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叉.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656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0454.2

申请日:

2004.08.02

公开号:

CN1645031A

公开日:

2005.07.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41B 15/00申请日:20040802授权公告日:20100428终止日期:201408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41B15/00; F41B13/00

主分类号:

F41B15/00; F41B13/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宝塔工业;

发明人:

后藤恒男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4.01.19 JP 2004-1015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戈泊;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制服把持刀具的犯人等时可以消除被刀具刺伤危险性的钢叉。将钢叉本体(2)安装在柄部(1)的前端。钢叉本体(2)包括两股杆(21);基端被轴支在两股杆的两分叉杆(22)的前端部且在限制向两股杆外侧方向运动的同时仅可向两股杆内侧方向自由旋转地设置的可动开闭杆(23)、(23);由弹簧等的作用使两开闭杆(23)旋转且复归原位的复位装置(24);一端与一个开闭杆(23)的前端相连而另一端与另一个开闭杆(23)的前端相连且在所述两股杆的内侧部形成适合尺寸的箍(44)的制约用绳索(26),通过使两个开闭杆旋转,使两股杆的前端开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柄部和设置在所述柄部前端上的钢叉本体组成的钢叉, 其特征在于:上述钢叉本体包括具有被分叉成两股状的一对分叉杆的 两股杆、一对可动开闭杆、复位装置以及限制上述两个开闭杆向上述 两股杆的外侧方向转动的限制装置,所述开闭杆的基端部分别被轴支 地安装在上述分叉杆的前端部,且以上述轴支部为支点相对于上述分 叉杆沿起伏方向自由旋转地相对设置所述开闭杆,所述复位装置使上 述两开闭杆沿相对于上述分叉杆能够起立的方向旋转,通过上述两个 开闭杆的旋转,用上述两开闭杆开闭上述两股杆的前端。
2: 一种由柄部和设置在所述柄部前端上的钢叉本体组成的钢叉, 其特征在于:上述钢叉本体包括具有被分叉成两股状的一对分叉杆的 两股杆、一对可动开闭杆、复位装置、限制上述两个开闭杆向上述两 股杆的外侧方向转动的限制装置、一端与上述一个开闭杆的前端相连 的同时另一端与另一个开闭杆的前端相连且具有所希望长度的钢丝绳 等制约用绳索,所述开闭杆的基端部分别被轴支地安装在上述分叉杆 的前端部,且以上述轴支部为支点相对于上述分叉杆沿起伏方向自由 旋转地相对设置所述开闭杆,复位装置使上述两开闭杆沿相对于上述 分叉杆能够起立的方向旋转,通过上述两个开闭杆的旋转,用上述两 开闭杆开闭上述两股杆的前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钢叉,其特征在于:上述复位装置由牵 引用螺旋弹簧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钢叉,其特征在于:上述复位装置由牵 引用橡胶制造等的弹性牵引体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钢叉,其特征在于:上述复位装置由沿 相对于上述分叉杆起立方向推压上述开闭杆的板簧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钢叉,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装置由被 固定地设置在上述两分叉杆的前端且在上述开闭杆沿复位方向旋转到 规定位置时与上述开闭杆的规定部位接触的限制板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钢叉,其特征在于:上述柄部由多段 式伸缩杆构成。

说明书


钢叉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警察等在压制犯人、暴徒或其它被压制者时所使用的钢叉。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钢叉,例如如图12所示,将由分叉为半圆形、U字形或V字形等(图中显示为半圆形)的两股杆104构成的钢叉本体103安装在由伸缩杆102等构成的柄部101的前端而组成的钢叉是公知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4),对于这种现有的钢叉,警察等手持柄部101,用所述两股杆104压住犯人地身体而进行压制,由此可以对犯人进行制约。

