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喷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电弧喷涂装置。背景技术 电弧喷涂是一种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将金属锌丝熔化, 再经高速气流雾化喷涂到 工件表面形成锌涂层的设备。现有技术的电弧喷涂设备常为手动方式, 即工件固定或工件 装夹或挂在支架上, 由手持电弧喷涂机喷头进行操作。这种喷涂设备小批量生产或试制样 品具有使用灵活的优点, 但在批量生产时则不能满足需要, 具有如下缺点 : 一是生产效率 低; 二是一次只适用于单向或单面喷涂工件 ; 三是喷涂质量不稳定, 喷涂厚度不均匀 ; 四是 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 可以 360°对工件进行喷涂、 喷涂厚度均匀、 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的电弧喷涂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电弧喷涂装置。
一种电弧喷涂装置, 包括机械结构部分和电气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机械结 构部分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大底板、 与大底板滑接的中底板和与中底板滑接的小底板, 所述 的大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喷枪支架和第一限位器, 所述的喷枪支架上固定有喷枪 ; 所述的中底板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 第三限位器、 丝杠支架和第二限 位器, 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轴接有丝杠, 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丝杠支架上 ; 所述 小底板顶面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工件装夹机构和第一驱动电机, 小底板反面左端固定有丝 杠套 ; 所述的喷枪、 第一限位器、 第二限位器和第三限位器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
初始时, 通过丝杠套小底板旋至中底板的左端, 先将工件装夹固定在工件装夹机 构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 然后推动中底板至大底板右端, 触动第一限位器, 此时启动第一驱 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工件在做 360°旋转的同时向前进给, 延时启动喷枪开始对工件进 行 360°喷涂, 待工件喷涂完毕, 小底板同时触动第二限位器, 这时第一驱动电机停止, 第二 驱动电机开始反转, 丝杠带动小底板和工件向后退回, 退至大底板的左端时, 小底板触动第 三限位器, 此时第二驱动电机停止旋转, 回到初始状态, 工件喷涂完毕 ; 可以将中底板向后 拉回, 取下工件开始下一个工件的喷涂操作。
可以看出,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工件喷涂的自动化操作, 效率大大提高, 同 时实现了工件 360°喷涂, 且喷涂厚度均匀, 质量较好, 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 所述的中底板与大底板滑接及小底板与中底板滑接是指滑轮连接 : 中 底板的底面设有通过第二滑轮座安装的第二滑轮并滑接在大底板的顶面设有的第二滑轨 上, 所述的小底板设有通过第一滑轮座安装的第一滑轮并滑接在中底板的顶面设有的第一 滑轨上, 滑轮连接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的滑接方式。作为改进, 还包括防护罩, 所述的机械操作结构被防护罩罩住, 防护罩左边具有开 口, 所述的大底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 防护挡板上还设有拉手, 通过该改进, 增强 了喷涂设备的防护功能, 且易于操作, 大大降低了喷涂过程中气化的锌雾对人体造成的伤 害。
进一步改进, 所述防护罩上还安装有排风扇, 排风扇安装固定在防护罩上并将位 置设在喷枪的对面, 该方案便于将未喷在工件上的锌雾排出。
进一步改进, 所述防护罩上还设有观察玻璃窗, 该方案便于在自动喷涂过程中观 察工件的喷涂状况。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电弧喷涂装置的俯视图。
图 2 为图 1 中 A-A 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电弧喷涂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为便于清楚说明, 其中图 2 中将观察玻璃窗和排风扇用双点划线示出其位置, 另 外, 喷枪电路控制部分未在电气控制原理图中示出, 其通过一个继电器控制喷枪的启停工 作。
图中所示 :
1、 大底板 1.1、 第二滑轨 1.2、 第一限位器 1.3、 喷枪支架 1.4、 防护挡板 2、 中底板 2.1、 第二驱动电机 2.2、 第一滑轨 2.3、 丝杠支架 2.4、 第二滑轮座 2.5、 第二限位器 2.6、 第三限位器 2.7、 丝杠 2.8、 第二滑轮 3、 小底板 3.1、 工件装夹机 构 3.2、 第一驱动电机 3.3、 丝杠套 3.4、 第一滑轮座 3.5、 第一滑轮 4、 防护罩 5、 排风扇 6、 观察玻璃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 细描述。
