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穿用者腹侧或者背侧栓扣左右的腰带部分而穿
戴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该一次性尿布在躺卧和站立下的穿戴性优良,
而且吸收性能和防漏性能优良。
以下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
作为第1和第2发明的一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是即使在站立
的状态下也能够穿戴的腰带型尿布。尿布1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液
体透过性表面片2、液体不透过性背面片3以及介于这两片2、3间的液
体保持性吸收体4,其实质上是纵长地形成。尿布1具有在使用时位于
穿用者脊背侧的背侧部分A、位于腹侧的腹侧部分B和位于该背侧部分
和该腹侧部分之间的股下部分C。股下部分C是在穿用时配于穿用者(被
穿戴者)股下部分(股间部)的部位,大致为将尿布沿长度方向3等分
时的中央区。
吸收体4由表面片2和背面片3夹持·固定,在吸收体4周缘部的
腰部5,设置有使该腰部5适合尿布穿用者的腰部弹性构件51。
在背侧部分A的左右两侧缘9、9分别并设腰带部分10、10,在左
右的该腰带部分10、10的至少一方的端头部设置带栓扣部11,通过该
带栓扣部11,如图4和图5所示那样,能在穿用者的腹侧栓扣左右的该
腰带部分10a、10b。
另外,在腹侧部分B的表面片两侧的两侧部设置着用于使连结的状
态的腰带部分10(参照图4)栓扣腹侧部分B的尿布栓扣部20、20。
腰带部分10具有从其同定端12到其自由端13,其宽度逐渐减少的大致
带状的形状。在腰带部分10的固定端12侧,形成在尿布宽度方向伸缩
的弹性伸缩部14。弹性伸缩部14,是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片的一
面或两面,层合在尿布宽度方向可伸长的纤维集合体并一体化而成的叠
层片构成,该弹性伸缩部14也可以遍及腰带部分10的全体。
这样的构成,与现有的一次性尿布一样,对各构件都无特别地限制,
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来形成。
再者,带栓扣部11和尿布栓扣部20、20,由通过在其表面配有多
个锚形或钩形的凸型系合构件的机械性钩扣的凸构件形成为好。作为机
械性钩扣的凸构件,例如可使用マジックテ-プ(注册商标)(クラレ公
司制)、クイックロン(注册商标)(YKK公司制)、マジクロス(注册
商标)(カネボウベルタッチ公司制)等市售品。本实施方案的腰带部分
10的至少背面片侧的面由无纺布组成,且可直接系合机械性钩扣的凸构
件。
在本一次性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各自配设弹性构件而形
成一对立体皱褶6、6和一对腿皱褶7、7。
更详细地说,一对立体皱褶6如图2所示,分别将用于具有弹性构
件61的立体皱褶的片材62按从表面片2两侧缘的外方到内方的方式配
设而形成。各片材62,采用热封、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沿尿布长
度方向直线状地固定于表面片2上,通过其直线状的固定部形成立体皱
褶6的固定端64。各片材62,比所述固定端64更靠近于宽度方向外方
的部分固定于表面片2或者背面片3上,同时,比在尿布长度方向两端
部的比该固定端64更靠近于尿布宽度方向中央侧位置的部分固定于表
面片2上。配设于各立体皱褶6的弹性构件61,分别具有线状的形态,
与各立体皱褶6的自由端63大致平行地配置。
一对腿皱褶7,是在比尿布股下部分C的宽度方向上立体皱褶6、6
固定端64的位置更靠近于外侧,大致直线状地配设多个腿部弹性构件
71、71而形成。所述弹性构件61和所述腿部弹性构件71,都沿尿布1
的长度方向而配设。
本实施方案的尿布1,在股下部分C的配有吸收体4的区域,具有
尿布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为25cN/50mm以下的区域R1、R1。
