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臂结构.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68371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08973.3

申请日:

2014.10.31

公开号:

CN104836370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7/10申请日:20141031|||公开

IPC分类号:

H02K7/10; B66C9/14

主分类号:

H02K7/10

申请人: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村光扩; 山下英隆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4-024078 2014.02.12 JP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代理人:

温旭; 郝传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维护的转矩臂结构。本发明的转矩臂结构(40)具备:第1部件(42b),固定在减速机(14)或与减速机一体化的部件上;第2部件(44b),以与第1部件(42b)对置的方式固定在外部部件上;以及弹性部件(46),从第1部件(42b)向第2部件(44b)传递使减速机(14)绕输出轴旋转的荷载。弹性部件(46)以与在第1部件(42b)和第2部件(44b)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形成,且装卸自如地配置在间隙中。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转矩臂结构,其防止减速机绕输出轴旋转,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部件,固定在减速机或与减速机一体化的部件上;第2部件,以与所述第1部件对置的方式固定在外部部件上;以及弹性部件,从所述第1部件向所述第2部件传递使减速机绕输出轴旋转的荷载,所述弹性部件以与在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形成,且装卸自如地配置在该间隙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在减速机绕输出轴旋转的旋转方向上对置。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臂结构具备2个所述第1部件,且配置成通过2个第1部件夹住所述第2部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与所述第2部件嵌合的凹部。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臂结构具备2个所述第2部件,且配置成通过2个第2部件夹住所述第1部件。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与所述第1部件嵌合的凹部。7.  根据权利要求1、2、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无凹凸的长方体形状。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与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嵌合的凹部。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臂结构进一步具备所述弹性部件的防脱部件。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矩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件为贯穿所述第1部件、所述第2部件及所述弹性部件的销部件。

