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682943.2
2013.12.12
CN104714631A
2015.06.17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3/01申请公布日:201506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1申请日:20131212|||公开
G06F3/01
李庆华
200030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634号天钥新村69号401室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骆苏华
一种腕上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并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采用所述方法和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腕上智能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并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手腕上翘运动、手腕下翘运动和手腕自然舒展状态。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还包括: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上翘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一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上翘状态大于第三预设时长。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下翘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一次、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下翘状态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由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上翘。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下翘。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手腕 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处于被遮挡状态或均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近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手腕姿态红外传感器、手腕姿态激光传感器、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和手腕姿态声呐传感器。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12. 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进行识别;指令转化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手腕上翘运动、手腕下翘运动和手腕自然舒展状态。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还包括: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上翘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一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上翘状态大于第三预设时长。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下翘 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一次、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下翘状态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17. 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为手腕姿态传感器,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上翘。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或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下翘。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处于被遮挡状态或均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近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手腕姿态红外传感器、手腕姿态激光传感器、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和手腕姿态声呐传感器。22.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23. 一种腕上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至22任一项所述的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
说明书腕上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腕上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继智能手机之后,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其创新前卫的产品形态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腕上智能设备由于其便携性、易穿戴的特点逐渐成为市场的热点。 由于腕上智能设备具有便捷性、易穿戴的特点,因此一般的腕上智能设备的屏幕和可触摸面积较小,用户不易准确点击和进行触控操作,且由于是腕上设备,用户只能使用未佩戴腕上设备的手对腕上设备进行操作,用户交互体验较差。 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一种利用手腕和小臂的转动对腕上智能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案,通过手腕到小臂的转动及运动实现用户与智能腕表间的交互控制,利用运动传感器获得智能腕表的运动状态。虽然采用运动传感器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户的便捷性得到提升,然而,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需要通过手腕及小臂的运动才能实现与智能腕表的交互,在交互过程中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体力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现有腕上智能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并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可选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手腕上翘运动、手腕下翘运动和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可选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还包括: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 可选的,所述手腕上翘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一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上翘状态大于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手腕下翘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一次、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下翘状态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由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上翘。 可选的,所述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下翘。 可选的,所述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处于被遮挡状态或均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手腕的状态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可选的,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近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手腕姿态红外传感器、手腕姿态激光传感器、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和手腕姿态声呐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对所 述腕上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进行识别;指令转化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可选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包括:手腕上翘运动、手腕下翘运动和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可选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还包括: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 可选的,所述手腕上翘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一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上翘状态大于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手腕下翘运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一次、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下翘状态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为手腕姿态传感器,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上翘。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或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下翘。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处于被遮挡状态或均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 态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可选的,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近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手腕姿态红外传感器、手腕姿态激光传感器、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和手腕姿态声呐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所述腕上智能设备包括上述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由于只需要通过手腕的运动即可实现对智能腕上设备进行控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腕上智能设备的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腕上翘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腕下翘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手腕自然舒展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方案中,腕上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通过手指点击屏幕触控和通过手腕与小臂的运动对智能腕上设备进行控制。但是一 般的腕上智能设备的屏幕和可触摸面积较小,用户不易准确点击和进行触控操作,且由于是腕上设备,用户只能使用未佩戴腕上设备的手对腕上设备进行操作,用户交互体验较差。通过手腕到小臂的运动实现用户与智能腕表间的交互控制,需要通过手腕和小臂的运动才能实现与智能腕表的交互,在交互过程中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体力负担。