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具体说它是由不同比例的当归、黄芪、人参、何首乌和刺五加组合,用水或其它溶剂提取制备而成的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中的一种,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它是由多种病因或疾病而导致的血红蛋白减少症。引起贫血的原因非常复杂,概括起来有红细胞生成减少和消耗过多两方面。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由于营养不良或胃肠道吸收障碍而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二、造血功能障碍:由于多种病理因素的作用,造成造血功能障碍,甚至出现造血器官的器质性损害,从而导致贫血。
1.化学因素:主要有苯的衍生物、重金属及氯霉素、解热镇痛剂等;
2.物理因素:如放射线、各种辐射等;
3.生物因素:如各种慢性感染等;
4.疾病因素:如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瘤等。
5.遗传因素:如由遗传基因的缺陷导致的地中海贫血。
6.其它不明原因的因素导致的贫血。
三、红细胞消耗破坏过多:急性大量出血和长期慢性出血引起的贫血。如伤寒肠出血、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肝脾破裂出血等急性出血以及月经过多、痔疮出血、钩虫病等慢性少量出血;溶血异常也可产生贫血。
由于引起贫血的原因和因素极其复杂,尽管市场上用于预防治疗贫血的药品和保健品种类繁多,但是贫血患者却有增无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临床治疗中一味地追求对症下药,而忽视了整体治疗观念。
2.病人对贫血认识不够,盲目、滥用补血剂。
3.市场上预防和治疗贫血的制剂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制剂不仅无助于贫
血的预防治疗,反而造成人体血液代谢功能紊乱,加重贫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依据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认为:贫血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人体血液代谢失衡的结果,在预防和治疗上应从整体辨证地观点出发。正常生理和健康心理状态下,人体的五脏六腑协调平衡地进行着正常的血液代谢活动,对于轻微的环境影响因素,人体会自动地进行调节以维持原来的平衡,这种情况下人们只需从饮食和心理方面进行调理即可,无需药物治疗。但对于严重的影响因素(如严重的营养不良、摄取大量的重金属、农药中毒、不适当地服用氯霉素等化学药品、长期大量地接触辐射、其它疾病因素等)导致的人体血液代谢失调,人体自身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调节,必须及时、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药物或保健食品进行调理,以恢复人体固有的代谢平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贫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配方依据:
贫血属中医“虚劳”、“血虚”范畴,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认为肾主骨,骨生髓,精髓同类,精血同源,精血相互资生,互为转化。虚劳及血虚的产生或因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少,或因房事不节,耗伤精血;或因劳倦过度,耗伤气血;或因饮食失常,损伤脾胃,致气血生化不足;或因失血过多而致气血亏虚。在贫血的发病中,以气血两亏为最常见。血为阴液,具有滋润、荣养作用,而人体血液之运行,又有赖于气的推动,因摄与制约。血虚不能上荣,则可见头晕耳鸣,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血不养血,神不守舍,则可见心悸健忘;正气亏虚,气失所至,故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正气亏虚,表皮不固,故见自汗盗汗;中气不足,运化无权,故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此外,舌淡苔白,脉沉细,皆为气血亏损之症。以上临床病症,皆以气血亏损为其基本病机,故治当以养血补气为其治疗大法。
本发明配方为专治贫血之气血两虚之症而设。方中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主治血虚、月经不调,肠燥便难。《日华子》可“治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本草正》谓:“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历代医家均好用当归治疗血虚之症,其被奉为补血之圣药,本方用之为君,专取其补血养血之功,以针对贫血血虚之本。何首乌苦甘涩,微稳,入肝、肾经,具有养血祛风,补益肝肾之功,主治血虚头晕,发须早白,腰脖酸软之症,《开室本草》谱之可“益血气”;《江西草药》谱之可“益精血”;《纲目》谱之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本方用之,取其滋养精血之功。当归与何首乌配伍,共奏养血和营之功,二药相合,养血补血之功更劲,则血虚之患可除。
人参甘微苦,温,入脾、肺经,具有大补元七气,固脱生津之功,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卷怠,心悸健忘诸症,《本经》谱之可“主补五脏,安精神”;《药性论》谱之“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疲弱。”《珍珠囊》谱之可“养血,补胃气”,为历代治疗气虚之圣药,本方用之,专取其大补元气之功用。黄芪甘、微温,入肺、脾经,具有补中益气、益卫固表之功,主治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自汗盗汗及一切气衰之证。《日华子》谱“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本草汇言》谱:“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为历代医家治疗肺脾气虚之要药。本方用之,取其专补肺脾之气功用。人参黄芪二药合用,大补元气,以针对本病气虚病机之根。五加皮辛、温、入肝、肾二经,具有祛风除湿,滋养肝肾之功,主治腰脖酸软,肝肾不足之病症,《本草再新》谱之可“养肾益精”;《别录》谱之可“补中益精”,本方用之,取其滋养肝肾之功,以助补益气血之用。
中医学认为,气血同源,气虚易致血亏,血虚气耗,养血当配益气,益气当合养血,气血双补,方为上佳之策。本方当归与何首乌相配,养血合迎,直指血虚之本,血虚得除,则头晕耳鸣、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诸证可解;人参、黄芪相伍,大补元气,直指气虚之根,气虚得治,则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诸症可消,四药合用,气血双补,相得益彰,更兼刺五加补益肝肾之精,使得全方气血双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以直指贫血气血亏虚之病机。
综观全方,组方合理,选药精当,诸药合用,共奏养血补气之功,临床用语治疗气血两虚之贫血,实为药对病症之合拍良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当归、黄芪、人参、何首乌、刺五加各组分用水洗干净,切片或粉碎后,加原药重量1倍以上的溶剂提取1次或多次(优选用4-10倍的水提取两次),得各组分提取物;或者将当归、黄芪、人参、何首乌、刺五加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再加1倍以上的溶剂提取1次或多次(优选用4-10倍的水提取两次),得组合物的提取物;其中人参可以用其提取物或制成人参粉直接使用(优选用人参粉)。
2.提取所用溶剂指水、乙醇、甲醇、正丁醇、丙酮、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3.将各组分提取物浓缩干燥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或将组合物的提取物浓缩干燥;或将人参粉与其它组分提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成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制备方法为:
1.人参洗净干燥后,制成人参粉。
2.将当归、黄芪、何首乌、刺五加用清水洗干净,切片或粉碎后混合,加原药重量8倍的水浸泡一小时,将水加热至100℃煮沸3小时,回收滤液。
4.滤后的残渣再加6倍的水煮沸2小时,过滤得滤液。
5.合并两次所得的滤液,浓缩干燥得提取物。
6.将人参粉按一定的比例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可以制成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等。
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毒副作用小,功效作用明显,能够显著提高人体血红蛋白水平,调节和维持人体血液的代谢平衡,恢复人体各脏器官正常功能的协调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贫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
配方:人参50g,当归180g、黄芪180g、何首乌200g、刺五加150g。
人参洗净干燥制成人参粉。其余四种中药用水洗净,切片或粉碎后混合,加原药重量8倍体积的水浸泡1小时,然后将水稳加热到100℃煮沸3小时,过滤,残渣再加6倍体积的水煮沸2小时,合并两次所得的滤液,滤液浓缩干燥后,再与人参粉混匀,装胶囊,即得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合物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