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器.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6442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5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3371.4

申请日:

2004.05.08

公开号:

CN1550185A

公开日:

2004.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7J27/00; A47J27/04

主分类号:

A47J27/00; A47J27/04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浮田和宏; 石川春生; 由良政树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3.05.07 JP 2003-12875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煮饭器,包括对锅(2)进行加热的底感应线圈(3)、覆盖锅的开口部的盖(8)、在煮饭过程中产生向锅内供应的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15)、被设置在盖内且将由蒸汽发生装置(15)所产生的蒸汽加热成高温蒸汽并向锅内供给的蒸汽加热装置(13),根据本发明,通过高效获得高温蒸汽进行煮饭,不管煮饭量的多少,锅上层的米不会干燥,促进米的糊化,提高煮饭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煮饭器,包括锅、从上面开口部可自由装入和拿出地收容 上述锅的本体、轴支在上述本体后方的铰链部上且可自由开闭地覆盖上 述本体的上面开口部的盖、对所述锅进行加热的锅加热装置、具有水罐 和水罐加热装置的蒸汽发生装置、对由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发生的蒸汽进 行加热的蒸汽加热装置、连接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和上述蒸汽加热装置的 蒸汽路径,上述水罐从上述水罐加热装置可自由分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煮饭器,其特征在于:将水罐设置在本体上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煮饭器,其特征在于:将蒸汽加热装置和 蒸汽路径设置在盖内,在盖上所述盖时,蒸汽路径和蒸汽发生装置连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水罐是上面开口的有底 筒状,而且在上端外周处具有法兰部。
5: 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水罐 靠近锅设置在铰链部侧。

说明书


煮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煮饭加热用的蒸汽改善了煮饭性能的煮饭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家用煮饭器中,使用设置在锅底部的锅加热装置以及设置在盖内的盖加热装置,通过从上下方向对锅内的米和水均匀加热,促进米的糊化,提高煮饭性能(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但是,在现有的煮饭器中,在煮饭的最终工序也就是蒸闷工序中,虽然为了提高煮饭性能,必须继续进行加热,使米淀粉的糊化完成,但是如果由锅加热装置继续进行加热,由于锅内附近的米饭变焦,需要削减加热。为了防止伴随着所述削减加热而引起的糊化不足,提高煮饭性能,盖加热装置利用高热源从锅开口部上方对米进行加热。

    (专利文献1)

    特许第98805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结构的煮饭器中,特别是锅内上层的米由高热源也就是盖加热装置的热放射被直接加热,因而在蒸闷工序中,产生饭的水分蒸发、饭变干燥的现象。因此,在锅地上层饭干燥、味道变差。煮饭量越多,加热量也必须增多,但因煮饭量越多,上层米就会接近盖加热装置,所以存在容易干燥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煮饭器,其不限制煮饭量,锅上层米不变干燥,而且促进米的糊化,提高煮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煮饭器在煮饭工序中有效地产生高温蒸汽,并将所述高温蒸汽提供到锅内,进行煮饭。

    因此,有效获得高温蒸汽而进行煮饭,因而不限制煮饭量,锅上层米不变干燥,而且促进米的糊化,改善煮饭性能。

    本发明之一是煮饭器,包括锅、从上面开口部可自由装入和拿出地收容上述锅的本体、轴支在上述本体后方的铰链(hinge)部上并可以开闭自由地覆盖上述本体的上面开口部的盖、对所述锅进行加热的锅加热装置、具有水罐和水罐加热装置的蒸汽发生装置、对来自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进行加热的蒸汽加热装置、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加热装置相连的蒸汽路径,上述水罐可自由地从上述水罐加热装置分离,由于有效地获得高温蒸汽进行煮饭,无论煮饭量多少,锅上层的米都不会干燥,并且促进米的糊化,提高煮饭性能。

    本发明之二是根据本发明之一,通过将水罐设置在本体上部,在将锅安置在本体上时,可以轻易地确认是否存在水罐,防止忘记安装水罐。此外,由于在煮饭器的外轮廓上凹凸部分少,煮饭器的设置性良好。而且由于在煮饭时对进行锅加热,因而通过将水罐设置在本体上方,通过来自锅的导热,水罐可以被加热,水罐内的水温加速升高。

    本发明之三是根据本发明之一或二,通过在盖上设置蒸汽加热装置和蒸汽路径,在闭盖时使蒸汽路径和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虽然在煮饭时必须实现蒸汽路径和蒸汽发生装置的连通状态,但是可以简单地实现这种连通状态。

    本发明之四是根据本发明之三,通过使水罐形成上面开口的有底筒状且在上端外周处具有法兰部的形状,可以一眼确认水罐内的水量,同时容易向水罐内供水。

    本发明之五是根据本发明之二~四的任意一项,通过把水罐靠近锅设置在铰链部侧,饭粒等异物难以落入水罐内,水罐不会影响锅的装入和拿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煮饭器的剖面图;

    图2是同一个煮饭器关键部分的剖面图;

