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60067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5.18CN102060067A*CN102060067A*(21)申请号 200910191502.6(22)申请日 2009.11.18B62J 17/08(2006.01)(71)申请人黄晋荣地址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锦龙路9号梧桐居1幢1单元18-3号(72)发明人黄晋荣(54) 发明名称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57) 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它包括有主骨架1、副骨架2、次骨架3、束缚套4、束缚套拉链5、气嘴口6、视窗拉链7、软体视窗8、前端固定带9、固定扣10、。
2、后备收捡箱11、软靠背12、基座盖13、后箱盖14、篷体15、充吸气泵1a、电磁阀2a、气管3a、气嘴4a、固定孔5a、主次骨架基座6a、固定卡7a;其特征在于:主骨架1和次骨架3及副骨架2用不透气的柔软材料,通过特别缝制,用充气的气体来作为支撑介质,达到支撑篷体的目的;它的特征还在于:主骨架1、次骨架3、副骨架2均安装在对应的束缚套4内,束缚套4垂直端的固定卡7a与后备收捡箱中的主次骨架基座6a相连,使用时,用横端的前端固定带9与前挡风玻璃相连或支撑在车头的支架上,开动充吸气泵1a的充气开关和电磁阀2a开关,向束缚套4中的主骨架1和次骨架3及副骨架2充气,当气压达到一定时,关闭充吸气泵1a和。
3、电磁阀2a开关,这时整个篷体15(主次骨架和束缚套及软体视窗)形成一个倒“L”形的拱形晴雨面,起到了下雨避雨,阳天遮阴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8 页CN 102060071 A 1/1页21.一种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包括有主骨架(1)副骨架(2)次骨架(3)束缚套(4)束缚套拉链(5)气嘴口(6)视窗拉链(7)软体视窗(8)前端固定带(9)固定扣(10)后备收捡箱(11)软靠背(12)基座盖(13)后箱盖(14)篷体(15)充吸气泵(1a)电磁阀(2a)气管(3a)气嘴(4a)。
4、固定孔(5a)主次骨架基座(6a)固定卡(7a);其特征在于:主骨架(1)和次骨架(3)及副骨架(2)用不透气的柔软材料,通过特别缝制,用充气的气体来作为支撑介质,达到支撑篷体的目的;它的特征还在于:主骨架(1)、次骨架(3)、副骨架(2)均安装在对应的束缚套(4)内,束缚套(4)垂直端的固定卡(7a)与后备收捡箱中的主次骨架基座(6a)相连,前端固定带(9)与前挡风玻璃相连或支撑在车头的支架上;它的特征还在于:主骨架(1)与次骨架(3)为一倒“L”形的气柱,且为独立的气道,各自有独立的气嘴(4a),而主骨架(1)与副骨架(2)连为一体,且气道相通;它的特征还在于:多根次骨架(3)水平镶嵌在对。
5、应的束缚套(4)内的两根主骨架(1)之间,软体视窗(8)覆盖在束缚套(4)的主骨架(1)与副骨架(2)上,主骨架(1)和次骨架(3)垂直端上的气嘴(4a)用气管(3a)连通,再与电磁阀(2a)和充吸气泵(1a)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束缚套(4)为一高强度抗拉的防水尼龙布(或其它高强度柔软材料),通过特别缝制,使套与套之间连为一体,并在束缚套(4)的内侧装有束缚套拉链(5),在束缚套(4)垂直端上开有气嘴口(6),在束缚套(4)横端端面上装有前端固定带(9),在束缚套(4)的水平方向两侧附着有软体视窗(8)且覆盖在主骨架(1)和3根副骨架(2。
6、)上,在软体视窗(8)上装有视窗拉链(7),在软体视窗(8)的前端装有固定扣(10),与前挡风玻璃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次骨架(3)通过束缚套(4)水平镶嵌在两根主骨架(1)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束缚套(4)垂直端的固定卡(7a)与主次骨架基坐(6a)相连,主骨架(1)和次骨架(3)垂直端的气嘴(4a)通过束缚套(4)垂直端的气嘴口(6)伸出,用气管(3a)连通,再与电磁阀(2a)和充吸气泵(1a)相连;基座盖(13)固定在后箱盖(14)下面,后箱盖(14)上开有多个圆弧形缺口。。