    但是现有的钢叉存在下述问题。(1)由于现有的钢叉被构成的通过压住犯人的身体而压制犯人,在不存在建筑物的壁和围墙或栅栏等阻挡物时,不能有效地使用,(2)由于在离开阻挡物的位置,不能制止犯人等的运动,在押送犯人时,担心犯人逃跑,(3)由于用两股杆压住身体,虽然可以制约身体的运动,但是犯人的手或脚可以自由运动。因而,在后续行动也就是戴上手铐,在押送时作业时费事。(4)例如在制服持有小刀等刀具的犯人时,由于所述犯人手腕部可以自由活动,在给犯人戴上手铐、押送犯人时,存在被犯人用刀具刺伤的危险。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下文所述的钢叉(现有示例)。该现有示例的钢叉是在柄部的前端安装了钢叉本体的钢叉,钢叉本体包括两股杆、与该杆的两分叉杆前端相连并在规定范围内沿相互接近·离开方向自由起伏地相对设置的可动开闭杆、当两开闭杆起伏到规定角度时自由解除地限制上述两开闭杆的运动的限制装置、一端与上述一个开闭杆的前端部相连,另一端与其它开闭杆的前端相连地设置的具有适当长度的制约用绳索。通过使上述两开闭杆起伏,开闭两股杆的前端,在两开闭杆起伏时,由上述绳索形成箍(参考专利文献5)。

    如果采用该现有示例,在闭合两开闭杆的状态下,一旦将钢叉本体压在目标部位(例如犯人的手腕部)上,由于通过上述绳索在开闭杆的前端施加力,两开闭杆倒伏,在由所述两杆闭合两股杆前端时形成闭锁。而且,一旦上述两开闭杆倒伏,由上述绳索形成环形箍。此时,在制服持有刀具的犯人时,一旦用钢叉本体的前端压持有刀具的手腕部,两开闭杆倒伏,同时上述手腕部进入由所述绳索所形成的箍内被闭锁。从而,由于把持刀具的手腕部被绳索所形成的箍制约,限制其活动,可以消除被刀具刺伤的危险,容易押送犯人。一旦用钢叉压制犯人的脚脖子,由与上述相同的动作,脚脖子进入所述绳索所形成的箍内被闭锁,被约束。由此,通过牵拉柄部等操作,可以简单地使犯人等左右回转,与上述相同,可以轻易地押送犯人。

    但是,即使在该现有示例中,仍有下述改良的余地。也就是,在现有示例中,每次使用时,需要使可动开闭杆复归初始位置的操作。而且,例如由于闭锁手段等的结构复杂,制造时费力,生产成本高。

    专利文献1  特开平7-1036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实用新型第30893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  实用新型第30415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  实用新型第3083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  特开2001-289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叉,在有效使用现有示例优点的同时进行改进,简单地构成,而且,在省略象现有示例那样使开闭杆复位的作业的同时,在制服持有刀具的犯人等时可以消除被刀具刺伤的危险,可以约束地、容易地押送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第1发明)是一种由柄部和设置在所述柄部前端上的钢叉本体组成的钢叉,上述钢叉本体包括具有被分叉成两股状的一对分叉杆的两股杆、一对可动开闭杆、复位装置以及限制上述两个开闭杆向上述两股杆的外侧方向转动的限制装置,所述开闭杆的基端部分别被轴支地安装在上述分叉杆的前端部,且以上述轴支部为支点相对于上述分叉杆沿起伏方向自由旋转地相对设置所述开闭杆,所述复位装置可使上述两开闭杆沿相对于上述分叉杆能够起立的方向旋转,通过上述两个开闭杆的旋转,用上述两开闭杆开闭上述两股杆的前端。

    如果采用第1发明,由两开闭杆闭合两股杆的前端。因而,两开闭杆由限制装置限制其向两股杆外侧方向的运动(旋转),当承受向两股杆内侧方向的推压力时,以所述轴支部为支点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通过取消推压力,由复位装置的作用,两开闭杆返回初始位置。从而,一旦用钢叉本体的前端压制目标部位时(例如犯人的脚或腿),两开闭杆对抗复位装置的作用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开启两股杆的前端(两开闭杆的前端之间),将目标部位(脚或腿)向两股杆的内部一侧引导。从而,在目标部位通过两开闭杆前端之间后,两开闭杆由复位装置的作用复归初始位置,由两开闭杆闭合两股杆的前端之间。由此,目标部位变成进入两股杆内的状态。    

