温度。随着未来终端30的配置进一步提高,AP的发热问题将会日益严重,以致影响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在图4B中,标号“321”指示相机开口,标号“322”指示闪光灯开口,标号“g”指示电池拆装口。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具备天线的电池、天线以及移动通信终端的组成进行说明。
图6A和图6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6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6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图7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剖视图。
如图6A、图6B以及图7所示,电池41安装在终端40的背面400的电池槽内,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46而向终端提供电源。在电池41的左侧区域设置有贴装到主板B(在图7中示出)上的AP之类的发热源44,而在电池41的上部区域设置有摄像头c、闪光灯f上的LED或者插槽s(卡槽)。作为发热源44的一例,可以包括AP、LED或摄像头c等,但相对而言,AP在终端内可视为温度最高的发热源。因此,AP所处的区域就是终端内部的热点区域。
以终端40的中央为中心,大致左侧区域上设置有发热源44,右侧区域上与发热源44保持距离而设置有电池41,上部区域设置有摄像头c、闪光灯 f的LED或卡槽s等。AP之类的发热源44在终端40的左侧区域靠近电池连接器46。为了使相互之间的联动以及电源供应更加容易,AP之类的发热源44应该靠近摄像头c、闪光灯f以及电池连接器46,因此发热源44通常在主板上均尽可能靠近消耗大量电力的电子部件设置。
另外,为了使移动通信终端40具备近距离通信功能,可设置相应的天线43和散热片45。同时,设置于移动通信终端40上的天线43为薄型的天线,可包括软性的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天线,还可以是无线充电天线。当所述天线43为NFC天线时,该NFC天线43可配备于电池41的上表面,或者可以不配备于电池41的上表面。当NFC天线43不配备于电池41上时,NFC天线43可配备于终端40的背面400的预定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当NFC天线43设置在电池41上时,NFC天线43与AP之类的最大的发热源44尽可能保持远距离。即,当将电池41的上表面划分为第一区域(下部区域)和第二区域(上部区域)时,将NFC天线43设置在电池41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相比第二区域相距AP之类的最大的发热源44的距离更远,即,第二区域相比第一区域相距AP之类的最大的发热源44的距离更近。天线43被设置于第一区域并具备用于连接到所述电池连接器46的连接天线430。
如图6B所示,在电池盖42的内面设置有用于降低发热源44的温度的散热部45。当电池盖42结合于终端主体40时,散热部45与发热源44形成重叠,从而通过散热片45将发热源44发出的热量朝远离发热源44的方向释放,以降低发热源44的温度,并整体上降低主体40的温度。由于散热部45可以由导热性优良的金属材料构成,例如可以包括铜,因此散热部45具备不会与天线43重叠而将热量传递到相对发热源44而言温度更低的低温区域的散热连接部450,据此通过散热连接部450可降低发热源44的温度。作为低温区域的一例,可以是电池41的第二区域中的没有与连接天线430重叠的区域420。即,所述散热连接部450将来自发热源44的热量吸收而释放到相对低温的电池的所述区域420。所述散热连接部450可以采用与散热部45相同的材料,并形成片状结构。所述散热部45以及散热连接部450可包括天然石墨粒子(natural graphite particles)、被剥离的石墨粒子(compressed particles of exfoliated graphite)、人造石墨粒子(artificial graphite particles)、铜(copper)或石墨烯粒子(graphene particle)、碳纳米管(CNT)、石墨烯混合物中的一个或一 个以上。以下描述的散热部以及散热连接部可以包括上述材料。
如下面所述,散热连接部450提供降低发热源44的温度的效果,可从图18看出,发热源的背面的温度最大地降低。
图8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图9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处于去掉电池保护盖的状态的立体图。以下,参照图8和图9,对于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电池41的一个表面可被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为布置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43的区域,属于电池中的下部区域。第二区域为没有布置NFC天线43的区域,属于电池中的上部区域。第二区域中具备一个或多于一个的连接天线430,以用于将NFC天线43连接到电池连接器。连接天线430从天线43朝电池保护电路基板414(参照图8)延伸。所述连接天线430的端部连接到电池保护电路基板414,并通过电池保护电路基板414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46(参照图6)。与连接天线430连接的电池保护电路基板414被电池保护电路基板盖412包围而受到保护。由于连接天线430不会与散热连接部450重叠,因此不会影响天线43的工作性能。所述连接天线430可以由多种形状和图案构成。图8所示的连接天线430大致形成线形,沿着电池43的长度方向电连接到电池保护电路基板414,但其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连接天线430能够连接到电池连接器,连接天线430可采用多种形状。而且,随着连接天线430的形状的变更,散热连接部450的形状可以随之变更。