说明书

说明书转矩臂结构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2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24078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矩臂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马达用于起重机等大型可移动装置的行走系统或带式输送机的辊驱动等,其应用范围较广。齿轮马达通常具备原动机和减速机,并且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对象机械的被驱动轴来使用。通常,对象机械比较重,因此需要设置驱动时防止齿轮马达自身旋转的转矩臂结构等止转结构。
作为止转结构的例子,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旋转器支承结构,其通过从壳体突出的单一的支承棒和与该支承棒连接的“コ”字形止转体来支承旋转器的壳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93850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止转结构中,支承棒与“コ”字形止转体之间配置有固定在止转体壁的弹性部件。这种结构中,当弹性部件损伤或经时间劣化时,难以只拆卸弹性部件,存在维护性能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维护的转矩臂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防止减速机绕输出轴旋转的转矩臂结构,其具备:第1部件,固定在减速机或与减速机一体化的部件上;第2部件,以与第1部件对置的方式固定在外部部件上;以及弹性部件,从第1部件向第2部 件传递使减速机绕输出轴旋转的荷载。弹性部件以与在第1部件和第2部件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形成,且装卸自如地配置在间隙中。
根据该方式,能够在安装有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状态下取出弹性部件,因此容易更换弹性部件,转矩臂结构的维护性提高。
另外,在装置、方法、系统等之间相互替换以上要件的任意组合、或者本发明的要件或表达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而有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维护的转矩臂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齿轮马达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带式输送机系统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带式输送机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4(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图4(b)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第5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第7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图。
图中:40、50、60、70、80、90、100、110-转矩臂结构,42b、52b、62b、62c、72b、82b、92b、92c、102b、112b-第1部件,44b、54b、64b、74b、84b、94b、104b、104c、114b-第2部件,46、56、66、76、86、96、106、116-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各附图中示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件、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说明。并且,为了容易理解,适当放大、缩小表示各附图中的部 件的尺寸。并且,在各附图中,省略表示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并不重要的一部分部件。
图1是具备齿轮马达10和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100的带式输送机系统2的侧视图,图2是带式输送机系统2的俯视图。带式输送机系统2具备传送带20、驱动辊16、第1框架18、第2框架19以及未图示的1个或多个从动辊。
驱动辊16和从动辊实际上并列配置在水平方向上。传送带20绕这些辊卷绕。驱动辊16和从动轮各自的轴(未图示从动辊的轴)的一端经由轴承(未图示)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1框架18上,另一端经由轴承(未图示)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2框架19上。第1框架18和第2框架19相对于配置有带式输送机系统2的工厂等厂房的地面而固定。
驱动辊16的轴(以下称为被驱动轴)17贯穿第1框架18,因此具有向第1框架18的与驱动辊16相反一侧露出的部分(以下称为露出部分)。
齿轮马达10安装在被驱动轴17的露出部分以使驱动辊16旋转。齿轮马达10包括马达12和减速机14。马达12为电动马达,并且不是由逆变器控制的(不具有逆变器)。马达12或者停止、或者以规定输入电压或规定输入电力而运转。减速机14为正交减速机,输入轴与输出轴大致正交。
减速机14位于作为原动机的马达12与作为被动机的驱动辊16之间。减速机14将马达12的旋转传递给驱动辊16。此时,减速机14将通过马达12提供到减速机14的输入轴(未图示)的转速和转矩转换为驱动辊16所必需的转速和转矩,经由减速机14的输出轴施加于被驱动轴17。
减速机14的输出轴与驱动辊16的被驱动轴17机械地连结。输出轴可以为空心型,被驱动轴17可以为实心型,也可以相反。尤其,输出轴与被驱动轴连结,以便限制相对于被驱动轴的相对旋转。本实施方式中,被驱动轴17插入于减速机的输出轴的空心部,两者通过键得到连接。
转矩臂结构100防止齿轮马达10绕驱动辊16的被驱动轴17(以及减速机14的输出轴)旋转(图中用箭头D表示)。转矩臂结构100具备:第1结构102,固定在减速机14上;第2结构104,通过螺栓22固定在驱动辊16的第1框架18上;弹性部件106,从第1结构102向第2结构104传递使减速机14绕输出轴(被驱动轴17)旋转的荷载。
另外,图1和图2中示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中参考图10进行后述的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100的状态。然而,后述的所有转矩臂结构40、50、60、70、80、90、110均可以代替图1和图2所示的转矩臂结构100来使用。关于转矩臂结构的详细内容参考附图进行后述。
转矩臂结构100防止齿轮马达10绕被驱动轴17旋转。从齿轮马达10拆卸转矩臂结构100的情况下,齿轮马达10相对于被驱动轴17的角度位置不定。转矩臂结构100支承齿轮马达10,以使齿轮马达10相对于被驱动轴17的角度位置大致恒定。尤其,转矩臂结构100向齿轮马达10赋予旋转反作用力。一例中,仅由转矩臂结构100决定齿轮马达10的姿势。
对上述结构的带式输送机系统2的动作进行说明。启动带式输送机系统2时,操作员开启马达12的电源开关。由此马达12中被施加有与通常动作时相同的电压(全电压起动或直接起动)。此时,因减速机14内部的齿轮或驱动辊16的惯性,齿轮马达10上产生相当量的冲击荷载(或起动转矩)。该冲击荷载使齿轮马达10绕被驱动轴17旋转。转矩臂结构100相对于第1框架18支承齿轮马达10,以防止齿轮马达10因该冲击荷载而旋转。此时,通过转矩臂结构100的弹性部件106收缩,允许齿轮马达10绕被驱动轴17稍微旋转。由此,分散马达12启动时产生的冲击。停止带式输送机系统2时也相同,转矩臂结构100吸收冲击荷载。由此,能够降低冲击荷载对齿轮马达10的不良影响,能够延长齿轮马达10的寿命。