    由此在压制犯人时,一旦用钢叉本体压制犯人的腿等,两开闭杆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开启两股杆的前端,将腿等向两股杆的内部一侧引导。从而,在腿等通过两开闭杆前端之间后,两开闭杆由复位装置的作用复位,闭合两股杆的前端,腿等变成进入两股杆内的状态。从而,由于犯人的腿等被约束,限制其活动,可以轻易地押送犯人。而且,在上述那样的腿进入两股杆内的状态下,通过牵引柄部等的操作,可以使犯人左右回转,由此,犯人的押送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一个其它发明(第2发明)是一种由柄部和设置在所述柄部前端上的钢叉本体组成的钢叉,上述钢叉本体包括具有被分叉成两股状的一对分叉杆的两股杆、一对可动开闭杆、复位装置、限制上述两个开闭杆向上述两股杆的外侧方向转动的限制装置、一端与上述一个开闭杆的前端相连的同时另一端与另一个开闭杆的前端相连且具有所希望长度的钢丝绳等制约用绳索,所述开闭杆的基端部分别被轴支地安装在上述分叉杆的前端部,且以上述轴支部为支点相对于上述分叉杆沿起伏方向自由旋转地相对设置所述开闭杆,所述复位装置使上述两开闭杆沿相对于上述分叉杆能够起立的方向旋转,通过上述两个开闭杆的旋转,用上述两开闭杆开闭上述两股杆的前端。

    如果选用第2发明,由两开闭杆闭合两股杆的前端,在两股杆的内侧部(两分叉杆之间)由上述绳索形成环形箍。因而,两开闭杆由限制装置限制其向两股杆外侧方向的运动(旋转),当承受向两股杆内侧方向的推压力时,以所述轴支部为支点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通过取消推压力,由复位装置的作用,两开闭杆返回初始位置。从而,一旦用钢叉本体的前端压制目标部位时(例如犯人的手腕部或脚脖子等),两开闭杆对抗复位装置的作用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开启两股杆的前端(两开闭杆的前端之间),将目标部位(手腕部或脚脖子)向两股杆的内部一侧引导。从而,在目标部位通过两开闭杆前端之间后,两开闭杆由复位装置的作用复归初始位置,由两开闭杆闭合两股杆的前端之间。由此,目标部位变成进入两股杆内的状态。

    由此在压制持有刀具的犯人等时,一旦用钢叉本体压制持有刀具的手腕部等,两开闭杆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开启两股杆的前端,将所述手腕部向两股杆的内部一侧引导。从而,在手腕部等通过两开闭杆前端之间后,两开闭杆由复位装置的作用复位,闭合两股杆的前端,手腕部变成进入上述绳索的箍内的状态。从而,由于持有刀具的手腕部被绳索的箍约束,限制其活动,消除了由刀具刺伤的危险,可以轻易地押送犯人。而且,在用钢叉本体的前端压制犯人的脚脖子时,由上述相同的动作,脚脖子变成进入绳索的箍内的状态二被约束,限制其活动。由此,通过牵引柄部等的操作,可以使犯人左右回转,由此与上述相同,犯人的押送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如果复位装置是具备了在消除了对上述两开闭杆的推压力时使两开闭杆复归初始位置的功能的装置,并部局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是由牵引用螺旋弹簧或牵引用橡胶制造等的弹性牵引体构成。此外,复位装置也可以由沿相对于上述分叉杆起立方向推压上述开闭杆的板簧构成。

    在本发明中,作为限制装置具备限制两开闭杆向上述两股杆的外侧方向旋转运动的功能,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由被固定地设置在上述两分叉杆的前端且在上述开闭杆沿复位方向旋转到规定位置时与上述开闭杆的规定部位接触的限制板构成。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柄部也可以由多段式伸缩杆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钢叉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显示同一个钢叉的钢叉本体部分的放大的视图,图2A是显示两个可动的开闭杆处于闭合状态的正视图,图2B是显示上述两个开闭杆处于开启状态的正视图;

    图3是一个对同一个钢叉本体前端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纵断面图;

