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力智能泵.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663208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20546.5

申请日:

2015.03.19

公开号:

CN104696183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4B 9/109申请日:20150319授权公告日:20160824终止日期:201703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B 9/109申请日:20150319|||公开

IPC分类号:

F04B9/109

主分类号:

F04B9/109

申请人:

马胜国

发明人:

马胜国

地址:

730050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工林路793-1号国星家园A6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代理人:

张华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总水箱、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出水总管和回水管,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软管、轴承控制阀、连杆和加力杆;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上活塞、下活塞、上缸体、下缸体和推吸止回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智能泵,通过水自身的重力,以及连杆机构和活塞的运动,实现了现有泵的功能,无需动力电,节约资源利用的同时实现无排放、无污染,正好填补了社会的新需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2)、总水箱(3)、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和回水管(18),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6)、软管(5)、轴承控制阀(4)、连杆(8)和加力杆(9);
所述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10)、上活塞(11)、下活塞(23)、上缸体(19)、下缸体(24)和推吸止回阀(14);
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进水总阀(1);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
所述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该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
所述的感应阀(4)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25);
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软管(5)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2)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的进水总管(2)上设有通水管Ⅰ(26)和通水管Ⅱ(28);
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6)连接;
所述回水管(18)的一端与总水箱(3)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6)连通;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6)之间通过软管(5)连通;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7);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通过连杆(8)连接加力杆(9);加力杆(9)与定点(13)活动连接;
所述加力杆(9)与2个连杆(8)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加力杆(9)与2个活塞杆(10)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
所述上缸体(19)内设有上活塞(11);下缸体(24)内设有下活塞(23);
所述上活塞(11)与下活塞(23)通过活塞杆(10)连接;活塞杆(10)与加力杆(9)连接;
所述上缸体(19)连接进水管(15);上缸体(19)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所述上缸体(19)连接出水管(16);上缸体(19)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所述下缸体(24)连接进水管(15);下缸体(24)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所述下缸体(24)连接出水管(16);下缸体(24)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所述出水总管(17)上设有浮力减压止回阀(2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进水总管(2)之间为轴承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减压止回阀(20)底部设有止回阀开合板(201),其内设有漂浮物(202)。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物(202)与止回阀开合板(201)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减压止回阀(20)至少1个。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缸体(19)至少6个;下缸体(24)至少6个。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一一对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浮球阀(21)用于控制总水箱(3)的水位;所述的感应阀控制开关(22)用于控制对应感应阀(4)的开或关;所述的感应阀(4)用于控制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数的数量;所述的轴承左右控制阀(25)用于控制重力工作水箱(6)的进水顺序。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重力水箱工作组至少1组;所述的活塞工作组至少3组。

说明书

说明书水动力智能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水动力智能泵。
背景技术
目前,泵的动力多是来源于电能,如何能有效减少资源利用,使用新能源,达到节能减排,同时无排放,无污染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动力智能泵。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总水箱、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出水总管和回水管,
上述的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软管、轴承控制阀、连杆和加力杆;
上述的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上活塞、下活塞、上缸体、下缸体和推吸止回阀;
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阀;进水总管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进水总管与总水箱连接;总水箱与进水管连接;
总水箱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感应阀控制开关;感应阀控制开关与感应阀连接;
感应阀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软管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内的进水总管上设有通水管Ⅰ和通水管Ⅱ;
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连接;
回水管的一端与总水箱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连通;
上述的重力工作水箱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之间通过软管连通;该重力工作水箱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
上述的重力工作水箱通过连杆连接加力杆;加力杆与定点活动连接;
上述的加力杆与2个连杆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加力杆与2个活塞杆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
上缸体内设有上活塞;下缸体内设有下活塞;
上述的上活塞与下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与加力杆连接;
上述的上缸体连接进水管;上缸体与进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
上述的上缸体连接出水管;上缸体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
上述的下缸体连接进水管;下缸体与进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
上述的下缸体连接出水管;下缸体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
上述的出水总管上设有浮力减压止回阀。
上述的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进水总管之间为轴承连接。
上述的浮力减压止回阀底部设有止回阀开合板,其内设有漂浮物;该漂浮物与止回阀开合板连接。
上述的浮力减压止回阀至少1个;上缸体至少6个;下缸体至少6个;自重力水箱工作组至少1组;活塞工作组至少3组。
上述的感应阀控制开关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一一对应。
上述的进水管浮球阀用于控制总水箱的水位;感应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对应感应阀的开或关;感应阀用于控制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数的数量;轴承左右控制阀用于控制重力工作水箱的进水顺序。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智能泵,通过水自身的重力,以及连杆机构和活塞的运动,实现了现有泵的功能,无需动力电,节约资源利用的同时实现无排放、无污染,正好填补了社会的新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E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浮力减压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总水阀、2-进水总管、3-总水箱、4-感应阀、5-软管、6-重力工作水箱、7-重力下压开关阀、8-连杆、9-加力杆、10-活塞杆、11-活塞、12-转力点、13-定点、14-推吸上回阀、15-进水管、16-出水管、17-出水总管、18-回水管、19-上缸体、20-浮力减压止回阀、21-进水管浮球阀、22-感应阀控制开关22、23-下活塞、24-下缸体、25-轴承左右控制阀、26-通水管Ⅰ、27-连接杆、28-通水管Ⅱ、201-止回阀开合板、202-漂浮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2、总水箱3、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和回水管18,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6、软管5、轴承控制阀4、连杆8和加力杆9;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10、上活塞11、下活塞23、上缸体19、下缸体24和推吸止回阀14;
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
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
进水总管2上设有进水总阀1;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
感应阀4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25;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软管5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2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的进水总管2上设有通水管Ⅰ26和通水管Ⅱ28;
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6连接;
回水管18的一端与总水箱3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6连通;
重力工作水箱6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6之间通过软管5连通;
重力工作水箱6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7;
重力工作水箱6通过连杆8连接加力杆9;加力杆9通过定点13活动连接;
加力杆9与2组连杆8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加力杆9与2组活塞杆10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
上缸体19内设有上活塞11;下缸体24内设有下活塞23;
上活塞11与下活塞23通过活塞杆10连接;活塞杆10与加力杆9连接;
上缸体19连接进水管15;上缸体19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上缸体19连接出水管16;上缸体19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下缸体24连接进水管15;下缸体24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下缸体24连接出水管16;下缸体24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
出水总管17上设有浮力减压止回阀20。
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进水总管2之间为轴承连接。
浮力减压止回阀20底部设有止回阀开合板201,其内设有漂浮物202。漂浮物202与止回阀开合板201连接。
浮力减压止回阀20至少1个;上缸体19至少6个;下缸体24至少6个;自重力水箱工作组至少1组;所述的活塞工作组至少3组。
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一一对应。
进水管浮球阀21用于控制总水箱3的水位;感应阀控制开关22用于控制对应感应阀4的开或关;感应阀4用于控制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数的数量;轴承左右控制阀25用于控制重力工作水箱6的进水顺序。

