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6635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63466.5

申请日:

2015.05.21

公开号:

CN104800453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8申请日:2015052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8; 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888

申请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林锐

地址:

410208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象嘴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代理人:

逯长明; 许伟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白芥子30-70g、青风藤60-180g、红藤20-40g、当归10-20g、枸杞10-20g、防己20-80g、艾绒50-150g、千年健5-15g、芸薹子5-15g、黑老虎4-10g、蓖麻子4-10g、白胶香10-20g组成。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能够解决针灸前敷药致使皮肤起泡或红肿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白芥子30-70g、青风藤60-180g、红藤20-40g、当归10-20g、枸杞10-20g、防己20-80g、艾绒50-150g、千年健5-15g、芸薹子5-15g、黑老虎4-10g、蓖麻子4-10g、白胶香10-20g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白芥子30g、青风藤180g、红藤20g、当归15g、枸杞15g、防己50g、艾绒150g、千年健10g、芸薹子5g、黑老虎8g、蓖麻子4g、白胶香15g组成。

3.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步骤为:
S01:将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艾绒、千年健、芸薹子、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去杂、洗净、烘干;
S02:选取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艾绒、千年健、芸薹子、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
S03:将烘干的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艾绒、千年健、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研磨至细,过筛,留用;
S04:将烘干的芸薹子榨油,将榨出的油过滤,备用;
S05:将步骤S03中研磨好的原料放入步骤S04榨好的油中,搅拌均匀,即得中草药组合物。