    图4是一个对同一个钢叉本体前端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平面图;

    图5是一个将同一个钢叉本体前端的一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6是一个显示同一个钢叉本体的约束用绳索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7是用于显示同一个开闭杆和同一个绳索结合状态的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钢叉其它实施方式的关键部分的纵断面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钢叉其它实施方式的关键部分的视图,图9A是纵断面图,图9B是平面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钢叉其它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11是显示对图10所示钢叉的钢叉本体部分放大后的视图,图11A是显示两个可动开闭杆处于闭合状态的正视图,图11B是上述两个开闭杆处于开启状态的正视图;

    图12是显示现有钢叉的正视图。

    符号说明:1柄部;2钢叉本体;21两股杆;22分叉杆;23可动开闭杆;24复位装置;25限制装置;26约束用绳索;44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介绍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

    图1是示意性显示本发明钢叉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2是显示同一个钢叉的钢叉本体部分的放大的视图,分别是显示两个可动的开闭杆处于闭合状态的正视图(图2A)和处于开启状态的正视图(图2B),图3是一个对同一个钢叉本体前端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纵断面图,图4是同一个钢叉的平面图,图5是一个将同一个钢叉本体前端的一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图6是一个显示同一个钢叉本体的约束用绳索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图7是用于显示相同开闭杆和相同绳索结合状态的视图。

    在图1~7中,该实施方式的钢叉(实施方式1)由柄部1以及安装在所述柄部1前端上的钢叉本体2组成。

    上述柄部1由任意材料形成适合直径和长度。该实施方式1的柄部1是将由铝金属、塑料或其它材料组成的任意个数的管11a、11b、11c嵌合而构成的多段式伸缩杆11。虽然图中的伸缩杆11使用三个管11a…11c,采用三段式可伸缩的方式构成,上述管11a…11c的个数可以任意增减。

    上述管11a…11c在规定部位具有点按按钮12和按钮结合孔(图中未示),在伸缩杆11最大伸长时,使上述按钮12与上述结合孔结合,在该位置装拆自由地固定地构成。从而,在杆11最前端的管11a上形成安装部13,如下文所述,采用焊接等方式将安装部13固定地安装在钢叉本体2的两股杆21的规定部位上。底盖筒体14安装在上述杆11的最大直径管11c的后端。而且,也可以用一个杆不能伸缩地构成柄部1。此外,柄部1和钢叉本体2的两股杆21可以被一体地形成。

    上述钢叉本体2包括具有被分叉成半圆形、U字形、V字形或其它形状的两股杆(图中显示接近U字形的半圆形)的一对分叉杆22、22的两股杆21;在所述两分叉杆22前端部沿规定方向可以自由旋转地被相对设置的一对可动开闭杆23、23;使两个开闭杆23沿规定方向旋转而复位的复位装置24;限制两个开闭杆23向规定方向的运动(旋转)的限制装置25;一端与一个开闭杆23的前端相连而另一端与另一个开闭杆23的前端相连的约束用绳索26。

    上述两股杆21由具有适当直径和长度的铝金属、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在实施方式1中,由铝金属制的方棒料构成。利用焊接或其它手段将上述柄部1的安装部13固定地安装在两股杆21的后端中央部。由此,沿使两分叉杆22与柄部1平行的方向将钢叉本体2固定地安装在柄部1的前端上。

    上述两个开闭杆23由具有适当直径和长度的铝金属、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在实施方式1中,由铝金属制的方棒料构成。两个开闭杆23的前端23a是圆端。

    由轴27轴支地分别将上述两个开闭杆23的基端部(从基端23b稍微向前端方向侧部分)安装在被设置在上述两分叉杆22的前端部的如下文所述的轴承部件上,以轴支部(轴27)为支点,相对于上述两分叉杆22沿起伏方向自由旋转地设置所述开闭杆。因而,通过两开闭杆23的转动,由两开闭杆23开闭两股杆21的前端。也就是,两开闭杆23起立,两杆23的前端23a接近状态时(两开闭杆23的轴线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闭合两股杆21的前端,通过两开闭杆23从此状态相对于分叉杆22沿倒伏方向转动,两开闭杆23离开,两股杆21的前端变成开启状态。