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由于只需要通过手腕的运动即可实现对智能腕上设备进行控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腕上智能设备的交互体验。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参照图1,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1,获取并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内置在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可以采用一个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也可以采用多个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例如,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 在具体实施中,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可以包括多种运动状态,例如可以包括:手腕上翘运动、手腕下翘运动和手腕自然舒展状态,也可以包括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还可以包括手腕其他方向的运动姿态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手腕上翘运动可以存在多种情形,例如手腕可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上翘一次,手腕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上翘两次,也可以是手腕保持上翘状态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腕上翘运动可以包括上述三种情形。 在具体实施中,手腕下翘运动可以存在多种情形,例如手腕可以在第一 预设时长内下翘一次,手腕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下翘两次,也可以是手腕保持下翘状态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腕下翘运动可以包括以上三种情形。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相等的时长,也可以设置为不相等的时长。例如,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长设置为0.5s,将第二预设时长设置为0.8s,将第三预设时长设置为1s,也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均设置为1s,还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均设置为2s或其他时长,在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进行设置。 在具体实施中,当腕上智能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是否为手腕上翘: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时可以识别为手腕上翘,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时也可以识别为手腕上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是否为手腕下翘: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可以识别为手腕下翘,当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也可以识别为手腕下翘。 可以理解的是,手腕上翘和手腕下翘的识别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两种方案,还可以存在其他的识别方案,此处不做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当腕上智能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是否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处于被遮挡状态或均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手腕的状态,可以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也可以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步骤S102,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预先根据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设置对应的操作指令,当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不同时,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也可以对应相同的操作指令。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对于不同的手腕运动姿态信息设置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具体实施中,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可以是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也可以是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当接收到对应的操作指令时,可以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操作系统进行控制操作,也可以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还可以同时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由于只需要通过手腕的运动即可实现对智能腕上设备进行控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腕上智能设备的交互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参照图2,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201,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可以包括多种运动姿态,例如可以包括手腕上翘运动、手腕下翘运动和手腕自然舒展状态,也可以包括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还可以包括手腕其他方向的运动姿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手腕运动时,可以通过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腕上智能设备可以包括:壳体301,腕扣302和腕带303,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可以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中。例如,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壳体301的侧面,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腕扣302的侧面。 同样的,也可以将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壳体301的侧面,将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腕扣302的侧面,只需要满足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分别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壳体301和腕扣302的侧面且均能获取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并不仅限于内置在壳体301和腕扣302的侧面,当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为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时,可以将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左腕带中,将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右腕带中,也可以将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右腕带中,将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内置于腕上智能设备的左腕带中,只需要满足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腕上智能设备的相反方向的腕带中且均能获取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是近距离传感器,也可以是光线传感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基于红外、激光、摄像或声呐的手腕姿态传感器,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选择相同类型的手腕姿态传感器,例如,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同时选用手腕姿态红外传感器,也可以同时选用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还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手腕姿态传感器,例如,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选用手腕姿态红外传感器,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选用手腕姿态激光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应的手腕姿态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手腕姿态传感器的种类并不局限于上述四种,还可以包括其他种类的手腕姿态传感器,只要满足能够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存在多个手腕姿态传感器,例如可以在腕上智能设备的壳体301的侧面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姿态传感器,在腕上智能设备的腕扣302的侧面也可以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姿态传感器。在具体实施中,姿态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设置,例如,多个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均匀或非均匀分布在壳体301、腕扣302和腕带303的侧面,也可以分布在壳体301、腕扣302和腕带303的内表面或外表 面。 步骤S202,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预设的识别装置对手腕运动姿态信息进行识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作为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当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手腕图像且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未获取到手腕图像时,即可以认为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且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此时可以识别为手腕上翘,如图3所示;当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未获取到手腕图像且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手腕图像时,即可以认为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且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此时可以识别为手腕下翘,如图4所示;当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获取到手腕图像或均未获取到手腕图像时,此时手腕处于自然非受力状态,可以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如图5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识别手腕是否上翘:当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时,可以识别为手腕上翘状态;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识别手腕是否下翘:当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可以识别为手腕下翘;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识别手腕是否处于自然舒展状态:当第一手腕姿态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且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可以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近距离传感器作为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手腕的运动信息。