更具体地说,在股下部分C的配有吸收体4的区域,其中(图3
中带斜线的部分)R1、R1那一部分比该区域的其他部位R2的刚性低(柔
软),该低刚性(柔软)的部位(以下也叫低刚性区)R1、R1,其尿布
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为25cN/50mm以下。
在此,所谓在股下部分C的配有吸收体4的区域(以下也叫吸收体
配设区),是将一次性尿布1如图1所示那样地在扩展成平面状的状态
(紧张状态)下进行平面观察(俯视)时,在厚度方向的内部(上下面
间)存在吸收体4的区域。
本实施方案的低刚性区R1、R1,如图3所示,在配有吸收体4的
区域的尿布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别按在长度方向延展的方式形成。
考虑到吸收体配设区在穿戴时,在股间部有能收集排泄物的宽度和
空间,以及有要维持它们的最低限的复原力;另外考虑到,在穿用者自
己穿戴时,在腰带部分栓扣(连结)后,容易将腹侧部分通过股间部拉
到穿用者的腹侧,且容易将腹侧部分提到栓扣位置,因此,低刚性区
R1的所述弯曲刚性的下限值为3cN/50mm,优选为5cN/50mm左右。从
同时具有穿戴容易性和穿戴后的合身性以及防漏性的观点考虑,低刚性
区R1的所述弯曲刚性为3-25cN/50mm,优选为5-20cN/50mm。通过进
行所述配置,将腹侧部分栓扣到穿戴位置时的操作性提高,因此不挪动
先行连结的左右的腰带部分的位置就能够在当初想穿戴的高度位置固
定尿布。
本实施方案的尿布1,在所述吸收体配设区,尿布宽度方向的宽度
W13(参照图3)为50mm以上,并且具有尿布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超
过25cN/50mm的区域(以下也叫高刚性区)R2。
高刚性区R2的所述弯曲刚性,从穿戴容易性和穿着时的形状保持
性的观点考虑,上限优选为60cN/50mm,更优选的范围为30-50
cN/50mm。
从提高在站立下的穿戴性的观点考虑,各低刚性区R1的宽度W11
(参照图3)优选为吸收体配设区的宽度W12(参照图3)的15-50%,
左右的低刚性区R1、R1的合计宽度优选为吸收体配设区的宽度W12
的30-100%。另一方面,在左右的低刚性区R1、R1之间存在的高刚性
区R2的宽度W13(参照图3)优选为所述宽度W12的0-70%。另外,
考虑到确保股间部吸收性能,以及在穿用者以立姿自己穿戴时,在腰带
部分栓扣(连结)后,容易将腹侧部分通过股间部拉到穿用者的腹侧,
且容易将腹侧部分提到栓扣位置,所述宽度W12优选为70mm以上,
从穿戴容易性和穿戴后对被穿戴者的股间部的合适性的观点考虑,优选
为150mm以下。所述宽度W13狭窄为好,优选为0-80mm。
在此,低刚性区R1以及高刚性区R2,其各自的尿布宽度方向的弯
曲刚性,如下所示进行测定。
[弯曲刚性的测定方法]
测定中使用テンシロン试验机[(株)オリエンテック公司制的
RTC-1150A],依据JIS标准K7171法(塑料弯曲特性的试验方法)进行
测定(R1=5.0±0.1mm、R2=5.0±0.2mm)。
将试验片按搭在边棱跨度(edge span)L为50mm的支撑台的两边
棱间的方式放置,按稍与试验片接触的方式配置压头端头部。在测力传
感器为5kg(量程(range)200cN)、速度为30mm/分的条件下降下压
头,得到载荷-挠度曲线。得到的弯曲应力的最大值为弯曲刚性值
(cN/50mm)。
试验片,从除去了皱褶的尿布,按不含影响测定的褶痕、折皱等
的方式,包含从表面材到背面材的构成构件,切取为尿布长度方向50mm
宽度方向80mm的长方形的大小。弯曲刚性值的单位中的50mm是试验
片的短边长度,是试验时用压头使之挠曲的试验片的宽度。试验片,使
其长边与从一个边棱向另一边棱的方向一致地架于两边棱间。
试验片要测定刚性的部位的宽度超过50mm时,切取其宽度整体。
要测定刚性的部位的宽度为50mm以下时,按包含该部位的方式切取,
按该部位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在两边棱间的方式放置。
例如,在吸收体配设区的尿布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有比其他部位低的
