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68164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4509.6

申请日:

2015.06.12

公开号:

CN104869196A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M 1/02申请日:20150612|||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2; H04W88/02(2009.01)I

主分类号:

H04M1/02

申请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阳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创业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王宝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主天线和辅助天线相连接;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其环绕的电路线圈相连接;其中,所述电路线圈占据第一区域,所述辅助天线布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本发明中将辅助天线设置在电路线圈所在的第一区域中,进而在不影响两个通讯模块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无需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来设置辅助天线,由此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主天线和辅助天线相连接;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其环绕的电路线圈相连接;其中,所述电路线圈占据第一区域,所述辅助天线布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基于控制指令与所述主天线或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或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隔离电路,连接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射频电路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天线包括馈电模块;所述辅助天线能够通过所述馈电模块对所述射频电路进行传导馈电,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辅助天线处于信号传输状态的时间长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与所述主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时刻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电路线圈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辅助天线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同一时刻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辅助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电路线圈处于非工作状态。8.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均设置在第一区域,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其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的通讯信号强度值;在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包括: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10.  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均设置在第一区域,所述装置包括:信号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其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的通讯信号强度值;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通讯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控制单元包括:连接控制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说明书

说明书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种天线在终端的数据通信应用上越来越普及。
除了进行数据通信的主天线之外,为了更好的进行数据的传输,如数据信号的接收,终端通常还会设置诸如WiFi、LTE或GPS等通讯芯片的辅助天线,以覆盖所需的频段范围,因此,需要在终端设备上为这些辅助天线设置各自的设备空间。
由此,需要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来设置这些辅助天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来设置辅助天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主天线和辅助天线相连接;
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其环绕的电路线圈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线圈占据第一区域,所述辅助天线布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上述终端设备,优选的,还包括:
射频切换模块;
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基于控制指令与所述主天线或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或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上述终端设备,优选的,还包括:
滤波隔离电路,连接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射频电路之间。
上述终端设备,优选的,所述辅助天线包括馈电模块;所述辅助天线能够通过所述馈电模块对所述射频电路进行传导馈电,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上述终端设备,优选的,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上述终端设备,优选的,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辅助天线处于信号传输状态的时间长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与所述主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上述终端设备,优选的,在同一时刻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电路线圈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辅助天线处于非工作状态;
或者
在同一时刻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辅助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电路线圈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均设置在第一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其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的通讯信号强度值;
在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
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包括:
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均设置在第一区域,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其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的通讯信号强度值;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
通讯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通讯控制单元包括:
连接控制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中,在终端设备中设置有两种或更多的通讯模块,如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等,在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中分别与主天线和辅助天线相连接,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其环绕的电路线圈相连接,本发明中将辅助天线设置在该电路线圈所在的第一区域中,进而在不影响两个通讯模块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无需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来设置辅助天线,由此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pad等能够进行通讯的电子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中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第一通讯模块1,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分别与主天线2和辅助天线3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可以通过所述主天线2或者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能够与其他通讯设备之间实现数据连接。具体的,在同一时刻,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通过所述主天线2和所述辅助天线3中的一个天线如所述主天线2或者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所述主天线2和所述辅助天线中只有一个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可以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壳体内部,所述主天线2可以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壳体内部的电路板上,而所述辅助天线3可以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壳体外侧,如手机背面的后壳上。