图1和图2中示出转矩臂结构100安装在减速机14的连结有马达12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的状态。然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也可以安装在图1中A1所示的侧面或者A2所示的侧面。并且,只要可以在减速机14与第1框架18之间确保间隙,也能够将转矩臂结构安装在减速机14的与第1框架18对置的面上。并且,将第2结构104固定在第1框架18之外的外部部件的情况下,还能够将转矩臂结构安装在图1中所示的正面侧。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200的图。转矩臂结构200具备:第1结构20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20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202具有:底座部20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第1部件202b,以从底座部20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204具有:底座部20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 个面;及第2部件204b,以从底座部20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1结构202和第2结构204以第1部件202b与第2部件204b之间具有若干间隙而相对的方式相互对置配置。
第1结构的第1部件202b和第2结构的第2部件204b上分别设置有螺栓孔(未图示)。通过将螺栓208插穿该螺栓孔并拧紧螺母210,从而紧固第1结构202和第2结构204。为了吸收齿轮马达启动时和停止时的冲击,第1结构的第1部件202b与第2结构的第2部件204b之间设置有碟形弹簧212或橡胶衬套。
如上所述,通过螺栓等紧固齿轮马达与外部部件时,需要对第1结构和第2结构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对准第1部件和第2部件上的螺栓孔。因此,尤其外部部件为大型机械的情况下,转矩臂结构的安装相当麻烦且需要时间。并且,若螺栓过松则不能通过转矩臂结构吸收冲击,若螺栓过紧则导致第1部件或第2部件折损等,螺栓的拧紧力矩的管理较为困难。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容易安装和维护的转矩臂结构。
图4(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图4(b)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图。
转矩臂结构40具备:第1结构4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4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42具有:底座部4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第1部件42b,以从底座部4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44具有:底座部4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第2部件44b,以从底座部4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
第1结构42和第2结构44以第1部件42b和第2部件44b之间具有间隙而相对的方式相互对置配置。
在第1结构42与第2结构44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46。该弹性部件46以与在第1结构42与第2结构44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预先形成。更详细而言,弹性部件46呈具有与第1结构42的底座部42a和第2结构44的底座部44a的分离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弹性部件46上形成有与第1结构42的第1部件42b嵌合的凹部,及与第2结构44的第2部件44b嵌合的凹部。
将转矩臂结构40设置在齿轮马达10与外部部件之间时,先将第1结构4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将第2结构44固定在外部部件上。接着,将弹性部件46的各凹部的位置对准第1部件42b和第2部件44b,从减速机14的输出轴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图4(b)的纸面的方向)插入弹性部件46。其结果,弹性部件46连结第1结构42和第2结构,同时还起到从第1部件42b向第2部件44b传递使减速机14绕其输出轴旋转的荷载的作用。
弹性部件46可拆卸地配置在第1结构42与第2结构44之间。因此,弹性部件的各凹部形成为组装第1结构和第2结构之后,能够较容易地利用手或锤子等来插入弹性部件但在齿轮马达运行时弹性部件不脱落的程度的紧固度。
如图4(b)所示,第1结构的第1部件42b与第2结构的第2部件44b以彼此偏离的方式配置。该偏移优选与减速机14绕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对置。图4(b)所示的例子是适于减速机的输出轴仅向顺时针方向运行,从而受到使减速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的转矩臂结构。若减速机的输出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图4(b)中B2所示的部分的弹性部件在第1部件42b与第2部件44b之间被压缩,阻止减速机14的旋转并且吸收冲击荷载。
弹性部件46例如由天然橡胶、或聚氨酯橡胶等合成橡胶制成。弹性部件46的刚性根据齿轮马达10的输出的大小或运行频率等,以不会使弹性部件46提前劣化的方式选择。
如图4(a)所示,第1部件42b设为长方形,第2部件44b设为梯形形状,但也可以为其他形状。通常优选第1部件42b与第2部件44b的重叠部分的面积较大,但是可以根据齿轮马达10的输出的大小或运行频率、弹性部件46的插入难易程度等来适当选择。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50的图。
转矩臂结构50具备:第1结构5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5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52具有:底座部5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第1部件52b,以从底座部5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54具有:底座部5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第2部件54b,以从底座部5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
在第1结构52与第2结构54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56。该弹性部件56以与在第1结构52与第2结构54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预先形成。更详细而言,弹性部件56呈具有与第1结构52的底座部52a和第2结构54的底座部54a的分离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弹性部件56上形成有与第1结构52的第1部件52b嵌合的凹部,及与第2结构54的第2部件54b嵌合的凹部。
与图4(a)及图4(b)所示的例子不同,转矩臂结构50中,第1部件52b与第2部件54b没有彼此偏离,而是在垂直方向上配置在同一线上。即,第1部件52b与第2部件54b不在减速机14绕输出轴旋转的方向上对置,而是以第1部件52b与第2部件54b的前端面彼此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对置配置。转矩臂结构50适于减速机14的旋转轴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该结构中,仅通过弹性部件56阻止减速机14的旋转,因此第1部件52b与第2部件54b两侧的弹性部件的宽度设为较宽。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60的图。
转矩臂结构60具备:第1结构6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6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62具有:底座部6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2个第1部件62b、62c,以从底座部6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64具有:底座部6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第2部件64b,以从底座部6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1结构的2个第1部件62b、62c配置成将第2结构的第2部件64b夹在其之间。即,第1部件62b与第2部件64b、第1部件62c与第2部件64b在减速机14绕输出轴旋转的方向上具有间隙而对置。