实施例
打开进水总阀1,水通过进水总管2进入总水箱3,水经过进水管15进入上缸体19和下缸体24;总水箱3内的感应阀控制开关22感应到不同水位,打开相应的感应阀4,感应阀4打开后,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的一个通水管Ⅰ26与软管5连通,水通过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的通水管Ⅰ26流入重力工作水箱6A1,重力工作水箱6A1的水重力达到推动加力杆9的重量时,重力工作水箱6A1向下运动,重力工作水箱6A1向下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27拉动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旋转,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的通水管Ⅱ28随着轴承左右控制阀25外壳的旋转,当重力工作水箱6A1降到最低时,通水管Ⅱ28与软管5连通,水通过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的通水管Ⅱ28流入重力工作水箱6A4;
重力工作水箱6A1向下运动时,通过连杆8将力传递到加力杆9一端的转力点12,加力杆9按定点13顺时针旋转,加力杆9另一端的通过转力点12将力通过连杆8传递给重力工作水箱6A4,重力工作水箱6A4向上运动,重力工作水箱6A4向上运动时轴承左右控制阀25外壳旋转,与轴承左右控制阀25外壳连接的软管5与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上的通水管Ⅱ28连通;重力工作水箱6A4的进水,水由进水总管2进入重力工作水箱6A4,重力工作水箱6A4的水重力达到推动加力杆9的重量时,重力工作水箱6A4向下运动,通过连杆8将力传递到加力杆9一端的转力点12,加力杆9按定点13逆时针旋转,加力杆9另一端的通过转力点12将力通过连杆8传递给重力工作水箱6A1,重力工作水箱6A1向上运动时轴承左右控制阀25外壳旋转,与轴承左右控制阀25外壳连接的软管5与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上的通水管Ⅰ26连通,水由进水总管2进入重力工作水箱6A1,如此实现反复运动。
同时,加力杆9受到重力工作水箱6的运动实现反复顺势旋转或逆时旋转,当加力杆9按定点13顺时针旋转时,与加力杆9右端连接的活塞杆10向下运动,带动活塞杆10两端的上活塞11B1和下活塞23B2向下运动,同时,与加力杆9左端连接的活塞杆10向上运动,带动活塞杆10两端的上活塞11B3和下活塞23B4向上运动。
由于加力杆9的旋转,给与加力杆9连接的活塞杆10提供力矩,使得与活塞杆10连接的4组上活塞11和下活塞23上、下反复运动,将上缸体19和下缸体24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6压入总出水管17,实现水动力上水。
当上活塞11向下运动时,上缸体19吸水,与进水管15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打开,与出水管16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关闭;当上活塞11向上运动时,上缸体19排水,与进水管15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关闭,与出水管16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打开;
当下活塞11向上运动时,下缸体19吸水,与进水管15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打开,与出水管16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关闭;当上活塞11向下运动时,上缸体19排水,与进水管15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关闭,与出水管16之间的推吸止回阀14打开。

水动力智能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动力智能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动力智能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动力智能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动力智能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总水箱、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出水总管和回水管,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软管、轴承控制阀、连杆和加力杆;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上活塞、下活塞、上缸体、下缸体和推吸止回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智能泵,通过水自身的重力,以及连杆机构和活塞的运动,实现了现有泵的功能,无需动力电,节约资源利用的同时实现无排放、无污染,正好填补了社会的新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