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类的孕烯醇酮及其同分异构体在制备治疗 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孕烯醇酮(英文为Pregnanolone)及其同分异构体的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类固醇类的孕烯醇酮(Pregnanolone)及其同分异构体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心理-精神应激性高血压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有多种物质参与应激性高血压的形成,包括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II、胰高血糖素等,尤其血管紧张素II在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倍受重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主要是通过利尿、舒张血管对症治疗途径而达到降血压作用。在国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种新型降压药物,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90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抗高血压新药卢沙坦,其机制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引起的应激反应而起到降血压作用,但由于它的药价昂贵,在国内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目前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疗法,很难从根本上彻底控制高血压的发生。类固醇类的孕烯醇酮(Pregnanolone)及其同分异构体做为控制高血压药物在国内外文献上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固醇类的孕烯醇酮及其同分异构体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应用。
实际上本发明涉及类固醇类的孕烯醇酮(Pregnanolone)作为制备治疗和预防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类固醇类地孕烯醇酮(Pregnanolone)的同分异构体作为制备治疗和预防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用类固醇类的孕烯醇酮(Pregnanolone)及其同分异构体的药理试验结果来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成分:5β-Pregnan-3α-OL-20-ONE(Pregnanole)。分子式:C21H34O2,分子量:318.5。其结构式为:
其包括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为:
3α,5β-PGN 5β,3β-PGN
3β,5α-PGN 3α,5α-PGN
PGN的合成:应用Progosterone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加氢获得关键中间体I,然后用立体选择性还原法合成终产物PGN。
一、PGN及同分异构体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1、模型的建立:
Wistar雄性大鼠72只,体重250-280g,每天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刺激,每天2次,每次2-2.5小时。将动物放在电击笼中给予随机性足底刺激,强度为2-4mA,持续时间为50ms,同时给予噪声80-100ds,时程50ms的刺激,连续刺激15d后血压均达20kpa以上。
2、动物分组:(1)高血压大鼠模型:分PGN剂量反应曲线组(n=30)、PGN组(n=14)、Bic组(n=11)、PGN+Bic组(n=11)、盐水对照组(n=6);(2)正常大鼠组:PGN组(n=12)、Bic组(n=8)、PGN+Bic组(n=11)、盐水对照组(n=6);其中n为只数。
3、给药方式:将大鼠麻醉后暴露颅骨,于前囟后1mm,中线旁1.5mm处钻孔,垂直插入套管,深3.5-4.0mm,将导管固定在颅骨上,经套管向侧脑室注入生理盐水或溶入其中的药物,其溶液pH值为7.2-7.4,注射容量均为0.7μl,1-2min恒速注毕,每只大鼠注射1次或2次药物,中间间隔至少2小时。
4、实验结果:(1)将6只高血压大鼠注射不同剂量PGN9×10-7、9×10-6、9×10-5、9×10-4、9×10-3mol.L-1,血压依次降低为(1.2±0.1)、(3.0±0.4)、(4.7±1.3)、(1.8±0.3)、(0.5±0.1)kPa(n=6)。比较PGN对正常大鼠和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14只高血压大鼠,注射9×10-4mol.L-1 PGN,血压由给药前(20.2±2.0)kPa降低为(16.7±1.3)kPa,差值为(-4.7±1.6)kPa(P<0.001)。12只正常血压大鼠,注射相同剂量PGN后,血压由给药前(12.3±1.6)kPa,降低为(9.6±1.3)kPa,差值为(-2.9±0.1)kPa。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血压降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如图1所示。