近距离传感器可以直接感应到是否处于被遮挡状态。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的识别可以参照上述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腕上翘运动可以包括:在1s内手腕由自然舒展状 态上翘一次并返回手腕自然舒展状态、在1s内手腕由自然舒展状态上翘两次并返回手腕自然舒展状态和手腕保持上翘超过1s;手腕下翘运动可以包括:在1s内手腕由自然舒展状态下翘一次并返回手腕自然舒展状态、在1s内手腕由自然舒展状态下翘两次并返回手腕自然舒展状态和手腕保持下翘超过1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识别,可以获取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例如,在1s内手腕是否上翘或下翘,手腕上翘或下翘的次数,以及手腕是否保持上翘或下翘状态等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 步骤S203,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步骤S202中通过识别获取的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分别设置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于不同的手腕运动姿态信息,可以设置相同的操作指令,也可以设置不同的操作指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手腕上翘一次、手腕上翘两次对应的指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手腕上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上翘对应的指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应用场景下手腕上翘运动对应的指令进行预先设置。同样的,手腕下翘一次和手腕下翘两次对应的指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手腕下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下翘对应的指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应用场景下手腕下翘运动对应的指令进行预先设置。 例如,当腕上智能设备运行导航应用时,可以设置如下规则:手腕在1s内上翘一次可以表示为选定导航地图中的某一区域,手腕在1s内上翘两次可以表示为将选定的区域放大一倍,手腕保持上翘状态可以表示为持续放大选定的区域直至导航地图的最大放大倍数;对应的,手腕在1s内下翘一次可以表示为取消选定的导航地图中的某一区域,手腕在1s内下翘两次可以表示为将选定的区域缩小一倍,手腕保持下翘状态可以表示为持续缩小选定的区域直至导航地图的最大缩小倍数。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规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手腕在1s内上翘两次可以表示为快速定位当前位置,对应的,手腕在1s内下翘两次可以表示为取消当前定位。 类似的,当腕上智能设备运行音乐播放应用时,可以采用如下预设规则: 手腕在1s内上翘一次可以表示为播放选中曲目,手腕在1s内上翘两次可以表示为播放下一曲目,手腕保持上翘状态超过1s可以表示为对当前播放曲目快进操作;对应的,手腕在1s内下翘一次可以表示为暂停播放曲目,手腕在1s内下翘两次可以表示为播放上一曲目,手腕保持下翘状态超过1s可以表示为对当前播放曲目快退操作。 腕上智能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应用,例如视频播放器、电子书、摄像装置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可以根据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设置对应的规则,具体的设定规则可以与上述两种方案相类似,也可以根据需求或个人习惯设置对应的规则,此处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根据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对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设置对应的规则,例如,可以设置如下规则:手腕在1s内上翘一次为开启腕上智能设备,手腕在1s内上翘两次为选定某一应用,手腕保持上翘状态时长超过1s为删除某一应用等。也可以设置如下规则:手腕在1s内上翘一次或下翘一次为应用程序的切换,手腕在1s内上翘两次为选定打开某一应用,手腕下翘时长超过1s为删除某一应用等,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规则,此处不做赘述。 步骤S204,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步骤S203中得到的操作指令,对腕上智能设备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可以是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也可以是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当接收到对应的操作指令时,可以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操作系统进行控制操作,也可以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还可以同时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 例如,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导航应用进行控制操作,根据预设的规则,当手腕在1s内上翘一次时,选定导航地图中的某一区域,当手腕在1s内上翘两次时,将选定的区域放大一倍,手腕保持上翘时长超过1s时,将选定的区域持续放大直至导航地图的最大放大倍数;当手腕在1s内下翘一次时,取消选定的导航地图中的某一区域,当手腕在1s内下翘两次时,缩小选定的区域, 当手腕保持下翘状态超过1s时,持续缩小选定区域直至导航地图的最大缩小倍数。类似的,对腕上智能设备中的音乐播放器应用进行控制操作,根据预设的规则,当手腕在1s内上翘一次时,播放选定的曲目,当手腕在1s内上翘两次时,播放下一曲目,当手腕保持上翘状态超过1s时,对当前播放曲目快进操作;对应的,当手腕在1s内下翘一次时,暂停播放选定的曲目,当手腕在1s内下翘两次时,播放上一曲目,当手腕保持下翘状态超过1s时,对当前播放曲目快退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当腕上智能设备运行不同的应用时,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腕上智能设备的应用进行控制。同样的,也可以根据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对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腕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60,参照图6,包括:获取单元601、识别单元602、指令转化单元603和控制单元604,其中: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 识别单元602,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进行识别; 指令转化单元603,用于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 控制单元604,用于利用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可以包括:手腕上翘运动、手腕下翘运动和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还可以包括:手腕左翘运动和手腕右翘运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手腕上翘运动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一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手腕上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上翘状态大于第三预设时长。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手腕下翘运动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 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一次、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完成手腕下翘两次和手腕保持下翘状态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获取单元601可以为手腕姿态传感器,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包括: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识别单元602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上翘。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识别单元602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非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或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大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下翘。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识别单元602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均处于被遮挡状态或均处于非遮挡状态时,或当所述第一手腕姿态获取到的手腕向上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上倾斜角度预设值且所述第二手腕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的手腕向下倾斜角度值小于向下倾斜角度预设值时,识别为手腕自然舒展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指令转化单元603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例如,当利用手腕运动姿态信息对操作系统进行控制时,可以将相应的手腕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控制操作系统的指令;当利用手腕运动姿态信息对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时,可以将相应的手腕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控制应用程序的指令。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手腕姿态传感器可以是近距离传感器,也可以是光线传感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手腕姿态红外传感器、手腕姿态激光传感器、手腕姿态摄像传感器和手腕姿态声呐传感器等。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604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6041,用于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第二控制单元6042,用于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腕上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腕上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腕上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腕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并识别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所述手腕的运动姿态信息转化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对所述腕上智能设备中的对象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采用所述方法和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腕上智能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