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540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3363.3

申请日:

2004.06.25

公开号:

CN1593525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61K9/14; A61P11/04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61K9/14; A61P11/04

申请人:

张有载;

发明人:

张有载

地址:

412200湖南省醴陵市姜湾上正街操场坪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其中药组分按照重量配比为荆芥4-8克,防风4-8克,枳壳4-8克,桔梗8-15克,前胡8-15克,玄参20-30克,牛子8-15克,枝仁8-15克,连翘8-15克,升麻8-15克,归尾8-15克,七厘8-15克,甘草3-8克;将上述中药组分加水,按照中药熬制方法煎煮、取液备用即可。具有祛风解表、清热、消炎、止痛、消肿、疗咽的功效,取材容易、价格便宜、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组分按照重量配比如下:
荆芥4-8克,防风4-8克,枳壳4-8克,桔梗8-15克,前胡8-15克,玄参20-30克,牛子8-15克,枝仁8-15克,连翘8-15克,升麻8-15克,归尾8-15克,七厘8-15克,甘草3-8克;
将上述中药组分加水,按照中药熬制方法煎煮、取液备用即可。

2、
  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药组分制成糖浆或制成冲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一般采用金嗓子喉宝、草珊瑚含片、薄荷喉片、冰朋散等,但其效果均不甚理想,对咽喉病难以治愈,而一些治疗喉痛无效的药物长期市场上流通,给患者带来经济和身体上的负担,喉痛者得不到及时的有效治疗,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有的耗资巨大也减少不了喉痛患者的丝毫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它根据中医药原理,利用中药制成,对咽喉疼痛病症有较好疗效。
很有大力推广治疗价值。
其中药组分按照重量配比如下:
荆芥4-8克,防风4-8克,枳壳4-8克,桔梗8-15克,前胡8-15克,玄参20-30克,牛子8-15克,枝仁8-15克,连翘8-15克,升麻8-15克,归尾8-15克,七厘8-15克,甘草3-8克;
将上述中药组分加水,按照中药熬制方法煎煮、取液备用即可。
荆介、防风祛风解表散寒,枳壳、桔梗、前胡开胸利隔清寒热、疗咽排痰,枝仁、黄岑、玄参清热解毒、疗咽肿痛,牛子杀菌疗咽祛风痰、升麻升清降浊,消风热肿毒,归尾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甘草缓中泄火解毒,配桔梗合用治疗咽喉肿痛。全药具有祛风解表、清热、消炎、止痛、消肿、疗咽的功效。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优于其它同类药品,取材容易、价格便宜、疗效迅速,一般只需服药三剂,病即告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荆芥5克、防风5克、枳壳5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玄参25克、牛子10克、枝仁10克、连翘10克、升麻10克、归尾10克、七厘10克、甘草4克为一剂,
将上述中药组分加水,按照中药熬制方法煎煮成50毫升,可以煎三次,煎一次服一次,或者进一步将此药剂制成糖浆或制成冲剂,三剂一瓶,分9次服,或三剂药制成9包的冲剂,一次服一包,一日服三次几多方便。一般服三剂即可治愈。
实施例二
荆芥6克,防风6克,枳壳7克,桔梗11克,前胡12克,玄参23克,牛子12克,枝仁9克,连翘9克,升麻13克,归尾12克,七厘12克,甘草5克;
将上述中药组分加水,按照中药熬制方法煎煮成50毫升,可以煎三次,煎一次服一次,或者进一步将此药剂制成糖浆或制成冲剂,三剂一瓶,分9次服,或三剂药制成9包的冲剂,一次服一包,一日服三次几多方便。一般服三剂即可治愈。
实施例三
荆芥4克,防风7克,枳壳7克,桔梗11克,前胡9克,玄参21克,牛子14克,枝仁10克,连翘12克,升麻9克,归尾9克,七厘9克,甘草6克;
将上述中药组分加水,按照中药熬制方法煎煮成50毫升,可以煎三次,煎一次服一次,或者进一步将此药剂制成糖浆或制成冲剂,三剂一瓶,分9次服,或三剂药制成9包地冲剂,一次服一包,一日服三次几多方便。一般服三剂即可治愈。
本发明对咽喉疼痛、外感风寒、微寒发热、头身痛、扁桃腺肿大发炎,具有解表、清热、疗咽、消肿、止痛有疗效,服药后寒清热退,肿消痛止而愈。凡遇咽候赤肿痛或生伪膜,咽痛干燥,吞咽困难,扁桃腺肿大,声音嘶哑,咽腔不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渴或不渴,一服即效。
兹将治疗病案举例于下。
病案举例:
例一,张××,男,19岁,住湖南省醴陵市黄沙乡,1982年9月3日诊治,从1980年起间常发生喉痛,今又复发,特前来求治。
诊察:患者痛症面容,说话带鼻音,喉痛,扁桃腺肿于大拇指大,微寒发热,咽候烧灼,红赤肿痛,吞咽痛甚,口渴时饮冷茶,舌白微黄,边尖红赤。大便畅,小便热,脉浮数。症属风寒袭表,胃热上行攻咽,发热咽喉肿痛,扁桃腺发炎。拟祛风清热,疗咽止痛,使病邪从表而解。《喉痛灵》主治,3剂,日服一剂,煎三次温服,遂愈。至今未发。
例二,丁××,男18岁,住湖南省醴陵市渌江乡东门塘大队,1982年9月23日诊,喉痛已三天,在当地治疗,服药注射青霉素未效,只得来我院诊治。
诊察:喉痛微寒发热,T38.5C,头昏痛,胸不舒,扁桃腺肿大,左边尤甚,喉腔红赤,微肿,吞咽时中耳刺痛,自诉喉间吞饭较饮水痛,肿处烧灼感。不渴,舌苔薄白质红,口唇红赤。大便干,小便黄。脉浮数。病属风热上行,初感寒邪,失于表散,郁而攻咽,发为肿痛。拟本发明药物主治,以祛风、清热、利咽、消肿为法,服3剂,每日一剂,每剂煎三次,温服,逐愈。
例三,柳××,女,24岁,住湖南省醴陵市东堡乡,1982年9月24日诊治。喉痛已三天,经治服上清丸,消炎西药未效,只得来我处治疗。
诊察:患者喉痛不已,面色无华,焦虑不安,微寒发热,T38.5℃。头痛身疼,满喉红赤,扁桃腺肿大,上布白膜。吞咽痛甚,口不渴。二便可。舌苔白。脉浮数。症属风热侵咽,初服寒凉,致邪内陷,无发越之机。上攻咽喉作痛。拟疏风清热,解表疗咽之剂,施本发明药物主治,服三剂,每日一剂,煎三次,温服、遂愈。
按:本发明药物为专治一切外感风寒,微寒发热,头昏痛,咽喉疼痛,扁桃腺发炎。咽属胃、喉属肺、肺主皮毛,因外感风寒外束,胃热病邪无发越之机,致使攻咽而发生咽喉肿痛,本发明药物即为解表、清热、疗咽、消肿、止痛。故服后即寒清热退,肿消痛止而愈,有大力推广治疗价值。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咽喉疼痛的药物,其中药组分按照重量配比为荆芥48克,防风48克,枳壳48克,桔梗815克,前胡815克,玄参2030克,牛子815克,枝仁815克,连翘815克,升麻815克,归尾815克,七厘815克,甘草38克;将上述中药组分加水,按照中药熬制方法煎煮、取液备用即可。具有祛风解表、清热、消炎、止痛、消肿、疗咽的功效,取材容易、价格便宜、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