其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可以为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讯芯片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也可以称为NFC模块,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与其环绕的电路线圈5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线圈5即可以理解为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的天线线圈,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可以通过所述电路线圈5进行信号传输,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与其他通讯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对应的电路线圈5可以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区域6,如终端设备的壳体上的第一区域,也就是说,在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电路线圈5占据所述第一区域6,由于上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的通讯特性,其对应的电路线圈5在所述终端设备上所占据的第一区域6的空间较为充裕,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辅助天线3布置在所述第一区域6中,例如将所述辅助天线3与所述电路线圈5均设置在手机背面的后壳的第一区域上,无需在终端设备中另外开辟独立的空间来安置所述辅助天线3,进而无需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达到节省设备中间的目的。在这一方案中,由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的通讯频段如13.56MHz的低频 频段是区别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如WiFi、LTE或GPS等的高频频段的,因此,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的所述辅助天线3布置在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的电路线圈5所占据的第一区域6上时,所述辅助天线3与所述电路线圈5各自进行信号传输时是互不影响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一中,设置有两种或更多的通讯模块,如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等,在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中分别与主天线和辅助天线相连接,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其环绕的电路线圈相连接,本发明中将辅助天线设置在该电路线圈所在的第一区域中,进而在不影响两个通讯模块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无需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来设置辅助天线,由此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实现本实施例目的。
参考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射频切换模块7,以及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8。
其中,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连接在所述主天线2或所述辅助天线3与所述射频电路8之间,如图2中所示,利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可以使得所述主天线2与所述射频电路8相连接,或者使得所述辅助天线3与所述射频电路8相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通过所述主天线2或者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与所述主天线2相连接还是与所述辅助天线3相连接,可以基于控制指令进行选择控制,所述控制指令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其当前信号传输状态生成,由此,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基于所述控制指令与所述主天线相连接或者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主天线2或者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也可以通过如图2中所示的射频电路8利用所述电路线圈5进行信号传输。
基于如图2中所实现的终端设备结构,参考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滤波隔离电路9,所述滤波隔离电路9连接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与所述射频电路8之间,由此,在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利用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主天线2或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滤波隔离电路9能够对收发的信号数据进行滤波隔离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滤波隔离电路9也可以对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4通过所述射频电路8进行信号传输时的信号进行滤波隔离处理,如图3中所示。
参考图4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辅助天线3中可以包括有馈电模块10,其中:
所述辅助天线3能够通过所述馈电模块10对所述射频电路8进行传导馈电,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
以如图4b中为例:所述辅助天线3为倒F天线结构,通过短路点及馈点(即倒F天线的馈电模块)与接地板的电路板相连接,该倒F天线通过其馈点连接到电路板的射频RF电路,以达到对RF电路进行传导馈电的目的,使得RF电路能够通过该倒F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通过所述主天线2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通讯信号强度值进行实时监测,基于监测结果来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能够表征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能够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的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与所述辅助天线3相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7利用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对其利用所述主天线2进行信号传输时的通讯信号强度值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在该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切换到所述辅助天线3,进而利用该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例如利用所述辅助天线3的传导馈电方法在弱信号时实现信号传输。
具体的,参考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还包括信号检测模块11,所述信号检测模块11用于对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通讯信号强度值进行监测,在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由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基于所述控制指令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运行过程中由用户输入操作指令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阈值设置规则进行设置。
而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将所述辅助天线3与所述射频电路8及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之间相连接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辅助天线3不会一直处于信号传输状态,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辅助天线3的利用是具有时间限制的,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辅助天线3处于信号传输状态的时间长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与所述主天线2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主天线2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说,所述终端设备会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与所述辅助天线3相连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辅助天线3进行信号传输时,记录一个时间长,在所述时间长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切换至与所述主天线2相连接,此时,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主天线2进行信号传输。
具体的,参考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计时器12,所述计时器12用于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切换至与所述辅助天线3相连接之后,开始记录一个时间长,在所述时间长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由所述射频切换模块7基 于所述控制指令与所述主天线2相连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8通过所述主天线2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运行过程中由用户输入操作指令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阈值设置规则进行设置。
由前文中可知,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在同一时刻通过所述主天线2和所述辅助天线3中的一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同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辅助天线3与所述电路线圈5布置在同一个的所述第一区域6中,处于所述第一区域6的辅助天线3及所述电路线圈5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进行信号传输。
也就是说,在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同一时刻,所述第一区域6中的所述电路线圈5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辅助天线3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同一时刻点,在所述第一区域6上的辅助天线3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电路线圈5处于非工作状态。
参考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包括由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pad等设备实现,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中具有主天线和辅助天线,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均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区域中,如手机等设备的后壳上的第一区域中,以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而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主天线可以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壳体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以实现本发明目的:
步骤701:监测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其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的通讯信号强度值。
在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在同一时刻通过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辅助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可以为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讯芯片实现。而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也可以称为NFC模块。