刚性的宽度为50mm以下的区域时,测定片按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包含
该低刚性区的方式切取,该低刚性区域的一端位于一个边棱上,另一端
位于边棱间而放置。此时,所述压头也有在边棱间的中央部压该低刚性
区以外的部位的情况,但得到的载荷最大值主要依赖于低刚性区的刚
性,因此将那样得到的载荷最大值作为该低刚性区的弯曲刚性值
(cN/50mm)。
另外,从吸收体配设区切取尿布宽度方向的宽度超过50mm的试验
片,对该试验片按所述求出的载荷最大值超过25cN/50mm时,在吸收
体配设区有尿布宽度方向的宽度W13(参照图3)为50mm以上并且尿
布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超过25cN/50mm的区域。
本实施方案的低刚性区R1,通过使配于吸收体配设区的吸收体4
的一部分的构成与其他部位的构成不同,更具体讲,通过使吸收体4的
一部分的单位重量比其他部位中的单位重量小而形成。
作为使吸收体的一部分的单位重量比其他部位中的单位重量小的
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下述方法等:①在由上部吸收层和下部吸收层组成
的2层结构的吸收体的一部分上设置由上部或下层吸收层构成的1层结
构的低单位重量部位的方法;②在网上吸引堆积纤维制造由预定形状的
纤维集合体组成的吸收体时,使在其一部分上堆积的纤维量少于在其他
部位堆积的纤维量的方法;③用多层叠层吸收层设置未配置一层或数层
的部位的方法;④用多构成物的叠层吸收层设置未配置1种或数种构成
物的部位的方法。
在这些方法之中,所述①方法可各自独立地构成上部吸收层和下部
吸收层,优选从可任意地比较容易地设定吸收性能或单位重量的方面考
虑。
本实施方案的尿布1中的立体皱褶6,以高伸长率配有低模量的。
立体皱褶6以100%以上的伸长率、优选100-300%的伸长率、更优
选130-200%的伸长率配设于一次性尿布1中。
尿布配设状态(配设于尿布的状态)的立体皱褶6的伸长率不到
100%时,在穿戴时,立体皱褶端头部的立起性受损,立姿下的穿戴时
等将立体皱褶端头部引入股间部时,因有立体皱褶倒下、触碰被穿戴者
肌肤、折曲,使正确地穿戴变难。另外,被穿戴者的姿势变化时,在立
体皱褶端头部和被穿戴者肌肤之间产生间隙,排泄物泄漏的可能性变
大。
当所述伸长率超过300%时,展开尿布时的力大,变成了难展开的
尿布,躺下仰着穿戴时等时穿戴性变差。另外,对于穿戴后的尿布的处
理,由于尿布要成团的力强,因此操作性不好。另外,站姿下的穿戴时,
在栓扣腰带部分10之前尿布成团等,有时穿戴变难。
尿布配设状态下的立体皱褶6的伸长率,如以下所示进行测定。
[尿布配设状态的伸长率]
按包含位于尿布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部分的方式,从尿布切取立体皱
褶(固定端和自由端之间的带状部分),在伸长成最大时(伸长到图1
所示的尿布配设状态下的长度的时刻),被拉开的2点间的区间H的长
度记为H,其后放开伸长,在自然状态即切取的皱褶自然地收缩的状态
下测定的所述区间H的长度记为h时,用下式(1)表示。
伸长率(%)=(H-h)/h×100 (1)
自然状态下的长度h,在具有平坦面的板等之上尽量不加负荷地使
皱褶所致的凹凸为最小限而测定。区间的所述长度H优选设为200mm
左右。
另外,立体皱褶6,将从尿布配设状态下的伸长率(%)减30%的
伸长率(尿布配设状态伸长率-30%)定义为实效伸长率,在尿布非固定
状态下(未固定于尿布的状态,即指从尿布切取立体皱褶的状态)使之
伸长时,在实效伸长率下的拉伸载荷为20-120cN,优选为50-100cN,
伸长率从20%到所述实效伸长率之间的拉伸载荷增加率为1.0(cN/%)
以下,优选为0.7(cN/%)以下。
实效伸长率,即是用从尿布配设状态下的伸长率(%)减30%的伸
长率的意思,测定相对于伸长率(%)的立体皱褶的载荷曲线,即伸长
应力时,在上述的伸长率中,大多包括构成构件的伸长载荷,容易成为
作为皱褶的物性值以上的载荷曲线,因为这不是实质的皱褶物性。