(2)大鼠icv Bic后引起的心血管效应:11只高血压大鼠icv8.2×10-5mol.L-1 Bic0.7μl,注药后5秒血压迅速升高,10秒时达峰值,由注药前的(20.2±1.6)kPa,升至(23.2±1.2)kPa,差值为(2.8±0.8),然后逐渐下降,55秒后恢复到接近注药前水平。而8只正常大鼠icv等量Bic,5秒后血压迅速升高,12秒左右达峰值,由注药前(11.1±1.5)kPa,升至(12.9±1.3)kPa,差值为(1.8±0.6)kPa。高血压大鼠与正常大鼠血压升高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如图1所示。
(3)Icv Bic对PGN降压效应的影响:11只大鼠侧脑室预先注入Bic(8.2×10-5mol.L-1/0.7μl),后5秒再注入PGN(9.4×10-5mol.L-1Bic0.7μl),血压在各时间点的变化与11只高血压大鼠单纯注入Bic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与注入PGN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14只单纯注入PGN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7只大鼠侧脑室预先注入Bic后5秒再注入PGN,血压在各时间点的变化与8正常大鼠单纯注入Bic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与注入PGN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单纯注射PGN的12只正常大鼠及注射Bic和PGN的11只高血压大鼠相比有显著性(P<0.001)。如图1所示。
二、PGN及同分异构体在大鼠应激性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
1、动物分组:
Wistar雄性大鼠38只,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正常组、应激1h组、应激1h+PGN组、应激15d组、应激15d+PGN组。7应激1h组给予1h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应激刺激1h,刺激时动物放在特制的电击笼中,给予计算机控制的随机性足底电刺激,强度为2-4ma,持续时间为50ms,同时给予噪声80-100ds,时程50ms的刺激,在刺激前进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应激1h+PGN组在给予上述应激刺激前,腹腔注射PGN0.24mg/kg;应激15d组大鼠每天给予应激刺激2次,每次2h,连续15d,应激刺激期间,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d;应激15d+PGN组的大鼠在给予应激刺激期间,经腹腔注射PGN0.24mg/kg.d。对照组动物不给予任何刺激。
2、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测定:
在动物处于清醒状态下,用尾套法测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每天测一次,每次测三次后取平均值。
3、实验结果:
应激15d+PGN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有显著升高(P<0.05),但又显著低于应激15d组(P<0.001),应激1h组及应激1h+PGN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中血管紧张素II(AII)含量,结果发现应激1h+PGN组和15d+PGN组血中AII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01),但又显著低于单纯应激1h组和应激15d组(P<0.05);应激15d组血中AII含量较应激1h组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应激15d组、应激15d+PGN组大鼠脑内仅见少数Fos蛋白样免疫反应(FLI)神经原。与对照组相比,应激1h组大鼠脑内可见外侧缰核(LHb)、内侧缰核(MHb)、室旁核试验(PVN)、杏仁中央核(CeA)和下丘脑外侧区(LH)等部位FLI神经原显著增加,而腹腔注射PGN后再应激1h,可抑制上述效应,即可降低应激大鼠血中血管紧张素II的含量,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应激性递质,表明PGN可通过抗应激,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浓度达到降血压作用。
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对已知的孕烯醇酮Pregnanolone及其同分异构体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其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有很好的药用前景;具有价格便宜、毒性小。制备工艺简单,并可做成口服剂型、注射剂型、片剂等,使用方便,其中注射剂要肌肉注射和穴位注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将高血压大鼠麻醉后暴露颅骨,于前囟后1mm,中线旁1.5mm处钻孔,垂直插入套管,深3.5-4.0mm,将导管固定在颅骨上,经套管向侧脑室注入生理盐水或溶入其中的药物,其溶液pH值为7.2,注射容量均为0.7μl,1-2min恒速注毕,每只大鼠注射1次或2次药物,中间间隔至少2小时。注射9×10-4mol.L-1 PGN,血压由给药前(20.2±2.0)kPa降低为(16.7±1.3)kPa,差值为(-4.7±1.6)kPa(P<0.001)。
实施例2:
用上述方法给高血压大鼠注射剂量为PGN9×10-7mol.L-1,血压降低(1.2±0.1)kPa。
实施例3:
用上述方法给高血压大鼠注射剂量为PGN9×10-6mol.L-1,血压降低(3.0±0.4)kPa。
实施例4:
用上述方法给高血压大鼠注射剂量为PGN9×10-5mol.L-1,血压降低(4.7±1.3)kPa。
实施例5:
用上述方法给高血压大鼠注射剂量为PGN9×10-3mol.L-1,血压降低(1.8±0.3)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