第1结构62与第2结构64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66。该弹性部件66以与在第1结构62与第2结构64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预先形成。更详细而言,弹性部件66呈具有与第1结构62的底座部62a和第2结构64的底座部64a的分离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弹性部件66上形成有与第1结构62的第1部件62b、62c嵌合的凹部,及与第2结构64的第2部件64b嵌合的凹部。
转矩臂结构60适于减速机14的旋转轴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与图5所示的转矩臂结构50不同,减速机14的旋转不仅 通过位于第1部件与第2部件之间的弹性部件阻止,还通过第1部件和第2部件自身阻止,因此转矩臂结构60的刚性大于转矩臂结构50的刚性。因此,可以说更适于高功率的齿轮马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70的图。
转矩臂结构70具备:第1结构7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7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72具有:底座部7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第1部件72b,以从底座部7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74具有:底座部7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第2部件74b,以从底座部7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
第1结构72和第2结构74以第1部件72b和第2部件74b之间具有间隙而相对的方式相互对置配置。
第1结构72与第2结构74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76。该弹性部件76以与在第1结构72与第2结构74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预先形成。更详细而言,弹性部件76呈具有与第1结构72的底座部72a和第2结构74的底座部74a的分离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弹性部件76上形成有与第1结构72的第1部件72b嵌合的凹部,及与第2结构74的第2部件74b嵌合的凹部。
转矩臂结构70中,在第1部件72b、第2部件74b以及弹性部件76上以同心同径形成的贯穿孔中留有间隙地嵌合有销部件78。该销部件78作为在齿轮马达10反复运行时防止弹性部件76松弛而从第1结构和第2结构脱落的防脱部件发挥作用。
在这里,再次参考图4(b)和图6。可以认为图4(b)中B1、B3所示的弹性部件46部分在齿轮马达10(向顺时针方向)运行时(齿轮马达10自身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几乎不负担荷载。同样,可以认为图6中C1、C5所示的弹性部件66部分在齿轮马达10向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运行时几乎不负担负载。因此,可以从弹性部件中除去这样的几乎不负担荷载的部分,而设为更简单的结构。图8至图11示出这样的变形例。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80的图。
转矩臂结构80具备:第1结构8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8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82具有:底座部8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第1部件82b,以从底座部8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84具有:底座部8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第2部件84b,以从底座部8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
第1结构82和第2结构84以第1部件82b和第2部件84b之间具有间隙而相对的方式相互对置配置。即,第1部件82b和第2部件84b在减速机14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向上具有间隙地对置。
第1结构82与第2结构84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86。该弹性部件86以与在第1结构82与第2结构84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预先形成。更详细而言,弹性部件86呈具有与第1结构82的底座部82a和第2结构84的底座部84a的分离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不具有凹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与图4(b)所示的转矩臂结构40相同地,转矩臂结构80以第1部件82b与第2部件84b彼此偏离的方式配置,是适于减速机的输出轴仅向顺时针方向运行,从而受到使减速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的转矩臂结构。除此之外,转矩臂结构80中,第1部件82b不位于减速机14的输出轴的(轴心的)正下方而偏离配置,其结果,由第1部件82b与第2部件84b夹住的弹性部件86变得相当厚。其结果,减速机14的冲击荷载的吸收量变大,因此,可以说转矩臂结构80尤其适于高功率的齿轮马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90的图。
转矩臂结构90具备:第1结构9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9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第1结构92具有:底座部9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2个第1部件92b、92c,以从底座部9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94具有:底座部9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第2部件94b,以从底座部9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1结构的2个第1部件92b、92c配置成将第2结构的第2部件94b夹在其之间。即,第1部件92b与第2部件94b、第1部件92c与第2部件94b在减速机14绕输出轴旋转的方向上具有间隙而对置。
第1结构92与第2结构94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96。该弹性部件96以与在第1结构92与第2结构94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预先形成。更详细而言,弹性部件96呈具有与第1结构92的底座部92a和第2结构94的底座部94a的分离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弹性部件96上形成有与第2结构94的第2部件94b嵌合的凹部,但没有形成与第1结构92的第1部件92b、92c嵌合的凹部。
该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90可以说是具有与图6所示的转矩臂结构60相同的功能,并且进一步简化了弹性部件的结构。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100的图。
