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痘嫩肤软膏.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506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5069.2

申请日:

2004.07.15

公开号:

CN1593610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4.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17/1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17/10

申请人:

李洲平;

发明人:

李洲平

地址:

412000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市一医院中医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株洲市长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法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粉刺、痤疮的清痘嫩肤软膏。它由方药组、芳香剂组和软膏基质组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它们的重量配比为:方药组10-40份、芳香剂组1-2.5份、软膏基质组57.5-89份,其中,方药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6-6.4份,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2-4.8份,制乳香、制没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0.8-3.2份,炒皂角刺、浙贝母、甘草、炙穿山甲各0.4-1.6份;芳香剂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樟脑1.0-2.5份;软膏基质组为聚乙二醇,其重量配比为57.5-89份,本发明使用、携带方便,治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清痘嫩肤软膏,它由方药组、芳香剂组和软膏基质组按一定配比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它们的重量配比为:
方药组        10-40份
芳香剂组      1-2.5份
软膏基质组    57.5-89份
其中:
a)方药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6-6.4份,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2-4.8份,制乳香、制没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0.8-3.2份,炒皂角刺、渐贝母、甘草、炙穿山甲各0.4-1.6份;
b)芳香剂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樟脑1.0-2.5份;
c)软膏基质组为聚乙二醇,其重量配比为57.5-89份。

说明书

清痘嫩肤软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粉刺、痤疮的清痘嫩肤软膏。
背景技术
粉刺、痤疮是青年人群中常见的影响美容的疾病,发病率高。目前治疗粉刺、痤疮的化妆品和药品品种多,但治愈率不理想。
中医名老前辈根据《校注妇人良方》里的“仙方活命饮”或《医宗金鉴》里的“五味消毒饮”加减口服治疗粉刺、痤疮效果也不满意。
仙方活命饮组方: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炒皂角刺、炙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各1钱,金银花、陈皮各3钱。
五味消毒饮组方:金银花3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钱2分。
以上两方均为古之名方,现代用法都用水煎取汁口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口服。煎煮时间较短,一般大约每次30分钟左右,有效成份提取不完全,又经过胃肠道的复杂环境使有些有效成份被破坏,所以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且浪费药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治愈率高的一种治疗粉刺、痤疮的清痘嫩肤软膏,以解决目前粉刺、痤疮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它是由方药组、芳香剂组和软膏基质组按一定配比配制而成,它们的重量配比为:
方药组    10-40份
芳香剂组      1-2.5份
软膏基质组    57.5-89份
其中:a)方药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6-6.4份,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2-4.8份,制乳香、制没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0.8-3.2份,炒皂角刺、渐贝母、甘草、炙穿山甲各0.4-1.6份;b)芳香剂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樟脑1.0-2.5份;c)软膏基质组为聚乙二醇,其重量配比为57.5-89份.
本发明根据“五味消毒饮”和“仙方活命饮”两方重新组方,减去了有明显温燥作用和不适宜外用的药物,改变了其用药比例,而且加入了清热解毒的新药和芳香开窍作用的药物,增加了药物的透皮吸收能力。本发明还改变了提取方法,减少了有效成份的损失,改变了给药途径,将口服汤剂制成外用软膏剂直接作用于患处,而且选择了无油腻性的水溶性软膏基质,制成了PH值为5.5左右的软膏。本发明使用、携带方便,治愈率高,并且节约了原药材,经济实用,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在2000年3月-2003年3月之间治疗寻常性痤疮128例,对照组用1%盐酸克林霉素凝胶外用,3次/日,并口服四环素片0.25g,4次/日,4周为一疗程,经1-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结果。
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男性78例、女性50例;年龄13-33岁;病程1-15年;分型:I型25例、II型40例、III型34例、IV29例。对照组125例:男性70例、女性55例;年龄12-29岁;病程1-14年;分型:I型23例、II型38例、III型32例、IV32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性别、年龄、病程、分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李树莱、白义杰主编的《美容皮肤科学》(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127),关于寻常性座疮的诊断标准。
分型标准:参照靳培英的“痤疮分型论治”(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1:67)的分型标准。
治愈标准:自觉临床症状消失,丘疹、脓疱、粉刺、结节计数为0。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对照组治愈率8%,经X2检验,X2=27.653,P<0.005,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方药组、芳香剂组和软膏基质组按一定配比配制而成,它们地重量配比为:
方药组      10-40份
芳香剂组    1-2.5份
软膏基质组  57.5-89份
其中,a)方药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6-6.4份,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2-4.8份,制乳香、制没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0.8-3.2份,炒皂角刺、渐贝母、甘草、炙穿山甲各0.4-1.6份;b)芳香剂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樟脑1.0-2.5份、加少量99.7%的乙醇;c)软膏基质组为聚乙二醇,其重量配比为5 7.5-89份。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以配制1000克软膏为例):
方药组      350克
芳香剂组    10克
软膏基质组  640克
其中,a)方药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56g,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42g,制乳香、制没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28g,炒皂角刺、渐贝母、甘草、炙穿山甲各14g;b)芳香剂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樟脑10克,加少量99.7%的乙醇磨成细末(无颗粒感)即可;C)PEG(聚乙二醇)4000、PEG400各等量在水浴上加热至65℃搅匀,冷凝后成软膏基质640g。
制作方法:
按上述用量称取方药组药物350g,加冷水3500g冷浸15分钟,煮沸1小时后用100目筛滤过;药渣再加2800g冷水煮沸30分钟后密封,恒温80℃温浸4小时后用100目筛滤过(在煮沸和温浸的过程中要不断搅动);药渣压榨出残余药汁后用100目筛滤过;3次滤液混合在60-70℃之间低温浓缩至1∶1(质量比,即1g浓缩药汁相当于1g原药材)后,得浓缩药汁350g,加入软膏基质640g中搅匀,再加入芳香剂组樟脑细末10g搅匀,即制成1000g浅棕色的清痘嫩肤软膏。

清痘嫩肤软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痘嫩肤软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痘嫩肤软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痘嫩肤软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痘嫩肤软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粉刺、痤疮的清痘嫩肤软膏。它由方药组、芳香剂组和软膏基质组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它们的重量配比为:方药组1040份、芳香剂组12.5份、软膏基质组57.589份,其中,方药组的组份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66.4份,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24.8份,制乳香、制没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0.83.2份,炒皂角刺、浙贝母、甘草、炙穿山甲各0.41.6份;芳香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