说明书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组合物,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针灸具有适应症广、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因而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针灸的手法是指灸法,而灸法则是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灸法大多使用普通清艾条,清艾条的主要成分为艾绒,艾绒具有较少的中药成分,因而不能很好的治疗疾病。
目前,在针灸前可在体表面涂敷某种药物,使治疗效果更佳。而较多数的药物为刺激性药物,敷后皮肤起泡或局部皮肤红肿充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针灸前敷药致使皮肤起泡或红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白芥子30-70g、青风藤60-180g、红藤20-40g、当归10-20g、枸杞10-20g、防己20-80g、艾绒50-150g、千年健5-15g、芸薹子5-15g、黑老虎4-10g、蓖麻子4-10g、白胶香10-20g组成。
优选地,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白芥子50g、青风藤150g、红藤35g、当归15g、枸杞15g、防己50g、艾绒120g、千年健10g、芸薹子10g、黑老虎8g、蓖麻子8g、白胶香15g组成。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步骤为:
S01:将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艾绒、千年健、芸薹子、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去杂、洗净、烘干;
S02:选取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 艾绒、千年健、芸薹子、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
S03:将烘干的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艾绒、千年健、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研磨至细,过筛,留用;
S04:将烘干的芸薹子榨油,将榨出的油过滤,备用;
S05:将步骤S03中研磨好的原料放入步骤S04榨好的油中,搅拌均匀,即得中草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作用如下:
白芥子:味辛,温。具有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筋络、消肿毒的功效,外用时主要治疗毒疮、历节痛甚、痛痒、身体麻木等疾病。
青风藤:味苦,辛。具有祛风湿、通筋络、利小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等症状。
红藤:味苦,性平。具有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的功效,主治肠痈、痢疾、通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当归:味甘、辛、温。主治功能有补血、活血、虚寒腹痛、肌肤麻木、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
枸杞:味苦、甘,性凉。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功效。
防己:味辛、苦,性寒。具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等。
艾绒: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养生保健的作用。
千年健:味辛、微苦,性辛、温。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育、筋骨痿软、跌打损伤等。
芸薹子:具有行血、破气、消肿、散结的功效,外用可治疗肿毒。
黑老虎:味辛、微苦,性温。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病、风湿骨痛、跌打淤痛。
蓖麻子:具有消肿拔毒、泻下导滞,通络利窍的功能,主治水肿胀满、烫伤、跌打损伤、口眼歪斜。
白胶香:味苦、辛。具有活血解毒、止血、生肌、止痛功能。
在针灸前,先涂敷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则中草药组合物中的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艾绒、黑老虎、白胶香可以通筋活血,促使筋脉中的血液流通;防己、千年健、芸薹子、蓖麻子均具有消肿、拔毒、止痛的功能,能够对疼痛的部位进行消肿、止痛,便于针灸时针具的刺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针灸前敷药致使皮肤起泡或红肿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可以制作成乳剂、膏剂。
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可以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腰间盘突出、关节炎、跌打损伤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流程图请参考附图1。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为:
白芥子30g、青风藤60g、红藤40g、当归20g、枸杞10g、防己30g、艾绒50g、千年健15g、芸薹子15g、黑老虎10g、蓖麻子10g、白胶香10g。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S01:挑选干净、无杂质、优质的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艾绒、千年健、芸薹子、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将其清洗干净并将其烘干;
S02:将烘干的原料按照配方称重;
S03:将烘干的白芥子、青风藤、红藤、当归、枸杞、防己、艾绒、千年健、黑老虎、蓖麻子、白胶香研磨至细,过200目网筛,将粗大的颗粒再研磨至细,并过200目网筛,最后将研磨后的细粉留用;
S04:将烘干的芸薹子榨油,将榨出的油过滤,过滤掉滤渣,清油备用;
S05:将步骤S03中研磨好的原料放入步骤S04榨好的清油中,搅拌均匀,即得中草药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为:
白芥子50g、青风藤150g、红藤35g、当归15g、枸杞15g、防己50g、艾绒120g、千年健10g、芸薹子10g、黑老虎8g、蓖麻子8g、白胶香15g。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为:
白芥子60g、青风藤90g、红藤30g、当归18g、枸杞12g、防己80g、艾绒150g、千年健12g、芸薹子12g、黑老虎6g、蓖麻子6g、白胶香18g。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为:
白芥子70g、青风藤180g、红藤20g、当归10g、枸杞20g、防己20g、艾绒130g、千年健5g、芸薹子5g、黑老虎4g、蓖麻子4g、白胶香20g。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在配合针灸时的使用方法为:在针灸前,在要针灸的部位涂敷本中草药组合物,并在本中草药组合物停留在体表2小时后洗去,然后正常针灸。针灸结束后,再次涂敷本中草药组合物并使用医用棉包好,以免弄脏衣服。
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制备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试验。试验时,颈部疼痛患者、骨性关节炎患者、腰椎疼痛患者、软组织受伤引起的伤痛患者、跌打损伤患者各40人。每一种病种的患者中有20人涂敷本中草药组合物,另外的患者为空白对照组,只针灸。试验数据列于下表1中。
表1:试验数据

 颈部疼痛骨性关节炎腰椎疼痛软组织伤痛跌打损伤有效率(试验组)85%88%85%90%95%治愈率(试验组)60%62%65%70%85%消肿情况(试验组)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镇痛情况(试验组)镇痛明显镇痛明显镇痛明显镇痛明显镇痛明显是否有过敏反应有效率(空白组)70%68%72%80%87%治愈率(空白组)53%56%54%61%72%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能够有效地对颈部疼痛患者、骨性关节炎患者、腰椎疼痛患者、软组织受伤引起的伤痛患者、跌打损伤患者的疼痛处进行消肿、止痛,并且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针灸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都明显提高。同时,使用本中草药组合物不会使皮肤发生红肿、起泡等过敏反应,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配合针灸能够有效的治愈患者并且还不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白芥子30-70g、青风藤60-180g、红藤20-40g、当归10-20g、枸杞10-20g、防己20-80g、艾绒50-150g、千年健5-15g、芸薹子5-15g、黑老虎4-10g、蓖麻子4-10g、白胶香10-20g组成。本发明提供的针灸治疗的中草药组合物能够解决针灸前敷药致使皮肤起泡或红肿的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