转矩臂结构100具备:第1结构10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10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102具有:底座部10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第1部件102b,以从底座部10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104具有:底座部10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2个第2部件104b、104c,以从底座部10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的2个第2部件104b、104c配置成使第1结构的第1部件102b夹在其之间。即,第1部件102b与第2部件104b、第1部件102b与第2部件104c在减速机14绕输出轴旋转的方向上具有间隙而对置。
第1结构102与第2结构104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106。该弹性部件106以与在第1结构102与第2结构104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预先形成。更详细而言,弹性部件106呈具有与第1结构102的底座部102a和第2结构104的底座部104a的分离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弹性部件106上形成有与第1结构102的第1部件102b嵌合的凹部,但没有形成与第2结构104的第2部件104b、104c嵌合的凹部。
该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100可以说是将图9所示的转矩臂结构90上下颠倒的结构。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7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110的图。
转矩臂结构110具备:第1结构112,固定在减速机14上;及第2结构114,固定在通过齿轮马达10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上。第1结构112具有:底座部112a,固定于减速机14的一个侧面;及2个第1部件 112b、112c,以从底座部11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2结构114具有:底座部114a,固定于外部部件的一个面;及第2部件114b,以从底座部114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第1结构的2个第1部件112b、112c配置成将第2结构的第2部件114b夹在其之间。即,第1部件112b与第2部件114b、第1部件112c与第2部件114b在减速机14绕输出轴旋转的方向上具有间隙而对置。
第1部件112b与第2部件114b之间配置有第1弹性部件116a。第2部件114b与第1部件112c之间配置有第2弹性部件116b。第1弹性部件116a和第2弹性部件116b呈不具有凹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该变形例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110可以说是具有与图6所示的转矩臂结构60相同的功能,并且进一步简化弹性部件的结构。尤其,弹性部件上无需形成凹部,因此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成本。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将第1结构安装在减速机上,并将第2结构安装在外部部件上之后,仅通过插入按照第1部件和第2部件之间划分的间隙而形成的弹性部件,就能够构成转矩臂结构。因此,转矩臂结构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由于弹性部件与第1部件和第2部件没有固定在一起,因此在安装有第1结构和第2结构的状态下,能够仅拆卸弹性部件。因此,弹性部件劣化时容易更换,维护性较高。
并且,如通过螺栓紧固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现有技术那样,无需进行螺栓孔彼此的详细定位等,因此容易进行转矩臂结构的安装。在固定第2结构的外部部件为大型机械的情况下,一般尺寸误差也会变得较大,因此该特征尤其有利。并且,无需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进行螺栓的拧紧力矩的管理,也不会产生因螺栓拧紧力不足或过大而导致的各部件的破损。
以上,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构成和动作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实施方式为例示,在其各构成要件的组合上可进行各种变形,并且这种变形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方式中,对第1结构和第2结构为长方形或梯形的板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能够从第1结构向第2结构充分传递旋转荷载的截面积,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实施方式中,对减速机的输出轴为空心型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输出轴也可以为实心型轴。
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有1个转矩臂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可以设置2个以上的转矩臂结构。
实施方式中,对不通过逆变器控制马达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逆变器进行控制。
实施方式中,对减速机为正交减速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减速机可以为平行轴减速机。
实施方式中,对将转矩臂结构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系统的齿轮马达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所涉及的转矩臂结构的用途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将转矩臂结构设置在起重机的行驶装置的齿轮马达上。
实施方式中,对将第2部件设置在通过齿轮马达被驱动的机械的框体等外部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固定位置只要是除了减速机以外的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将第2部件固定在地面等。并且,第1部件可以固定在与减速机一体化的部件上而不是固定在减速机上。例如第1部件可以固定在马达上。
本说明书中,将第1部件“固定”在减速机或与减速机一体化的部件上的表述,包括第1部件一体形成在减速机或与减速机一体化的部件上的情况。同样,将第2部件“固定”在外部部件上等的表述,也包括第2部件一体形成在外部部件等的情况。
实施方式中,对将第1结构的底座部和第2结构的底座部对置配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侧面彼此之间或前端面彼此之间具有间隙而对置即可,例如也可以配置成使第1结构的底座部与第2结构的底座部正交。

转矩臂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转矩臂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转矩臂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矩臂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矩臂结构.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维护的转矩臂结构。本发明的转矩臂结构(40)具备:第1部件(42b),固定在减速机(14)或与减速机一体化的部件上;第2部件(44b),以与第1部件(42b)对置的方式固定在外部部件上;以及弹性部件(46),从第1部件(42b)向第2部件(44b)传递使减速机(14)绕输出轴旋转的荷载。弹性部件(46)以与在第1部件(42b)和第2部件(44b)之间划分的间隙嵌合的方式形成,且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