另外,在尿布穿戴时,尿布弯曲成U字形状,其中所配的立体皱褶
成为比尿布的U字形状的外周小的U字状的轨线,因此几乎不会伸长
到尿布配设状态的伸长率,因此用从尿布配设状态的伸长率(%)减后
的伸长率评价对表示在实际穿戴状态下的立体皱褶的行为可说是妥当
的。
[在未固定于尿布的状态下的伸长特性]
实效伸长率下的拉伸载荷以及拉伸载荷增加率,如下所述来求出。
从尿布1切取立体皱褶(固定端和自由端之间的带状部分)6,制
成试验片,将该试验片固定于テンシロン试验机[(株)オリエンテッ
ク公司制的RTC-1150A]的夹盘间,在长度方向速度为30mm/分、测力
传感器为5kg的条件下伸长,将其伸长过程中的伸长率和对应的拉伸载
荷绘图,得到伸长率和拉伸载荷的关系曲线[横轴;伸长率(%),纵轴;
拉伸载荷(cN),参照图7]。
从得到的关系曲线读取伸长率为20%时和为实效伸长率时的各自的
拉伸载荷的值。又,算出伸长率从20%到实效伸长率的关系曲线的斜率,
即[拉伸载荷(实效伸长率时)-拉伸载荷(20%时)]/[实效伸长率(%)
-20%],将该值作为伸长率从20%到实效伸长率之间的拉伸载荷增加率
(cN/%)。
再者,试验片按包含位于尿布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部分的方式切取,
另外,在自然状态,即切取的皱褶自然收缩的状态下,在具有平坦面的
板等之上尽量不加负荷地弄平皱褶时的长度至少为70mm以上,在此前
提下切取。较理想的情况是,使用测定了尿布配设状态的伸长率之后的
试验片。伸长开始时的试验片的初期长(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伸长率
0%)定为50mm,使该试验片伸长到达到配设于尿布的状态下的伸长率。
当实效伸长率下的拉伸载荷不到20cN时,在穿戴时,立体皱褶端
头部的立起性受损,立姿下的穿戴时等将立体皱褶端头部引入股间部
时,因有立体皱褶倒下、触碰被穿戴者肌肤、折曲,使正确地穿戴变难。
另外,被穿戴者的姿势变化时,在立体皱褶端头部和被穿戴者肌肤之间
产生间隙,排泄物泄漏的可能性变大。即使在立体皱褶端头部与被穿戴
者肌肤无间隙地接触时,由于作为立体皱褶的勒紧力弱,因此要将排泄
物圈于立体皱褶间内的隐蔽力弱,排泄物推开皱褶端头部移动到外侧的
可能性变大,作为防漏效果不能说是有效的。
当实效伸长率下的拉伸载荷超过120cN时,展开尿布时的力大,变
成难展开的尿布,躺下仰着穿戴等时穿戴性变差。另外,对于穿戴后的
尿布的处理,由于尿布要成团的力强,因此操作性不好。另外,站姿下
的穿戴时,在栓扣(连结)腰带部分10之前尿布成团等,有时穿戴变
难。
这些是如本发明那样尿布配设时的伸长率变大时产生的问题,在展
开时伸长的立体皱褶要收缩以放开伸长而产生,在结果上为使尿布成团
的现象。因此,本发明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拉伸载荷,减小对要收缩
的行为的力,延迟要收缩的现象,通过减小在展开收缩的尿布时所必需
的力,实现不恶化穿戴者的穿戴性。特别是在尿布配设时的伸长率相同
的条件下,伸长应力成为支配因素,伸长应力越小,越容易伸展,成为
容易操作的尿布。如果是不超过120cN,则可以说穿戴者在展开尿布时
可容易地展开,操作性也不受损。
为了使穿戴的尿布的立体皱褶在肌肤上附着,防止泄漏的力不因穿
着者姿势的变化和各种各样的穿戴方法而较大地变化,拉伸载荷增加率
小为好。另外,在穿戴时,在展开尿布时没有急剧的力的变化,在展开
时没有穿戴者感到的皱褶的重量感(所谓的沉重),容易处理,因此在
睡姿·立姿下都能够提高穿戴性。
因此,按伸长率的单位增加量的拉伸载荷的增加量来计算拉伸载荷
增加率时,在伸长率从超过0%到实效伸长率的总的点中,拉伸载荷增
加率优选为1.0(cN/%)以下。可是,在一部分区间,有时超过1.0(cN/%)。
那样的区间为伸长率在0-20%左右的部分时,实质上有所述效果的尿布
并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尽管这样,但是作为在该区间的拉伸载荷增加
率的上限优选为2.0(cN/%)。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本发明规定了伸长率从20%到实效伸长率之间
