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65161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9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09515.2

申请日:

2009.03.18

公开号:

CN101978165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4B 39/02申请公布日:20110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B 39/02申请日:20090318|||公开

IPC分类号:

F04B39/02; C09K5/04; C10M105/38; C10M107/24; C10M171/00; F04B39/00; F04C18/02; F04C29/00; F04C29/02; F25B1/00; H02K5/02; C10N20/00; C10N20/02(2006.

主分类号:

F04B39/02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松浦秀树; 田中胜; 原日出树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8.03.18 JP 2008-07035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丁香兰;庞东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在包括利用压缩机(30)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82)以及驱动流体机械(82)的电动机(85)的制冷装置(20)中,在压缩机(30)中使用20℃下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Ω·m以上的冷冻机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冷装置, 包括利用压缩机 (30) 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10), 所述压缩机 (30) 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 (82) 和驱动该流体机械 (82) 的电动机 (85),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填充有以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 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压缩机 (30) 中, 使用 20℃下的体积电阻率在 1010Ω·m 以上的冷冻机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冻机油的主要成份包含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冻机油 40℃下的运动粘度在 30cSt 以上 400cSt 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冻机油的流动点在 -30℃以下。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冻机油 20℃下的表面张力在 0.02N/m 以上 0.04N/m 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压缩机 (30) 中, 作为所述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 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 酯、 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 聚酰胺、 聚酰胺 - 酰亚胺、 聚酯酰亚胺、 聚酯 - 酰胺 - 酰 亚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苯硫醚、 聚 醚醚酮、 液晶聚合物及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以所述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 2, 3, 3, 3- 四 氟 -1- 丙烯,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 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 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 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 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 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 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10: 一种制冷装置, 包括利用压缩机 (30) 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10), 所述压缩机 (30) 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 (82) 和驱动该流体机械 (82) 的电动机 (85),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填充有以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 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压缩机 (30) 中, 作为所述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 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 酯、 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 聚酰胺、 聚酰胺 - 酰亚胺、 聚酯酰亚胺、 聚酯 - 酰胺 - 酰 亚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苯硫醚、 聚 醚醚酮、 液晶聚合物及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

