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腹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健腹机,具体地说是通过其具有可相对运动的组成机构来实现锻炼者上肢与下肢多种相对角度的锻炼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日常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加之现有的工作压力和提高效率的要求,对于身体锻炼也要求重注效果和高效率。
现有多种提供人体腹部锻炼的器械,但整体或运动部分通常是固定式设计模式。锻炼者在使用时,只能单独对腹部单一方向的肌群进行锻炼。若想锻炼其他部位的肌群,只有锻炼者本人调整姿态或是运动角度,常有因调整不当而发生肌肉拉伤的现象。
如上述的现有技术,不但难以保证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而且实际使用效果上也存在缺陷。由于缺乏人性化设计,这种健身器械难以适应现有锻炼者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而设计有实现相对运动的内部组成机构,通过健腹机内部结构的运动调节,实现锻炼腹部不同肌群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运动部、辅助部分、调节机构等部分。与现有的健腹机相同或相近似的是,通过辅助部分来支承固定锻炼者的上肢(主要是锻炼者的背部等部位),通过调节机构来支承固定锻炼者的下肢。为了达到本发明所述的目的,即实现对腹部正面、侧面不同肌群的锻炼,本发明所述地以下结构主要是实现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
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其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的相对运动具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健腹机的辅助部分不可调节,而其调节机构具有多种角度和状态的调节性能;
第二种类型,健腹机的辅助部分可以进行调节,而其调节机构的本体固定不动;
第三种类型,健腹机的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均具有多种角度和状态的调节方案。需要进行补充的是,第三种类型可以通过将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的组合重新生成。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三种类型,即实现健腹机的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可以相对运动以实现相互间的位移,健腹机的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均可拆卸或分离,以实现上述三种类型的相互转换。
现对以上三种调节类型的健腹机分别说明如下:
针对第一种调节类型,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运动部、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其中,
机架,主要有前、中、后机架、以及支承臂,上述结构间相互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主体结构以实现支撑其他结构。
运动部,包括有轴承座、运动臂和手把等。
辅助部分,包括有座垫、枕垫和配重部分等。
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其中,本体包括有固定板、支架、固定轴、转套、中间套和分支架(通过分支架来支承固定锻炼者的下肢);
在第一种调节类型中,还可以通过对调节机构的调节动作部的改进,设计出多种调节动作部结构、以及应用调节动作部来实现对调节机构所处角度和状态的调整,从而实现对锻炼者下肢相对于上肢的扭曲调节。
调节动作部的相对运动,是按照调节转套带动支架,调节支架带动分支架,调节分支架带动所固定的锻炼者下肢的方式来实现的。
调节动作部可采取插接定位方式,即调节动作部包括有定位板、定位销、复位弹簧、钢丝、拉手板和拉手。在转套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小孔,定位销的一端可插入某个孔内完成一定角度和状态的定位操作。此时,锻炼者的上肢保持原有平躺状态,而下肢伴随转套、支架的转动与上肢发生一定角度的扭曲。
所述的拉手也可以改用微电机操作控制、或是将定位销改进为电磁铁选择固定方式。
调节动作部也可采取链轮转动定位方式,即调节动作部包括有一组两个链轮来传动选择,其中一个链轮固定连接转套的外周位置;同时在锻炼者的操作端另行设置一链轮,同时设置一手把与此链轮固定连接,此链轮与手把共同插入一固定小板中,此链轮和固定小板上均具有沿圆周分布的与孔,以完成固定限位。
通过链条可将两个链轮连接起来,通过转动手把带动链轮、以及转套,从而带动支架和分支架发生相应地旋转。
上述调节机构的链轮,也可采用诸如齿条与齿轮、和/或皮带与带轮、和/或棘爪与棘轮之间的结构方案。
调节动作部也可直接采取蜗轮传动定位方式,即调节动作部包括一输出轴带动一蜗杆的微电机,而蜗杆直接连接传动蜗轮,蜗轮则与转套外圆周固定连接。
采取上述蜗轮传动方式,可通过旋转转套带动支架和分支架12做相应的正、反向的转动,并调节至所需要的角度和位置。
上述是针对第一种类型,即实现健腹机的调节机构相对运动的调节方式和结构方案。
采取第二种类型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其中,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而调节动作部是对辅助部分进行调整,并不对调节机构的本体进行调整。
调节机构的本体,主要包括有支架、分支架、转轴座(对称地设置有两个,以固定转轴)、转轴(起到固定座垫的作用)、以及转盘(在其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与转轴座上的固定孔相应数量和位置的若干个小孔)、以及一起到针对转盘限位作用的一长销。