的拉伸载荷增加率。
本一次性尿布1,在幼儿用时,股下部分C的最小宽度为
100-240mm。通过使最小宽度为100mm以上,可确保在股间部能充分
地收集排泄物的宽度和空间,通过使最小宽度为不到240mm,在穿用
者以立姿穿戴时(特别是自己穿戴时),在腰带部分栓扣(连结)后,
容易将腹侧部分通过股间部拉到穿用者的腹侧,且容易将腹侧部分提到
栓扣位置。从提高在立姿下的穿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股下部分
C的最小宽度为100-230mm,更优选为100-210mm,进一步优选为
120-200mm。
另一方面,成人用时,由于同样的原因,优选股下部分C的最小宽
度为150-300mm,考虑与辅助衬垫并用时,为180-280mm,优选为
200-270mm。
本一次性尿布1,在股下部分C的最小宽度部分,一对所述立体皱
褶的固定端彼此间的距离W1(参照图2)、和位于一对所述腿皱褶的最
外侧的弹性构件彼此间的距离W2(参照图2)之比(W1/W2)为
0.67-0.81,优选为0.67-0.75。
当所述比(W1/W2)不到0.67时,股下部分的股间宽度的最小值
为第2发明的范围时,立体皱褶间的空间变小,有时得不到必需的吸收
性能,当所述比(W1/W2)超过0.81时,立体皱褶和腿皱褶间的凹处
消失,因此越过了立体皱褶的排泄物容易漏出。
在本一次性尿布1中,沿尿布长度方向的50mm以上的长度,所述
比(W1/W2)优选为0.67-0.81的范围内,特别是所述比(W1/W2),从
股下部分的最小宽度部分在尿布长度方向分别沿25mm以上的长度上,
优选为所述的范围。本一次性尿布1中的股下部分的最小宽度部分,存
在于尿布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又,股下部分沿尿布长度方向的预定长度上是相同宽度,在其宽度
为股下部分的最小宽度时,以尿布长度方向的中央或离该中央最近的部
位作为最小宽度部分。
本一次性尿布1,至少在股下部分C的最小宽度部分,从各立体皱
褶6的固定端64到位于各腿皱褶7的最外侧的弹性构件71的距离W3
(参照图2),比该各立体皱褶6的高度W4(参照图2)短。
所述距离W3比所述高度W4短时,特别容易同时满足立姿穿戴容
易性和吸收性能。从那样的观点出发,所述距离W3和所述高度W4之
比(W3/W4)优选为0.45-0.83。
再者,立体皱褶6的高度W4,是沿片材62的面测定从固定端64
到自由端63的长度。
在本一次性尿布1中,在尿布长度方向的50mm以上的长度上,优
选所述距离W3比所述高度W4短,特别是从股下部分的最小宽度部分
在尿布长度方向分别沿25mm以上的长度上,优选W3<W4的关系成立。
为穿用本一次性尿布1,首先如图4所示,使穿用者30的背侧接
触背侧部分A,将两腰带部分10a、10b拿到穿用者30的腹侧。然后,
使一个腰带部分10a与另一个腰带部分10b重合,将设于一个腰带部分
10a的端头部的带栓扣部11与另一个腰带部分10b的背面片侧系合栓
扣。然后,将腹侧部分B沿穿用者30的股间提到腹侧,如图5所示,
将尿布栓扣部20、20系合栓扣到两腰带部分10、10各自的弹性伸缩部
14上。
本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也能够使穿用者30的腹侧接触所述
背侧部分A,并将两腰带部分10、10在穿用者30的背侧栓扣而穿戴。
本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能够这样容易地穿戴。
采用本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可获得下述效果(1)-(3)。
<效果(1)>
在股下部分的吸收体配设区有低刚性区R1,并且以高伸长率配有
低模量的立体皱褶6,因此不仅在睡姿下的穿戴,在立姿下穿戴时的穿
戴性也极为优良。
即,对于现有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以睡姿穿戴到穿用者身上时,
能够左右较大地扩展该被穿戴者的两腿,因此尿布的穿戴比较容易。可
是,以立姿穿戴时,取得较大地扩展两腿的体姿很困难,因此必然地股