    由限制装置25限制两开闭杆23从关闭上述两股杆21前端的位置也就是两开闭杆23的轴线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姿态向两股杆21外侧方向旋转运动。因而,两开闭杆23被构成的只能从两杆23的轴线在大致同一条轴线的位置向两股杆21的内侧方向自由旋转(相对于分叉杆自由起伏)。

    实施方式1包括轴支上述开闭杆23的轴承部件28、将轴承部件28固定地安装在分叉杆22前端上的安装部件29。如图5详示,上述轴承部件28包括一对轴承板30、30以及与两板30前端侧的上端直角连接地被设置的限制板31,所述一对轴承板30具有适合尺寸并以与分叉杆22的直径相对应的间隔彼此被平行地设置。上述两轴承板30上具有轴孔32、32以及位于所述轴孔32的后方部同时在上下方向具有适当间隔并在两板30上彼此相对的数组(图中显示两组)螺栓插入孔33、33,所述轴孔32靠近所述限制板31的后方部侧上端并在两板30上彼此相对。

    上述安装部件29包括一对安装板34、34以及与所述两板34后端直角相连地设置的连接板35,所述一对安装板34被设置的与上述两个轴承板30的外侧面保持一定的接合间隙,并具有适合宽度和长度。上述两个安装板34具有螺栓插入孔36、36,所述螺栓插入孔36、36位于板34的前端部侧并与上述螺栓插入孔33、33相对应地彼此相向地设置在两板34上。

    上述两个分叉杆22具有螺栓插入孔37、37,所述螺栓插入孔37、37位于所述杆22的前端部并与上述螺栓插入孔33、33相对应地贯穿上述杆22。此外,上述两个开闭杆23具有轴孔38,所述轴孔38位于所述杆23的基端部并贯穿上述杆23。

    上述两个轴承部件28,在使上述限制板31朝向两股杆21的内部侧状态下使上述两个轴承板30与分叉杆22前端部结合,同时在上述连接板35朝向两股杆21的外部侧状态下,使上述两安装部件29与两轴承板30的外侧面结合。从而在此状态下,让螺杆39贯穿上述安装部件29、轴承部件28和分叉杆22上的上述各个螺纹插入孔36、33、37,与螺母40螺纹啮合地固定。由此,上述两轴承部件28被固定地设置在两分叉杆22的前端部上。

    使上述轴孔38与上述轴承部件28的轴孔32重合,使杆23的基端23b的内侧面(图3中的下部侧面)与分叉杆22的前端面接触,同时杆23的外侧面(图3中的上部侧面)与上述限制板31的内侧面接触,将上述两开闭杆23的基端部插入两轴承板30之间。因而在此状态下,使轴27贯穿轴承部件28和开闭杆23的上述轴孔32和38,上述开闭杆23可自由转动地被螺母元件41紧固,将两开闭杆23安装在轴承部件28上。因而,两开闭杆23由轴27轴支其基端部,由限制装置25也就是限制板31和分叉杆22的前端面限制两开闭杆23向两股杆21的外侧方向旋转运动,其仅能向两股杆21的内侧方向旋转运动。

    实施方式1的限制装置25由上述轴承部件28的限制板31和上述分叉杆22的前端面构成。

    上述复位装置24是使两开闭杆23沿相对于分叉杆22起立方向旋转而复位的装置。图3详细显示了实施方式1的复位装置24,由牵引用螺旋弹簧24a构成。因而,弹簧24a的一端由螺钉42紧固在开闭杆23的基端部上,另一端由螺钉43紧固在分叉杆22前端部适合位置的外侧面上,给予开闭杆23的基端面一个向分叉杆22侧牵引的弹簧力。因而,一旦相对于两开闭杆23施加向两股杆21内侧方向的推压力,两开闭杆23沿与弹簧24a的作用对抗而相互远离的方向旋转,通过解除所述推压力,由弹簧24a的作用,两开闭杆23复归初始位置。

