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59601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5.18CN102059601A*CN102059601A*(21)申请号 201010201849.7(22)申请日 2010.06.07B24B 5/48(2006.01)(71)申请人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珠江路116号(72)发明人谭义银(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代理人曹祖良(54) 发明名称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内孔加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尤其是一种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
2、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并相互配合的料道左臂与料道右臂,料道左臂与料道右臂相夹形成料道,在料道左臂与料道右臂的底端部架设有推料杆,所述推料杆推进与拉出实现待磨内孔轴承的上料与下料。本发明可以避免工件间用力挤压的情况,及轴承外圈体外表面出现碰伤与擦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CN 102059604 A 1/1页21.一种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并相互配合的料道左臂(1)与料道右臂(2),料道左臂(1)与料道右臂(2)相夹形成料道,其特征是:在料道左臂(1)与料道。
3、右臂(2)的底端部架设有推料杆(3),所述推料杆(3)推进与拉出实现待磨内孔轴承的上料与下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料道左臂(1)与料道右臂(2)呈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料道左臂(1)与水平面呈4050的夹角,料道右臂(2)与水平面呈4050的夹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料杆(3)包括主杆体(3.1)、左端块(3.2)与右端磁极孔板(3.3),在主杆体(3.1)的左端面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左端块(3.2),在主杆体(3.1)的右端面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右端磁极孔。
4、板(3.3),在主杆体(3.1)上开设有主杆安装孔(3.11),所述主杆安装孔(3.11)的轴线与料道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在左端块(3.2)上开设有端块孔(3.21),所述端块孔(3.21)的轴线与料道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右端磁极孔板(3.3)的前壁面位于主杆体(3.1)的前壁面的后侧,在右端磁极孔板(3.3)上开设有磁极孔(3.31),在右端磁极孔板(3.3)的右端部前壁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32),所述挡板(3.32)与主杆体(3.1)的右端面形成料口(3.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杆体(3.1)为一长方柱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孔磨。
5、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是:在左端块(3.2)的前壁面上固定设有凸棱(3.22),在左端块(3.2)的后壁面与主杆体(3.1)的后壁面平齐,所述凸棱(3.22)的前壁面位于主杆体(3.1)的前壁面的后侧。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右端磁极孔板(3.3)的后壁面位于主杆体(3.1)的后壁面的前侧。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059601 ACN 102059604 A 1/2页3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内孔加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尤其是一种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自动磨孔设备3MZ203上下料的。
6、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第一工件是磨削部位的工件,其端面是磁极,磁极的作用是将工件牢牢收住,保证其端面贴紧在磁极的表面。第一工件的外径上有后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后支承块和下支承的距离就可以调整工件的中心位置O与磁极旋转中心O1的距离和位置e。当工件中心O调整到磁极旋转中心坐标的第四象限时,工件就能稳定旋转定位,实现磨孔工件的夹装。压板通过弹簧的弹力,起到辅助稳固作用,当第一工件完成内孔磨削后,推料杆推动第二工件,将第一工件从磨削部位挤出去,这时第二工件被推到第一工件的磨削区,当推料杆缩回后,第三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第二工件的部位,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套圈的上下料。0003 现有。
7、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在第二工件挤压第一工件的过程中,由于后支承和下支承都是合金类材料,硬度很高,因此工件表面碰伤很严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轴承行业的产品质量,尤其是现在用户对无异音轴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绝不能出现这种滚道表面碰伤。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工件间用力挤压的情况、可以避免轴承外圈体外表面出现碰伤与擦痕、提高轴承质量的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0005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并相互配合的料道左臂与料道右臂,料道左臂与料道右臂相夹形成料道,在料道左臂与料道右臂的底端部架设有推料杆,所述推料。
8、杆推进与拉出实现待磨内孔轴承的上料与下料。0006 所述料道左臂与料道右臂呈平行设置。所述料道左臂与水平面呈4050的夹角,料道右臂与水平面呈4050的夹角。0007 所述推料杆包括主杆体、左端块与右端磁极孔板,在主杆体的左端面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左端块,在主杆体的右端面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右端磁极孔板,在主杆体上开设有主杆安装孔,所述主杆安装孔的轴线与料道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在左端块上开设有端块孔,所述端块孔的轴线与料道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右端磁极孔板的前壁面位于主杆体的前壁面的后侧,在右端磁极孔板上开设有磁极孔,在右端磁极孔板的右端部前壁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主杆体的右端面形成料口。0008。
9、 所述的主杆体为一长方柱体。0009 在左端块的前壁面上固定设有凸棱,在左端块的后壁面与主杆体的后壁面平齐,所述凸棱的前壁面位于主杆体的前壁面的后侧。说 明 书CN 102059601 ACN 102059604 A 2/2页40010 所述右端磁极孔板的后壁面位于主杆体的后壁面的前侧。0011 本发明在上下料时避免工件间用力挤压的情况,避免了轴承外圈体外表面出现碰伤与擦痕,提高了轴承质量。附图说明0012 图1是现有技术描述的自动磨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 图3是本发明中推料杆的主视图。0015 图4是本发明中推料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 。
10、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7 如图所示:该轴承内孔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并相互配合的料道左臂1与料道右臂2,料道左臂1与料道右臂2相夹形成料道,料道左臂1的底端部为下部左料道7,料道右臂2的底端部为下部右料道8,在料道左臂1与料道右臂2的底端部架设有推料杆3,所述推料杆3推进与拉出实现待磨内孔轴承的上料与下料。0018 所述料道左臂1与料道右臂2呈平行设置。所述料道左臂1与水平面呈4050度的夹角,料道右臂2与水平面呈4050度的夹角。0019 所述推料杆3包括主杆体3.1、左端块3.2与右端磁极孔板3.3,在主杆体3.1的左端面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左端块3.2。
11、,在主杆体3.1的右端面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右端磁极孔板3.3,在主杆体3.1上开设有主杆安装孔3.11,所述主杆安装孔3.11的轴线与料道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在左端块3.2上开设有端块孔3.21,所述端块孔3.21的轴线与料道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右端磁极孔板3.3的前壁面位于主杆体3.1的前壁面的后侧,在右端磁极孔板3.3上开设有磁极孔3.31,在右端磁极孔板3.3的右端部前壁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32,所述挡板3.32与主杆体3.1的右端面形成料口3.4。0020 所述的主杆体3.1为一长方柱体。0021 在左端块3.2的前壁面上固定设有凸棱3.22,在左端块3.2的后壁面与主杆体3.1的后壁面。
12、平齐,所述凸棱3.22的前壁面位于主杆体3.1的前壁面的后侧。0022 所述右端磁极孔板3.3的后壁面位于主杆体3.1的后壁面的前侧。0023 工作时,推料杆3推进,工件落入挡板3.32与主杆体3.1的右端面形成的料口3.4内,推料杆3继续推进时将工件从顺着支承的方向推进磨削区,工件被下支承4、后支承5承托住,磁极6与工件吸合后旋转研磨,工件磨好后推料杆3向外拉出,磨好后的工件即被挡板3.32向外带出,再从磨削区轻轻取出,将下一工件轻轻放入磨削区。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套圈的上下料。0024 由于在工件的上料、下料过程中,均不会出现工件间用力挤压的情况,避免了轴承外圈体外表面出现碰伤与擦痕,提高了轴承质量。说 明 书CN 102059601 ACN 102059604 A 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59601 ACN 102059604 A 2/3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59601 ACN 102059604 A 3/3页7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5960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