7、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充吸气泵(1a)固定在后备收捡箱(11)前半部的底坐上,电磁阀(2a)固定在充吸气泵(1a)侧边,并与之相通,另一端用气管(3a)与主骨架(1)和次骨架(3)的气嘴(4a)连通。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在后备收捡箱(1)中设有主次骨架基座(5)。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篷体(15)被吸气后,折叠放入后备收捡箱(11)中。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1/3页3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
8、、 电动车晴雨篷一、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车辆晴雨篷,特别涉及一种用气体作为支撑介质的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二、 背景技术0002 目前,各摩托车、电动车使用的晴雨篷均是硬顶篷,是用金属、塑料等硬材料作为支撑介质,来支撑篷顶,主要用在三轮摩托车上,而二轮摩托车上用得很少,其原因是体积大,有不能收捡或收捡体积大等缺点。三、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完全不同于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的新型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用不透气的柔软材料,通过特别缝制,用充气的气体来作为支撑介质,达到支撑篷顶的目的;并且增加了束缚套,使骨架不会因充气而膨胀,使篷体更牢固,抗风能力更强。从而克服了现有摩托车。
9、、电动车,只能用金属、塑料等硬材料来作为支撑篷体的缺陷,具有收捡自如、收捡体积小的优点。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包括有后备收捡箱、软靠背、主骨架、次骨架、副骨架、束缚套、束缚套拉链、软体视窗、视窗拉链、充吸气泵、电磁阀、气管、气嘴、气嘴口、固定卡、固定孔、前端固定带、固定扣、主次骨架基座、后箱盖、基座盖;其特征在于:主骨架和次骨架及副骨架用不透气的柔软材料,通过特别缝制,用充气的气体来作为支撑介质,达到支撑篷体的目的;它的特征还在于:主骨架、次骨架、副骨架均安装在对应的束缚套内,使骨架不会因充气而膨胀,使篷体更牢固,抗风能力更强;束缚。
10、套垂直端的固定卡与后备收捡箱中的主次骨架基座相连,使用时,用横端的前端固定带与前挡风玻璃相连或支撑在车头的支架上,充气后,形成一个倒“L”型的拱形晴雨面;它的特征还在于:主骨架与次骨架为一倒“L”形的气柱,且为独立的气道,各自有独立的气嘴,主骨架与副骨架连为一体,且气道相通;多根次骨架水平镶嵌在对应的束缚套内的两根主骨架之间,软体视窗覆盖在束缚套内的主骨架与副骨架上,主骨架和次骨架垂直端上的气嘴用气管连通,再与电磁阀和充吸气泵相连。0006 本发明结构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的后备收捡箱安装在后车架上,当不使用时,整个篷体(主次骨架和束缚套及软体视窗),处于柔软放气状态,体积很小,被。
11、收捡在后备收捡箱中。使用时,打开后箱盖及基坐盖,从后备收捡箱中取出柔软的篷体,用篷体前端固定带与前挡风玻璃上的卡槽连接或支撑在车头的支架上,开动充吸气泵的充气开关和电磁阀开关,向束缚套中的主骨架和次骨架及副骨架充气,当气压达到一定时,整个篷体被绷起,然后关闭充吸气泵和电磁阀开关,这时整个篷体(主次骨架和束缚套及软体视窗)形成一个倒“L”形的拱形晴雨面,起到了下雨避雨,阳天遮阴的目的。说 明 书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2/3页4四、 附图说明0007 图1为本发明主骨架及副骨架左右结构示意图;0008 图2为本发明次骨架结构示意图;0009 图3为本发明束缚套及。
12、视窗结构示意图;0010 图4为本发明篷体剖面结构示意图;0011 图5为本发明篷体充气后右视结构示意图(含后备箱透视);0012 图6为本发明篷体充气后俯视结构示意图;0013 图7为本发明篷体充气后全视结构示意图;0014 图8为本发明篷体吸气收捡后透视结构示意图;0015 图中:1-主骨架 2-副骨架 3-次骨架 4-束缚套 5-束缚套拉链 6-气嘴口 7-视窗拉链 8-软体视窗 9-前端固定带 10-固定扣 11-后备收捡箱 12-软靠背 13-基座盖 14-后箱盖 15-篷体 1a-充吸气泵 2a-电磁阀 3a-气管 4a-气嘴 5a-固定孔 6a-主次骨架基座7a-固定卡五、 具体。