支架的下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上端连有分支架以共同固定锻炼者下肢。
转轴座固定在机架上,转轴两端分别穿设在机架的固定孔内。其中一端穿设固定在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个孔的转盘内,从而实现转轴和转盘同步旋转的固定连接。
转盘旋转带动座垫转动(可做正、反向旋转),以便使锻炼者的上肢与下肢扭曲成一定角度。长销穿入转盘的沿圆周分布的孔及转轴座相应的孔内,以便将座垫进行固定。
采用第三种类型的健腹机,其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均具有多种角度和状态的调节结构。实际上,第三种类型是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的组合方案。即,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其中,本体包括有固定板、支架、固定轴、转套和分支架、转轴座(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和一转轴;
调节动作部,主要包括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支架和分支架进行转动或旋转调节的结构,如采用第一种类型中所述的调节动作部结构;同时,调节动作部还包括另一部分,即实现对辅助部分中座垫进行转动或旋转调节的结构,如采用转盘和一长销。
同时实现针对支架(连同分支架)和座垫的角度的调整,可以实现同时调节锻炼者上肢和下肢所处的角度,使得其上肢和下肢都可发生一定角度的扭曲,此时针对锻炼者侧腹部肌群的锻炼效果更为明显。
如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可通过一台健腹机来同时满足腹部不同肌群的锻炼目的,既节约了购置多台器械的投入资金、又减小了占地面积,特别适合于家庭使用。
2、健腹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锻炼者的时间利用率和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健腹机的部分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去除辅助部分后的部分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所述健腹机的调节机构本体的部分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所述健腹机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动作部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2所述健腹机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动作部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3所述健腹机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动作部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4所述健腹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运动部、辅助部分、调节机构构成。
机架,包括有前机架8、中机架13、支承臂14(具有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后机架15构成。上述结构间相互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主体结构以支撑其他结构。
运动部,包括有轴承座5(具有对称设置的两组)、运动臂6、手把7。
辅助部分,包括有圆垫3、10、以及座垫4、枕垫11、配重管16、配重片9。
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其中,
本体主要包括固定板1、支架2、固定轴17、转套18、中间套19、分支架12(具有对称设置的四个);
调节动作部主要包括定位板20、定位销21、定位套22、复位弹簧23、钢丝扣24、钢丝25、拉手板27、拉手26。
具体地,手把7固定在运动臂6上,运动臂6的两端有短销安装在轴承座5所支承的轴承内圈里。
轴承座5与支承臂14固定连接,手把7连同运动臂6可绕轴承座5相连之轴线旋转。当安装上配重片9后,锻炼者即可使用上述结构进行负重训练。
如图3所示,分支架12外套圆垫3,并与支架2固定连接。固定板1与前机架8固定连接,固定轴17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中间套19套在固定轴外面。
支架2的一端套在中间套19外部,转套18套在支架2外,三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可整体绕固定轴17转动。
在转套18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小孔,定位销21的一端可插入某个孔内完成定位操作。
如图4所示,定位套22通过定位板20固定在固定板1上。定位销21的一端穿入复位弹簧23压入定位套22内孔,该端通过钢丝扣24连有钢丝25,另一端如前插入转套18的某一孔中。拉手板27固定在前机架8或中机架13上,其上有孔可供与拉手26固定连接的钢丝25穿过。
当使用上述实施例1时,锻炼者可将两腿置于四个圆垫3之间,上身仰卧在通过螺栓连接在中机架13上的座垫4上。
当分支架12处于水平状态时,锻炼者可以进行腹部正面肌肉群的锻炼。
通过如下操作可以实现锻炼者腹部其他部位肌群的锻炼,如侧腹部肌群,具体步骤是:
拉动拉手26带动钢丝25,使得定位销21退出转套18上的某一个孔,则支架2可绕固定轴17的水平轴线转动,分支架12处于非水平状态。
此时,锻炼者的上肢保持原有平躺状态,而下肢伴随支架2的转动与上肢发生一定角度的扭曲,当锻炼者认为上下肢相对运动角度合适时,则可松开拉手26。在复位弹簧23的作用下,定位销21插入转套18的另一不同的小孔中。