图10A和图10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0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0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图1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在参照图10A、图10B以及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散热NFC天线时,将省略相对于图8和图9中示出的散热NFC天线而言重复的部件的描述。由于图10A、图10B与图11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除了连接天线530、531以及散热连接部550之外,与图8和图9所示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结构相同,因此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之说明围绕连接天线和散热连接部的结构进行。
从安装到电池51的第一区域(下部区域)的天线53延伸的连接天线沿横向和竖向延伸,跨过第二区域510而连接到电池连接器56。连接天线沿着第二区域510的边缘最终连接到电池连接器56,连接天线包括横向连接天线530和竖向连接天线531。为了扩大散热连接部550的贴装面积,优选为横向连接天线530和竖向连接天线531分别靠近电池的第二区域510的边缘而设置。横向连接天线531的端部连接到电池保护电路基板(见图9)而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56。
所述散热部55包括不与贴装到第二区域的横向连接天线530以及竖向连接天线531重叠的散热连接部550。散热连接部550从散热部55沿横向延伸,将来自发热源56的热量传递至电池上的没有贴装天线以及连接天线的第二区域510。即,散热连接部550吸收发热源56的热量而将热量释放到电池的第二区域510,由此降低发热源54的温度。该散热连接部550的大小略小于图6所示的散热连接部,这是因为连接天线的存在。因此,散热连接部550吸收发热源54的热量,并将热量转移到相对低温区域510(在电池的该区域510,未设置连接天线),从而降低发热源54的温度。
图12A和图12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2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2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图13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在参照图12A、图12B以及图1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散热NFC天线时,将省略相对于图8和图9中示出的散热NFC天线而言重复的部件的描述。由于图12A、图12B与图13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除了连接天线以及散热连接部之外,与图8和图9所示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结构相同,因此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之说明围绕连接天线和散热连接部的结构进行。
参照图13所示的状态,电池61可具有上表面611、下表面612以及多个侧面613。如上所述,NFC天线63安装于电池61的上表面611的第一区域(下部区域)。为了将该NFC天线63连接到电池连接器,该NFC天线63可具备多个连接天线。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天线可包括布置到电池的上表面611的第一连接天线630、布置到一个侧面613上的第二连接天线631、布置到下表面612的第三连接天线632、633。第一连接天线630在电池的上表面 611从NFC天线的边缘延伸。第二连接天线631从第一连接天线630沿着侧面613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第三连接天线632、633在电池的下表面612从第二连接天线631开始沿横向和竖向延伸。第三连接天线的竖向连接天线633朝电池连接器侧延伸。四个连接天线630-633中的第三连接天线633的端部连接到电池保护电路基板(参照图9),从而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上。
散热部65可包括不与天线63和第一连接天线630重叠的散热连接部650。该散热连接部650从散热部65沿横向延伸,将来自发热源64的热量传递到电池上没有贴装天线和连接天线的区域610。即,散热连接部650吸收发热源64的热量,将热量释放到相对温度更低的电池的第二区域610(没有布置天线)。因此,散热连接部650吸收发热源64的热量,并将热量转移到电池的相对低温区域610(在电池的该区域610,未设置连接天线),由此降低发热源64的温度。