说明书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 包括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空调装 置、 热水供给机等中。
     在专利文献 1 中公开有该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填充有制冷剂形成闭合回 路的制冷剂回路。 在制冷剂回路中连接有压缩机、 冷凝器、 膨胀阀以及蒸发器。 压缩机工作, 已在压缩机中压缩了的制冷剂就会在冷凝器中向空气放热而冷凝。 在冷凝器中已冷凝了的 制冷剂经膨胀阀减压后, 在蒸发器中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后, 被再次压缩。
     在专利文献 1 所公开的制冷剂回路中, 使用的是以分子式 1 : C3HmFn( 其中, m与n都 是 1 以上且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 冷剂。众所周知, 该制冷剂中不含氯原子、 溴原子, 对臭氧层的破坏所造成的影响小。
     专利文献 1 :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 4-110388 号公报
     发明内容 -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一种体积电阻率 较小的制冷剂。也就是说, 该制冷剂是绝缘性较低的制冷剂。因此, 在将该制冷剂用于制冷 装置的情况下, 在压缩机中体积电阻率减小, 电压绝缘性下降。而且, 电动机的电流容易经 制冷剂泄漏, 漏电流就有可能增加。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 : 在使用以分子式 1 : C3HmFn(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且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 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制冷剂的制冷装置中, 防止压缩机中电压绝缘性下降, 并抑制电 动机的漏电流。
     -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制冷装置为对象。该制冷装置包括利用压缩机 30 让制冷 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10, 所述压缩机 30 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 82 和 驱动该流体机械 82 的电动机 85。在所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填充有以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 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在该制冷装置的压缩机 30 中, 使用 20℃下的体 10 积电阻率在 10 Ω·m 以上的冷冻机油。
     第一方面的发明中, 作为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 使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 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而且, 在压缩机 30 10 中, 使用 20℃下的体积电阻率在 10 Ω·m 以上的冷冻机油。也就是说, 体积电阻率在较大 范围内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 30。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冷冻机油的主要成份 包含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 以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为主要成份 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 30 中。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都是体积电阻率较高、 具有相对于以所 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易于溶解的相溶性的冷冻机油。因 此, 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 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冷冻机油 40℃下的运动粘度在 30cSt 以上 400cSt 以下。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 冷冻机油 40℃下的运动粘度在 400cSt 以下, 因此, 制 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 ; 冷冻机油 40℃下的运动粘度在 30cSt 以上, 因此不会 出现运动粘度过低, 油膜强度不充分的情况, 确保了润滑性能。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冷冻 机油的流动点在 -30℃以下。
     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 流动点在 -30℃以下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 30 中。因 此, 当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超过 -30℃的条件下进行制冷剂时, 就是在低温部位也能够确保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流动性, 冷冻机油可返回压缩机 30。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冷冻 机油 20℃下的表面张力在 0.02N/m 以上 0.04N/m 以下。
     在上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 将冷冻机油的表面张力设定 20 ℃下在 0.02N/m 以上 0.04N/m 以下的范围内。这里, 如果冷冻机油的表面张力过小, 则冷冻机油容易在压缩机 30 内的气态制冷剂中变成小油滴, 较多的冷冻机油就会与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 30 喷出。因 此, 从压缩机 30 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的量就有可能过多。相反, 如果冷冻机油的 表面张力过大, 则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就容易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变成较大的油滴。 因此,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就难以被制冷剂推着流动, 而难以返回压缩机 30。在该 第五方面的发明中, 使用表面张力在难以变成从压缩机 30 大量喷出的小油滴、 也难以变成 由于制冷剂的作用而难以流动的大油滴这一范围内的冷冻机油。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五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 在所述压 缩机 30 中, 作为所述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 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 酸酯改性聚酯、 聚酰胺、 聚酰胺 - 酰亚胺、 聚酯亚胺、 聚酯酰胺 - 酰亚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液晶聚合物、 环 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 以所述分 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 2, 3, 3, 3- 四氟 -1- 丙烯, 其 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在上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 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是含 2, 3, 3, 3- 四氟 -1- 丙烯的单一制冷剂或者是包含该 2, 3, 3, 3- 四氟 -1- 丙烯的混合制冷剂。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七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 填充在所 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 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 双键的制冷剂和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
     关系成立。
     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 作为填充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 使用的是含有 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与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这 里, 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所谓的低压制冷剂。因 此, 例如, 在使用含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的单一制 冷剂的情况下, 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对制冷装置的运转效率影响较大, 实际运转效率比理论 运转效率低。因此, 在该第八方面的发明中, 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 个双键的制冷剂中加入了所谓的高压制冷剂即二氟甲烷。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七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 填充在所 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 1 : C3HmFn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 双键的制冷剂和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 关系成立。
     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 作为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 使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这里, 以所述分子 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微燃性制冷剂。因此, 在该第九方面的 发明中, 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中加入了难燃性制 冷剂即五氟乙烷。
     第十方面的发明以一种制冷装置为对象。 该制冷装置包括 : 包括利用压缩机 30 让 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10, 所述压缩机 30 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 82 和驱动该流体机械 82 的电动机 85,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 10 中填充有以分子式 1 : C3HmFn 表 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 其中, m与n都 是 1 以上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在所述压缩机 30 中, 作为所述电动机 85 的绝 缘材料, 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 聚酰胺、 聚酰胺 - 酰 亚胺、 聚酯亚胺、 聚酯酰胺 - 酰亚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 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液晶聚合物、 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的物质。
     在上述第六、 第十方面各个方面的发明中, 作为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 使用从聚 乙烯醇缩甲醛、 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 聚酰胺、 聚酰胺 - 酰亚胺、 聚酯亚胺、 聚 酯酰胺 - 酰亚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液晶聚合物、 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这些物质 具有物理、 化学性质难以受高压高温制冷剂的影响而改变的性质。因此, 在电动机 85 中, 即 使制冷剂接触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也难以改性, 该绝缘材料的绝缘性就难以下降。
     -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 在使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 的制冷装置中, 体积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 30。因此, 在压缩机 30 的 壳体 70 内, 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混合流体的体积电阻率成为较高的值。结果是, 能够抑制 压缩机 30 中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 因为以相对于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 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易于溶解的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 30 中, 所以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 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