锻炼者的下肢通过上述分支架12的再次定位,从而可以实现对侧腹部肌肉群的锻炼。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运动部、辅助部分、调节机构构成。其中,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动作部具有如下新的结构,即:
转套18的外周固定连接链轮28,在锻炼者的双手所能及的位置设置有链轮30。手把31与链轮30固定连接,手把31的一端插入小板33相应的孔中。链轮30上有若干个孔32,小板33上有沿圆周分布的与孔32相对应的固定孔。
链条29将链轮28与链轮30连接起来,转动手把31则带动链轮30旋转,并且通过链条29带动链轮28、以及转套18随之旋转,从而带动支架2发生相应地旋转。
当转至某一位置时用一柱状插销穿入孔32及小板33上对应的孔便将上述机构暂时予以定位,锻炼者即可通过上述结构将固定锻炼者两腿的分支架12调节至一理想角度,从而可将锻炼者的上肢与下肢扭曲一定角度、或是上肢与下肢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借由此调节机构的锻炼者可实现对侧腹部肌肉群、或是正面腹部肌群的锻炼。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运动部、辅助部分、调节机构构成。其中,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
与实施例1和实施2的不同之处都在于,实施例3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动作部具有如下新的结构:
微电机37的输出轴36带动蜗杆35做正反向旋转,蜗杆35带动蜗轮34转动,蜗轮34与转套18固定连接。
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是,通过旋转转套18可带动支架2、以及带动分支架12做相应的旋转(正反向转动),并调节至需要的位置。
借助于上述调节机构的调节动作部,锻炼者可自主地选择其上肢与下肢相对角度和扭曲一定角度、或是上肢与下肢保持水平平衡状态。
借由此调节机构,锻炼者可实现对侧腹部肌肉群、或是正面腹部肌群的锻炼。
实施例4,如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其中,
机架,即是机架40;
辅助部分,包括有座垫42;
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
本体,主要包括有支架39,分支架38,转轴座41(对称地设置有两个),转轴43;
调节动作部,包括有转盘44(在其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与转轴座41上的固定孔相应数量和位置的若干个小孔)、一长销45。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中的调节动作部是地辅助部分进行调节、改变其所处角度和状态,而不是针对调节机构的本体进行调节。
支架39的下端与机架40固定连接,上端连有分支架38(对称设置有四个),从而组成固定锻炼者腿部的固定结构。
转轴座41(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并固定在机架40上,转轴43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机架40的两个固定孔内,而且同时一端穿设固定在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个孔的转盘44内,从而实现转轴43和转盘44同步旋转的固定连接。
座垫42位于两个转轴座41之间、并整体固定在转轴43上。
一长销45可穿入转盘44的沿圆周分布的孔内、以及转轴座41相应的孔内,实现对座垫42的固定限位。
转盘44旋转带动座垫42转动(正反向),以便使锻炼者的上肢与下肢扭曲成一定角度。长销45穿入转盘44的沿圆周分布的孔及转轴座41相应的孔内,以便将座垫42固定。
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不同之处还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述结构在实现锻炼者的上肢和下肢相对运动时,是将锻炼者的下肢保持在一定状态,而实现对上肢的有效调节。即可实现通过调节上肝所处的角度和状态,使得上肢与下肢发生一定角度的扭曲,从而可以实现对侧腹部肌肉群的锻炼。
实施例5,是将图1、图3和图7中相应结构的重新组合,即将实施例1中的调节机构的主要部分移至本实施例中、并完成相应结构组合,具体地: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健腹机,主要包括有机架、辅助部分和调节机构。
机架,即是机架40;
辅助部分,包括有座垫42;
调节机构,包括有本体和调节动作部。其中,
本体主要包括固定板1、支架2、固定轴17、转套18、中间套19、分支架12(具有对称设置的四个)、转轴座41(对称地设置有两个),转轴43;
调节动作部,主要包括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支架2和分支架12进行转动或旋转调节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的任一种调节动作部结构。
同时,本实施例的调节动作部还包括另一部分,即实现对辅助部分中座垫42进行转动或旋转调节的结构,如采用实施例4中的调节动作部内容,即包括有转盘44(在其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与转轴座41上的固定孔相应数量和位置的若干个小孔)、一长销45。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组合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调节动作部结构,使得实施例5可实现同时调节支架2(连同分支架12)、和座垫42,也就是可以实现同时调节锻炼者上肢和下肢所处的角度和状态,使得其上肢和下肢都可发生一定角度的扭曲,此时针对锻炼者侧腹部肌群的锻炼效果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