如图 1 和图 2 中所示, 电弧喷涂装置包括机械结构部分和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机械 结构部分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大底板 1、 与大底板滑接的中底板 2 和与中底板滑接的小底板 3, 所述的中底板 2 与大底板 1 滑接及小底板 3 与中底板 2 滑接是指滑轮连接 : 所述的中底 板 2 与大底板 1 滑接及小底板 3 与中底板 2 滑接是指滑轮连接 : 中底板 2 的底面设有通过 第二滑轮座 2.4 安装的第二滑轮 2.8 并滑接在大底板 1 的顶面设有的第二滑轨 1.1 上, 所述 的小底板 3 设有通过第一滑轮座 3.4 安装的第一滑轮 3.5 并滑接在中底板 2 的顶面设有的 第一滑轨 2.2 上 ; 所述的大底板 1 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喷枪支架 1.3 和第一限位器 1.2, 第一限位器 1.2 位于大底板 1 的右端, 所述的喷枪支架 1.3 上固定有喷枪 ; 所述的中底板 2 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 2.1、 第三限位器 2.6、 丝杠支架 2.3 和第二限位 器 2.5, 第二限位器 2.5 位于中底板 2 的右端, 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 2.1 轴接有丝杠 2.7, 所 述的丝杠 2.7 转动连接穿过丝杠套 3.3, 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丝杠支架 2.3 上 ; 所述小底板 3 的顶面左右端分别固定有工件装夹机构 3.1 和第一驱动电机 3.2, 小底板反面左端固定有 丝杠套 3.3 ; 所述的喷枪、 第一限位器 1.2、 第二限位器 2.5 和第三限位器 2.6 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
作为一种较好的实施例, 还包括防护罩 4, 所述的机械操作结构被防护罩 4 罩住, 防护罩 4 左边具有开口, 所述的大底板 1 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 1.4, 防护挡板 1.4 上 还设有拉手 1.4.1, 所述防护罩 4 上还安装有排风扇 5 和观察玻璃窗 6, 排风扇 5 安装固定 在防护罩 4 上并将位置设在喷枪的对面。
下面结合附图 3 对本实施例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描述 :
本实施例中, 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控制和点动控制两种功能, 通过按钮控制开 关 SA1 来进行切换。图 3 中所示, KA1、 KA2、 KA3 为交流继电器, KM1 为中间继电器, KT1 为延 时继电器, 其中, KA1 具有一个常开触点, 用于启动喷枪工作, 图中未示出, 第一限位器 1.2 具有一个常开触点 SQ1, 第二限位器 2.5 具有一个常闭触点 SQ2-1 和一个常开触点 SQ2-2, 第三限位器 2.6 具有常闭触点 SQ3。
工作时, 按下电源总开关 SB1 和电机电源开关 SB2, 此时中间继电器 KM1 控制线圈 上电, 中间继电器 KM1 的两个常开触点闭合, 第一驱动电机 3.2 和第二驱动电机 2.1 回路上 电。
在执行自动控制功能时, 按下按钮控制开关 SA1, 这时自动控制电路打开, 点动控 制电路断开。 工件安装完毕后, 推动中底板至大底板右端, 中底板右端触动第一限位器, SQ1 闭合, 交流继电器 KA2 控制线圈上电使 KA2 的三个常开触点闭合, KA2 的常闭触点打开, 此 时第一驱动电机 3.2 和第二驱动电机 2.1 上电开始转动, 工件开始旋转, 同时第二驱动电机 2.1 带动丝杠 2.7 转动, 丝杠 2.7 传动丝杠套 3.3 带动小底板 3 前进, 同时使得延时继电器 KT1 上电, 是的延时继电器 KT1 的常开触点延时闭合, 这时自动启动喷枪开始喷涂。
当小底板前进碰到第二限位器 2.5 时, 第二限位器 2.5 的常闭触点 SQ2-1 打开, 第 二限位器 2.5 的常开触点 SQ2-2 闭合, 此时, 交流继电器 KA2 的控制线圈断电, 交流继电器 KA2 的三个常开触点打开, 交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关闭, 此时交流继电器 KA3 的控制线圈上 电, 交流继电器 KA3 的常开触点闭合, 交流继电器 KA3 的常闭触点打开, 此时第一驱动电机 3.2 断电停止运转, 工件停止旋转, 第二驱动电机 2.1 反转, 第二驱动电机 2.1 带动丝杠 2.7 反向转动, 丝杠 2.7 传动丝杠套 3.3 带动小底板 3 后退, 同时延时继电器 KT1 的控制线圈断 电, 延时继电器 KT1 的常开触点, 喷枪停止喷涂。
当小底板后退碰到第三限位器 2.6 时, 第三限位器 2.6 的常闭触点 SQ3 打开, 交流 继电器 KA3 的控制线圈断电, 交流继电器 KA3 的常开触点打开, 交流继电器 KA3 的常闭触点 闭合, 此时, 第二驱动电机 2.1 断电停止运转。
以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另外, 本实施例中, 控制总回路中设有保险丝 FU3, 与保险丝 FU3 串接有控制箱总 电源开关 SB1。
在上述实施例中, 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 很显然, 在本发明的发明构 思下, 仍可做出很多变化, 如所述的滚轮导轨结构可以等同变换为滑轨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 工件装夹机构为手动回转顶尖式装夹结构, 也可以采用如气缸等方式驱动夹紧的装夹机 构。 在此, 应该说明, 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