    图3是同一个煮饭器关键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煮饭器关键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煮饭器关键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同一个煮饭器开盖时关键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煮饭器关键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同一个煮饭器开盖时关键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从上方看本发明实施例5的煮饭器本体的上面的向视图。

    图中:1-煮饭器本体,1b-煮饭器本体上面,2-锅,3-底感应线圈(锅加热装置),6-铰链部,8-盖,13-蒸汽加热装置,14-蒸汽路径,15-蒸汽发生装置,15a-水罐,15b-水罐加热装置,15e-法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下文结合图1~3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煮饭器。

    在图1中,煮饭器本体1包括有底的筒形锅收容部1a,其可自由装入和拿出地收容锅2。将锅加热装置也就是底感应线圈3设置在锅收容部1a的底部上。4表示底传感器,与锅2的底面2a接触,控制部5控制煮饭器的动作。

    在煮饭器本体1的上面由设置在煮饭器本体1后部的铰链部6上的铰链轴7轴支,由外盖8a和外盖罩8b组成的自由开闭盖8覆盖所述煮饭器。

    加热板9与锅2的开口部相对并被设置在盖8上。盖加热装置也就是盖感应线圈10被设置在加热板9的与锅2相对的表面上。加热板9具有加热板蒸汽口9a,在盖顶面8c上设置了通过加热板蒸汽口9a的盖蒸汽口8d。蒸汽口衬垫11被夹持在加热板9和盖8之间,在闭盖时,锅衬垫12被夹持在加热板9和锅2上缘外周部上的锅法兰2b之间。

    由加热管构成的蒸汽加热装置13被设置在盖8的内部,一端经由蒸汽路径14与蒸汽发生装置15连通,另一端变成高温蒸汽口13a,面对锅2内上。而且蒸汽发生装置15被设置在煮饭器本体1的外侧,如图3所示,水罐15a和水罐加热装置15b可以分离地构成。给水盖15d被设置在水罐15a的给水口15c上。

    下文介绍上述结构的动作。

    根据煮饭的米和米量,将水放入锅2内,锅2被设置在煮饭器本体1内。确认蒸汽发生装置15是否具有规定数量之上的水,如果没有,由给水口15c向蒸汽发生装置15的水罐15a供水,将水罐15a设置在水罐加热装置15b上。如图3所示,由于水罐15a与水罐加热装置15b可以分离,所以例如能够拆卸水罐15a,从水道的龙口直接向水罐15a供水,使用方便。如果使用者操作煮饭开始开关(图中未示),控制部5接收来自煮饭开始开关的输入,实施煮饭工序。底传感器4检测锅2底面2a的温度,向控制部5输送信号。接受来自底传感器4的信号后,控制部5在被大致分成浸水、煮、蒸闷各工序的各煮饭工序中,控制向底感应线圈3、盖感应线圈10、蒸汽发生装置15和蒸汽加热装置13输出的通电量,使锅2内部水和米的状态维持所设定的适当温度并维持规定时间。

    底感应线圈3利用控制部5所供给的电流,根据感应加热,使锅2的底面2a发热。盖感应线圈10也利用控制部5所供给的电流,根据感应加热,使加热板9发热。

    蒸汽发生装置15利用水罐加热装置15b,将控制部5所供给的电流改变成热,使水罐15a内的水沸腾,发生蒸汽。此时,水罐加热装置15b的水罐加热方法有由加热器对水罐15a加热的方法,或由磁性金属构成水罐15a,用感应加热方式对水罐15a加热的方法。采用感应加热方式能够比加热器更早使水罐15a的水沸腾,减少电力消耗。

    此外,由于加热器采用接触热传导,根据接触状态,水罐15a的温度上升程度不同,温度上升容易波动,但如果采用感应加热,可以使水罐15a的水温稳定地上升。产生的蒸汽经由蒸汽路径14流到蒸汽加热装置13。蒸汽加热装置13将由控制部5所通入的电流改变成热,作为高温蒸汽向锅2内供应(参考图2)。此处,在蒸汽产生装置15b中水沸腾时产生气泡。由于水的蒸发潜热与将蒸汽加热到高温所必需的热量相比非常大,万一沸腾时的气泡到达蒸汽加热装置13内,蒸汽加热装置13的热量被所述气泡夺走,不能使蒸汽达到充分的高温,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蒸汽路径14,由于沸腾时的气泡在蒸汽路径内被消灭,气泡不能达到蒸汽加热装置13,所以可以稳定地产生高温蒸汽。

    下文对煮饭器在各个工序中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浸水工序中,向底感应线圈3通电,使锅2发热,以使米和水的温度上升至米未开始糊化的程度。此外,使蒸汽从蒸汽发生装置15发生,也向锅2的内部空间2c施加热量。在浸水工序中,使锅2内所有米维持均匀的温度、使锅2内米的吸水条件均匀是煮出香喷喷的米饭所必需的条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锅2的底面2a和锅2的内部空间2c两面对米和水进行加热,因而可以仅利用底感应线圈3的加热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使锅2的整体温度均匀地升高。通过向锅2的内部空间2c投入蒸汽,能够用远远短于用盖感应线圈10加热加热板9时的时间,有效地使锅2全体温度上升。