间部的宽度(两腿间的宽度,即胯当部分的宽度)变窄,在那狭窄的股
间部,插入由很多的构成构件组成的一次性尿布而穿戴。推定为这是主
要因素,但以立姿穿戴时,尿布的穿戴位置与以睡姿穿戴时的相比,基
本是挪到下方的位置的情况,由于穿戴位置挪到下方,被穿戴者的设想
的腹围(腹部的周长)变长。对于现有的一次性尿布,除了在立姿和睡
姿下由于被穿戴者的体形变化导致的腹围(腹部的周长)变化,还发生
像这样穿戴位置挪动导致的设想的腹围(腹部的周长)变化,因此立姿
下的穿戴比睡姿下的穿戴更困难。
从所述观点出发,可认为若使宽度方向的刚性柔软,则穿戴性变好,
但那样配置的尿布,股间部过度扭歪时,容易泄漏。因此关于使宽度方
向变柔软的想法不太实际。
采用本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通过导入高伸长率低模量皱褶,
皱褶的立起性提高,因此即使扭歪也很好地保持空间,能够防止泄露,
因此能够同时实现防漏性能和穿戴性的提高。
因此,在维持防漏性能的同时穿戴尿布的时候,尿布顺利地装入立
姿时的窄的股间部,即使以立姿穿戴时,也能在与睡姿的穿戴位置不变
的位置穿戴尿布,因此能够提高在立姿下的穿戴性。
本发明的立体皱褶,能够采用将配于那里的弹性构件粘接固定在无
纺布制的片上的方法等得到,弹性构件在全体上至少从伸长率20%到所
述实效伸长率的拉伸载荷增加率为1.0(cN/%)以下,在实效伸长率下
的拉伸载荷为20-120cN的。在此,所谓“全体”,在立体皱褶上配多个
弹性构件时,为“多个的合计”的意思。作为立体皱褶用弹性构件,可
列举出线状弹性构件(线橡胶等,优选粗细450dtex以下)、预定宽度的
带状弹性构件(平橡胶等,优选粗细和厚度之比为0.1-1的)、薄膜状弹
性构件等,作为弹性构件的形成原材料,除了天然橡胶之外,还可列举
出苯乙烯-丁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橡胶等合成橡胶、EVA、
伸缩性聚烯烃、聚氨酯等。另外,将多个弹性构件配于立体皱褶时,优
选使用各弹性构件的至少从伸长率20%到实效伸长率的拉伸载荷增加
率为0.5(cN/%)以下,在实效伸长率下的拉伸载荷为5-50cN。
<效果(2)>
由于在股下部分的吸收体配设区具有低刚性区R1,并且以高伸长
率配有低模量的立体皱褶6,因此即使在从腰带部分解开腹侧部分B的
状态下手从尿布离开,尿布也不会很大地垂落,在尿布的对着排泄物的
部位容易维持凹状的槽形状。因此,能够防止在尿布更换时粪便落下、
在排便或排尿时尿布的一部分与便器内的水或污物接触等不良情况。
<效果(3)>
由于弄窄股下部分的最小宽度,将所述比(W1/W2)定为特定的范
围,所述距离W3<所述高度W4,并且以高伸长率配有低模量的立体皱
褶6,因此以立姿穿戴尿布时,在尿布股下部的穿用者的窄的股间部(两
腿间的空间,即胯当部分),尿布顺利地装入,另外,腿皱褶也容易适
合股间,因此在立姿下的穿戴性极为优良。而且,通过以高伸长率配置
的低模量的立体皱褶,皱褶的立起性优良,因此,维持了立体皱褶间的
空间,在立体皱褶彼此间排泄物被充分地保持,同时排泄物难越过立体
皱褶,因此得到优良的吸收性能和防漏性能。
第2发明的尿布,与现有尿布相比,即使其股下部分的宽度弄地更
窄,也有不产生来自股间部的泄漏的特征。说起来,本领域人员很难考
虑到要弄窄最接近于排尿部的股下部分,其必要性,也只是在现有的以
睡姿穿戴的尿布中,在提高穿用中的穿着感的范围下使中间细一些,只
不过是做成所谓的沙漏状的程度。对此,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所述比
(W1/W2)定为特定的范围,所述距离W3<所述高度W4,并且以高伸
长率配有低模量的立体皱褶6,从而即使弄窄股下部分的宽度也能够维
持高的防漏性能,以致于完成了本发明。
说明所述一次性尿布1中的各部分的形成材料。
作为表面片2、背面片3、立体皱褶形成用的片材62等的形成材料,
可无特别限制地使用过去用于一次性尿布的各种公知的材料。
作为吸收体4,使用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由纤维集合体和高吸水
性聚合物构成的成分等。作为纤维集合体的形态,可列举出各种制法得
到的无纺布或纤维网。使用高吸水性聚合物时,该聚合物的存在形式,