图14A和图14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4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4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图15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电池的立体图。在参照图14A、图14B以及图1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散热NFC天线时,将省略相对于图8和图9中示出的散热NFC天线而言重复的部件的描述。由于图14A、图14B与图15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除了连接天线730、731和732以及散热连接部750之外,与图8和图9所示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结构相同,因此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之说明围绕连接天线和散热连接部的结构进行。
参照图15所示的状态,电池71可具有上表面711、下表面712以及多个侧面713。如上所述,NFC天线73安装于电池的上表面711的第一区域(下部区域)。为了将该NFC天线73连接到电池连接器76,该NFC天线73可具备多个连接天线。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天线可包括布置在电池的上表面711的第一连接天线730、布置在一个侧面713上的第二连接天线731、布置在下表面712的第三连接天线732。第一连接天线730在电池的上表面711上从NFC天线的边缘延伸。第二连接天线731从第一连接天线730沿着侧面713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第三连接天线732从第二连接天线731沿着电池下表面712的长度方向朝电池保护基板侧延伸。三个连接天线730-732中的第三 连接天线732的端部连接到电池保护电路基板(可参照图9),据此能够通过该电池保护电路基板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76。
散热部75可包括不会与天线73以及第一连接天线730重叠的散热连接部750。散热连接部750从散热部75沿横向延伸,将来自发热源74的热量传递到电池上的没有贴装天线和连接天线的第二区域710。即,散热连接部750吸收发热源74的热量,将热量释放到相对温度更低的电池的第二区域710(没有布置天线)。因此,散热连接部750吸收发热源74的热量,并将热量转移到电池的相对低温区域710(在电池的该区域710,未设置连接天线),由此能够降低发热源74周围的温度。
图16A和图16B为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其中,图16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6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如图16A所示,当从终端主体80卸载电池盖82时,可以看到电池81的安装状态。电池81安装于终端主体的内面800的电池槽内,且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86而供应电源。在电池81的上侧区域设置有贴装到未图示的主板(堆叠式安装于终端的背面)的AP之类的发热源84,在电池81的上侧区域设置有摄像头c、闪光灯f的LED。作为发热源84的一例,可以包括AP 84、闪光灯f的LED或摄像头c等,但相对而言,AP 84在终端内可视为温度最高的发热源。因此,AP 84所处的区域就是终端80内部的热点区域。
具体而言,在该实施例中,以终端80的中央为中心,大致在上侧区域设置有发热源84,在下侧区域设置有与发热源84保持预定距离的电池81。发热源84可布置在终端主体80的上部区域的中央,大致靠近电池连接器86的位置。为了使相互之间的联动以及电源供应更加容易,AP、摄像头c、闪光灯f之类的发热源84应该在上部区域靠近电池连接器86,因此优选地,发热源84通常在主板上均尽可能靠近电池连接器86设置。同时,摄像头c或闪光灯f等也因此位于距离发热源84不远之处。
另外,终端为了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可配备天线83和散热部85。当天线83为NFC天线时,该NFC天线83可设置在电池81的上表面的预定位置。当NFC天线83设置在电池81上时,所述NFC天线83与发热源84比较靠近。然后,NFC天线83可布置在终端80背面的中央位置。使NFC天线83位于终端80背面的中央位置,以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电池盖82的内面(终端安装电池盖82之后与终端的背面800面对的面)设置有用于降低发热源84的温度的散热部85。当安装电池盖82以面对背面800之后,该散热部85与发热源84重叠(即,相互面对),从而通过散热部85朝远离发热源84的方向释放热量,据此降低发热源84的温度,从而降低整个终端的温度。另外,由于散热部85包含有导热性良好的铜之类的金属,因此应避免散热部85与天线83形成重叠。当散热部85与天线83形成重叠时,会影响天线83的性能。终端主体80的发热问题导致大量用户不满,因此需要进一步降低发热源84的温度。然而,扩大散热片85附着到电池盖82的面积,受到了限制。随着未来终端80的配置进一步提高,AP的发热问题将会日益严重,以致影响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
图17A和图17B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7A示出了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去除了电池盖和安装了电池的状态,图17B示出了去除的电池盖的内面。
如图17A和图17B所示,电池91被安装在终端主体的背面的电池槽内,且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96而供应电源。在电池91的上侧区域设置有贴装到主板B(参照图6)的AP之类的发热源94,在电池91的上侧区域设置有摄像头c、闪光灯f的LED。作为发热源94的一例,可以包括AP、闪光灯f的LED或摄像头c等,但相对而言,AP在终端内可视为温度最高的发热源。因此,AP所处的区域就是终端90内部的热点区域。