    上述制约用绳索26在两股杆21的内侧部形成适当大小的箍44,绳索26的一端系在一个开闭杆23的前端部,另一端系在另一个开闭杆23的前端部。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1的绳索26由适当长度的钢丝绳45、嵌合所述钢丝绳45的柔软性合成树脂等制造的被覆管46组成。因而,将上述钢丝绳45的两端部贯插在被设置在上述两杆23前端部上并与上述轴孔38垂直的通孔47(如图7所示,在孔47的外侧部上形成大径孔47a)内,将螺母等紧固元件48固定在钢丝绳45的两端,使紧固元件48与上述孔47的大径孔47a的缘部结合,将钢丝绳45的两端系在两杆23上。

    利用上述结构,当两开闭杆23相对于分叉杆22起立时,也就是由两开闭杆23闭合两股杆21的前端时,由上述绳索26在两股杆21的内侧部形成环形箍44。将犯人等的目标部位49(手腕或脚脖子等)放入箍44中进行约束。而且为了在约束犯人时保护犯人等的手腕或脚脖子等,设计了上述被覆管46。

    由于实施方式1的钢叉具有上述结构,下文介绍钢叉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例如,在制服持有刀具的犯人时,一旦由两分叉杆22夹持地将钢叉本体2的前端按压持有刀具的手腕部49,如图2B所示,两开闭杆23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开启两股杆21的前端将手腕部49引导到两股杆21的内侧部。因而,在手腕部49通过两开闭杆23的前端部之间时,由复位装置24的弹簧作用,两开闭杆23复位,两股杆21的前端闭合,手腕部49变成进入绳索26的箍44内的状态。因而,把持刀具的手腕部49被绳索26的箍44所约束,限制其活动,消除了被刀具刺伤的危险,可以容易地押送犯人。对于犯人的脚脖子,与上述相同,一旦钢叉本体2的前端按压所述脚脖子,由与上述相同的动作,使脚脖子进入绳索26的箍内被约束,限制其活动。由此,由于通过牵引柄部等的操作,可以使犯人左右回转,与上述相同,犯人的押送可以变得容易。

    此外,由于实施方式1的限制装置25由轴承部件28的限制板31以及分叉杆22前端面构成,可以可靠地限制两开闭杆23向外侧方向运动(旋转)。而且,可以更牢固地构成限制装置。

    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虽然显示轴承部件28和安装部件29被分别形成,但是也可以采用轴承部件28和安装部件29被一体化的结构。

    图8是显示本发明钢叉其它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关键部分的纵断面图。该实施方式的钢叉与实施方式1中已经介绍结构的公用部件等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省略了说明。实施方式2的特征在于复位装置24的结构。

    也就是代替实施方式1的复位装置24的上述螺旋弹簧24a,实施方式2的复位装置24由具有适合直径和长度的橡胶绳、橡胶带或橡胶条等牵引用橡胶制的弹性牵引体24b构成。实施方式2的弹性牵引体24b在两端包括结合部24c、24c。因而,一个结合部24c由螺钉42结合在开闭杆23的基端面上,同时另一个结合部24c由螺钉43结合在分叉杆22的前端部适合位置的外侧面上,向分叉杆22一侧牵引的弹性牵引力被施加到开闭杆23的基端面上。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

    实施方式2的钢叉被上述那样构成,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使用。因而,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图9是显示本发明钢叉其它实施方式(实施方式3)的关键部分的视图,图9A是纵断面图,图9B是平面图。该实施方式的钢叉与实施方式1中已经介绍结构的公用部件等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省略了说明。实施方式3的特征在于采用板簧50作为复位装置24。

    实施方式3包括兼作上述轴承部件28和安装部分29一体化结构的轴承安装部件51。安装部件51包括一对安装板52、52;与两板52的前端侧上端直角相连地设置的限制板53以及与两板52的后端直角相连地设置的连接板54,所述安装板52、52以与上述分叉杆22的直径相对应的间隔平行设置且具有适当大小。