    然后在煮工序中,在利用底感应线圈3使锅2的底面2a发热的同时,利用盖感应线圈10使加热板9发热,包围锅2全体进行加热。此外,向蒸汽发生装置15和蒸汽加热装置13通电,向锅2的内部空间2c送入高温蒸汽。锅2内的水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到达沸点,并且能够利用被输送到锅2的内部空间2c的高温蒸汽,使锅2的整体温度均匀上升。无论煮饭数量的多少,对锅2整体均匀地飞快地加热,可以促进米淀粉的均匀糊化。

    最后,在蒸闷工序中,底感应线圈3使锅2的底面2a发热到锅2底面2a的饭不会有干燥或变焦的程度,盖感应线圈10使加热板9发热到在加热板9上不会附有露水的程度。此外,由蒸汽发生装置15和蒸汽加热装置13产生的高温蒸汽被输送到锅2的内部空间2c。在蒸闷工序中,为了使饭从表面直至内部都糊化,在使饭不会干燥或变焦的温度下,将锅2整体保持在高温状态下是非常重要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锅2的内部空间2c供应在大气压力下在水的沸点(100℃)以上的高温蒸汽,首先,由于供应蒸汽,饭不会干燥,而且第2,当供应100℃以下的蒸汽时,水会附着在饭粒表面上,存留下来,但由于是100℃以上的蒸汽,因而具有使米淀粉的糊化进行的所必需的能量,可以促进糊化,提高煮饭性能。

    另外,将蒸汽加热装置13设置在盖8内时,由于盖8接收锅2的热量而温度比煮饭器本体1的温度要高,所以处于被先预热的状态,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温蒸汽,响应性良好,也节能。

    此外,作为锅加热装置和盖加热装置,虽然使用了感应线圈,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夹套式加热器等其它加热装置。此外,蒸汽加热装置13和蒸汽发生装置15实际上分别具有加热线圈,通过通电,由加热线圈进行加热。

    (实施例2)

    下文由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煮饭器进行说明。

    在图4中,蒸汽发生装置15被设置在煮饭器本体上面1b上,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

    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由于水罐15a被设置在锅的附近,在煮饭时,容易确认是否安装了水罐15a,防止忘记安装水罐。而且,由于蒸汽发生装置不突出于煮饭器本体1的外轮廓,煮饭器本体1的外观舒畅,设计性良好,由于外轮廓的凹凸变少,煮饭器的设置性也良好。

    (实施例3)

    下文通过图5和6对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煮饭器进行说明。

    在图5中,蒸汽路径14和水罐15a在闭盖时连通。并且如图6所示,在打开盖时,蒸汽路径14和水罐15a分离。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如果采用该实施例,由于仅通过盖上所述盖就可以使蒸汽路径与蒸汽产生装置连通,因而在准备煮饭时,可以简单地使蒸汽路径与蒸汽产生装置处于连通状态。另外,由于煮饭时必须盖上所述盖,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忘记连接蒸汽路径与蒸汽产生装置。

    (实施例4)

    下文通过图7和8对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煮饭器进行说明。

    在图7和8中,水罐15a具有上面开口的有底筒状,在上端外周处具有法兰部15e。在与水罐15a的相连侧14a,蒸汽路径14具有法兰部14b,在盖上盖时,水罐15a的法兰部15e与该法兰部全周接触,使蒸汽路径14和蒸汽发生装置15处于连通状态。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

    如果选用该实施例,由于水罐15a的上面全部敞开,所以可以一眼确认水罐15a的水量,防止忘记向水罐15a供水。此外,向水罐15a的供水容易、使用方便。

    (实施例5)

    下文由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煮饭器进行说明。

    在图9中,水罐15a靠锅2设置在煮饭器本体1的铰链部6侧,其它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

    如果选用该实施例,针对于当饭粒等异物进入水罐15a内时,如果饭粒被长时间放置在水罐15a内,恐怕产生饭粒腐败的现象,由于水罐15a比锅2更靠里侧,饭粒等难以落入水罐15a内。而且水罐15a不会阻碍锅2的装入和拿出,使用方便。即使在煮饭时由于误操作而打开盖8,由于水罐15a位于锅2的里侧,不必担心会碰到水罐15a的蒸汽。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如果选择本发明,在煮饭工序中,可以高效地产生高温蒸汽并向锅内供应高温蒸汽而进行煮饭,由于能够高效地获得高温蒸汽进行煮饭,因而无论煮饭量多少,锅上层的米不会干燥,而且促进米的糊化,提高煮饭性能。

煮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煮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煮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煮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煮饭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煮饭器,包括对锅(2)进行加热的底感应线圈(3)、覆盖锅的开口部的盖(8)、在煮饭过程中产生向锅内供应的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15)、被设置在盖内且将由蒸汽发生装置(15)所产生的蒸汽加热成高温蒸汽并向锅内供给的蒸汽加热装置(13),根据本发明,通过高效获得高温蒸汽进行煮饭,不管煮饭量的多少,锅上层的米不会干燥,促进米的糊化,提高煮饭性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