具体而言,在该实施例中,以终端90的中央为中心,在上部区域设置有发热源94,在下部区域设置有与发热源94保持预定距离的电池91。同时,上部区域还设置有摄像头c、LED以及卡槽等。发热源94可布置在终端主体的上部区域,大致靠近电池连接器96的位置。为了使相互之间的联动以及电源供应更加容易,AP、摄像头c、闪光灯f之类的发热源94应该靠近电池连接器96,因此优选地,发热源94通常在主板上均尽可能靠近电池连接器96设置。
而且,移动通信终端90为了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可配备天线93和散热部95。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90上的天线93是薄型的天线,可以是软性材料的NFC天线,还可以是无线充电天线。当该天线93为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93时,NFC天线可设置在电池91的上表面,也可以不设置在电池91 的上表面。当NFC天线93不设置在电池91的上表面时,NFC天线93设置在除了电池之外的终端主体90的背面900的预定位置。
根据本多种实施例,当NFC天线93设置在电池91的上表面时,NFC天线93尽可能远离所述发热源94。即,当将电池91的安装区域大致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时,NFC天线93可被设置在电池91的第一区域上。相比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相距发热源94更远,即,相比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相距发热源94更近。天线93设置在第一区域上,而且,为了电连接到电池连接器96上,天线93可具备连接天线930。
如图17B所示,电池盖92的内面(在终端安装电池盖之后与终端的背面900面对的面)设置有用于降低发热源94的温度的散热部95。当安装电池盖92于终端主体90之后,该散热部95与发热源94重叠而相互面对,从而通过散热部95朝远离发热源94的方向释放热量,据此降低发热源94及周围的温度,从而降低整个终端90的温度。另外,由于散热部95包含有导热性良好的铜之类的金属,因此应避免散热部95与天线93形成重叠,以免影响天线93的性能。同时,该散热部95还具备散热连接部950,以将发热源94的热量传递到温度相对发热源94更低的低温区域。作为低温区域的一例,可以是电池91上的没有与连接天线930重叠的第二区域910。即,散热连接部950吸收来自发热源94的热量,将热量释放到温度相对低的电池的所述第二区域910。所述散热连接部950可以采用与散热部95相同的材料,且形成片状结构。所述散热部95和散热连接部950包含石墨材料。通过所述散热连接部950可进一步降低发热源94的温度。
将认识到的是,根据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之组合的形式实现。
任何这样的软件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程序(软件模块),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程序包括指令,当由电子装置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该电子装置执行本公开的方法。
任何这样的软件可以以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形式存储,例如类似ROM的存储装置(不管它是否可擦除或可重写),或者以存储器的形式存储,例如RAM,存储芯片,装置或集成电路,或者存储在光可读介质或磁可读介质上,例如CD,DVD,磁盘或磁带等。将认识到的是,存储装置 和存储介质是机器可读存储器的实施例,适合于存储程序或包括指令的程序,当执行所述指令时可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
因此,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代码的程序以及存储这样的程序的机器可读存储器,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设备或方法。另外,这样的程序可通过任何介质电子式传输,例如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传输的通信信号以及包括该通信信号的合适的实施方式。
以上已对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实施例,而是应该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具有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具有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具有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散热片的移动通信终端.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具有散热功能。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显示模块;后盖;内部支撑结构,布置在显示模块和后盖之间,包括面对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第一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和显示模块之间;印刷电路板,布置在第一散热片和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一表面之间;第二散热片,布置在内部支撑结构的第二表面和后盖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