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的自动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配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的自动
装置。
背景技术
卷帘门是以多关节活动的门片串联在一起,在固定的滑道内,以门上方卷轴为中
心转动上下的门。卷帘门适用于商业门面、车库、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或住宅,尤其是门洞
较大、不便安装地面门体的地方,起到方便、快捷开启的作用。在沿海地区、山区或高原地
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建筑物往往要考虑抗风压的能力要求。对于洞口宽度
较大的卷帘门,传统做法是改进帘片结构、加厚帘片材料,这种改进方法对改善卷帘门的整
体抗风压能力效果不明显;另外一种改进方法是设置手动抗风杆,但当洞口过大时,抗风杆
较笨重,手动开启时浪费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
的自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的自动装置,包括卷帘门以及设于卷帘门顶端的卷帘
门传动箱,卷帘门传动箱的下端设有抗风杆、槽口呈水平放置的工字钢横梁、转动轮组件和
电动行车,转动轮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分别设于工字钢横梁的两个槽口中的两个滚轮,连
接杆设于滚轮的下端,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滚轮相连,滚轮通过电动行车可沿工字钢横梁
的长度方向水平滑动,抗风杆纵向设置,连接杆通过连接板与抗风杆可拆卸相连,抗风杆的
底部设有定位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行车通过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组件还包括设于滚轮的外侧的纵向端板,纵向端板的底部
露出工字钢的底部,连接杆横向穿设于两个纵向端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L形连接板和U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的第一侧耳与连接
杆相连,U形连接板设于抗风杆的顶部,L形连接板的第二侧耳通过螺栓件依次与U形连接板
和抗风杆的顶部相连,U形连接板的两侧部通过轴销件与抗风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卷帘门传动箱内设有卷轴,卷帘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抗风杆的材质为4mm厚的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的自动装置,通过电机的驱动使滚轮
在工字钢横梁的轨道内作水平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抗风杆水平滑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节省人力和物力;通过销轴使电动行车在启动和停止的一瞬间可以缓冲惯性力,保护装置
本身,可以多次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卷帘门关闭时,将抗风杆移动到卷帘门中间可以提高卷
帘门的抗风压性能;卷帘门开启时,可以将抗风杆移动到一边,方便通行,很好地解决了沿
海、山区等强风压地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的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的自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强卷帘门抗风压性能的自动装置,包括卷帘门
1a以及设于卷帘门1a顶端的卷帘门传动箱2a,卷帘门1a由若干帘片串联而成。卷帘门传动
箱2a内设有卷轴3a,卷帘门1a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卷帘门1a起导向作用的导轨4a。卷帘
门传动箱2a的下端设有抗风杆13、工字钢横梁3、转动轮组件2和电动行车1。电动行车1通过
电机驱动,通过转动轮组件2可以使电动行车1行车于工字钢横梁3的两个槽口形成的的轨
道的下缘处。抗风杆13的材质为4mm厚的钢管。工字钢横梁3的槽口呈水平放置分别形成两
个轨道。转动轮组件2包括连接杆以及分别设于工字钢横梁3的两个槽口中的滚轮。连接杆
设于滚轮的下端,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滚轮相连。滚轮可随电动行车1一起沿工字钢横梁3的
长度方向水平滑动。抗风杆13纵向设置,连接杆通过连接板与抗风杆13可拆卸相连。抗风杆
13的底部设有定位插销14,定位插销14可随抗风杆13一起移动。
转动轮组件2还包括设于滚轮的外侧的纵向端板,纵向端板的底部露出工字钢横
梁3的底部,连接杆横向穿设于两个纵向端板的底部。
连接板包括L形连接板4和U形连接板12。L形连接板4的第一侧耳与连接杆相连。U
形连接板12盖设于抗风杆13的顶部,U形连接板12的两侧部和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L形连
接板4的第二侧耳通过螺栓件依次与U形连接板12和抗风杆13的顶部固定在一起。螺栓件包
括螺栓5、第一平垫圈6、弹垫圈7和第一螺母8。U形连接板12的两侧部通过轴销件与抗风杆
13相连,轴销件包括销轴9、第二螺母10和第二平垫圈11,在电动行车1启动和停止的一瞬间
起到缓冲惯性力的作用。
卷帘门1a关闭时,将抗风杆13移动到卷帘门1a中间可以提高卷帘门1a的抗风压性
能;卷帘门1a开启时,可以将抗风杆13移动到一边,方便通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等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
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