     这里, 从压缩机 30 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 由于制冷剂溶入, 其流动性提 高而容易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移动。因此, 在制冷剂难以溶解于冷冻机油的情况下, 从压缩 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便难以返回压缩机 30。 因此, 压缩机 30 中就有可能冷冻机油不足, 压 缩机 30 中就会出现润滑不良。如果在压缩机 30 中出现润滑不良, 制冷剂就会由于摩擦热 而分解, 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就会下降。因为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 个双键的制冷剂稳定性较低, 所以如果出现润滑不良, 体积电阻率就有可能大大地下降。
     相对于此, 在该第二方面的发明中, 因为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 所 以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易于返回压缩机 30。因此, 能够充分地确保压缩机 30 中冷 冻机油的贮留量, 从而能够抑制压缩机 30 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 能 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 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 因此, 能够抑 制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 使用润滑性能得以确保且运动粘度在制冷剂某种程度 溶解范围内的冷冻机油。 因此, 抑制压缩机 30 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 而且, 能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其结果, 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由于制冷 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 当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超过 -30℃的条件下进行制冷 剂时, 就是在制冷剂回路 10 的低温部位也能够确保冷冻机油的流动性,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 冷冻机油就有可能返回压缩机 30。于是, 因为能够抑制在压缩机 30 中缺少冷冻机油, 所以 能够抑制压缩机 30 中出现润滑不良, 能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因此, 能够抑 制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上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 使用表面张力在难以变成从压缩机 30 大量喷出的小 油滴、 也难以变成由于制冷剂的作用而难以流动的大油滴这一范围内的冷冻机油。 因此, 从 压缩机 30 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的量被抑制得较少, 而且已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 冻机油容易被制冷剂推着流动而返回压缩机 30。 于是, 能够充分地确保压缩机 30 中冷冻机 油的贮留量, 从而能够抑制压缩机 30 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 能够抑 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 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 因此, 能够抑制来 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 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 的制冷剂中加入了所谓的高压制冷剂即二氟甲烷。因此, 能够使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对制冷 装置 20 的运转效率造成的影响较小, 所以能够使制冷装置 20 的实际运转效率提高。
     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 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 的制冷剂中加入了难燃性制冷剂即五氟乙烷。因此, 因为制冷剂回路 10 的制冷剂难以燃 烧, 所以能够使制冷装置 20 的可靠性提高。
     在上述第六、 第十方面各个方面的发明中, 即使接触制冷剂绝缘性也难以降低的 物质用作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因此, 能够避免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的绝缘性下降, 从而 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增加。
     附图说明
     [ 图 1] 图 1 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 图 2] 图 2 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 图 3] 图 3 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流体机械的横向剖视图。 - 符号说明 10 制冷剂回路 11 室外热交换器 15 室内热交换器 20 制冷装置 22 室外机 23 室内机 30 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由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装置 20 构成的空调装置 20。 如图 1 所示, 本 实施方式中的空调装置 20 包括一台室外机 22 和三台室内机 23a、 23b、 23c。此外, 室内机 23 的台数仅是示例而已。
     所述空调装置 20 包括填充有制冷剂、 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10。 制冷剂回路 10 包括在室外机 22 内所形成的室外回路 9 和在各室内机 23 内形成的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这些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通过液侧联络管道 18 及气侧联络管道 19 与室外回路 9 相 连接, 这些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相互并列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 10 中, 作为制冷剂填充有 2, 3, 3, 3- 四氟 -1- 丙烯 ( 以 下, 也称为 “HFO-1234yf” ) 的单一制冷剂。此外, HFO-1234yf 的化学式以 CF3-CF = CH2 表示。
     < 室外回路的结构 >
     在室外回路 9 上设置有压缩机 30、 室外热交换器 11、 室外膨胀阀 12 及四通换向阀 13。
     压缩机 30 是例如排量可变的变频式压缩机。电力经变频器供给压缩机 30。压缩 机 30 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 13 的第二阀口 P2 上 ; 压缩机 30 的吸入一侧连接在四 通换向阀 13 的第一阀口 P1 上。此外, 有关压缩机 30 的详情后述。
     室外热交换器 11 是横向肋片型管片式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 11 附近设置有 室外风扇 14。室外空气与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 11 中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 11 的 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 13 的第三阀口 P3 上 ; 室外热交换器 11 的另一端连接在室外膨胀阀 12 上。四通换向阀 13 的第四阀口 P4 连接在气侧联络管道 19 上。
     室外膨胀阀 12 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 11 与室外回路 9 的液侧端之间。室外膨胀阀 12 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
     四通换向阀 13 构成为 : 能够在第一阀口 P1 与第四阀口 P4 连通且第二阀口 P2 与 第三阀口 P3 连通的第一状态 ( 图 1 中实线所示状态 )、 第一阀口 P1 与第三阀口 P3 连通且 第二阀口 P2 与第四阀口 P4 连通的第二状态 ( 图 1 中虚线所示状态 ) 之间自由切换。
     < 室内回路的结构 >
     在各个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中, 从其气侧端向液侧端依次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和室内膨胀阀 16a、 16b、 16c。
     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是横向肋片型管片式热交换器。在室内热交换器 15 附近设置有室内风扇 21a、 21b、 21c。室内空气与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中进 行热交换。室内膨胀阀 16a、 16c、 16c 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
     - 压缩机的构造
     压缩机 30 是例如完全密闭型高压拱顶型涡旋压缩机。根据图 2 和图 3 对该压缩 机 30 的构造进行说明。
     压缩机 30 是所谓的纵向型压缩机, 包括形成密闭容器的壳体 70。在该壳体 70 内 部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设置有电动机 85 和流体机械 82。
     电动机 85 包括定子 83 和转子 84。定子 83 固定在壳体 70 的躯干部。另一方面, 转子 84 布置在定子 83 内侧且连接有曲轴 90。
     流体机械 82 包括动涡旋盘 76、 静涡旋盘 75, 是涡旋式压缩机构。动涡旋盘 76 包 括近似圆板状的动侧端板 76b 和涡旋状动侧涡卷 76a。动侧涡卷 76a 立着设置在动侧端板 76b 的前表面 ( 上表面 )。在动侧端板 76b 的背面 ( 下表面 ) 上立着设置有已插入有偏心 部的圆筒状突出部 76c。动涡旋盘 76 经十字联轴节 79 由布置在动涡旋盘 76 下侧的盖板 部件 77 支撑。另一方面, 静涡旋盘 75 包括近似圆板状的静侧端板 75b 和涡旋状静侧涡卷 75a。静侧涡卷 75a 立着设置在静侧端板 75b 的前表面 ( 下表面 )。在流体机械 82 中, 借助 静侧涡卷 75a 和动侧涡卷 76a 相互啮合, 而在两涡卷 75a、 76a 的接触部之间形成多个压缩 室 73a、 73b。 此外,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 30 中采用的是非对称涡卷构造。在静侧涡卷 75a 和动 侧涡卷 76a 涡卷的数量 ( 涡卷的长度 ) 不同。多个压缩室 73a、 73b 由形成在静侧涡卷 75a 的内周面和动侧涡卷 76a 的外周面间的第一压缩室 73a 和形成在静侧涡卷 75a 的外周面和 动侧涡卷 76a 的内周面间的第二压缩室 73b 构成。
     在流体机械 82 中静涡旋盘 75 的外缘部形成有吸入口 98。在该吸入口 98 上连接 有贯穿壳体 70 的顶部的吸入管 57。吸入口 98 伴随着动涡旋盘 76 的公转运动与第一压缩 室 73a 和第二压缩室 73b 都是间断地连通。在吸入口 98 上设有禁止制冷剂从压缩室 73a、 73b 返回吸入管 57 这样的流动的吸入逆止阀 ( 未图示 )。
     在流体机械 82 中, 在静侧端板 75b 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喷出口 93, 喷出口 93 伴随着 动涡旋盘 76 的公转运动与第一压缩室 73a 和第二压缩室 73b 都是间断地连通。喷出口 93 朝着形成在静涡旋盘 75 上侧的消音器空间 96 开放。
     壳体 70 内部被圆盘状盖板 77 划分为上侧吸入空间 101 和下侧喷出空间 100。吸 入空间 101 经未图示的连通口与吸入口 98 连通。喷出空间 100 经跨越静涡旋盘 75 和盖板 77 而形成的联络通路 103 与消音器空间 96 连通。因为从喷出口 93 喷出的制冷剂经消音器 空间 96 流入正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喷出空间 100, 所以该喷出空间 100 变成被已在流体机械 82 压缩的制冷剂充满的高压空间。贯穿壳体 70 的躯干部的喷出管 56 朝着喷出空间 100 开 放。
     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 30 中, 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使用的是即使在与高温高压
     制冷剂接触的情况下, 其物理、 化学特性也不会改变的物质, 特别是, 具有耐溶剂性、 耐抽出 性、 热及化学稳定性、 耐起泡性物质。作为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 有定子 83 的绕线的绝缘覆 盖材、 定子及转子的绝缘薄膜等。
     具体而言, 定子 83 的绕线的绝缘覆盖材料, 使用的是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 酯、 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 聚酰胺、 聚酰胺 - 酰亚胺、 聚酯酰亚胺、 聚酯酰胺 - 酰亚 胺中选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此外, 优选上层是聚酰胺 - 酰亚胺、 下层是聚酯亚酰胺的双 重覆盖线。而且, 除了上述物质以外, 还可以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在 120℃以上的陶瓷覆盖 材。
     绝缘薄膜使用的是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聚苯硫醚 (PPS)、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中选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此外, 还可以 用起泡薄膜作绝缘薄膜, 绝缘薄膜所使用的起泡材料是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一样的材料。 保持绝缘体等绕线的绝缘材料使用的是从聚醚醚酮 (PEEK)、 液晶聚合物中选出的一种或者 多种物质。清漆使用的是环氧树脂。
     在压缩机 30 中, 密封材料使用从聚四氟乙烯、 全氟橡胶、 硅橡胶、 氢化丁腈橡胶、 含氟橡胶、 氯醚橡胶中选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