13、实施方式0016 下面对照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的总体技术结构特征。0017 一种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包括有主骨架1 副骨架2 次骨架3 束缚套4 束缚套拉链5 气嘴口6 视窗拉链7 软体视窗8 前端固定带9 固定扣10 后备收捡箱11 软靠背12 基座盖13 后箱盖14 篷体15 充吸气泵1a 电磁阀2a 气管3a 气嘴4a 固定孔5a 主次骨架基座6a 固定卡7a;其特征在于:主骨架1和次骨架3及副骨架2用不透气的柔软材料,通过特别缝制,用充气的气体来作为支撑介质,达到支撑篷体的目的;它的特征还在于:主骨架1、次骨架3、副骨架2均安装在。
14、对应的束缚套4内,束缚套4垂直端的固定卡7a与后备收捡箱中的主次骨架基座6a相连,使用时,用横端的前端固定带9与前挡风玻璃相连或支撑在车头的支架上,充气后,形成一个倒“L”型的拱形晴雨面;它的特征还在于,主骨架1与次骨架3为一倒“L”形的气柱,且为独立的气道,各自有独立的气嘴4a;而主骨架1与副骨架2连为一体,且气道相通;多根次骨架3水平镶嵌在对应的束缚套4内的两根主骨架1之间,软体视窗8覆盖在束缚套4的主骨架1与副骨架2上,主骨架1和次骨架3垂直端上的气嘴4a用气管3a连通,再与电磁阀2a和充吸气泵1a相连。0018 在图1、图2实施例中,主骨架1和次骨架3为一倒“L”形的气柱,且为独立的气。
15、道,各自有独立的气嘴;主骨架1的一侧,附着有3根副骨架2,且与主骨架1气道相通,在主骨架1和次骨架3的垂直端,分别装有独立的气嘴4a。0019 在图3、图4、图6实施例中,束缚套4为一高强度抗拉的防水尼龙布(或其它高强度柔软材料),通过特别缝制,使套与套之间连为一体,并在束缚套4的内侧装有束缚套拉链5,在装入主骨架1和次骨架3,充气后,自然形成篷顶和拱形晴雨面;而主次骨架在束缚套4内不会因充气而膨胀,有更好的气压,使整个篷体更为坚固,抗风能力更强。0020 在束缚套4垂直端上,开有气嘴口6,在束缚套4横端端面上装有前端固定带9,在束缚套4的水平方向两侧附着有软体视窗8,且覆盖在主骨架1和3根副。
16、骨架2上;在软体说 明 书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3/3页5视窗8上,装有视窗拉链7,在软体视窗8的前端装有固定扣10,与前挡风玻璃相连。0021 次骨架3通过束缚套4水平镶嵌在两根主骨架1之间,起到加固和绷紧整个篷体的作用;而束缚套拉链5是为了生产和维修设定的,便于骨架的撤装。0022 在图5实施例中,束缚套4垂直端的固定卡7a与主次骨架基坐6a相连,主骨架1和次骨架3垂直端的气嘴4a通过束缚套4垂直端的气嘴口6伸出,用气管3a连通,再与电磁阀2a和充吸气泵1a相连。基座盖13固定在后箱盖14下面,是为了在不使用篷时,也能盖住箱体;后箱盖14上开有多个圆弧形。
17、缺口,是为了在撑篷后,也能盖回箱体。充吸气泵1a固定在后备收捡箱11前半部的底坐上,电磁阀2a固定在充吸气泵1a侧边,并与之相通,另一端用气管3a与主骨架1和次骨架3的气嘴4a连通,形成一个通透的气道,继而对主次骨架进行有效的充气和吸气。0023 在图7实施例中,软体视窗8,主要是为了增加覆盖面及避雨效果;而视窗拉链7设在软体视窗8中,是为了驾乘人员上下车方便;软靠背12安装在后备收捡箱11的内侧。0024 图8为本发明篷体收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S”状的黑色部份15为篷体(束缚套4、软体视窗8及主次骨架)吸气折叠后的形状。0025 本发明的半封闭充气式摩托车、电动车晴雨篷,在使用时,用前端。
18、固定带9及固定扣10与前挡风玻璃上的卡槽连接或支撑在车头的支架上,开动充吸气泵1a的充气开关和电磁阀开关,充吸气泵1a向束缚套4中的主骨架1及副骨架2和次骨架3充气,当气压达到一定时,整个篷体被绷起,形成一个倒“L”形的拱形晴雨面,起到了下雨避雨,阳天遮阴的目的。当不用时,打开充吸气泵1a的吸气开关和电磁阀开关,充吸气泵1a把束缚套4中的主骨架1与次骨架3的气体吸出,然后取下前端固定带及固定扣10,把篷体15折叠后放入后备收捡箱11中。说 明 书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1/8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2/8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3/8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4/8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0067 ACN 102060071 A 5/8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006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