    在上述连接板54朝向两股杆21的外侧部的状态下,使上述两板52与分叉杆22的前端结合,利用螺钉39和螺母40进行紧固,连接部件51被分别固定在两分叉杆22上,此外,上述两开闭杆23在杆23的基端部上具有轴孔38。因而,将上述两开闭杆23的基端部侧插入安装部件51的两安装板52之间,利用通过上述轴孔38的轴27以及螺母部件41,两开闭杆23被自由转动地紧固,将两开闭杆23分别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件51的两个安装板52上。因而,两开闭杆23由轴27支撑其基端部,由限制装置也就是上述限制板53限制向两股杆21的外侧方向的转动运动,仅能向两股杆21的内侧方向转动(相对于分叉杆自由起伏)。

    实施方式3的限制装置由设置在上述安装部件51上的限制板53构成。

    实施方式3的复位装置24由适当宽度和长度的金属制的板簧50构成。实施方式3的板簧50包括大致在弹簧板材的中央部所形成的被弯曲成近似圆形的弯曲弹簧部50a、在弯曲弹簧部50a延伸一定长度的一对弹簧片50b、50c。

    将弯曲弹簧部50a设置在上述开闭杆23的基端部以及上述分叉杆22的上端面之间,弹簧片50b与开闭杆23的内侧面(图9A中的下侧面)接触,弹簧片50c与分叉杆22的内侧面接触。利用弹簧作用,给予上述两杆22、23彼此相互离开的推压力。因而,上述两开闭杆23承受沿相对于分叉杆22起立的方向的推压力。在图9中,附图标记55表示位于上述弯曲弹簧部50a内适当位置,横跨上述安装部件51的两安装板52之间的螺钉·螺母。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利用上述结构,一旦向两开闭杆23施加向两股杆21内侧方向的推压力,两杆23对抗板簧50的作用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通过解除推压力,由板簧50的作用,两开闭杆23复归初始位置。

    实施方式3的钢叉具有上述结构,与实施方式1同样使用。由此,实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图10是显示本发明钢叉其它实施方式(实施方式4)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图11是显示对图10所示钢叉的钢叉本体部分放大后的视图,图11A是显示两个可动开闭杆处于闭合状态的正视图,图11B是上述两个开闭杆处于开启状态的正视图。在该钢叉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实施方式1公用的部件,并省略对其的介绍。

    实施方式4的特征是省略了实施方式1的钢叉中的上述制约用绳索26。也就是实施方式4的钢叉采用将设置在实施方式1中钢叉的钢叉本体2上的制约用绳索26拆下。在图11B中,附图标记60代表犯人等目标部位(脚或腿),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由于实施方式4的钢叉具有上述结构,下文介绍其使用方法和作用,例如,在压制犯人等时,用两分叉杆22夹持地将钢叉本体2的前端压在犯人等目标部位60(腿等)上,两开闭杆23沿相互离开的方向旋转,开启两股杆21的前端,将腿等60向两股杆21的内侧部引导。因而,腿等60在通过两开闭杆前端时,两开闭杆由复位装置的弹簧作用复归,闭合两股杆21的前端,腿等60变成进入两股杆21内的状态。因而对犯人等的腿进行制约,限制其活动,可以容易地押送犯人。而且在上述那样的腿等进入两股杆内状态下,通过牵拉柄部1等操作,可以使犯人左右回转,由此,犯人的押送变得容易。

    而且,在实施方式4中,虽然复位装置24由螺簧构成,但是不言而喻,复位装置24也可以象实施方式2那样由牵引用橡胶制等弹性牵引体24b构成,或象实施方式3那样由板簧50构成。

钢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钢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钢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叉.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制服把持刀具的犯人等时可以消除被刀具刺伤危险性的钢叉。将钢叉本体(2)安装在柄部(1)的前端。钢叉本体(2)包括两股杆(21);基端被轴支在两股杆的两分叉杆(22)的前端部且在限制向两股杆外侧方向运动的同时仅可向两股杆内侧方向自由旋转地设置的可动开闭杆(23)、(23);由弹簧等的作用使两开闭杆(23)旋转且复归原位的复位装置(24);一端与一个开闭杆(23)的前端相连而另一端与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武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