     在壳体 70 的底部形成有贮存冷冻机油的贮油部。曲轴 90 内部形成通路端口朝贮 油部开放的第一供油通路 104。在动侧端板 76b 上形成有与第一供油通路 104 连通的第二 供油通路 105。在该压缩机 30 中, 贮油部的冷冻机油被经第一供油通路 104 和第二供油通 路 105 供向低压侧压缩室 73a、 73b。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可将以多元醇酯以及聚乙烯醚两种基油中的至少一种物质为主 要成份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 30 中。例如, 本实施方式中的冷冻机油使用的就是仅以两种 基油中的聚乙烯醚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
     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机油, 使用的是以具有以下述一般式 (I) 表示的构成单元的聚 乙烯醚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该分子结构的聚乙烯醚, 在聚乙烯醚中也属于与以所述分 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的相溶性比较优良的那种醚。
     化学式 1
     在一般式 (I) 中, R1、 R2 以及 R3 是氢或者碳的个数在 1 以上 8 以下的烃基。R1、 R2 以及 R3 可相同, 也可不同。而且, 在一般式 (I) 中, 在每一个构成单元中, R4 都具有碳的个数为 1 或者 2 的烷基在 40%以上 100%以下、 碳的个数为 3 或者 4 的烷基在 0%以上 60% 以下的构成比。
     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机油, 体积电阻率在 1010Ω·m 以上 1015Ω·m 以上, 40℃下的运 动粘度在 30cSt 以上 400cSt 以下, 流动点在 -30℃以下, 20℃下的表面张力在 0.02N/m 以上 3 3 0.04N/m 以下, 15℃下的密度在 0.8g/cm 以上 1.8g/cm 以下, 饱和水分量在温度 30℃、 相对 湿度 90%下在 2000ppm 以上, 而且, 苯胺点是在规定数值范围内的值。此外, 冷冻机油的这 些物性值, 对在后述变形例以及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冷冻机油而言也是一样的。这些 物性值是制冷剂不溶解的状态下冷冻机油自身的值。
     流动点的值是利用日本工业标准 “JIS K 2256” 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获得的。 “苯 胺点” 是例如表示烃类溶剂的溶解性的数值, 表示的是当将试料 ( 这里是冷冻机油 ) 与等容 积的苯胺混合并进行冷却时, 二者不再相互溶解, 并开始看到混浊之际的温度。 该苯胺点的 值是利用日本工业标准 “JIS K 2256” 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获得的。此外, 在选择与以所述 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适配的树脂材料之际, 考虑着冷冻机 油的苯胺点来选定树脂材料是很重要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的是体积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的冷冻机油。 因此, 在压缩机 30 的壳体 70 内, 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混合流体的体积电阻率成为较高的值。结果是, 压缩 机 30 中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会变得较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 成为冷冻机油的主要成份的聚乙烯醚相对于 HFO-1234yf 具有 相溶性, 并且冷冻机油的运动粘度在 40 ℃下为 400cSt。因此, HFO-1234yf 某种程度溶解 于冷冻机油 ; 因为冷冻机油的流动点在 -30℃以下, 所以在制冷剂回路 10 低温制冷剂流动 的区域, 不会出现冷冻机油不流动的状态。因为在 20℃下, 冷冻机油的表面张力在 0.04N/ m 以下, 所以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就难以成为难以被制冷剂推着流动那样大的油 滴。而且, 因为 15℃下的密度在 1.8g/cm3 以下, 所以避免了密度过大,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 冷冻机油难以返回压缩机 30。结果是,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 溶解于 HFO-1234yf, 与 HFO-1234yf 一起返回压缩机 30。
     冷冻机油 20℃下的表面张力在 0.02N/m 以上, 所以冷冻机油难以在压缩机 30 内的 气态制冷剂中变成小油滴, 也就不会出现大量的冷冻机油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不良现象。而 且, 因为 15℃下的密度在 0.8g/cm3 以上, 所以避免了密度过小, 冷冻机油从压缩机 30 大量 地喷出。
     这样一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 从压缩机 30 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的量被抑 制得较少, 而且已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溶解于制冷剂而返回。因此, 能够充分地确 保压缩机 30 中冷冻机油的贮留量。
     而且, 因为冷冻机油 40℃下的运动粘度在 30cSt 以上, 因此不会出现运动粘度过 低, 油膜强度不充分的情况, 确保了润滑性能。于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压缩机 30 中不会 缺少冷冻机油, 能够确保充分的油膜强度。压缩机 30 中的润滑不良、 制冷剂由于摩擦热而 分解, 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 都得到了抑制。结果是, 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 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 因为冷冻机油的饱和水分量, 在温度 30℃、 相对湿度 90%下在 2000ppm 以上, 所以冷冻机油的吸湿性就较高。于是, HFO-1234yf 中的水分某种程度上就被
     冷冻机油捕捉。HFO-1234yf 具有受所含水分的影响而改性、 恶化或者因改性而恶化的分子 结构。因此, 借助冷冻机油的吸湿效果可抑制这样的恶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苯胺点在由树脂制成的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的绝缘性不 会下降这一规定的数值范围内的冷冻机油。 这里, 如果苯胺点过低, 则冷冻机油容易使利用 树脂材料制成的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膨胀, 而使绝缘性下降。另一方面, 如果苯胺点过高, 则冷冻机油容易使利用树脂材料制成的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收缩, 绝缘材料的硬度会提 高。因此, 绝缘材料容易由于压缩机 30 的振动而破损, 电动机 85 的绝缘性就有可能下降。 因此, 在该实施方式中, 使用的是苯胺点在不会让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膨胀、 且该绝缘材 料也不会变硬这一规定的数值范围内的冷冻机油。也就是说, 使用的是苯胺点在电动机 85 的绝缘性不会下降这一规定的数值范围内的冷冻机油。结果是, 避免了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 料的绝缘性受冷冻机油的影响而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机油中添加了捕酸剂、 极压添加剂、 防氧化剂、 捕氧剂、 消泡 剂、 油性剂以及铜钝化剂。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上述六种添加剂全都使用了, 但是只要根 据需要添加各个添加剂即可, 只添加一种添加剂也是可以的。各种添加剂的配合量被设定 为: 在冷冻机油中所占的比例在 0.01 质量%以上 5 质量%以下。此外, 优选捕酸剂的配合 量以及防氧化剂的配合量在 0.05 质量%以上 3 质量%以下的范围内。 捕酸剂可以使用 : 苯基缩水甘油醚、 烷基缩水甘油醚、 亚烷基二醇缩水甘油醚、 氧 化环己烯、 α- 烯烃氧化物、 环氧化大豆油等环氧化合物。此外, 从相溶性的观点出发, 这些 化合物中优选的捕酸剂为苯基缩水甘油醚、 烷基缩水甘油醚、 亚烷基二醇缩水甘油醚、 氧化 环己烯、 α- 烯烃氧化物。烷基缩水甘油醚的烷基和亚烷基二醇缩水甘油醚的亚烷基可以 有支链。其碳原子数可以为 3 以上 30 以下、 更优选为 4 以上 24 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6 以上 16 以下。而且, α- 烯烃氧化物的碳原子总数可以为 4 以上 50 以下、 更优选为 4 以上 24 以 下、 进一步优选为 6 以上 16 以下。可以只使用一种捕酸剂, 也可以并用多种捕酸剂。
     此外, 极压添加剂可以使用磷酸酯类极压添加剂。作为磷酸酯类, 可以使用磷酸 酯、 亚磷酸酯、 酸性磷酸酯以及酸性亚磷酸酯等。而且, 极压添加剂可以使用在磷酸酯类中 含有磷酸酯、 亚磷酸酯、 酸性磷酸酯以及酸性亚磷酸酯的胺盐的极压添加剂。
     磷酸酯含有 : 磷酸三芳酯、 磷酸三烷基酯、 三烷基芳基磷酸酯、 三芳基烷基磷酸酯、 磷酸三烯基酯等。并且, 如果具体列举磷酸酯, 则含有 : 磷酸三苯酯、 磷酸三甲苯酯、 苄基二 苯基磷酸酯、 乙基二苯基磷酸酯、 磷酸三丁酯、 乙基二丁基磷酸酯、 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 二 甲苯基苯基磷酸酯、 乙苯基二苯基磷酸酯、 二乙苯基苯基磷酸酯、 丙苯基二苯基磷酸酯、 二 丙苯基苯基磷酸酯、 三乙苯基磷酸酯、 三丙苯基磷酸酯、 丁苯基二苯基磷酸酯、 二丁苯基苯 基磷酸酯、 三丁苯基磷酸酯、 磷酸三己酯、 三 (2- 乙基己基 ) 磷酸酯、 磷酸三癸酯、 三月桂基 磷酸酯、 三肉豆蔻基磷酸酯、 三棕榈基磷酸酯、 三硬脂基磷酸酯、 三油烯基磷酸酯等。
     亚磷酸酯具体含有 : 亚磷酸三乙酯、 亚磷酸三丁酯、 亚磷酸三苯酯、 亚磷酸三甲苯 酯、 三 ( 壬基苯基 ) 亚磷酸酯、 三 (2- 乙基己基 ) 亚磷酸酯、 亚磷酸三癸酯、 三月桂基亚磷酸 酯、 三异辛基亚磷酸酯、 二苯基异癸基亚磷酸酯、 三硬脂基亚磷酸酯、 三油烯基亚磷酸酯等。
     酸性磷酸酯具体含有 : 2- 乙基己酸磷酸酯、 乙酸磷酸酯、 丁酸磷酸酯、 油酸磷酸 酯、 二十四碳酸磷酸酯、 异癸酸磷酸酯、 月桂酸磷酸酯、 三癸酸磷酸酯、 硬脂酸磷酸酯、 异硬 脂基酸磷酸酯等。
     酸性亚磷酸酯具体含有 : 亚磷酸氢二丁酯、 二月桂基亚磷酸氢酯、 二油烯基亚磷酸 氢酯、 二硬脂基亚磷酸氢酯、 亚磷酸氢二苯酯等。 以上的磷酸酯类中, 优选油酸磷酸酯、 硬酸 磷酸酯。
     磷酸酯、 亚磷酸酯、 酸性磷酸酯或酸性亚磷酸酯的胺盐中所使用的胺中的单取代 胺具体含有 : 丁胺、 戊胺、 己胺、 环己胺、 辛胺、 月桂胺、 硬脂胺、 油胺、 苄胺等。而且, 作为二 取代胺的具体例, 含有 : 二丁胺、 二戊胺、 二己胺、 二环己胺、 二辛胺、 二月桂胺、 二硬脂胺、 二 油胺、 二苄胺、 硬脂基一乙醇胺、 癸基一乙醇胺、 己基一丙醇胺、 苄基·一乙醇胺、 苯基·一乙 醇胺、 甲苯基·异丙醇胺等。此外, 作为三取代胺的具体例, 含有 : 三丁胺、 三戊胺、 三己胺、 三环己胺、 三辛胺、 三月桂胺、 三硬脂胺、 三油胺、 三苄胺、 二油烯基一乙醇胺、 二月桂基一丙 醇胺、 二辛基一乙醇胺、 二己基一丙醇胺、 二丁基一丙醇胺、 油烯基二乙醇胺、 硬脂基二丙醇 胺、 月桂基二乙醇胺、 辛基二丙醇胺、 丁基二乙醇胺、 苄基二乙醇胺、 苯基二乙醇胺、 甲苯基 二丙醇胺、 二甲苯基二乙醇胺、 三乙醇胺、 三丁醇胺等。
     此外, 还可以添加除上述极压添加剂以外的极压添加剂。例如可使用 : 一硫化物 类、 聚硫化物类、 亚砜类、 砜类、 硫代亚磺酸酯类、 硫化油、 硫代碳酸酯类、 噻吩类、 噻唑类、 甲 磺酸酯类等有机硫化合物系列的极压添加剂 ; 硫代磷酸三酯类等硫代磷酸酯系列的极压添 加剂 ; 高级脂肪酸、 羟芳基脂肪酸类、 多元醇酯类、 丙烯酸酯类等酯系列的极压添加剂 ; 氯 化烃类、 氯化羧酸衍生物等有机氯系列的极压添加剂 ; 氟化脂肪族羧酸类、 氟化乙烯树脂 类、 氟化烷基聚硅氧烷类、 氟化石墨等有机氟化系列的极压添加剂 ; 高级醇等醇系列的极压 添加剂 ; 环烷酸盐类 ( 环烷酸铅等 )、 脂肪酸盐类 ( 脂肪酸铅等 )、 硫代磷酸盐类 ( 二烷基二 硫代磷酸亚铅等 )、 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有机钼化合物、 有机锡化合物、 有机锗化合物、 硼酸 酯等金属化合物系列的极压添加剂。 防氧化剂可以使用苯酚类防氧化剂或胺类防氧化剂。苯酚类防氧化剂含有 : 2, 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DBPC)、 2, 6- 二叔丁基 -4- 乙基苯酚、 2, 2’ - 亚甲基双 (4- 甲 基 -6- 叔丁基苯酚 )、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 2, 6- 二叔丁基苯酚等。此外, 胺类防氧 化剂含有 : N, N’ - 二异丙基对苯二胺、 N, N’ - 二仲丁基对苯二胺、 苯基 -α- 萘胺、 N, N’ -二 苯基对苯二胺等。
     作为铜钝化剂, 可使用苯并三唑及其衍生物等 ; 作为消泡剂可以使用硅化合物 ; 作为油性剂可使用高级醇。
     在本实施方式中, 还能够根据需要添加耐载荷添加剂、 氯捕捉剂、 清洁分散剂、 粘 度指数提升剂、 防锈剂、 稳定剂、 防腐剂以及流动点下降剂等。 各种该添加剂的配合量, 只要 是在冷冻机油中所占的比例在 0.01 质量%以上 5 质量%以下即可, 优选在 0.05 质量%以 上 3 质量%以下。而且,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机油中氯的浓度在 50ppm 以下, 硫的浓度在 50ppm 以下。
     - 运转动作
     对所述空调装置 20 的运转动作加以说明。该空调装置 20 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和制 热运转, 利用四通换向阀 13 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 制冷运转 )
     在进行制冷运转时, 四通换向阀 13 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 压缩机 30 一 开始工作,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就在室外热交换器 11 内向室外空气放热而冷凝。
     已在室外热交换器 11 内冷凝了的制冷剂分配给各个室内回路 17a、 17b、 17c。在各个室内 回路 17a、 17b、 17c 中, 已流入的制冷剂经室内膨胀阀 16a、 16b、 16c 减压后, 在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内从室内空气吸热而蒸发。另一方面, 室内空气被冷却后, 供向室内。
     已在各个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内蒸发的制冷剂与已在其它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内蒸发的制冷剂合流, 返回室外回路 9 中来。在室外回路 9 内, 已从各个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返回来的制冷剂在压缩机 30 内再次被压缩、 喷出。此外, 在进行制冷运转的过程 中, 各个室内膨胀阀 16a、 16b、 16c 的开度受到控制, 以保证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出口 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为一定值 ( 例如为 5℃ )。