步骤702:在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运行过程中由用户输入操作指令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阈值设置规则进行设置。
步骤703: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频段如13.56MHz的低频频段是区别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如WiFi、LTE或GPS等的高频频段的,因此,所述终端设备中将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所述辅助天线布置在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所占据的第一区域上时,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电路线圈各自进行信号传输时是互不影响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七中,通过对将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同时设置在第一区域上的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通讯信号强度值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在节省终端设备空间、简化天线设计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弱信号下的信号传输,提高天线的利用率及终端设备的信号传输性能,尤其是信号的接收性能。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有射频切换模块和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所述射频切换模块连接在所述主天线或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之间,利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可以使得所述主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相连接,或者使得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相连接,相应的,参考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3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31: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通讯信号强度值进行实时监测,并在该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本实施例对该控制指令进行响应,控制所述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此,使得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在节省终端设备空间的前提下,实现弱信号下的信号传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将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及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之间相连接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辅助天线不会一直处于信号传输状态,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辅助天线的利用是具有时间限制的,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辅助天线处于信号传输状态的时间长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与所述主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会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记录一个时间长,在所述时间长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进而依据该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切换至与所述主天线相连接,此时,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运行过程中由用户输入操作指令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阈值设置规则进行设置。
参考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装置可以应用于包括由第一通讯模块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pad等设备实现,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中具有主天线和辅助天线,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均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区域中,如手机等设备的后壳上的 第一区域中,以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而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主天线可以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壳体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以实现本发明目的:
信号监测单元901,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其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的通讯信号强度值。
在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1在同一时刻通过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辅助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可以为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讯芯片实现。而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也可以称为NFC模块。
指令生成单元902,用于在所述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运行过程中由用户输入操作指令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阈值设置规则进行设置。
通讯控制单元903,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频段如13.56MHz的低频频段是区别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如WiFi、LTE或GPS等的高频频段的,因此,所述终端设备中将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所述辅助天线布置在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所占据的第一区域上时,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电路线圈各自进行信号传输时是互不影响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实施例九中,通过对将第一通讯模块的辅助天线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线圈同时设置在第一区域上的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通讯信号强度值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在节省终端设备空间、简化天线设计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弱信号下的信号传输,提高天线的利用率及终端设备的信号传输性能,尤其是信号的接收性能。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有射频切换模块和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所述射频切换模块连接在所述主天线或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之间,利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可以使得所述主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相连接,或者使得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相连接,相应的,参考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03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连接控制子单元931,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与所述射频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通讯信号强度值进行实时监测,并在该通讯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本实施例对该控制指令进行响应,控制所述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由此,使得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在节省终端设备空间的前提下,实现弱信号下的信号传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将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射频电路及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之间相连接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辅助天线不会一直处于信号传输状态,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辅助天线的利用是具有时间限制的,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在所述控制指令表明所述辅助天线处于信号传输状态的时间长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与所述主天线相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会在所述射频切换模块与所述辅助天线相连接使得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辅助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记录一个时间长,在所述时间长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时,生成控制指令,进而依据该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射频切换模块切换至与所述主天线相连接,此时,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主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运行过程中由用户输入操作指令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阈值设置规则进行设置。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主天线和辅助天线相连接;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其环绕的电路线圈相连接;其中,所述电路线圈占据第一区域,所述辅助天线布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本发明中将辅助天线设置在电路线圈所在的第一区域中,进而在不影响两个通讯模块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无需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来设置辅助天线,由此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