既可以分散于纤维集合体的纤维间隙而保持,也可以被夹于由纤维材料
构成的无纺布或纤维网间而保持。再者,由纤维集合体、或者纤维集合
体和高吸水性聚合物构成的吸收体,用由台纸或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构
成的柔软的被覆片被覆为好。
作为立体皱褶形成用的弹性构件61、腿部弹性构件71以及腰部弹
性构件51,可分别使用各种公知的弹性构件,例如,作为各弹性构件的
形态,可列举出线状弹性构件(线橡胶等)、预定宽度的带状弹性构件
(平橡胶等)、薄膜状弹性构件等,作为弹性构件的形成原材料,除了
天然橡胶之外,还可列举出苯乙烯-丁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
二烯橡胶等合成橡胶、EVA、伸缩性聚烯烃、聚氨酯等。
本发明(第1和第2发明)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不限于所述的实
施方案,在不脱离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第1发明中的低刚性区R1,在所述的实施方案中,形成于
吸收体配设区的尿布长度方向的两侧部,但代替这个,以图6(a)-(d)
所示的形态形成也可以。即既可以如图6(a)所示那样,在吸收体配设
区的中央区,遍及尿布宽度方向连续地形成,也可如图6(b)所示那样,
沿尿布宽度方向非连续地形成。另外,既可以如图6(c)那样地形成,
也可以如图6(d)那样,股下部分的吸收体配设区的全区为低刚性区。
另外,第1和第2发明中的立体皱褶形成用的弹性构件61,也可
以伴同各皱褶配置多个。又,腿部弹性构件71在尿布长度方向两侧各
配1个也可以,又,分别沿股下部分的侧缘部配成圆弧状也可以。再有,
各部分的形状和各构件的配设形式等可适当改变。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成人自己穿戴时的穿戴性特别优良,是适于
成人用的一次性尿布,但也能够作为幼儿用的一次性尿布。
<实施例1-4、比较例1、参考例1>
制造了图1所示形式的一次性尿布。
制造的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配设区的宽度(W12)、高刚性区的
宽度(W13)和弯曲刚性、低刚性区的宽度(W11)和弯曲刚性、尿布
配设状态下的立体皱褶的伸长率、实效伸长率(尿布配设时的立体皱褶
的伸长率-30%)、在实效伸长率下的拉伸载荷、拉伸载荷增加率分别如
表1所示。
作为立体皱褶用的弹性构件,将带状弹性构件2个粘接固定于无纺
布而配置。
实施例1、2和参考例1的吸收体,是使用了采用所述①的方法,
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硬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两端部(长度方向两侧部)
形成了柔软的部分。实施例3、4的吸收体,使用了其全区都是柔软的
吸收体。比较例1的吸收体使用了其全区都是硬的吸收体。
图7是表示在未固定于尿布的状态下的立体皱褶的伸长率和拉伸
载荷(拉伸力)的关系曲线图。曲线①是表示实施例1-4、曲线②是表
示比较例1、2中所用的立体皱褶的伸缩特性的曲线。
关于实施例1-4,所述比(W1/W2)在沿尿布长度方向的50mm以
上的长度上为0.67-0.81,又,在沿尿布长度方向的50mm以上的长度上,
所述距离W3<所述高度W4。
再者,参考例1是为了容易明白各实施例的效果而作成的,并不说
是公知例。
表1
股下部分
最小宽度
(W14)
吸收体配
设区宽度
(W12)
高刚性区
低刚性区
尿布配
设状态
下的立
体皱褶
伸长率
在未固定于尿布的状态下的
伸长特性
宽度
(W13)
弯曲刚性
宽度
(W11)
弯曲刚性
实效伸
长率
在实效
伸长率
下的拉
伸载荷
拉伸载
荷增加
率
单位
mm
mm
mm
cN/50mm
mm
cN/50mm
%
%
cN
(cN/%)
实施
例
1
220
100
70
44.5
15
21.2
110
80
48
0.5
2
220
100
60
44.5
20
21.2
110
80
48
0.5