     ( 制热运转 )
     在进行制热运转时, 四通换向阀 13 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 压缩机 30 一 开始工作,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就分配到各个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中。在各个 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中, 已流入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内向室内空气放 热而冷凝。另一方面, 室内空气被加热后, 供向室内。已在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内冷 凝了的制冷剂与已在其他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冷凝了的制冷剂合流, 返回室外回路 9。
     在室外回路 9 中, 从各个室内回路 17a、 17b、 17c 返回来的制冷剂, 经室外膨胀阀 12 减压后, 在室外热交换器 11 内从室外空气吸热而蒸发。已在室外热交换器 11 内蒸发的 制冷剂在压缩机 30 内再次被压缩、 喷出。此外, 在进行制热运转的过程中, 各个室内膨胀阀 16a、 16b、 16c 的开度受到控制, 保证室内热交换器 15a、 15b、 15c 出口处的制冷剂过冷却度 为一定值 ( 例如为 5℃ )。
     -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使用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 冷剂的制冷装置中, 体积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 30。因此, 在压缩机 30 的壳体 70 内, 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混合流体的体积电阻率成为较高的值。结果是, 能够 抑制压缩机 30 中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 因为以相对于以所述分子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 键的制冷剂易于溶解的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用 于压缩机 30 中, 所以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 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 从压缩 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易于返回压缩机 30。因此, 能够充分地确保压缩机 30 中冷冻机油的 贮留量, 从而能够抑制压缩机 30 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 能够抑制制 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 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 因此, 能够抑制来自电 动机 85 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润滑性能得以确保且运动粘度在制冷剂某种程度溶解范围 内的冷冻机油。因此, 抑制压缩机 30 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 能够抑 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 这样一来, 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 还能够抑制 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 因为冷冻机油的流动点在 -30℃以下, 所以, 就是在制冷剂回路 (10) 的低温部位也能够确保冷冻机油的流动性, 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就有可能返 回压缩机 30。于是, 因为抑制了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不会返回压缩机 30 这一不良现象的发生, 所以能够抑制压缩机 30 中出现润滑不良, 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 而分解。这样一来, 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 还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 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表面张力在难以变成从压缩机 30 大量喷出的小油滴、 也难 以变成由于制冷剂的作用而难以流动的大油滴这一范围内的冷冻机油。因此, 从压缩机 30 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的量被抑制得较少, 而且已从压缩机 30 喷出的冷冻机油容 易被制冷剂推着流动而返回压缩机 30。 于是, 能够充分地确保压缩机 30 中冷冻机油的贮留 量, 从而能够抑制压缩机 30 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 能够抑制制冷剂 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 这样一来, 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 还能够抑制来自电动 机 85 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的是苯胺点在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的绝缘性不会下降这 一范围内的冷冻机油。因此, 能够避免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的绝缘性下降, 从而能够抑制 来自电动机 85 的漏电流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 即使接触制冷剂绝缘性也难以降低的物质被用作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因此, 能够防止电动机 (85) 的绝缘材料的绝缘性下降。
     -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 压缩机 30 使用的是仅以多元醇酯以及聚乙烯醚两种 基油中的多元醇酯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 可使用的多元醇酯有 : “脂肪族多元醇与直链状 或者支链状脂肪酸的酯” 、 “脂肪族多元醇与直链状或者支链状脂肪酸的部分酯” 、 “脂肪族 多元醇与碳的个数在 3 以上 9 以下的直链状或者支链状脂肪酸的部分酯和二元脂肪酸或二 元芳香酸的混合酯” 中之任意一种物质。 这些多元醇酯, 在多元醇酯中也属于与以所述分子 式 1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的相溶性比较优良的那几种物质。
     形成 “脂肪族多元醇与直链状或者支链状脂肪酸的酯或者部分酯” 的脂肪族多元 醇可使用 : 乙二醇、 丙二醇、 丁二醇、 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乙烷、 双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 烷、 双三羟甲基丙烷、 甘油、 季戊四醇、 双季戊四醇、 三季戊四醇、 三梨醇等。 作为这些脂肪族 多元醇, 季戊四醇、 双季戊四醇、 三季戊四醇属于优选。
     可 使 用 碳 的 个 数 在 3 个 以 上 12 个 以 下 的 脂 肪 酸, 例如可使用 : 丙 酸、 丁 酸、 特戊酸、 缬草酸、 羊油酸、 庚酸、 辛酸、 壬酸、 癸酸、 十二烷酸、 异缬草酸、 新戊酸、 2- 甲基 丁 酸 (2-methyl-butyric acid)、 2- 乙 基 丁 酸 (2-ethyl-butyric acid)、 2- 甲 基 己 酸 (2-methyl-hexanoic acid)、 2- 乙基己酸 (2-ethyl-hexanoic acid)、 异辛酸、 异壬酸、 异癸 酸、 2, 2- 双甲基 - 辛酸 (2, 2-dimethyl-octanoic acid)、 2- 丁基辛酸、 3, 5, 5- 三甲基己酸 (3, 5, 5-trimethylhexane acid)。作为脂肪酸, 优选碳的个数在 5 个以上 12 个以下的脂肪 酸, 进一步优选碳的个数在 5 个以上 9 个以下的脂肪酸。具体而言, 优选的脂肪酸为 : 缬草 酸、 己酸、 庚酸、 二甲基己酸 (2-methyl-hexanoic acid)、 二乙基己酸 (2-ethyl-hexanoic acid)、 异辛酸、 异壬酸、 异癸酸、 2, 2- 双甲基 - 辛酸 (2, 2-dimethyl-octanoic acid)、 2- 丁 基辛酸、 3, 5, 5- 三甲基己酸 (3, 5, 5-trimethylhexane acid) 等。
     在 “脂肪族多元醇与碳的个数在 3 以上 9 以下的直链状或者支链状脂肪酸的部分 酯和二元脂肪酸或二元芳香族的混合酯” 中, 碳的个数在 5 以上 7 以下的脂肪酸属于优选, 碳的个数为 5 或 6 属于更加优选。具体而言, 缬草酸、 己酸、 异缬草酸、 2- 甲基丁酸、 2-2- 乙基丁酸或者它们的混合物。而且, 还能够使用碳的个数为 5 的脂肪酸和碳的个数为 6 的脂 肪酸以重量比 10 ∶ 90 以上 90 ∶ 10 以下的比例混合形成的脂肪酸。
     二元脂肪酸有 : 琥珀酸、 己二酸、 庚二酸、 辛二酸、 壬二酸、 癸二酸、 十一烷酸、 十二 烷酸、 十三烷酸以及十四烷酸。二元芳香酸有 : 酞酸、 异酞酸。用以调制混合酯的酯化反应, 是先让多元醇和而二元酸以一定的比例发生反应而部分酯化后, 再让该部分酯与脂肪酸发 生反应。 此外, 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将二元酸和脂肪酸的反应顺序颠倒过来, 还可以将二元酸 和脂肪酸混合后再进行酯化。
     ( 其他实施方式 )
     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可以使用以多元醇酯以及聚乙烯醚这两种物质为主要成份的 冷冻机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制冷剂, 可以使用含以分子式 : C3HmFn( 其 中, m 与 n 都是 1 以上且 5 以下的整数, m+n = 6 的关系成立 ) 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 个双键的制冷剂中 HFO-1234yf 以外的制冷剂的单一制冷剂。 具体而言, 可以使用 1, 2, 3, 3, 3- 五氟 -1- 丙烯 ( 称其为 HFO-1225ye, 用化学式 CF3-CF = CHF 表示 )、 1, 3, 3, 3- 四氟 -1- 丙 烯 ( 称其为 HFO-1234ze, 用化学式 CF3-CH = CHF 表示 )、 1, 2, 3, 3- 四氟 -1- 丙烯 ( 称其为 HFO-1234ye, 用化学式 CHF2-CF = CHF 表示 )、 3, 3, 3- 三氟 -1- 丙烯 ( 称其为 HFO-1243zf, 用化学式 CF3-CH = CH2 表示 )、 1, 2, 2- 三氟 -1- 丙烯 ( 用化学式 CH3-CF = CF2 表示 ) 及 2- 氟 -1- 丙烯 ( 用化学式 CH3-CF = CH2 表示 ) 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可以使用以下混合制冷剂。 这些混合制冷剂, 通过在以所述分 子式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 (1, 2, 3, 3, 3- 五氟 -1- 丙烯、 2, 3, 3, 3- 四 氟 -1- 丙 烯、 1, 3, 3, 3- 四 氟 -1- 丙 烯、 1, 2, 3, 3- 四 氟 -1- 丙 烯、 3, 3, 3- 三 氟 -1- 丙 烯、 1, 2, 2- 三氟 -1- 丙烯以及 2- 氟 -1- 丙烯 ) 中至少加入以下一种物质来组成。这些物质是 : HFC-32( 二氟甲烷 )、 HFC-125( 五氟乙烷 )、 HFC-134(1, 1, 2, 2- 四氟乙烷 )、 HFC-134a(1, 1, 1, 2- 四氟乙烷 )、 HFC-143a(1, 1, 1- 三氟乙烷 )、 HFC-152a(1, 1- 二氟乙烷 )、 HFC-161、 HFC-227ea、 HFC-236ea、 HFC-236fa、 HFC-365mfc、 甲烷、 乙烷、 丙烷、 丙烯、 丁烷、 异丁烷、 戊 烷、 2- 甲基丁烷、 环戊烷、 二甲醚、 双 - 三氟甲基 - 硫化物、 二氧化碳以及氦等。
     例如, 可以使用含有 HFO-1234yf 和 HFC-32 的混合制冷剂。在该情况下, 可使 HFO-1234yf 在该混合制冷剂中所占的比例为 78.2 质量%, HFC-32 的比例为 21.8 质量% ; 还可使 HFO-1234yf 在该混合制冷剂中所占的比例为 77.6 质量%, HFC-32 的比例为 22.4 质 量%。此外, 只要 HFO-1234yf 和 HFC-32 的混合制冷剂中 HFO-1234yf 的比例在 70 质量% 以上 94 质量%以下、 HFC-32 的比例在 6 质量%以上 30 质量%以下即可。优选 HFO-1234yf 的比例在 77 质量%以上 87 质量%以下、 HFC-32 的比例在 13 质量%以上 23 质量%以下 ; 更优选的是, HFO-1234yf 的比例在 77 质量%以上 79 质量%以下、 HFC-32 的比例在 21 质 量%以上 23 质量%以下。
     可以使用 HFO-1234yf 和 HFC-125 的混合制冷剂。在该情况下, 优选 HFC-125 的比 例在 10 质量%以上 ; 更优选 HFC-125 的比例在 10 质量%以上 20 质量%以下。
     可以使用含有 HFO-1234yf、 HFC-32 以及 HFC-125 的混合制冷剂。在该情况下, HFO-1234yf 的比例为 52 质量%、 HFC-32 的比例为 23 质量%、 HFC-125 的比例为 25 质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可以把作为干燥剂填充了硅酸、 合成沸石的干燥机设置在制 冷剂回路 10 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压缩机 30 可以是横置型, 往复式、 旋转式以及涡旋式压缩机 皆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制冷装置 20 既可以是制热专用空调装置, 又可以是对食品进 行冷却的冷藏库、 冷冻库, 还可以是将空调机、 冷藏库、 冷冻库组合为一体的制冷装置以及 在制冷剂回路 10 中的放热器中对水进行加热的热水供给装置。在该实施例中, 以空气作制 冷剂回路 (10) 的热源, 但除此以外, 还可以用热水源、 地中热源作热源。
     此外, 以上实施方式是本质上较佳之例, 但以上实施方式并没有限制本发明、 本发 明的应用对象或者其用途范围的意图。
     -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 本发明对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很有用。

制冷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制冷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制冷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8165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8165A*CN101978165A*(21)申请号 200980109515.2(22)申请日 2009.03.182008-070354 2008.03.18 JPF04B 39/02(2006.01)C09K 5/04(2006.01)C10M 105/38(2006.01)C10M 107/24(2006.01)C10M 171/00(2006.01)F04B 39/00(2006.01)F04C 18/02(2006.01)F04C 29/00(2006.01)F04C 29/02(。

2、2006.01)F25B 1/00(2006.01)H02K 5/02(2006.01)C10N 20/00(2006.01)C10N 20/02(2006.01)C10N 30/00(2006.01)C10N 30/02(2006.01)C10N 30/06(2006.01)C10N 40/30(2006.01)(71)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松浦秀树 田中胜 原日出树(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丁香兰 庞东成(54) 发明名称制冷装置(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在包括利用压缩机(30)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

3、冷剂回路(10)、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82)以及驱动流体机械(82)的电动机(85)的制冷装置(20)中,在压缩机(30)中使用20下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m以上的冷冻机油。(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9.17(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01208 2009.03.18(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16282 JA 2009.09.24(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4 页 附图 3 页CN 101978170 A 1/1页21.一种制冷装置,包。

4、括利用压缩机(30)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所述压缩机(30)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82)和驱动该流体机械(82)的电动机(85),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以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30)中,使用20下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m以上的冷冻机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油的主要成份包含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油40。

5、下的运动粘度在30cSt以上400cSt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油的流动点在-3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油20下的表面张力在0.02N/m以上0.04N/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30)中,作为所述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酯-酰胺-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及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

6、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2,3,3,3-四氟-1-丙烯,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

7、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10.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利用压缩机(30)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所述压缩机(30)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82)和驱动该流体机械(82)的电动机(85),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以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30)中,作为所述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

8、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酯-酰胺-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及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1/14页3制冷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背景技术0002 到目前为止,包括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空调装置、热水供给机等中。0003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该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填充有制冷剂形成闭合回路的制冷剂回路。在制冷剂回路中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

9、压缩机工作,已在压缩机中压缩了的制冷剂就会在冷凝器中向空气放热而冷凝。在冷凝器中已冷凝了的制冷剂经膨胀阀减压后,在蒸发器中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后,被再次压缩。0004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冷剂回路中,使用的是以分子式1:C3HmFn(其中,m与n都是1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众所周知,该制冷剂中不含氯原子、溴原子,对臭氧层的破坏所造成的影响小。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4-110388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7 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一种体积电阻。

10、率较小的制冷剂。也就是说,该制冷剂是绝缘性较低的制冷剂。因此,在将该制冷剂用于制冷装置的情况下,在压缩机中体积电阻率减小,电压绝缘性下降。而且,电动机的电流容易经制冷剂泄漏,漏电流就有可能增加。0008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使用以分子式1:C3HmFn(其中,m与n都是1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制冷剂的制冷装置中,防止压缩机中电压绝缘性下降,并抑制电动机的漏电流。0009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0010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制冷装置为对象。该制冷装置包括利用压缩机30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

11、回路10,所述压缩机30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82和驱动该流体机械82的电动机85。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以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在该制冷装置的压缩机30中,使用20下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m以上的冷冻机油。0011 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作为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使用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而且,在压缩机30中,使用20下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m以上的冷冻机油。也就是说,体积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的冷冻机油用。

12、于压缩机30。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2/14页40012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冷冻机油的主要成份包含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0013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以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30中。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都是体积电阻率较高、具有相对于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易于溶解的相溶性的冷冻机油。因此,在制冷剂回路10中,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0014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0015 所述冷冻机油4。