3
220
100
-
100
6.2
110
80
48
0.5
4
220
100
-
100
24.0
110
80
48
0.5
比较例1
220
100
100
67.3
-
60
30
40
1.2
参考例1
220
100
40
67.3
30
10.5
60
30
40
1.2
<性能评价>
关于各一次性尿布,评价了立姿穿戴的容易性和防漏尿性能。其结
果示于表2。
1)立姿穿戴的容易性(穿戴容易度的评价)
在幼儿用模型上分别穿戴各一次性尿布,按以下评价基准评价各尿
布的穿戴容易性的优劣。穿戴方法为,栓扣(连结)腰带部分后,将腹
侧部分通过股间部拉出到模型的腹侧,将其腹侧部分栓扣到腰带部分的
方法。表2记载了在下述评价基准下的判断。
(评价基准)
○:将腹侧部分通过股间部拉出到腹侧、和将其腹侧部分提到腰带部分
的高度位置而栓扣都容易。
×:将腹侧部分通过股间部拉出到腹侧、和将其腹侧部分提到腰带部分
的高度位置而栓扣的某个或两者不容易。
2)防漏尿性能(动态股漏评价法)
在腰部模型(在立姿下使两腿为前后的步行运动和可注入来自股间
部的人造尿,在形态上模仿幼儿腰部的模型)上穿戴一次性尿布,用下
述方法测定动态股漏值。其结果示于表2。
在股漏值测定中,首先将一次性尿布穿戴于腰部模型(腹侧端头脐
位置),以150步/分的行走速度行走运动5分钟。其后,停止行走运动,
通过管以5g/秒的速度向尿布注入80g人造尿,再进行5分钟行走运动。
其后,使模型横躺,以5g/秒的速度注入40g人造尿,肉眼观察并核对
在40g的注入终了的时刻是否有泄漏。对于未发生泄漏的尿布,再进行
40g人造尿的注入,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直到泄漏。然后将在观察到尿
泄漏的时刻的人造尿的合计注入量作为动态股漏值。
表2
穿戴容易性
动态股漏值(g)
实施例
1
○
160
|
2
○
160
3
○
160
4
○
160
比较例1
×
120
参考例1
×
120
<实施例1>
表3示出了实施例1的一次性尿布股下部分的最小宽度部分的一对
所述立体皱褶的固定端彼此间的距离W1、位于一对所述腿皱褶的最外
侧的弹性构件彼此间的距离W2之比(W1/W2)、从各立体皱褶的固定
端到位于所述各腿皱褶的最外侧的弹性构件的距离W3、各立体皱褶的
高度W4。
<比较例2、参考例2>
按照表3所示,代替实施例1的各部分的尺寸,同时使用具有图7
②曲线的伸缩特性的立体皱褶以外,制成了与实施例1的尿布相同构成
的一次性尿布(比较例2)。又,按照表3所示,代替实施例1的各部分
的尺寸以外,制成了具有与实施例1的尿布相同构成的一次性尿布(参
考例2)。
表3
W1
W2
W1/W2
W3
W4
软便空间
保持性
单位
mm
mm
mm
mm
实施例1
145
205
0.71
30
36.5
○
比较例2
100
120
0.83
10
36.5
×
参考例2
150
228
0.66
39
43.5
×
关于实施例1、比较例2和参考例2的各一次性尿布,采用下述方
法和评价基准评价软便空间保持性,其结果一并示于表3。
3)软便空间保持性(软便移动性的评价)
采用腹侧穿戴,在幼儿姿势可变模型(立姿下的步行·在坐姿下的
腿的开并·立→坐的姿势变化运动和可注入来自股间部的人造尿·人造
便,在形态上模仿幼儿腰部的模型)上穿戴尿布,用下述方法进行软便
移动性的评价。
测定方法,首先将一次性尿布穿戴于所述模型(将尿布的腹侧端头
配到脐的位置),以150步/分的行走速度行走运动5分钟(立姿)。其
后,停止行走运动,通过管以5g/秒的速度向尿布注入80g人造尿,再
进行5分钟行走运动。其后,使模型坐下,在开腿的状态下,以10g/
秒的速度注入160g人造便,反复进行在步行·立姿→坐姿的姿势变化·坐
姿下的腿的开并的活动5分钟。开闭纸尿布,观察便的移动状态。
(评价基准)
人造便越过立体皱褶的情况,为×,未越过的情况为○。
本发明(第1、第2发明)的一次性尿布,是在穿用者的腹侧或者
背侧栓扣左右的腰带部分而穿戴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在睡姿和立姿下
的穿戴性优良,而且吸收性能和防漏性能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