13、0下的运动粘度在30cSt以上400cSt以下。0016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冷冻机油40下的运动粘度在400cSt以下,因此,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冷冻机油40下的运动粘度在30cSt以上,因此不会出现运动粘度过低,油膜强度不充分的情况,确保了润滑性能。0017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冷冻机油的流动点在-30以下。0018 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流动点在-30以下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30中。因此,当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超过-30的条件下进行制冷剂时,就是在低温部位也能够确保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流动性,冷冻机。

14、油可返回压缩机30。0019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冷冻机油20下的表面张力在0.02N/m以上0.04N/m以下。0020 在上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将冷冻机油的表面张力设定20下在0.02N/m以上0.04N/m以下的范围内。这里,如果冷冻机油的表面张力过小,则冷冻机油容易在压缩机30内的气态制冷剂中变成小油滴,较多的冷冻机油就会与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30喷出。因此,从压缩机30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的量就有可能过多。相反,如果冷冻机油的表面张力过大,则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就容易在制冷剂回路10中变成较大的油滴。因此,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

15、机油就难以被制冷剂推着流动,而难以返回压缩机30。在该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使用表面张力在难以变成从压缩机30大量喷出的小油滴、也难以变成由于制冷剂的作用而难以流动的大油滴这一范围内的冷冻机油。0021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五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压缩机30中,作为所述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亚胺、聚酯酰胺-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0022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

16、第六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2,3,3,3-四氟-1-丙烯,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0023 在上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含2,3,3,3-四氟-1-丙烯的单一制冷剂或者是包含该2,3,3,3-四氟-1-丙烯的混合制冷剂。0024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七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

17、的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3/14页5关系成立。0025 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作为填充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使用的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与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这里,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所谓的低压制冷剂。因此,例如,在使用含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的单一制冷剂的情况下,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对制冷装置的运转效率影响较大,实际运转效率比理论运转效率低。因此,在该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在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中加入了所谓的高压制。

18、冷剂即二氟甲烷。0026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七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填充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含有以所述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0027 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作为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使用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和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这里,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是微燃性制冷剂。因此,在该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在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中加入了难燃性制冷剂即五氟。

19、乙烷。0028 第十方面的发明以一种制冷装置为对象。该制冷装置包括:包括利用压缩机30让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所述压缩机30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流体机械82和驱动该流体机械82的电动机85,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以分子式1:C3HmFn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或者含有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在所述压缩机30中,作为所述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亚胺、聚酯酰胺-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20、、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0029 在上述第六、第十方面各个方面的发明中,作为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亚胺、聚酯酰胺-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环氧树脂中选出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物理、化学性质难以受高压高温制冷剂的影响而改变的性质。因此,在电动机85中,即使制冷剂接触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也难以改性,该绝缘材料的绝缘性就难以下降。0030 -发明的效果-0031 在本发明中,在。

21、使用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的制冷装置中,体积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30。因此,在压缩机30的壳体70内,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混合流体的体积电阻率成为较高的值。结果是,能够抑制压缩机30中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0032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因为以相对于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易于溶解的多元醇酯及聚乙烯醚中之至少一种物质为主要成份的冷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4/14页6冻机油用于压缩机30中,所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0033 这里,从压缩机30。

22、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由于制冷剂溶入,其流动性提高而容易在制冷剂回路10中移动。因此,在制冷剂难以溶解于冷冻机油的情况下,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便难以返回压缩机30。因此,压缩机30中就有可能冷冻机油不足,压缩机30中就会出现润滑不良。如果在压缩机30中出现润滑不良,制冷剂就会由于摩擦热而分解,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就会下降。因为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稳定性较低,所以如果出现润滑不良,体积电阻率就有可能大大地下降。0034 相对于此,在该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因为制冷剂会某种程度地溶解于冷冻机油,所以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易于返回压缩机30。因此,能够充分地。

23、确保压缩机30中冷冻机油的贮留量,从而能够抑制压缩机30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能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因此,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0035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使用润滑性能得以确保且运动粘度在制冷剂某种程度溶解范围内的冷冻机油。因此,抑制压缩机30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能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其结果,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0036 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当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超过-30的条件下进行制冷剂时,就是在制冷剂回路10的低温部位。

24、也能够确保冷冻机油的流动性,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就有可能返回压缩机30。于是,因为能够抑制在压缩机30中缺少冷冻机油,所以能够抑制压缩机30中出现润滑不良,能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因此,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0037 在上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使用表面张力在难以变成从压缩机30大量喷出的小油滴、也难以变成由于制冷剂的作用而难以流动的大油滴这一范围内的冷冻机油。因此,从压缩机30与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的量被抑制得较少,而且已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容易被制冷剂推着流动而返回压缩机30。于是,能够充分地确保压缩机30中冷冻机油的贮留量,从而能够抑。

25、制压缩机30中由于冷冻机油不足而出现润滑不良。而且,能够抑制制冷剂由于润滑不良而分解,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因此,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0038 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在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中加入了所谓的高压制冷剂即二氟甲烷。因此,能够使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对制冷装置20的运转效率造成的影响较小,所以能够使制冷装置20的实际运转效率提高。0039 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在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中加入了难燃性制冷剂即五氟乙烷。因此,因为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难以燃烧,所以能够使制冷装置20。

26、的可靠性提高。0040 在上述第六、第十方面各个方面的发明中,即使接触制冷剂绝缘性也难以降低的物质用作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因此,能够避免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的绝缘性下降,从而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增加。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5/14页7附图说明0041 图1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0042 图2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0043 图3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流体机械的横向剖视图。0044 -符号说明-0045 10 制冷剂回路0046 11 室外热交换器0047 15 室内热交换器0048 2。

27、0 制冷装置0049 22 室外机0050 23 室内机0051 30 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0052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0053 本实施方式是由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装置20构成的空调装置2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空调装置20包括一台室外机22和三台室内机23a、23b、23c。此外,室内机23的台数仅是示例而已。0054 所述空调装置20包括填充有制冷剂、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包括在室外机22内所形成的室外回路9和在各室内机23内形成的室内回路17a、17b、17c,这些室内回路17a、17b、17c通过液侧联络管道18及气侧联络管道19与。

28、室外回路9相连接,这些室内回路17a、17b、17c相互并列连接。0055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10中,作为制冷剂填充有2,3,3,3-四氟-1-丙烯(以下,也称为“HFO-1234yf”)的单一制冷剂。此外,HFO-1234yf的化学式以CF3-CFCH2表示。0056 0057 在室外回路9上设置有压缩机30、室外热交换器11、室外膨胀阀12及四通换向阀13。0058 压缩机30是例如排量可变的变频式压缩机。电力经变频器供给压缩机30。压缩机3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13的第二阀口P2上;压缩机30的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13的第一阀口P1上。此外,有关压缩机30的详情后述。00。

29、59 室外热交换器11是横向肋片型管片式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11附近设置有室外风扇14。室外空气与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1中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13的第三阀口P3上;室外热交换器11的另一端连接在室外膨胀阀12上。四通换向阀13的第四阀口P4连接在气侧联络管道19上。0060 室外膨胀阀12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1与室外回路9的液侧端之间。室外膨胀阀12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0061 四通换向阀13构成为:能够在第一阀口P1与第四阀口P4连通且第二阀口P2与第三阀口P3连通的第一状态(图1中实线所示状态)、第一阀口P1与第三阀口P3连通且第二阀口P2与第四阀口。

30、P4连通的第二状态(图1中虚线所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6/14页80062 0063 在各个室内回路17a、17b、17c中,从其气侧端向液侧端依次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5a、15b、15c和室内膨胀阀16a、16b、16c。0064 室内热交换器15a、15b、15c是横向肋片型管片式热交换器。在室内热交换器15附近设置有室内风扇21a、21b、21c。室内空气与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5a、15b、15c中进行热交换。室内膨胀阀16a、16c、16c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0065 -压缩机的构造-0066 压缩机30是例如完。

31、全密闭型高压拱顶型涡旋压缩机。根据图2和图3对该压缩机30的构造进行说明。0067 压缩机30是所谓的纵向型压缩机,包括形成密闭容器的壳体70。在该壳体70内部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设置有电动机85和流体机械82。0068 电动机85包括定子83和转子84。定子83固定在壳体70的躯干部。另一方面,转子84布置在定子83内侧且连接有曲轴90。0069 流体机械82包括动涡旋盘76、静涡旋盘75,是涡旋式压缩机构。动涡旋盘76包括近似圆板状的动侧端板76b和涡旋状动侧涡卷76a。动侧涡卷76a立着设置在动侧端板76b的前表面(上表面)。在动侧端板76b的背面(下表面)上立着设置有已插入有偏心部的圆筒。

32、状突出部76c。动涡旋盘76经十字联轴节79由布置在动涡旋盘76下侧的盖板部件77支撑。另一方面,静涡旋盘75包括近似圆板状的静侧端板75b和涡旋状静侧涡卷75a。静侧涡卷75a立着设置在静侧端板75b的前表面(下表面)。在流体机械82中,借助静侧涡卷75a和动侧涡卷76a相互啮合,而在两涡卷75a、76a的接触部之间形成多个压缩室73a、73b。007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30中采用的是非对称涡卷构造。在静侧涡卷75a和动侧涡卷76a涡卷的数量(涡卷的长度)不同。多个压缩室73a、73b由形成在静侧涡卷75a的内周面和动侧涡卷76a的外周面间的第一压缩室73a和形成在静侧涡卷75a的外。

33、周面和动侧涡卷76a的内周面间的第二压缩室73b构成。0071 在流体机械82中静涡旋盘75的外缘部形成有吸入口98。在该吸入口98上连接有贯穿壳体70的顶部的吸入管57。吸入口98伴随着动涡旋盘76的公转运动与第一压缩室73a和第二压缩室73b都是间断地连通。在吸入口98上设有禁止制冷剂从压缩室73a、73b返回吸入管57这样的流动的吸入逆止阀(未图示)。0072 在流体机械82中,在静侧端板75b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喷出口93,喷出口93伴随着动涡旋盘76的公转运动与第一压缩室73a和第二压缩室73b都是间断地连通。喷出口93朝着形成在静涡旋盘75上侧的消音器空间96开放。0073 壳体70内。

34、部被圆盘状盖板77划分为上侧吸入空间101和下侧喷出空间100。吸入空间101经未图示的连通口与吸入口98连通。喷出空间100经跨越静涡旋盘75和盖板77而形成的联络通路103与消音器空间96连通。因为从喷出口93喷出的制冷剂经消音器空间96流入正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喷出空间100,所以该喷出空间100变成被已在流体机械82压缩的制冷剂充满的高压空间。贯穿壳体70的躯干部的喷出管56朝着喷出空间100开放。0074 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30中,电动机85的绝缘材料使用的是即使在与高温高压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7/14页9制冷剂接触的情况下,其物理、化学。

35、特性也不会改变的物质,特别是,具有耐溶剂性、耐抽出性、热及化学稳定性、耐起泡性物质。作为电动机85的绝缘材,有定子83的绕线的绝缘覆盖材、定子及转子的绝缘薄膜等。0075 具体而言,定子83的绕线的绝缘覆盖材料,使用的是使用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酯、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酯酰胺-酰亚胺中选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此外,优选上层是聚酰胺-酰亚胺、下层是聚酯亚酰胺的双重覆盖线。而且,除了上述物质以外,还可以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以上的陶瓷覆盖材。0076 绝缘薄膜使用的是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苯硫醚(PPS)、。

3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选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起泡薄膜作绝缘薄膜,绝缘薄膜所使用的起泡材料是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一样的材料。保持绝缘体等绕线的绝缘材料使用的是从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中选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清漆使用的是环氧树脂。0077 在压缩机30中,密封材料使用从聚四氟乙烯、全氟橡胶、硅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含氟橡胶、氯醚橡胶中选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0078 在壳体70的底部形成有贮存冷冻机油的贮油部。曲轴90内部形成通路端口朝贮油部开放的第一供油通路104。在动侧端板76b上形成有与第一供油通路104连通的第二供油通路105。在该压缩机30中,贮油部的冷。

37、冻机油被经第一供油通路104和第二供油通路105供向低压侧压缩室73a、73b。0079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将以多元醇酯以及聚乙烯醚两种基油中的至少一种物质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用于压缩机30中。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冷冻机油使用的就是仅以两种基油中的聚乙烯醚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0080 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机油,使用的是以具有以下述一般式(I)表示的构成单元的聚乙烯醚为主要成份的冷冻机油。该分子结构的聚乙烯醚,在聚乙烯醚中也属于与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的相溶性比较优良的那种醚。0081 化学式10082 0083 在一般式(I)中,R1、R2以及R3是氢或者碳的个数在。

38、1以上8以下的烃基。R1、R2以及R3可相同,也可不同。而且,在一般式(I)中,在每一个构成单元中,R4都具有碳的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CN 101978170 A 8/14页10个数为1或者2的烷基在40以上100以下、碳的个数为3或者4的烷基在0以上60以下的构成比。0084 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机油,体积电阻率在1010m以上1015m以上,40下的运动粘度在30cSt以上400cSt以下,流动点在-30以下,20下的表面张力在0.02N/m以上0.04N/m以下,15下的密度在0.8g/cm3以上1.8g/cm3以下,饱和水分量在温度30、相对湿度90下在2000ppm以上。

39、,而且,苯胺点是在规定数值范围内的值。此外,冷冻机油的这些物性值,对在后述变形例以及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冷冻机油而言也是一样的。这些物性值是制冷剂不溶解的状态下冷冻机油自身的值。0085 流动点的值是利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2256”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获得的。“苯胺点”是例如表示烃类溶剂的溶解性的数值,表示的是当将试料(这里是冷冻机油)与等容积的苯胺混合并进行冷却时,二者不再相互溶解,并开始看到混浊之际的温度。该苯胺点的值是利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2256”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获得的。此外,在选择与以所述分子式1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适配的树脂材料之际,考虑着冷冻机。

40、油的苯胺点来选定树脂材料是很重要的。0086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体积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的冷冻机油。因此,在压缩机30的壳体70内,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混合流体的体积电阻率成为较高的值。结果是,压缩机30中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会变得较少。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冷冻机油的主要成份的聚乙烯醚相对于HFO-1234yf具有相溶性,并且冷冻机油的运动粘度在40下为400cSt。因此,HFO-1234yf某种程度溶解于冷冻机油;因为冷冻机油的流动点在-30以下,所以在制冷剂回路10低温制冷剂流动的区域,不会出现冷冻机油不流动的状态。因为在20下,冷冻机油的表面张力在0.04N/m以下,所以从。

41、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就难以成为难以被制冷剂推着流动那样大的油滴。而且,因为15下的密度在1.8g/cm3以下,所以避免了密度过大,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难以返回压缩机30。结果是,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溶解于HFO-1234yf,与HFO-1234yf一起返回压缩机30。0088 冷冻机油20下的表面张力在0.02N/m以上,所以冷冻机油难以在压缩机30内的气态制冷剂中变成小油滴,也就不会出现大量的冷冻机油从压缩机30喷出的不良现象。而且,因为15下的密度在0.8g/cm3以上,所以避免了密度过小,冷冻机油从压缩机30大量地喷出。0089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压缩机30与。

42、制冷剂一起喷出的冷冻机油的量被抑制得较少,而且已从压缩机30喷出的冷冻机油溶解于制冷剂而返回。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压缩机30中冷冻机油的贮留量。0090 而且,因为冷冻机油40下的运动粘度在30cSt以上,因此不会出现运动粘度过低,油膜强度不充分的情况,确保了润滑性能。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机30中不会缺少冷冻机油,能够确保充分的油膜强度。压缩机30中的润滑不良、制冷剂由于摩擦热而分解,制冷剂的体积电阻率下降,都得到了抑制。结果是,能够抑制来自电动机85的漏电流由于制冷剂的分解而增加。0091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冷冻机油的饱和水分量,在温度30、相对湿度90下在2000ppm以上,所以冷冻机油的吸湿性就较高。于是,HFO-1234yf中的水分某种程度上就被说 明 书CN 10197816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